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MAYA.232的人類-前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MAYA.232的人類-前文

如果把人類的某段歷史擴大延伸變成另一個頻率世界的背景條件,那麼在那段政治與宗教並立的時代背景下,所有的人類都擁有魔法,並且男女權益幾乎平等,這大概就是MAYA.232的人類條件概述。

從偏僻的MAYA.345女巫村離開後,拖著馬車不知道走了多少天,轉換了好幾個MAYA.頻率後才總算抵達被其他頻率稱之為「神之國」的MAYA.232。

映入眼簾的是繁華的商街和各路商賈,猶如亞特蘭提斯的多元且熱鬧。

這裡的要守的除了法律,還有他們宗教的戒條,為了讓所有進城的外鄉人都清楚規則,進城是要印手印的。

而這手印對於普通人而言除了代表良民身分證明外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對於會魔法或是巫術者,這個手印印在他們特殊的紙上就會立刻浮出手印主人的所有詳細資訊,包括上一個行經的地點和時間都能顯示出來,而傳說這些資料會直接連結到政府機構做資料入庫。

由於我並非從MAYA.232的外地進城,而是從其他頻率跳過來,在那個年代跳頻率遷移並沒有辦法被掃描讀出,因此我是以平民身分被放進城的。

當時的MAYA.232就像現代對於紐約的印象,是個非常先進的繁華之都,傳說這個頻率的人們人人都看過未來,所有人都是巫師或女巫,而商街上販售最多的也都是一些儀式聖物和動物頭骨之類的魔法商品,路上也有很多術士到處招生。

看似繁華的城市卻一直存在著矛盾與內鬥,聰明人在這個頻率裡是多數,因此他們的內鬥都是無聲的,因為他們所有人都知道再怎麼吵都不能影響國家經濟。

由於市中心的房價實在太高,我和MAYA討論後決定在邊境的湖邊架起帳棚包。

這次來MAYA.232的目的除了採買出行的物資和巫術用品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向MAYA.232的人類學習他們的「專長」。

「Iwaz」在這個國度裡意思是鐵匠工藝,剛到的前三年每天起早貪黑的才總算把國家的Iwaz手藝認證書拿到手,然後接著是「Lu-an」熔煉工藝2年,「Hira」豐收術1年,「Maler」人類學兩年半(這裡的人類學與MAYA.333的人類學不同,這裡的他們是以上天視角做人類研究。)印象中就這四張證照最難拿,學習的時間最久,其他的都算好考的,為了更了解這裏我大概花了十九年在這裡度過,為了付錢考證照,除了領學徒的薪水外還會做做手工藝有空就到街上賣,所以除了這些專業技能,還很自然的練就了強大的商人思維。

但就如同我前面所說,這是一個充滿聰明人的國度,高知識分子滿街跑的地方,除非你有祖產在首都,不然你工作一輩子都住不起這裡任何一個像樣的房子,所以這十九年來我一直住在我那個可愛的帳篷包,唯一的進步是馬車進階成了便利的小房車。

由於學的東西多了,能賣的手藝也日漸豐富,漸漸的東西多了就跟老客人們打了招呼把攤子從街上搬回了我的小帳篷,時日累積久了我的小帳棚便成了小有名氣的手藝雜貨鋪,老客戶帶著新客戶,常常把我的小帳棚塞滿,不得已只好把雜貨舖改成時段預約制和訂貨制,整個行銷模式改為直銷經營刷新了這個都市的營銷模式觀念,總而言之事業做得不小,也成為了貴族們的愛店。

