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發心是除障唯一方法 part.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時間: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十七日(農曆十一月十五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raw-image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十五日,一年當中的時間已經過了一大半,我修行親近佛法也過了一、二十年,而現在有這個殊勝的因緣,可以在光量寺的初創過程中參與一些工程,你們能共住在這,建設未完成的道場,一方面幫忙建築道場,一方面又能親近佛法,這就是無限殊勝的福報。我們在世俗每天所行的,都是一個貪,想要賺錢,並沒有施捨心,那在道場裏面,一切所做的行為都是奉獻,只有依教奉行,承事供養,這就是施捨。我們並不是為了某一個人,或是為了幫忙哪一個人;我們一切的行為付出,其實都是為了自己。

雖然,我們每天都為了道場的建築工程忙碌、付出,但這種付出完全是在磨練自己,使自己的心能夠平靜,我們反而要感謝常住,給我們這個機會,能夠歷境驗心、借事磨練自己,也感謝大眾共住扶勉。

譬如一輛車子若沒有人使用,在缺乏因緣聚合下,就不能夠真正達到交通工具的功能,失去了讓很多人來搭乘的效果。我們在學佛過程中,要明白佛陀說法四十九年,提供我們成就道業的方法,要從三十七道品先瞭解,再從三十七道品下手用功。其中,尤其信、進、念、定、慧的五根、五力,更要精勤修學培養,由根的紮實深入,才會茁壯有力,若只有根而無力也是無法成長的。

譬如在這個地球上,一切萬象萬物、山河大地,雖然是自然形成的,但是它也必須在眾緣和合的環境中,才能成長發展。這就如同一棵果樹,它所依止的環境很重要,必須被種植在肥沃的泥土中,加上適當的陽光和水分等,才能生長得好,也就是它要有好的依報。所以,我相信各位都是有大福報的,雖然光量寺目前在建築中很忙,但是非常清淨,可以說道風已漸漸建立起來,這就是我們過去生中,大家所結的因緣,才有今日具足的福報。

所以,修行有根也要有力,有力量才能生長,你若沒有力量,雖然有正念,而沒有去力行,也是沒辦法。黃智海居士所註解的《阿彌陀經白話解釋》,印光祖師能夠鑑定相信一定非常正確。這本書的第七十七頁說到,(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

為什麼在《阿彌陀經》要引述這些鳥?「這些鳥,日間三分時候,夜間三分時候,不停歇的發出和平又雅緻的聲音來,牠們這種聲音裏頭,都是在演暢宣說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等種種的方法。」這個我們應該要去了解的。

我們的心要清淨才是智慧,心若沒有辦法清淨,就沒有智慧真正去理解,首要的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修行法則。什麼叫做智慧?世間的聰明,是麻煩的,不是真正的智慧,唯有佛法所說的,才是真正的智慧。由清淨心流露出來的智慧,才是無事的。所以,有智慧的人,就是無事,他不會執著、也不會把事情存在心中,對任何事情都不會去罣礙。

現在光量寺在建設中,雖然很忙,但你們要好好珍惜、把握,一方面工作,一方面多念佛,多培養自己的福德智慧。好了!你們有問題嗎?

raw-image

學員問:

請問院長!您拜佛一天拜一千拜,是一口氣拜完,還是分開來拜?因為聽說院長很忙,那一天拜一千拜,要怎麼拜?是不是要花很多時間?

院長開示:

一千拜,以前是可以一次拜完,那現在不能一次拜完了。以前一個鐘頭拜六百拜,十分鐘拜一百拜,為什麼要這樣衝?因為我們當住持的事情多,在力行方面一定要多一點,你不用衝的方式去調時間,那是沒有辦法的。要像懺公他老人家那種慢的拜法,我們還沒有達到那種功夫,他老人家是很自在的。

你們現在最有福報,一出家就讀「學佛院」,每天除了工地出坡外,又有法師來上課,可以真正從佛經去深入,福慧雙修,因緣殊勝;不像我當初在淨律寺,一出家就負責開山,建設道場,做了很多都不圓滿的事情。

所以,我天天要懺悔,早上起床要懺悔,到了晚上要養息了,還是要懺悔,時時都要懺悔。尤其,半月半月誦戒的時候,我都要在大眾中懺悔,並不是當一位領導者,就不用懺悔的。

因為,當一位領導者,若有一滴滴錯誤,都要負因果的,所以更需要瞭解自己的任務及責任。

94年淨律寺菩薩戒三師和尚

94年淨律寺菩薩戒三師和尚

學員問:

學生有兩個問題,請示院長:

一、就戒法、戒體、戒行、戒相這四種,哪一項對了脫生死比較重要?

