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一炷香的時間:女孩的尋根與追求

2022/12/20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Herstory青春進行式≡
台灣是個傳統廟宇數量堪比便利商店的國家,或許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想起廟宇的同時也會浮現焚燒金紙及點香祭拜的景象。在我們每日熙熙攘攘、來回穿梭的街道,偶爾會有零星幾間充滿銘黃、朱紅、深褐等色彩,伴隨陣陣安穩氣息的香鋪,散落在街區角落,持續扮演人們與神明交流的媒介。
隨著時代洪流的推進,面臨新舊行業轉型的衝擊,使得這些傳統香藝鋪產業在無形之中逐漸黯淡。然而還是有年輕的人們,想將台灣傳統文化與生活的連結記錄下來。她是詹韻蓉,二十三歲的台中女孩,她與傳統香藝文化之間並非只是單純的紀錄者,也是產業式微過程的見證者。

香是生活的一部分

韻蓉出生於台中潭子的傳統製香家族,從小在各種香製品圍繞的環境中成長。從祖父一肩挑起賣香的扁擔開始,這個家族與香藝之間的連結便已悄悄落地生根。外公接下祖父的香品買賣,家族的香藝產業隨著外公在台中清水建廠製香,而逐漸繁盛;到了韻蓉母親這一代,依舊循著前人的腳步,延續香業經營。韻蓉家的香舖店,便是這三代傳承香業家族中的分枝。
韻蓉媽媽16歲時,在倉庫裡忙包香,一天至少可以包完200斤的線香(詹韻蓉提供)
排行老二的韻蓉,上有一位姐姐,下有兩位弟弟妹妹,平常除了上學讀書之外,閒暇時間大家都會幫忙家裡販賣香、金紙等商品。因應年節或特殊節日,額外也會有春聯、鞭炮、煙火等產品需要販售。目前在外地從事客家文化研究工作的韻蓉,當家裡需要人手時,只要有空便會回家幫忙顧店、招呼客人。
韻蓉在家裡香鋪店幫忙上架金紙的日常
韻蓉說這些事情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對於香舖店大大小小的日常景象,她早已見怪不怪,只是偶爾遇到「瘋狂殺價的奧客」還是會讓她感到有些困擾,一邊是做買賣的人情講究,一邊是個人原則的最後底線。「我自己個性就是比較硬啊,多少錢就是多少錢,不是很喜歡給人殺價。」當面對他人不同的想法時,韻蓉會先傾聽並思考,然後堅持她想堅持的,持續相信自己的信念。
對韻蓉而言香彷彿是她身上的一塊拼圖,如果去除了就會顯得不完整。「我是香舖的孩子,很有感的是,從小到大同儕間給我的回饋,都覺得香業是個夕陽產業,很傳統也很沒落。」不論製香產業在人們心中留下的印象是否與自己相同,香之於她仍是親密且無法抹滅的存在。
黃底紅字大招牌是韻蓉家位於台中潭子的香鋪店

默默醞釀的底氣種子

從韻蓉家往左望去便是連綿不斷的山脈,向右則是通往城市的快速道路,附近大多是連棟式的老透天厝,偶有商家一同共構而成的傳統社區。上高中時,韻蓉選擇到離家較遠的台中市區就學,離開家鄉純樸溫暖的環境。在與同學相處的過程中,是她第一次感受到所謂的「城鄉差距」。
「好像同學們的爸媽就是比較有錢,而我們家做生意比較勞碌命的樣子。」某次與同學閒聊彼此家中行業時,韻蓉提到家裡在經營香舖生意,同學無意但直接地表現出充滿困惑,且略帶輕蔑的表情,這尖銳的反應令當下的韻蓉內心感到受傷。她明白雖然自己從小在製香環境中成長,但卻對家業的歷史不熟識,因此無法將香藝文化傳遞給他人。種種經驗的疊加,對於當時的韻蓉來說,說出家裡是開香舖這件事情,讓她感覺有些丟臉甚至自卑。
但這樣的經歷卻在韻蓉心中種下一顆尚待萌發的種子。進入東海大學就讀中國文學系時,得知大三到大四期間要製作專題研究,韻蓉心中的種子逐漸萌芽,她打算未來要做與香業有關的題目。
展開香業專題計畫以後,韻蓉與團隊成員訪問全台各地的製香與香舖業者,有些已在行業裡做了很久,也傳承許多代;有些甚至發展出國際化的經營;也有些製香工廠跳脫傳統,開發出創新的產品。其中特別的是,訪問名單中有三間是韻蓉親戚的香舖店,韻蓉藉由專題採訪,和原本較少深入往來的親戚們,因為香業的共同話題,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同時也更了解自己與家族香業之間的種種連結。
除了訪問製香師傅及其他業內人士以外,韻蓉與團隊夥伴們也將訪問過程做成了一本簡易書刊,同時創建Instagram專頁(帳號:apl 10_memory4life)分享各種香品內容與功用,最後還辦了兩場展覽,為她們的香藝文化紀錄劃下完美的句點。
深度探討香藝文化成為韻蓉重要的心境轉折,雖然畢業後並未朝著香藝產業相關的方向前進,但這些經驗已經內化成養分,她對於過去未曾參與的香業發展歷史有了見識與理解。「我長出了底氣,可以跟別人說我了解香藝文化。」揮別以往自卑的心態,對於自家產業的熟識,讓韻蓉變得更有自信,能自在地說出家中是開香舖,分享更多個人對於香產業的見解。

