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善好施不等於布施;供養!(週三淬鍊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樂善好施不等於布施;供養!(週三淬鍊誌)
千錘百鍊出深山,
烈火焚燒莫等閒,
粉身碎骨都無怨,
留得清白在人間!
各位同修:若修我法;證乃自知。就有如看病找醫生,有些診所/醫院,對於你的病症;或是;有時家中小孩的疑難雜症,怎麼看病都看不好?你是否也有這樣子的經驗!只要提到某為醫生的名字,還沒有去找他前,病卻是突然的不藥而癒了?俗話稱:「醫生緣」!若你現在聽聞先生的佛陀正法;也如此的法喜充滿,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切莫蹉跎了這大好的““見聞受持””的機緣!修行人是要自利利他(大乘佛教),一定要“接引眾生,續佛慧命”!

學佛修行就要徹底的斷除私欲及輪迴的牽扯。證得究竟涅槃之道。人人都有一顆想要改變的心,但是,卻沒有改變的勇氣?佛陀:給我們一輩子的時間很長,長到讓我們有時間跌倒了再爬起來。而一輩子的時間也可以很短,短到讓你還在懊悔之中,無明、無常就先找上了你! 課程中,你(知)了多少?(行)了多少?週三淬煉誌的課程,妙行先生與同修一同精進!

各位同修。不住相的布施,才能有功德!佛陀說:實相無相!
佛教:[ 三輪體空 ]
布施言!(施者、受者、所施之物),謂之三輪,行施後,此三輪相,不存於心,名“三輪體空”。【佛學常見辭匯】
一、施空:謂能施之人,體達我身本空,豈有我為能施。(既知無我,則無希望福報之心),是名施空。
二、受空:謂既體達本無我為能施之人,亦(無他人為受施之者),是名受空。
三、施物空:物即資財珍寶等物,謂(能體達一切皆空),豈有此物,而為所施,是名施物空。
世間人說:就是捐錢嘛,做善事,好事情啊。怎麼會不好呢(善業)?這些都是人間的福報,眾生不是各個都有常隨佛學的機緣啊?而如果;受者一定要還你呢(所謂無功受祿)?如果人家對你說:來世為你做牛做馬來還給你!?小心!落入無始劫的輪迴(12因緣)。(善;惡都是業報),報恩還債//抱怨討債!有人要還你;你就必須來世間受。這就稱(因果),雖然是來受福報,但是;這種情況的是最冤枉的輪迴啊(貴人)!若是再來娑婆世界;遇不到正法呢? ?則又百千萬劫難遭遇?(深信因果)佛教徒都相信因-緣-果報的關係,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是造作了善業,未來世就會得到善報;反之,造作了惡業,未來世就會受惡報。

達摩祖師說:「若知前世因,今生受的是,若知來世果,今生做的是。」學佛修行,不能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修行,是為了要斷除私欲,無明、無常輪迴的牽扯,真實(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尋找究竟涅槃之道(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修行;可不能拿大石來擋住了自己的去路啊?達摩在佛寺中見僧人禪坐,禪七中,幾個都說話了。僧人說:我們正坐禪成佛。達摩說:我磨瓦成鏡。僧人回:磨瓦豈能成鏡?達摩說:既然瓦不能磨瓦成鏡,那坐禪又豈能成佛呢!僧人問:那怎樣才能成佛?達摩祖師道:要知道佛並無一定的形態,而禪也並非坐或臥。你們只知道打坐,而不知道為何打坐,這樣就永遠不見大道。要從根本上修。心為根本。罪從心生,還從心滅。一切善惡,皆由心生。如果連這個道理都想不通,只在表面上下功夫(口是心非),突然浪費時間罷了。
佛陀所告訴我們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佛弟子的入門之道。同修們:可別忘記了後面這一句更加重要:“自淨其意”(所講述的:就是懺悔業障;常隨佛學;請轉法輪!)接引眾生,破迷開悟!才能真正的享受離苦得樂的境界!

世尊說:吾以佛眼觀故,猶不盡數。
阿彌陀佛說:非是算術所能知之!
佛教稱:無始劫的輪迴;千劫測度,不能得知!這是無始劫輪迴的可怕!

釋迦牟尼佛是這麼做的示範。以弘法利生;法施;無畏施(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接引眾生,換取眾生的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財施回報。以清淨心,才能相互抵消(業,債),才不致落入12因緣中無始刧的輪迴,而只留下(果),如此,自利利他,功果俱足,究竟圓滿成就!