二、另外一個問題,有關五戒、八關齋戒、具足戒及菩薩戒,受戒期限的天數有一定嗎?受持有期限嗎?就具足戒來說,我本身是在大陸受戒,跟台灣受戒的期限不同,所以才提出來請示院長。

院長開示:

戒法、戒體、戒行、戒相,這四法,是要看自己本身的程度,若依戒法來說,你當初求受的是聲聞戒,就要現出家相,比丘要受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所以才說聲聞戒較著重身口七支的外相行持。

菩薩戒,那是比較著重在心體,是著重在起心動念當下的那一念意業。所以菩薩戒,要從心意的體性下功夫的。譬如比丘不能與女人相觸;而菩薩戒,若在路邊看到有人病倒,不論性別你一定要救他(她)。這就是為什麼比丘戒要講相!菩薩戒要講心!關於這一點我們都要了解的。

佛陀制戒,是你有犯到才制戒的,而且是證實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才制這個戒的。制戒之後,就要遵守奉行,不像我們國家先規定法令,然後要民眾遵守服從。例如我們出家人,不可以抽籤、卜卦、算命,也不可誤導信徒做這些行為。我們本身的修持尚未達到清淨,一天當中,心的變化無常。

譬如你現在以歡喜心來算命,算命師看面相算一算很準;等一下出去碰到逆境後,「風雲變色」了,你的命也變了。那麼剛剛被算的命,怎麼會準呢?所以說修行,確實要自己去實證、實修的。

我們既然出家了,最好選定一個清靜的環境;再來,就是自己用功的問題,一切要成就或不成就,端看自己是否努力,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自己若不好好修行,師父修得再怎麼好,也沒辦法幫你的。

例如一般世俗人,父母都很疼愛子女,無微不至地照顧你,幫你做早餐,你若不吃,父母也沒辦法幫你吃,因為他幫你吃,你也不會飽的。所以,古人有一句話說:「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

修行就是這樣,例如你有過失不懺悔,別人怎麼有辦法幫你懺呢?一般社會人都說,因為父母做不好,沒積陰德才會拖累子女。若依因果,就不是這樣說,那只不過是一種環境上的影響而已。因果是不能代替的,這個道理大家要明白。如社會上的人,有時可以看到一個行為不端正的父親,卻生出一個有智慧又孝順的兒子,就因果上來說,他兒子是來還債的,即俗語說:「歹竹出好筍」。

而父親做壞事,則是他自己要去承受那個因果的。社會上有很多人,都不願意相信因果,因為他們看過很多例子:譬如一個人行為不端正,又做壞事,他的事業卻那麼順利、賺那麼多錢;而我們向來待人誠實,規矩公正,為什麼卻一事無成?有這種想法和說法的人,他完全沒有因果觀念,是不信因果的,你跟他講道理,是講不通的。所以,我們遇到這種人,就不便開導他什麼。

raw-image

現在末法時代,來請示的人,都是請示事業、生意,請示身體疾病,或請示家庭子女方面,很少有人請示佛法,或修行方面的問題。例如佛號要怎麼念?而念這一句佛號,要做什麼?我們念這一句佛號,就是為了要往生極樂世界。那麼講到往生,大家平常都說要求往生,一旦遇到戰爭,立刻往生,他反而嚇到!或是講到現在往生,立刻可以成佛,他一樣也會嚇到的。

平常都說:「我要成佛,我要成佛。」那麼成佛是怎麼一回事?一般人都是自相矛盾的。天天拜佛、念佛,都求要往生極樂世界,迴向成就無上佛道,但當身體違和時,則變成念佛是迴向身體早日恢復健康,與你平時念佛,迴向往生極樂世界、圓成佛道不相應了。假若你念佛,就是一心要求往生,當你的色身有病痛時,就不必再迴向色身健康了。

這怎麼說呢?因為當你一心念佛,求往生時,而你陽壽未盡,一樣可以恢復健康的,根本不需要再另外迴向。你念佛,就是要求往生,信願具足的,絕對要往生,而且你有這個決心,即刻往生,這就是最殊勝了。

一般念佛團、念佛會,你若跟他們這樣開示,他們就不想來念佛了;他們若要歸依的話,你說歸依三寶連五戒也要受,他們就不要歸依了!你必需要善巧地跟他們說沒關係,可以先歸依,五戒以後再受。

這是不是塵在轉根?是不是在用世間感情呢?凡是用世間的感情,就是生滅法。感情融洽,大家志趣相投,就是好朋友;感情破裂,就變成仇人,各走各的,對不對?你若要學世間的這種生滅法,那又何必學呢?

