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為修行者準備的「ATP」!(週三淬鍊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佛陀為修行者準備的「ATP」!(週三淬鍊誌)。
學佛修行就要徹底的斷除私欲,證得究竟涅槃。彰顯(性德)。人人都有一顆改變的心,卻沒有改變的勇氣?佛陀:給我們一輩子的時間很長,長到讓我們有時間跌倒了再爬起來。而一輩子的時間也可以很短,短到讓你還在懊悔之中,無明、無常就先找上了你! 課程中,你(知)了多少?(行)了多少?妙行先生與同修一同精進!
(究竟道,蔡肇祺):
淡得掉奢享逸、
盡得了分立心、
除得淨慌罣嗔、
撐得住厄散失、
合得上情理道、
對得起天地人。
(淡)生命總在水深火熱之中(淬煉),活出生命尊貴的價值,要以特別的止觀法 ,看破放下(債,業)!

世間所有的一切事情,此方世界說得通的道理,他方世界一定說得通。此方世界都行不通的道理?他方世界一定行不通!俗話說:減肥的人;越減越肥?先生舉例:學佛修行一樣是如此?知行合一!

兩照比對,同修們,你們看見相對之處否?佛教各宗派中推廣(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重點是在(長時),同修們,意志力不夠堅定啊?沒有耐心啊?何況於:音響忍、柔順忍、無生法忍!現階段更別談(唯心識定)其中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眾生都起不了作用?何奈?!又該如何得定?何況於禪定?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

引法容易導法難,
無法妙行總是閑,
未得授記空費力,
功果不俱也枉然!
妙行
學佛修行若不得方法?不得其門而入?外行的看熱鬧而已?方向錯矣?努力復然?子曰: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現代人,都說小孩子好命,不論是教養、休閒娛樂,家長們都很捨得花錢,希望可以彌補自己不足的童年,不要再下一代發生,重蹈覆轍自己的不愉快。可是,你可反觀想過,若不是這個小孩子帶了很多的財庫,家長們可以賺得了這麽多錢?來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質嗎?到底是小孩子本身的福氣?還是做家長的運氣?同修們,你們用眼睛所看的,是事實!是現實!但卻不一定是真實?!夫妻伴侶之間,看起來是男追女,但可能是女孩前世註定的情緣,一切都要懂得珍惜及感恩。而外面的所謂知己,有緣無份,佛說:用五佰次的回眸,換一次擦肩而過。你想像唐三藏與白毛鼠一樣嗎?施給酥香油者的無意,但受者卻有心!徒增彼此的痛苦、煩惱罷了?
同修們,你們是在(學佛)(覺智世界/阿賴耶識);還是在學習(佛學知識)(知覺世界/末那識)?
誡子書
朝代:兩漢
作者:諸葛亮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慆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以上的是學問知識。而學佛是單純的:(以清淨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一生只供一尊佛。

五濁惡世的末法時期,除了引法外;更重要是導法!(撥亂反正),修行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但又是自己一個人事!所以先生推廣:以下對上;突破解決學佛修行的方法?何以故?《慈悲》非是算術所能知之。[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同修們,你們真的能做得到的;又有幾成呢?!現在的人,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何來為眾生拔苦之說(大悲心)?不能替眾生排憂解難,這就別提了?連自己所獲得的;(大同世界),也都自私自利。極少數會願意分享所有?舉例:佛教在(大慈第一)的法門中;就是提倡(與樂;分享)。你真的願意把全部的、所有的,毫不保留的都與人分享嗎(道德戒律的範圍內)?許多修行(大慈法門)的道場,只有自己直屬的皈依弟子,才可以進入寺院?六祖惠能大師:「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而從「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德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能證得」的立場出發《華嚴經·如來出現品》。六祖惠能大師的回答也完全符合佛陀的本意,且極有哲理的(強制性與普遍性):「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也許有所不同,但佛性又有何差別?」故!修行道場本就是公共的區域,道場是眾生的資糧,不是私人的產業。又豈有內部的管理者(是否?財團法人;協會等~綁架了僧團)?來決定;有誰可以進入寺院的呢?是否違反了大慈第一的修行最高原則,道德標準?而將禮佛者;親近佛者,阻擋在門外?(一者禮敬諸),《眾生在佛菩薩的面前,都是無分別的平等攝受!》