法相辭典(十六種空):
顯揚十五卷二十頁云:十六空者,所謂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空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初後空、無損盡空、性空、相空、一切法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
達摩祖師說:在你眼中所見的都是虛幻的景象,在我看來什麼都沒有。你現在是手握成拳,還是拳握成手呢?先生舉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各位同修可別忘了(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多。不要什麼都空了,讓自己變成了沒有智慧,受人牽引,拿香跟拜。記得:沒有能力的善良是“軟弱”,俗話稱:(盤子)閩音。達摩之言,一切隨緣,不要執著,普通人隨緣即變,得道者隨緣不變。「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

達摩傳中,空智法師問祖師:心、佛以及眾生,三者都是空,現象的直向是空,無聖無凡,無善無惡,一切皆空,對不對?
達摩祖師打他一巴掌:你既然說一切皆空,那何來痛苦?學佛修行;(看那看不到的東西,聽那聽不到的聲音,知那不知的事物,才是真理!)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來時歡喜去時悲?合眼朦朧又是誰!空;不等於沒有智慧;不等於般若[因為;般若內有慈悲心的存在體現]!故!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各位同修,一個學佛修行之人,生活中,煩惱應該越來越少,性格越來越柔順,而內心充滿著喜樂,這種行為日趨正常,這才是一個修行者,應該有的功德展現。成為在修行中,檢證自我/是否走偏了的最好方法。你們一定要放棄心中只有擔心自我的念頭,要拋棄欲望,必須正確觀察事物,正確思考,保持正確的心,清淨的活下去。為眾生的幸福(究竟涅槃)而生存,這就可以減少生活中的痛苦、煩惱與壓力。眾生一切平等!唯有一心念佛,生死中念佛,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就大慈悲!

““南無本師阿彌陀三藐三佛陀””!
““南無本師阿彌陀三藐三佛陀””!
““南無本師阿彌陀三藐三佛陀””!

世尊的教法:
(前是因)(後是果),正向善循環:
以接引教化,弘法利生才接受「布施」
以沿街乞食,見苦知福誌修習「忍辱」
以去除分別,不執一處來練習「禪定」
以廣修供養,請轉法輪得清淨「精進」
以懺悔業障,恆順眾生持無為「守戒」
以俱足德本,正覺慈悲行般若「智慧」

我們已經進入見苦知福;誌修習忍辱的階段(應是不獲一二三忍)。重點是在:攝取眾生,莊嚴眾生。佛菩薩,都是要我們先能夠自利,利他,再接引眾生、續佛慧命、究竟涅槃!將布施及供養,都能在佛的三寶下,圓滿的成為我們的財富(生活資糧),幫助眾生;轉讀尊經,稱佛名號,作大供養!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佛陀為我們請轉法輪,佛弟子應要時時溫故知新,憶苦思甜!先生即將進入“修身養性”不等於“修行”的課程。同修們要跟緊了!

諸大同修,聽聞正法,若已能法喜充滿,自我得利,當應快快接引家人、好友一起來(妙行先生文章)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常隨佛學,請轉法輪,雨露均霑,究竟圓滿,同升極樂!同修們:切莫流逝了,這莫大“見聞受持”的大好機緣啊!

