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一顆殞落的投資流星

2022/11/2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登上財富雜誌封面的SBF

又一顆殞落的投資流星

經歷了一段社會上資金浮濫的投資狂潮,他橫空出世的出現在世人的面前。他創立的公司,在短短幾年間成為了當代企業排行榜的翹楚。他本人則成為全球知名人士。無數的名人政要爭相與他見面,媒體刊載他每天的一舉一動,小報流言則談論他與地下情人的密語。
起初,他成立了一家號稱能在遙遠的海外鉅額掏金的公司,每年給股東們的報酬豐厚,但投資人卻無人能確切的知曉這些獲利究竟是從何而來?
他標榜著是靠著資訊落差與獨門的套利能力,或取其他企業無法賺到的高額利潤。且能源源不絕的匯回國內。除了分享給股東之外,也成為也成為享譽國際的慈善家,作了很多利他主義的舉措。
為了加速擴張他的事業版圖,他同時成立了有國家監管的新銀行發行貨幣,吸引社會大眾能拿出手上的現金換取他所發行的新貨幣,並承諾給予投資人只需要把錢存入他的銀行,就能獲取高額的利息。
國內外投資人蜂擁的將無限量的資金投入到他的公司,推高了他的公司價值。而他在以公司的現金推升他所發行的貨幣價值。穩定的貨幣價值下,他再不斷的增發更多的貨幣,去市場上買買買,併購了許多當時熱門話題的投資公司與更多的社會慈善事業。
SBF的影響力版圖
而這些併購與社會慈善事業進一步的提高了他的聲望與公司名譽。使得他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人的同時,公司的估值也進一步的得到了提升。而越高的公司估值,則吸引了更多更大更知名的投資人捧著現金給這位活生生的煉金術士,期待能借著他的手造出更多的黃金。
我想做全球最大的行善的力量,因此我進入了幣圈
然而,就在連續數年的泡沫投機風氣衰退後。投資人猛然驚覺別人家的公司都付不出利息,甚至倒閉破產的同時。為何只有他的公司能繼續承諾高額配息?而且還能源源不絕的進行併購與社會慈善?
這股懷疑的風氣逐漸瀰漫在股東們的腦海盤旋不去的某一天,某位大股東開始拋出了他手上持有的股票,拋售的氣氛使得股價如滾雪球般的直落而下。最終,公司股價與他所發行的貨幣同時變成一文不值。
故事說完了,各位讀者,尤其是區塊鏈貨幣的投資者可能早就在這週聽聞過無數遍這位SBF傳奇30出頭歲名人,與他所創立的FTX交易所與Alameda區塊幣量化交易公司的故事。
John Low 畫像。十足的法國貴族風格,但他其實是出身蘇格蘭的金匠銀行家族

歷史上第一位百萬富翁Millionaire

但上述的故事,卻是人類學徒刻意模糊化講述300多年前,蘇格蘭金匠家庭出身的傳奇知名人物約翰勞John Low與他所創立的 Banque Générale Privée(“普通私人銀行”)與人類金融史上三大泡沫之一:密西西比公司的故事。(另外兩個是荷蘭的鬱金香泡沫與英國的南海公司泡沫)
當時的法王外強中乾,債台高築。國家發行的公債乏人問津。約翰以承諾法國攝政王包銷這些沒人要的法國國債為條件,取得設立國家銀行的發鈔特權。再對公眾宣布,僅接受公眾以手上持有的法國國債換取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
當時的密西西比公司擁有萬里之外的法屬美洲密西西比河廣闊流域和河西岸路易斯安那州貿易的獨家壟斷貿易特權,且當時傳説這兩個地方遍地可見金銀,神秘的美洲大陸與掏金熱的美好幻想更加深了公眾對於密西西比公司股票的投資狂潮。
法律的當代政治漫畫,出自Het Groote Tafereel der Dwaasheid(1720 年);文字為“ Law loquitur。風是我的寶物,墊子和基礎。風的主人,我是生命的主人,我的風壟斷直接成為偶像崇拜的對象”。
就這樣,原本僅票面價格打三折還不一定有人要的法國國債頓時成為搶手貨。大家爭搶著購買國債換取密西西比公司。而約翰所創立的新銀行則適時的提供源源不絕的資金借款給公眾去買公債。
最輝煌的時刻,密西西比公司的市值還原成今天約等於6兆多美元,相當於將美股市值最大的那幾家FAANG公司全部加總市值還有剩。
然而,不斷增發紙鈔,將密西西比公司的股價推升到天上。然後再跟古往今來的其他泡沫故事一樣,摔落地面。狼狽的約翰逃出法國,最後於威尼斯感染了肺炎並在貧窮中死去。
而法國在其後好幾十年,都無人敢再提成立國家銀行這檔餿主意。銀行家成為聲名狼藉的職業。