反觀道家而言,即使疫情如何的嚴峻,開放道場禮佛,即便是廁所的方便,也都隨眾生的意(你方便;我方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儒、釋、道、耶、回,如何取長補短,我們都應該學習阿彌陀佛遍巡210億佛國。創造48大願的極樂世界。所以,先生喜歡的廣告台詞:孫越:(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Nokia相信,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故!妙行先生主張學佛修行應要推動:
《團結、信賴、禮儀、熱情、鬥志》
《瞻禮、讚歎、稱名、供養、正觀》
來對治現階段末法時期,突破學佛修行的好方法!及重大的改革理念!所謂團結力量大,正是如此。

@團結:(續佛慧命)彼此砥礪、約束。相互成就!

@信賴:此生只供一尊佛(本師阿彌陀佛)身口意念;全部供養!
做為佛弟子的道德戒律。

@禮儀:(以清淨心)恭敬珍惜;聞道正法。

@熱情:(接引眾生)雪中送炭的慈悲心。

@鬥志:(修菩提行)一世就要斷輪迴的堅持(行普賢道)!

真心感念《南無本師阿彌陀佛》授記、護念、加持!及天龍(釋提桓因)護法!

故!佛教宗派推廣一本書,(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各位同修,晉升博士學位,一定是由博士教授才能授予。若想成佛(發菩提心),一定是有佛陀授記、護念、加持,蒙佛接引。所以,先生才會說:《未得授記空費力》。你值得阿彌陀佛為你說一句話嗎?!真心的將“身口意”念,[戒]全部供養給“南無本師阿彌陀佛”這是真實的[以戒為師]!。就從妙行先生自己開始,拋磚引玉,做為示範!同修們,來到人世間《忙忙忙》,忙到沒有時間痛哭一場?佛陀為何要我們受苦?因為只有(苦)是平等的!沒有貧、富的區分。讓眾生可以《見苦知福》。好好的來做好自己回家功課!並且,接引眾生一起來做,(植眾德本;續佛慧命),功果俱足圓滿,蒙佛授記。究竟涅槃!

五濁惡世之中,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婬、妄語,百千罪狀,(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能夠授到「南無本師阿彌陀」佛陀直接接引,這才是最保險的方式!(並且請;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幫忙;護念),雙重保險。同修們,如何;先要讓自己跳脫出來,以(清淨心)而產生智慧德性,只因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唯有(破迷開悟),才能真實的離苦得樂。

佛陀留下最好的<ATP>以瞻禮、讚歎、稱名、供養、正觀。南無本師阿彌陀佛!
《彌陀讚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

(妙行先生)
「團結、信賴、禮儀、熱情、鬥志」。
「瞻禮、讚歎、稱名、供養、正觀」。
[所有的榮耀皆歸南無本師阿彌陀佛]

佛陀不是要把我們改變成為他,而是要讓我們改變成為自己!修女也瘋狂第2集中,一群高中生正值叛逆時期,在詩歌的演唱比賽中,若是要這一群高中生,中規中矩?絕對無法展現出,他們優越於別人的自信心。所以修女要他們在比賽前,脫掉那拘束的校服,做他們自己!展現出無比美妙的天使音樂,獲得詩歌比賽冠軍。同修們;我們是不是也要卸下那世俗間,自以為是的偽裝,別再小心翼翼的隱藏,用真實的自己奮力追隨《南無本師阿彌陀佛》。

是非成敗轉頭空,恩怨情仇瞬眼矇;
綠水青山依舊在,人生幾度夕陽紅。
《活出自己生命的最高價值!》
[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究竟涅盤 ]