因為世間法,本來就具足貪、瞋、癡等十惡業,根本不須要人教的。這是無始劫來,人人本具的見思、塵沙、無明等惑,怎麼還要學呢?我們現在反而應該要學,如何斷除無明煩惱等惑。

raw-image

譬如這支螺絲釘,你要懂得怎麼鑽,它才能堅固;又如大寮的抽油煙機,黏了很多的油塵,你要如何處理才能去油垢?你說用沙拉脫來清理油垢,其實這不是辦法,因無法究竟去油垢。所以,我們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徹底去瞭解,不要說等抽油煙機沾滿油垢,才來清理。

像我在煮菜的時候,都先看菜類,例如像淨某師種的那種小小顆,又硬硬的菜,你在煮的時候,水沸騰了,菜就下鍋,火開大一點,等到菜煮得稍軟,再把鍋蓋蓋起來,繼續燜,等到要起鍋之前,油才加進去,這樣煮的菜就很軟,味道也不一樣。像我這種煮法,怎麼會有油煙?

所以,你在煮菜的時候,自己要先瞭解,要會去開發,不要越煮越麻煩。再說這菜若很新鮮的話,就先將水煮開了,再下鍋燙一下,馬上起鍋,若需要一些味道,可以醬油加一些,麻油加一些,薑末再加少許,這樣就成為一道很好的菜。像這種煮法,菜的營養不會流失。

假若菜沒有溫度,味道就不佳,若能保持適當的溫度,吃進我們體內,而我們體內,也有一定的溫度,它們之間正好能調和,不會有反作用,這樣有益於身體健康,這是修行的好助緣。

我們修行基本上,每天都應該要法喜充滿,不管怎麼樣,都要保持法喜充滿,那這樣就沒有事啦!相反的,如果你沒有法喜充滿,就算《法華經》從頭到尾跟你講了一部,你聽一聽,還是沒有得到什麼受益;反之,你若法喜充滿,一相應、一解信,智慧就開。所謂「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那智慧要怎樣開?由聞法後,如理思惟,如理作意,憶念法益,在深入經文義理後,便能生起法喜。

