歷史上的今天-11月22日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1943/11/22二戰: 蔣介石憑什麼參加開羅會議?

說起二戰的開羅會議,大家可能只在乎那紙宣言吧,畢竟那關乎臺灣的地位,但是不急,我們遲早會講到,今天就先來看看開羅會議之中那些學校不教的事。首先是參與者,眾所皆知,是中、美、英三國,於是第一個問題來了:為什麼沒有蘇聯?答案很簡單,因為那時蘇聯和日本還有不戰契約1,不方便見 蔣介石。所以第二個問題又來了:為什麼 蔣光頭能出席?咦?光頭作為五星上將、中國戰區司令,出席不是很正常嗎?欸,此言差矣,中國戰場雖然慘烈,但對歐美列強來說太遠了,事不關己,相較之下,美日之間的太平洋戰爭才是重點。不信你看,之後的會議還有中國的份嗎?所以光頭王憑什麼出席呢?答案是因為美國支持,咦?美國這麼義氣的嗎?非也,跟男女一樣,國際之間並不存在純友誼,美國的目的很單純,就是想攏絡中國,以抗衡邱吉爾復辟大英帝國的野心,殊不知…

1 見4/13,「不戰契約」出自動漫《進擊的巨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給忙碌者的世界史的沙龍
14會員
369內容數
這是一部給忙碌者世界史,讓你每過一天,多了解一點歷史。
2023/01/30
1917/1/31一戰:德國重啟無限制潛艇戰
Thumbnail
2023/01/30
1917/1/31一戰:德國重啟無限制潛艇戰
Thumbnail
2023/01/29
1933/1/30「牠」的奮鬥:希特勒就任德國總理
Thumbnail
2023/01/29
1933/1/30「牠」的奮鬥:希特勒就任德國總理
Thumbnail
2023/01/28
1947/1/29美國宣布國共內戰調停失敗
Thumbnail
2023/01/28
1947/1/29美國宣布國共內戰調停失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台灣(中華民國)的外交發展是需要方在「蘇美冷戰角力」的觀點去理解,簡單講台灣的外交自己的努力空間實事上不大,受美方態度轉變影響才是主力。因此: 掌握幾個重要大事件與事件中美國的態度就大抵能掌握台灣中華民國時期的外交... 所以...重要大事件有那些呢?
Thumbnail
台灣(中華民國)的外交發展是需要方在「蘇美冷戰角力」的觀點去理解,簡單講台灣的外交自己的努力空間實事上不大,受美方態度轉變影響才是主力。因此: 掌握幾個重要大事件與事件中美國的態度就大抵能掌握台灣中華民國時期的外交... 所以...重要大事件有那些呢?
Thumbnail
1943/11/22二戰: 蔣介石憑什麼參加開羅會議?
Thumbnail
1943/11/22二戰: 蔣介石憑什麼參加開羅會議?
Thumbnail
1842/8/29鴉片戰爭:《南京條約》 1949/8/29冷戰:蘇聯打破美國核壟斷
Thumbnail
1842/8/29鴉片戰爭:《南京條約》 1949/8/29冷戰:蘇聯打破美國核壟斷
Thumbnail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至今,台海一共發生了四次的緊張局勢。第一次在韓戰之後,美蘇劍拔弩張,史達林全力支持中共,毛澤東對國民黨殘存在浙江沿海勢力的清剿;最終以美國對敗退來台灣的蔣政權於1954年簽署中美防禦協定,第七艦隊協防台海告終,阻止了共產勢力的向東南亞擴張。
Thumbnail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至今,台海一共發生了四次的緊張局勢。第一次在韓戰之後,美蘇劍拔弩張,史達林全力支持中共,毛澤東對國民黨殘存在浙江沿海勢力的清剿;最終以美國對敗退來台灣的蔣政權於1954年簽署中美防禦協定,第七艦隊協防台海告終,阻止了共產勢力的向東南亞擴張。
Thumbnail
處於美中台三角關係核心的中華民國台灣,可能要面對台灣海峽長期的起伏波濤與洶湧暗潮。我們要把不沉的航空母艦開向何方,才能挺立於世界?
Thumbnail
處於美中台三角關係核心的中華民國台灣,可能要面對台灣海峽長期的起伏波濤與洶湧暗潮。我們要把不沉的航空母艦開向何方,才能挺立於世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