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黑函情報戰(The Recruit)|所以我說 那個間諜呢?

【美劇】黑函情報戰(The Recruit)|所以我說 那個間諜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Credit: Netflix

Credit: Netflix

身為諜報片狂熱者,看到中情局(CIA)、白宮、間諜、俄羅斯等關鍵字的影集,是絕對不可能不興奮的。

《黑函情報戰》敘述一名前CIA線人發出威脅,如果該局無法讓她從一樁謀殺案脫身、將她弄出監獄,就要揭露她過去所得知關於CIA的秘密與黑幕。對此,甫到職的菜鳥律師Owen被迫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也因而陷入這場複雜的間諜遊戲。

關於CIA的戲劇多不勝數,卻極少有戲劇刻劃過「律師」在其中的角色。不難想像這個遊走法外的神祕機構之中,亟需專責的部門來替所有「見不得人」的勾當粉飾太平、收拾殘局。相對的,倘若律師真的認為只負責提供法律諮詢與意見──一如初出茅廬的Owen,無疑也過於天真。

在這個充斥著各種代碼與密碼之處,一個人的真名與代號絕不能出現在同一份文件上,是非曲直同樣撲朔迷離;事實上,也沒有人真正在乎。大家都在盤算著自己的利益:不樂見新人出風頭所以千方百計惡整的前輩;為了坐上主播檯才先到CIA「過水」,連輕吻和做愛都要精準掌控的女同事;視人命為草芥,一心扳倒彼此的CIA高層、參議員、白宮幕僚長。

Credit: Netflix

Credit: Netflix

令人慶幸的是,Owen的天真無邪沒有持續太久。他極為聰明,也擁有絕佳的領悟與適應能力,很快就學會了生存之道,也讓他在下半場的任務其實已跟外勤探員沒什麼兩樣。這體現在他對於焦頭爛額的同事,給出了精闢的建議:

把水渾得夠濁,就不會有人被牽連。(Muddy the waters enough, and no one will be able to get traction.)

不論頭銜為何,他們職責是那些西裝畢挺的人們的名聲與利益,以及掩護中情局與政府的各種不擇手段。

"Protect the agency"是首要任務。那些黑道、軍火、貪污、偷情等問題呢?NOBODY CARES。那些被CIA掐住軟肋,威逼利誘成為線人,在任務結束後如何面臨被出賣一方的死亡威脅呢?NOBODY CARES.


說到這裡,你會發現怎麼還沒介紹到女主角呢?嗯,因為Max Meladze或許是整部劇裡最沒有存在感的一位。《黑函情報戰》大約75%的時間裡,這位被CIA拋棄,後來激於義憤殺人而鋃鐺入獄的白俄羅斯線人,幾乎處於神隱狀態;千呼萬喚始出來,也都是極為不合理地在監獄中大講手機,烙下幾句「I do what I need to survive」等中二台詞後,又繼續不見人影。

Credit: Netflix

Credit: Netflix

反之,因軍火交易而精神耗弱的其他部門同事、「我跟你分手了但你還是必須愛我因為我還愛你」的前女友、父親被女主角謀殺因而悲憤不已的女兒......在男主角身邊你一言我一語地霸住鏡頭不放,讓整部戲的主線被毫無關聯的支線淹沒,也使得許多角色與線索淪為純然地故弄玄虛。

懸疑劇可以分成兩個類型:一者邏輯嚴密、內容考究;另一者荒謬浮誇、幽默諷刺。並不是說嚴肅的劇情就不能幽默,然而《黑函情報戰》卻尷尬地彷彿一腳踩在水溝蓋之間,用「搞笑」來彌補邏輯的斷裂、搪塞推理的必要性。

例如Owen事前慎重地透過一層又一層的關係,在特定時間內解除Max帳戶的凍結狀態,卻在前往防衛嚴密的瑞士銀行提領時,發現帳戶還是被凍結,因為「靠背,忘記換算時差了」。就像箭在弦上,大家都繃緊神經之際,射出去的是一隻前端是吸盤,還會「叭噗」一聲的玩具弓箭。

更可怕的是在上述手段都無法把故事說清楚的時候,直接請導播播放VCR,硬生生插進一段「回憶」,有的短到只有一兩分鐘,同樣既毫無厘頭又敷衍,讓人不禁覺得編劇交劇本的時候是不是在趕死線,所以根本沒有時間細細琢磨、收拾自己埋的一堆伏筆。