例如你要拜託一個人,你若起歡喜心去,當你與對方碰面時,那因緣一定是殊勝的,對方必定幫忙你;你若以煩惱的心去,本來對方很想要幫助你,但看你那一副煩惱的樣子,感覺你不夠誠意,想幫助你的因緣就轉變了,你說對嗎?所以歡喜與煩惱都是自己找的,並不是誰帶來給你的,這一點大家一定要了解。南無阿彌陀佛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31
時間:民國九十一年七月九日(農曆五月二十九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理光法師,各位法師!今天我們來研究佛法三綱: 一、是信願。信願是目標。 二、是慈悲。慈悲是動機。 三、是智慧。智慧是方法。 這是佛法的三綱,那要看我們自己來到道場求剃度,是基於那一種目標? 學員問: 院長開示: 院長開示: 學員問:
Thumbnail
2022/05/31
時間:民國九十一年七月九日(農曆五月二十九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理光法師,各位法師!今天我們來研究佛法三綱: 一、是信願。信願是目標。 二、是慈悲。慈悲是動機。 三、是智慧。智慧是方法。 這是佛法的三綱,那要看我們自己來到道場求剃度,是基於那一種目標? 學員問: 院長開示: 院長開示: 學員問:
Thumbnail
2022/05/18
時間:民國八十七年元月十四日(農曆十二月十六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各位法師!阿彌陀佛! 今天與大家共同研究「七不退法」: 第一項是大家應當經常集會,討論教法之正義。 第二項是上下和睦相處,互尊互敬。 第三項是尊崇佛之教誡,不可妄加更改,妄是妄語的妄。 第五項守護自心,以孝敬為首。 學員答:
Thumbnail
2022/05/18
時間:民國八十七年元月十四日(農曆十二月十六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各位法師!阿彌陀佛! 今天與大家共同研究「七不退法」: 第一項是大家應當經常集會,討論教法之正義。 第二項是上下和睦相處,互尊互敬。 第三項是尊崇佛之教誡,不可妄加更改,妄是妄語的妄。 第五項守護自心,以孝敬為首。 學員答:
Thumbnail
2022/05/16
時間: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一日(農曆十一月初一) 地點:淨律寺客堂 普賢十大願: 一者、 第二是、「稱讚如來」 第三是、「廣修供養」 教務主任: 院長!魚放入台灣海峽,會再被人抓走! 院長開示: 第四、「懺悔業障」 教務主任: 院長!心若不轉,怎麼會有力?大部份都被業報纏身。 院長開示:
Thumbnail
2022/05/16
時間: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一日(農曆十一月初一) 地點:淨律寺客堂 普賢十大願: 一者、 第二是、「稱讚如來」 第三是、「廣修供養」 教務主任: 院長!魚放入台灣海峽,會再被人抓走! 院長開示: 第四、「懺悔業障」 教務主任: 院長!心若不轉,怎麼會有力?大部份都被業報纏身。 院長開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 恭賀新喜!新春愉快!》 祝褔您2023兔年: 新的1年開始,祝好事接2連3,心情4季如春,生活5顏6色,7彩繽紛,經常8大財有好運氣,煩惱拋到9霄雲外!一切10全10美,萬事如意,健康平安! 妙行同述祝褔同修: 學佛修行1心歸命,(ㄜ)2彌陀佛,親臨面見西方3聖,以4聖諦;5戒;6
Thumbnail
《 恭賀新喜!新春愉快!》 祝褔您2023兔年: 新的1年開始,祝好事接2連3,心情4季如春,生活5顏6色,7彩繽紛,經常8大財有好運氣,煩惱拋到9霄雲外!一切10全10美,萬事如意,健康平安! 妙行同述祝褔同修: 學佛修行1心歸命,(ㄜ)2彌陀佛,親臨面見西方3聖,以4聖諦;5戒;6
Thumbnail
你看!俊虛老法師在舉辦三壇大戒時,修無法師本來是要護戒,但是住十天就說要去西方極樂世界,他只念一句佛號而已,就得自在往生。這就是「認份」啊!所以做人要認份,有認份的人,他不會我慢,如印光祖師常自稱:「慚愧僧」。你如果高高在上的,你要走能走得了嗎?想這樣,想那樣,想來想去,想一大堆,四邊都是魔鬼。
Thumbnail
你看!俊虛老法師在舉辦三壇大戒時,修無法師本來是要護戒,但是住十天就說要去西方極樂世界,他只念一句佛號而已,就得自在往生。這就是「認份」啊!所以做人要認份,有認份的人,他不會我慢,如印光祖師常自稱:「慚愧僧」。你如果高高在上的,你要走能走得了嗎?想這樣,想那樣,想來想去,想一大堆,四邊都是魔鬼。
Thumbnail
在一個如法的清淨道場,要默默的工作,默默來經營,這就是在磨練我們的心。你看,我在淨律寺這裡開山十幾年,每天就是這樣默默的工作,默默的經營,借事來磨自己的心,磨!磨!磨!磨到現在自在了,我一點都不會動。我若說會動,是為了要提拔下一代的人起來,而並不是想要跑開、逃避。只希望我走後,他們能起來擔當。
Thumbnail
在一個如法的清淨道場,要默默的工作,默默來經營,這就是在磨練我們的心。你看,我在淨律寺這裡開山十幾年,每天就是這樣默默的工作,默默的經營,借事來磨自己的心,磨!磨!磨!磨到現在自在了,我一點都不會動。我若說會動,是為了要提拔下一代的人起來,而並不是想要跑開、逃避。只希望我走後,他們能起來擔當。
Thumbnail
假若你念佛,就是一心要求往生,當你的色身有病時,就不必再回向色身康健了。這怎麼說呢?因為當你一心念佛,求往生時,而你陽壽未盡,一樣可以恢復健康的,根本不需要再另外回向。你念佛,就是要求往生,信願具足的,絕對要往生,而且你有這個決心,即刻往生,這就是最殊勝了。
Thumbnail
假若你念佛,就是一心要求往生,當你的色身有病時,就不必再回向色身康健了。這怎麼說呢?因為當你一心念佛,求往生時,而你陽壽未盡,一樣可以恢復健康的,根本不需要再另外回向。你念佛,就是要求往生,信願具足的,絕對要往生,而且你有這個決心,即刻往生,這就是最殊勝了。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幾天遇到一些事情,心裡想當作是對自己的提醒。這幾日聽到一些商號老闆捐款給住家附近的佛堂,要莊嚴佛像,可是那邊的居士勸他們唸佛,他們卻始終推三阻四。他們的理由是,捐款建造地藏像,常常都覺得事業做得很順利,所以很樂意捐獻。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幾天遇到一些事情,心裡想當作是對自己的提醒。這幾日聽到一些商號老闆捐款給住家附近的佛堂,要莊嚴佛像,可是那邊的居士勸他們唸佛,他們卻始終推三阻四。他們的理由是,捐款建造地藏像,常常都覺得事業做得很順利,所以很樂意捐獻。
Thumbnail
念佛要得力,就要看大家是否發心下功夫!從我們虔誠的心發出來,正念提起,就能做到。我們的本性是清淨的,能生萬法。只要正念提起,虔誠的念佛,佛號就自然的發出來。不是說還要怎麼學、怎麼念的,因為自性本來就具足、本來就清淨、本來就不生滅、本來就不動搖的。
Thumbnail
念佛要得力,就要看大家是否發心下功夫!從我們虔誠的心發出來,正念提起,就能做到。我們的本性是清淨的,能生萬法。只要正念提起,虔誠的念佛,佛號就自然的發出來。不是說還要怎麼學、怎麼念的,因為自性本來就具足、本來就清淨、本來就不生滅、本來就不動搖的。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