佛陀為我們請轉法輪,佛弟子應要時時溫故知新,憶苦思甜!ATP將進入,其二:[布施?樂善好施?並非是你所想的供養心?!]課程,同修要跟緊啊!
(願):佛菩薩,天龍護法,為今天到場的諸大同修,護念加持!
(望):同修們善根福德因緣俱足!但精進,莫放逸,直至西方極樂世界淨土,免除五濁惡世,無明,無常的種種煩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本師阿彌陀佛(十念)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再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妙行先生
祝褔:福慧增長!萬事如意!究竟圓滿!
avatar-img
222會員
96內容數
佛陀千年以來到底教會了我們什麼?歡迎進入到(妙行先生),祝福:性德圓滿,萬事如意!www.miau-sin.blogspot.com(先生不受匯款;請勿受騙上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妙行先生 的其他內容
提婆達多是親人向上天祈禱才生下的,所以取名為「提婆達多」,為阿難的兄長,釋迦牟尼佛的堂兄弟。曾經加入釋迦佛的僧團,但是,後來因為意見不合與權力鬥爭,另外成立教派。提婆達多在原始佛教中犯下五逆重罪,破和合僧,背叛佛教,設計謀害釋迦牟尼佛,是極為負面的人物。提出的五項苦行清規,但這五項苦行的規定,並不被
「修行者的自動防護(保護煞車)系統」。 韓國電影「與神同行」,地俯裡的審判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何以故?五濁惡世中,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婬、妄語,百千罪狀。辯護者江林說:『活在後悔中的人,就像是活在地獄裡面』。地府49日審判,身為貴人又有何奈!?能夠授到「南無本師阿
學佛修行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了 ”! 延伸課程~(七覺支) 學佛修行就要徹底改變習氣,彰顯(性德)。人人都有一顆改變的心,卻沒有改變的勇氣?佛陀:給我們一輩子的時間很長,長到讓我們有時間跌倒了再爬起來。而一輩子的時間也可以很短,短到讓你還在懊悔之中,無明、無常就先找上了你! 課程中,你(知)了多少
學佛修行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了 ”! [ 修行之樂。一ㄠ\(鑰)] 各位同修:為何要學佛修行?佛陀說:「離究竟苦,得究竟樂」!千金難買早知道(“了緣”~~討債、還債、報恩、報怨),重點是“ 該如何做 ”?你真的做好準備“ 了 ”嗎( 阿彌陀佛來接引眾生的評量是什麼 )?佛陀為眾生設立了修行的“目標是
溫故知新;憶苦思甜!來到與同修們一同懺悔修習時間:( 改變習氣,人人都有改變的心,卻沒有改變的勇氣?)。佛陀:給我們一輩子的時間很長,長到讓我們有時間跌倒了再爬起來。而一輩子的時間也可以很短,短到讓你還在懊悔之中,無明、無常就先找上了你! 課程中,你(知)了多少?(行)了多少?妙行先生與同修一同精進
不要輕率來測試你的感情!?(八正道) 韓非子,戰國時代的政治家、哲學家。他的著名寓言就有「守株待兔」「螳螂捕蟬」「塞翁失馬」等~,還有「買株還珠」此寓言故事告訴我們,( 後人不能只看光鮮亮麗的外表 ),要注重本質,珍貴的內涵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自以為是最好的東西(自我感覺良好),說不定,相比之下,另
提婆達多是親人向上天祈禱才生下的,所以取名為「提婆達多」,為阿難的兄長,釋迦牟尼佛的堂兄弟。曾經加入釋迦佛的僧團,但是,後來因為意見不合與權力鬥爭,另外成立教派。提婆達多在原始佛教中犯下五逆重罪,破和合僧,背叛佛教,設計謀害釋迦牟尼佛,是極為負面的人物。提出的五項苦行清規,但這五項苦行的規定,並不被
「修行者的自動防護(保護煞車)系統」。 韓國電影「與神同行」,地俯裡的審判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何以故?五濁惡世中,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婬、妄語,百千罪狀。辯護者江林說:『活在後悔中的人,就像是活在地獄裡面』。地府49日審判,身為貴人又有何奈!?能夠授到「南無本師阿
學佛修行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了 ”! 延伸課程~(七覺支) 學佛修行就要徹底改變習氣,彰顯(性德)。人人都有一顆改變的心,卻沒有改變的勇氣?佛陀:給我們一輩子的時間很長,長到讓我們有時間跌倒了再爬起來。而一輩子的時間也可以很短,短到讓你還在懊悔之中,無明、無常就先找上了你! 課程中,你(知)了多少