(願):佛菩薩,天龍護法,為今天到場的諸大同修,護念加持!
(望):同修們善根福德因緣俱足!但精進,莫放逸,直至西方極樂世界淨土,免除五濁惡世,無明,無常的種種煩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本師阿彌陀佛(十念)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再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妙行先生
祝褔:福慧增長!萬事如意!究竟圓滿!
avatar-img
222會員
96內容數
佛陀千年以來到底教會了我們什麼?歡迎進入到(妙行先生),祝福:性德圓滿,萬事如意!www.miau-sin.blogspot.com(先生不受匯款;請勿受騙上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妙行先生 的其他內容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佛陀本制四依之行法即: (一)盡形壽樹下坐。(禪定;破睡眠) (二)盡形壽著糞掃衣。(守戒;破色、財、名、分別) (三)盡形壽乞食。(忍辱;破食、執著) (四)盡形壽病時服陳棄之藥。(般若慈悲,破妄想) 何謂:盡形壽? 盡:完結
學佛修行就要徹底的斷除私欲,證得究竟涅槃。彰顯(性德)。人人都有一顆改變的心,卻沒有改變的勇氣?佛陀:給我們一輩子的時間很長,長到讓我們有時間跌倒了再爬起來。而一輩子的時間也可以很短,短到讓你還在懊悔之中,無明、無常就先找上了你! 課程中,你(知)了多少?(行)了多少?妙行先生與同修一同精進! (究
提婆達多是親人向上天祈禱才生下的,所以取名為「提婆達多」,為阿難的兄長,釋迦牟尼佛的堂兄弟。曾經加入釋迦佛的僧團,但是,後來因為意見不合與權力鬥爭,另外成立教派。提婆達多在原始佛教中犯下五逆重罪,破和合僧,背叛佛教,設計謀害釋迦牟尼佛,是極為負面的人物。提出的五項苦行清規,但這五項苦行的規定,並不被
「修行者的自動防護(保護煞車)系統」。 韓國電影「與神同行」,地俯裡的審判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何以故?五濁惡世中,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婬、妄語,百千罪狀。辯護者江林說:『活在後悔中的人,就像是活在地獄裡面』。地府49日審判,身為貴人又有何奈!?能夠授到「南無本師阿
學佛修行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了 ”! 延伸課程~(七覺支) 學佛修行就要徹底改變習氣,彰顯(性德)。人人都有一顆改變的心,卻沒有改變的勇氣?佛陀:給我們一輩子的時間很長,長到讓我們有時間跌倒了再爬起來。而一輩子的時間也可以很短,短到讓你還在懊悔之中,無明、無常就先找上了你! 課程中,你(知)了多少
學佛修行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了 ”! [ 修行之樂。一ㄠ\(鑰)] 各位同修:為何要學佛修行?佛陀說:「離究竟苦,得究竟樂」!千金難買早知道(“了緣”~~討債、還債、報恩、報怨),重點是“ 該如何做 ”?你真的做好準備“ 了 ”嗎( 阿彌陀佛來接引眾生的評量是什麼 )?佛陀為眾生設立了修行的“目標是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佛陀本制四依之行法即: (一)盡形壽樹下坐。(禪定;破睡眠) (二)盡形壽著糞掃衣。(守戒;破色、財、名、分別) (三)盡形壽乞食。(忍辱;破食、執著) (四)盡形壽病時服陳棄之藥。(般若慈悲,破妄想) 何謂:盡形壽? 盡:完結
學佛修行就要徹底的斷除私欲,證得究竟涅槃。彰顯(性德)。人人都有一顆改變的心,卻沒有改變的勇氣?佛陀:給我們一輩子的時間很長,長到讓我們有時間跌倒了再爬起來。而一輩子的時間也可以很短,短到讓你還在懊悔之中,無明、無常就先找上了你! 課程中,你(知)了多少?(行)了多少?妙行先生與同修一同精進! (究
提婆達多是親人向上天祈禱才生下的,所以取名為「提婆達多」,為阿難的兄長,釋迦牟尼佛的堂兄弟。曾經加入釋迦佛的僧團,但是,後來因為意見不合與權力鬥爭,另外成立教派。提婆達多在原始佛教中犯下五逆重罪,破和合僧,背叛佛教,設計謀害釋迦牟尼佛,是極為負面的人物。提出的五項苦行清規,但這五項苦行的規定,並不被
「修行者的自動防護(保護煞車)系統」。 韓國電影「與神同行」,地俯裡的審判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何以故?五濁惡世中,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婬、妄語,百千罪狀。辯護者江林說:『活在後悔中的人,就像是活在地獄裡面』。地府49日審判,身為貴人又有何奈!?能夠授到「南無本師阿
學佛修行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了 ”! 延伸課程~(七覺支) 學佛修行就要徹底改變習氣,彰顯(性德)。人人都有一顆改變的心,卻沒有改變的勇氣?佛陀:給我們一輩子的時間很長,長到讓我們有時間跌倒了再爬起來。而一輩子的時間也可以很短,短到讓你還在懊悔之中,無明、無常就先找上了你! 課程中,你(知)了多少
學佛修行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了 ”! [ 修行之樂。一ㄠ\(鑰)] 各位同修:為何要學佛修行?佛陀說:「離究竟苦,得究竟樂」!千金難買早知道(“了緣”~~討債、還債、報恩、報怨),重點是“ 該如何做 ”?你真的做好準備“ 了 ”嗎( 阿彌陀佛來接引眾生的評量是什麼 )?佛陀為眾生設立了修行的“目標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