Credit: Netflix

Credit: Netflix

這樣的敘事安排,讓短短八集的劇變得格外冗長,主要劇情幾乎是在最後兩集才開始推進,卻又結束在「欲知詳情,請待下季分曉」的錯愕之中。可以感受到編劇的凌雲壯志,想要囊括職場的勾心鬥角、政府的黑暗、國際局勢、初戀還是最美等議題,最終包出了一顆只差蛋黃就完美的蛋黃酥。

《黑函情報戰》截至目前尚未有續約消息。在引頸企盼了一整季,卻盼來一場空之後,只希望如果真有第二季,狼是真的要來了。


【(・∀・)つ來INSTAGRAM找我聊天吧】


avatar-img
Everly的沙龍
15會員
2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verl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為要正視沉沒的成本與歲月、要承認自己一點都不特別,實在太難。
我們曾經可以將更多的金錢與精力,投注在終結這樣無止境的迴圈;我們憂心著如何老去,卻不顧孩子怎麼長大。
愛是一種等價交換,惟人們更常高估自己的付出,而無視對方是否願意承接。
麻瓜的世界同樣遍佈著致命的惡咒,但終究,我們都是那個活下來的男/女孩。
其實跩哥.馬份在《哈利波特》8集電影當中,總共只出現了31分鐘。
我不知道大眾對法律人的印象如何、認為他們擁有怎樣的信念,但我對「真相」與「正義」,始終是疑惑、搖擺不定的。看到被害人所受到的苦難,以及特定人或利益團體的冷言冷語時,覺得「人權」聽來格外戲謔;看到因種族、階級、性別等結構性的歧視、冤抑時,又是滿滿的氣憤與無奈。
因為要正視沉沒的成本與歲月、要承認自己一點都不特別,實在太難。
我們曾經可以將更多的金錢與精力,投注在終結這樣無止境的迴圈;我們憂心著如何老去,卻不顧孩子怎麼長大。
愛是一種等價交換,惟人們更常高估自己的付出,而無視對方是否願意承接。
麻瓜的世界同樣遍佈著致命的惡咒,但終究,我們都是那個活下來的男/女孩。
其實跩哥.馬份在《哈利波特》8集電影當中,總共只出現了31分鐘。
我不知道大眾對法律人的印象如何、認為他們擁有怎樣的信念,但我對「真相」與「正義」,始終是疑惑、搖擺不定的。看到被害人所受到的苦難,以及特定人或利益團體的冷言冷語時,覺得「人權」聽來格外戲謔;看到因種族、階級、性別等結構性的歧視、冤抑時,又是滿滿的氣憤與無奈。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相信這部影集大家十分熟悉。導演用一件未成年人的殺人案件,從家庭、校園,乃至社會這三個不同層面,引發觀眾思考犯案動機從何而來。簡潔有力的4集,卻在我心中留下感慨與無奈。這次的分享會拆成上下兩篇,會聊聊各集的內容以及我獲得的想法,若有興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吧~會提及劇情,若還沒看過影集的人,請斟酌觀看。
全劇沒有血腥,沒有答案,只有一顆少年的心在一鏡到底的壓迫中慢慢崩塌,他不是冷血,只是學會了偽裝;不是無情,只是從沒被好好對待過。這部劇沒有喊話,卻像一記慢慢滲進皮膚的警告,當一個孩子從沒學會如何被愛,他最終會學會怎麼傷人。與其說這是一部驚悚劇,不如說是對我們自己視而不見最大的控訴。
《離線找真愛》是Netflix 2025年初推出的日本戀愛實境節目,節目找來個性和氛圍不同的5位男女,記錄他們在法國尼斯度過的10天旅程,呈現人與人相會、邂逅,認識彼此和留下深刻印記的美好過程。
相信這部影集大家十分熟悉。導演用一件未成年人的殺人案件,從家庭、校園,乃至社會這三個不同層面,引發觀眾思考犯案動機從何而來。簡潔有力的4集,卻在我心中留下感慨與無奈。這次的分享會拆成上下兩篇,會聊聊各集的內容以及我獲得的想法,若有興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吧~會提及劇情,若還沒看過影集的人,請斟酌觀看。
全劇沒有血腥,沒有答案,只有一顆少年的心在一鏡到底的壓迫中慢慢崩塌,他不是冷血,只是學會了偽裝;不是無情,只是從沒被好好對待過。這部劇沒有喊話,卻像一記慢慢滲進皮膚的警告,當一個孩子從沒學會如何被愛,他最終會學會怎麼傷人。與其說這是一部驚悚劇,不如說是對我們自己視而不見最大的控訴。
《離線找真愛》是Netflix 2025年初推出的日本戀愛實境節目,節目找來個性和氛圍不同的5位男女,記錄他們在法國尼斯度過的10天旅程,呈現人與人相會、邂逅,認識彼此和留下深刻印記的美好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