底氣的新出嫩芽

萌芽後便要開始茁壯開花,以熟知香藝文化作為奠基,韻蓉更有勇氣與信心去認識與自身相關的其他文化。因為父親的家族是客家人,韻蓉的第一份工作遂承著這樣的脈絡,成為客家藝文場館的一員。在那段工作期間她透過推廣展覽活動,對客家文化也漸漸產生熟悉感。
結束第一份工作的歷練後,韻蓉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涯規劃,只是每提出想法,卻總被父母勸退。「我爸媽常跟我說,一定要先想辦法生存再來想生活,等到有辦法養活自己了,再來談夢想之類的東西。」雖然一開始父母似乎不斷反對,不過當她審慎思考後,也認為父母的考量不無道理,於是她先找一份能夠養活自己的工作,而這份工作延續著上一份與客家文化的連結,她成為相關領域的研究助理,以期望能夠更深、更廣地觸及客家文化。
然而因為新工作需要離開台中,韻蓉發現自己與父母之間存在的衝突與矛盾。她回憶起小時候並提到:「從小到大看著媽媽為了家庭而工作,付出她的一生在這間香舖店,當然會希望小孩可以在這個地方回饋她。」當韻蓉想飛往夢想之地時,媽媽則期望小孩能夠多考量、配合她一點,例如不要離家太遠,這樣回家幫忙比較方便。但韻蓉也知道,媽媽理性的另一面其實明白應該放手讓小孩追求自我。
身為孩子對父母孝與「順」的兩難,與父母對孩子如風箏般收與「放」的課題,諸如此類的親子拉鋸戰,彼此仍在學習調適與磨合。韻蓉覺得只能盡可能去換位思考,內心清楚都是為了對方好,「這就是人必經的過程吧!」韻蓉豁然地笑著說,從她的笑容能體會到,不同世代間的衝突裡頭仍然還是蘊含著滿滿的愛。

越來越清晰的自己

目前韻蓉有了穩定的工作後,也有能力開始探索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她知道自己對藝文產業及文化傳承方面較有興趣,以此作為找尋的方向,閒暇之餘自己也找了劇團與臺中國家歌劇院的課程參加,透過這些活動有助於釐清與摸索屬於自己的未來版圖。儘管在外人看來一路順遂,不過韻蓉提到其實在畢業之際,她對於未來職業與走向都沒有清晰的輪廓,但是期望自己「成為對社會有正面影響的人」,這是她一直以來不變原則與想法。
「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一定要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有辦法自信地跟別人說,我內心渴望的是什麼。」從最初的自卑到後來轉變為自信的韻蓉,在發掘自我的路上貫徹始終的想法,是唯有先向內了解自己,才能夠向外追尋,尋找人生方向的課題並不只一炷香時間。
﹏﹏﹏﹏﹏﹏
採訪:林辰晏、許耘馨
文字:許耘馨
資料彙整/攝影:黃毓蓁
插畫:陳翊綾
責任編輯:林辰晏
*《好感∞》紙本雜誌索取,請洽 #小青馨發酵室
《好感∞》是一本來自中台灣的女孩誌,訴求「女子共感 ‧ 青春發聲」,由每一期的編輯種子共同企劃、採訪報導、美編設計,希望與讀者分享女性/性別議題,跳脫框架不設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