而這個故事就是從左二輔相(左派第二丞相)踏進小帳棚說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蘭喻的沙龍
19會員
42內容數
運勢變因於趨勢,趨勢變因於生活。本作者進行生活占卜已有36期的經驗,不敢說完全精準,卻已有一批忠實的支持者。占卜之於生活就像氣象預報一樣,他攸關於你每天都需要考慮的每一件小事,不同的是,你提前知道了天氣卻不能改變天氣,但你提前知道了人生意外卻可以大機率的改變意外發生的可能或做好應變的準備,因此,你還覺得不需要看一看嗎?
蘭喻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2025/04/24
2025/03/27
簡語:一切正朝著指向性發展。
2025/03/27
簡語:一切正朝著指向性發展。
2025/02/15
本期主軸:試著黯淡,成為短暫避過風頭的隱者。
2025/02/15
本期主軸:試著黯淡,成為短暫避過風頭的隱者。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餐廳的相遇(上) 自從上次繳給李璿房屋租金後,星宇就邊上學邊找工作;畢竟來到聖維西亞的人類大部分都要半工半讀來賺取魔法幣。 今天下午有一場試工,上學的時候她索性先把露西帶到學校去。 課堂上史諾帝斯說:【傀儡術是用來操控物品的一種魔法,在聖維西亞法有規定傀儡術只能用在物品或是沒有生命
Thumbnail
餐廳的相遇(上) 自從上次繳給李璿房屋租金後,星宇就邊上學邊找工作;畢竟來到聖維西亞的人類大部分都要半工半讀來賺取魔法幣。 今天下午有一場試工,上學的時候她索性先把露西帶到學校去。 課堂上史諾帝斯說:【傀儡術是用來操控物品的一種魔法,在聖維西亞法有規定傀儡術只能用在物品或是沒有生命
Thumbnail
「舒心能量坊」負責人郭美辰說:「亞特蘭底斯曾經住有人類,他們以頻率來相互溝通,目前證實這些頻率是真實存在、有科學根據,能被精準探測得知的,這種頻率現代人類也有。」循著柏拉圖來理解,或許美辰嘗試說明的是那超出人類所能領會的世界。
Thumbnail
「舒心能量坊」負責人郭美辰說:「亞特蘭底斯曾經住有人類,他們以頻率來相互溝通,目前證實這些頻率是真實存在、有科學根據,能被精準探測得知的,這種頻率現代人類也有。」循著柏拉圖來理解,或許美辰嘗試說明的是那超出人類所能領會的世界。
Thumbnail
在台灣上過不同類型的身心靈療癒課,遇見數位巫女巫師,在這個哈利波特滿天下的時代,皆提劃界線的重要性。然而,在峇里島和傳奇女祭司 Ida Resi Alit 對談時,她卻說一個讓我極有共鳴的話。不要急著跟別人劃界線。劃界線是應該的,是健康陽性能量的展現。過頭,就是另件事了
Thumbnail
在台灣上過不同類型的身心靈療癒課,遇見數位巫女巫師,在這個哈利波特滿天下的時代,皆提劃界線的重要性。然而,在峇里島和傳奇女祭司 Ida Resi Alit 對談時,她卻說一個讓我極有共鳴的話。不要急著跟別人劃界線。劃界線是應該的,是健康陽性能量的展現。過頭,就是另件事了
Thumbnail
有點歷史,2018年的作品,不過我是最近才看的,還是分享一下。 這故事很有趣講的是一個魔法存在的地球,只有少數人會,威力也不是那麼強大,但對生活有幫助。 你可以想成魔女宅急便的世界擺到現代繼續存在的樣子。 所以魔女也一樣要上學,開店,跟每個人都一樣。 但天份不一樣,而這可是無比現實。 對,
Thumbnail
有點歷史,2018年的作品,不過我是最近才看的,還是分享一下。 這故事很有趣講的是一個魔法存在的地球,只有少數人會,威力也不是那麼強大,但對生活有幫助。 你可以想成魔女宅急便的世界擺到現代繼續存在的樣子。 所以魔女也一樣要上學,開店,跟每個人都一樣。 但天份不一樣,而這可是無比現實。 對,
Thumbnail
「話說你們原本是住在那來著?」 我對於她們倆的事情幾乎一無所知。 她們是妖怪沒錯,照理來講應該是會住在跟人界完全不一樣的地方,比較所有宗教都是這樣講的,但奇怪的事情是,她們的樣貌確實與人類沒有差異也不排除有啥變身類的妖術,還是很奇怪啊,完全想不明白。 「你在想的東西都寫在臉上了。」 多莉把行李放
Thumbnail
「話說你們原本是住在那來著?」 我對於她們倆的事情幾乎一無所知。 她們是妖怪沒錯,照理來講應該是會住在跟人界完全不一樣的地方,比較所有宗教都是這樣講的,但奇怪的事情是,她們的樣貌確實與人類沒有差異也不排除有啥變身類的妖術,還是很奇怪啊,完全想不明白。 「你在想的東西都寫在臉上了。」 多莉把行李放
Thumbnail
  從2000年起連載至2018年完結的漫畫《異獸魔都》,共23集,第一季動畫於2020年上映。《異獸魔都》是最近幾年看過最獨創(兩個世界)、最奇幻(餃子拯救世界)、最黑色幽默(火雞的面具竟然還能拿來吃)的漫畫。   《異獸魔都》描述並存著的兩個世界,一個是人類的世界,一個則是魔法師的
Thumbnail
  從2000年起連載至2018年完結的漫畫《異獸魔都》,共23集,第一季動畫於2020年上映。《異獸魔都》是最近幾年看過最獨創(兩個世界)、最奇幻(餃子拯救世界)、最黑色幽默(火雞的面具竟然還能拿來吃)的漫畫。   《異獸魔都》描述並存著的兩個世界,一個是人類的世界,一個則是魔法師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