三百年前後的兩顆流星與飛輪

比較這兩位當代的投資界奇才,約翰聲稱他的動機是為了解決法國當時債台高築的窘境所進行的劃時代金融實驗;而SBF則一再宣稱他對錢壓根沒興趣,他奉行利他主義,創立FTX是為了積累更大的行善力量。
前者正對了當時逐漸興盛的法國國族主義胃口;後者更是正中了社會學大師馬克思韋伯所說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同時也是美利堅立國的清教徒精神。一種積累大量財富是為了榮耀上帝與行善本錢的價值觀。
Twitter: Dirty Bubble Media
兩者都使用了類似的推升泡沫手法:一手成立銀行發行貨幣提供資本,另一手成立一家在海外虛無飄渺又很會賺錢的投資公司集資。然後左手借錢給右手去買入推高股/幣價。推高的股/幣價再成為公司集資的燃料,作更多的併購與社會慈善累積社會信用,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資金注入這個泡沫循環。
只要資金燃料還有,這個資產泡沫飛輪就能持續的運轉下去。
當燃料用完或被市場懷疑可持續性的那一刻,飛輪可就不只是停下來這麼簡單的事情,而是整個結構崩塌毀壞到一文不值。
如果你問人類學徒,這些大神(大盜)難道在創立時都不知道最終的結局必然就是垮台嗎?或許他們起初是相信自己正在創立一個劃時代的新創金融模型,如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取代牛頓定理那般的"典範移轉"。
但走到末期,當他們自己也知道無以為繼的那一刻。或許是望著旗下的數千員工與外頭數百萬崇拜的投資者眼神;亦或許是他們相信或許再熬過這個坎,資金環境就能變寬鬆,自己就能成為最後一個熬下去的勝者。
畢竟,沒人在創業的時候會想到自己成為垓下的楚霸王項羽。
各個都是心懷"大丈夫,當如是也"(翻譯: 拎伯也能跟秦始皇一樣暢秋)的劉邦呀!
---------------------------------------------------------------------------
持續輸出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點擊愛心,留言,分享。若能打賞贊助創作的咖啡錢,那是對我莫大的精神鼓勵,感謝您。
以下特別感謝11月份打賞贊助讀者:胖子K*4/ Eric Chen / Saul Goodman/LYKK/Haidee/廖嘉紅/小溫(依照打賞時間順序),讓人類學徒能在寫作之餘,買杯咖啡醒醒神繼續爬格子耕出有趣的金融科普文給各位。(叩首一鞠躬)
----------------------------------------------------------------------------
歡迎來到重新復活的臉書粉絲頁與金融人類學徒互動交流: 迷惑的金融人類學徒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2.9K會員
277內容數
一輩子都在國際金融領域浮沉,步入中年的人類學徒,熱愛烹飪美食之餘,喜歡在書海中考古金融史。在短視頻稱王的年代,依然熱愛用方塊文字,與朋友們分享人類學、歷史、金融、財經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