學佛修行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了 ”! [ 修行之樂。一ㄠ\(鑰)] 各位同修:為何要學佛修行?佛陀說:「離究竟苦,得究竟樂」!千金難買早知道(“了緣”~~討債、還債、報恩、報怨),重點是“ 該如何做 ”?你真的做好準備“ 了 ”嗎( 阿彌陀佛來接引眾生的評量是什麼 )?佛陀為眾生設立了修行的“目標是
溫故知新;憶苦思甜!來到與同修們一同懺悔修習時間:( 改變習氣,人人都有改變的心,卻沒有改變的勇氣?)。佛陀:給我們一輩子的時間很長,長到讓我們有時間跌倒了再爬起來。而一輩子的時間也可以很短,短到讓你還在懊悔之中,無明、無常就先找上了你! 課程中,你(知)了多少?(行)了多少?妙行先生與同修一同精進
不要輕率來測試你的感情!?(八正道) 韓非子,戰國時代的政治家、哲學家。他的著名寓言就有「守株待兔」「螳螂捕蟬」「塞翁失馬」等~,還有「買株還珠」此寓言故事告訴我們,( 後人不能只看光鮮亮麗的外表 ),要注重本質,珍貴的內涵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自以為是最好的東西(自我感覺良好),說不定,相比之下,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Thumbnail
來到這個世間幾十年,從小到大都沒有經過戰爭、疾病,能夠長大,有學問、學養就不錯了,還去學佛。學佛了,等到經教通達或親近依止善知識明師,等學到一定的程度,要把佛法弘揚出去,很多都到中老年了。有的法緣還不好,弘法時間一點點。所以,努力地修行,興辦弘化弘法的佛行事業,這非常重要。大家應該截長補短,
Thumbnail
終生都很精勤,戒律都很精嚴。你們家有沒有一位一直到最後都修的?沒有吧?有,就是很少。所以,「能夠終生修行」是上天賜予、佛祖給的恩德,不是所有人有。這個問題,聽起來有點怕「是不是要終生修行來還?」你如果終生修行,真是撿到了!一般人到老年都在煩,煩平輩、煩晚輩;老朋友一個一個病了、走了
Thumbnail
佛法知識鑽研很重要,但是要善用此生,直了成佛。「善用此生」是看自己今生的因緣,還有大概多少時間、多少心力,可以完成這樣的修行,還有周圍的人。爸爸、媽媽重要,能拉他去讀佛學院嗎?也許可以,就是很少;那爺爺、奶奶呢?他們需要他們的法門,用慈悲心來看自他的因緣,冷靜地審諦、觀察。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今天我們學佛,除了淨宗法門,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這一生中是沒法超越六道輪迴;無論修得再好,來生不過得人天善果,沒法子出三界,不能出三界那就是虛作住持。唯獨淨宗法門是不虛作,讓我們這一生當中一定圓滿成就。念佛人,心是阿彌陀佛的心,跟阿彌陀佛同一個心。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一切皆成佛,幫助一切眾生快快成佛。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Thumbnail
來到這個世間幾十年,從小到大都沒有經過戰爭、疾病,能夠長大,有學問、學養就不錯了,還去學佛。學佛了,等到經教通達或親近依止善知識明師,等學到一定的程度,要把佛法弘揚出去,很多都到中老年了。有的法緣還不好,弘法時間一點點。所以,努力地修行,興辦弘化弘法的佛行事業,這非常重要。大家應該截長補短,
Thumbnail
終生都很精勤,戒律都很精嚴。你們家有沒有一位一直到最後都修的?沒有吧?有,就是很少。所以,「能夠終生修行」是上天賜予、佛祖給的恩德,不是所有人有。這個問題,聽起來有點怕「是不是要終生修行來還?」你如果終生修行,真是撿到了!一般人到老年都在煩,煩平輩、煩晚輩;老朋友一個一個病了、走了
Thumbnail
佛法知識鑽研很重要,但是要善用此生,直了成佛。「善用此生」是看自己今生的因緣,還有大概多少時間、多少心力,可以完成這樣的修行,還有周圍的人。爸爸、媽媽重要,能拉他去讀佛學院嗎?也許可以,就是很少;那爺爺、奶奶呢?他們需要他們的法門,用慈悲心來看自他的因緣,冷靜地審諦、觀察。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今天我們學佛,除了淨宗法門,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這一生中是沒法超越六道輪迴;無論修得再好,來生不過得人天善果,沒法子出三界,不能出三界那就是虛作住持。唯獨淨宗法門是不虛作,讓我們這一生當中一定圓滿成就。念佛人,心是阿彌陀佛的心,跟阿彌陀佛同一個心。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一切皆成佛,幫助一切眾生快快成佛。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