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的花居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花蓮七星潭

花蓮七星潭

自從購買花蓮房子後,台中、花蓮的兩地移動,體驗了絕然不同的生活形態。台中,繁華的市區,摩肩接踵的人潮加上車水馬龍的街市,讓你無所遁形的身陷其中。進退維谷的無助,也只有一個”忍”字,能撫慰當下的無奈。花蓮,稀疏的車流、寬敞的街道,儼然如30年前的台中,不見幾個人影。晚上8點過後,更是幾乎沒有人跡。

我曾試問自己較喜歡哪一個城市的生活。台中,台灣第二大城市,280萬的人口幾乎是花蓮縣的9倍多。人口密度是一個都市的宜居與否的決定因素;台中,每1平方公里1270人位居台灣第七位;花蓮,每1平方公里69人,22個城市中位居第21位。花蓮人慣常的描述,花蓮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或許這就是它迷人的地方。

來花居住斷斷續續已經有兩三個月的時間,從絕對的陌生,漸次的成為半個花蓮人。除了需要時間的催化,更需要心態的調整。花居的生活所需大致底定,接續的是整個環境的認識;從市區到市郊,從市郊到臨近的鄉、鎮,慢慢的發現、慢慢的品味,享受”慢活”的愉悅。

1月9日設定了步行認識花蓮的海岸,兩老從北濱公園走到了南濱公園(太平洋公園),沿路可以隨處、隨時駐足觀海、聽海。踩踏在沒有設計感的步道,伴隨著海風及海的呼嘯,對於我們西部的山居者,有一份絕對的新鮮感。來回路程約莫4至5公里,有點累人。但莫名的興奮感克制了久無運動產生乳酸堆積的不舒服。

海,第1次接觸是在馬祖當兵時。當兵,是一絕對無法自主的生活,所以,當下對海,只感覺它就是海,並無特殊的意義。如今退休了,移居花蓮,近距離的凝視,用心傾聽,剎那間,覺得它來回沖刷海岸的殺殺聲,撼動了肌膚上的每一個毛孔。當豔陽高照,海天一色,蔚藍、寬闊的海平面頓時也成了心的延伸,覺得好遠、好開闊、好舒服,這就是人與海近距離的呢喃,沒有華麗的詞彙、沒有虛假裝填,就是這麼直接、真實。我喜歡這種無偽的感覺。

花蓮之所以迷人,是因為它依山傍海。沒有污染的新鮮空氣,只要自然呼吸,隨處、隨時可取,無需付費、無需費力。幾天前與妻一時性起,登美崙山,開車到公園入口,僅約5分鐘,說是自家的後花園也不為過。稜線的登山步道,全程以方形石板鋪設,整個路程雖有幾分坡度,但走起來沒有絲毫費力的感覺。山上的高處,可遠晀花蓮市區及港口,視野遼闊,加上帶點鹹味的海風吹拂,舒服的叫人通體舒暢。

當日,在山上巧遇一位民國95年就從台北移居花蓮的廖先生。廖先生異常熱情,除了述說移居花蓮的源由,並教導我們如何利用步道旁的不鏽鋼欄杆健身。雖談不上他鄉遇故知,但仍可體會他入住花蓮後所沾染的”惜情人文”。

2月17日(星期四)準備再度回台中。或許兩城市間”生活落差”仍需時間調整。由繁入簡,除了時間的催化,更需要心態的調整。不過,較長的時間停留在花蓮是我的目標,畢竟已經退休了,寧靜、安適的生活,是我們真正需要的。沒事駐足海邊與海對話,興致來了登登美崙山,俯瞰海天一色的絕妙景色。這種”人生”,夫復何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宗智的沙龍
7會員
17內容數
張宗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3
數月前聽聞昔日同僚仲欽因主動脈剝離而驟然離世,令人不勝噓噓。他,46年次,退休2年多;「是一個態度謙卑、工作認真的同事」,是大多數與他共事人的評價。 與他數十年的職場相處,相濡以沫,互相幫補,除了公務之外,倒也無更深的互動。但聽聞他的突然離世,心裡仍難免有幾分的帳然,一個善良、有態度的人,悄悄的走
2025/01/23
數月前聽聞昔日同僚仲欽因主動脈剝離而驟然離世,令人不勝噓噓。他,46年次,退休2年多;「是一個態度謙卑、工作認真的同事」,是大多數與他共事人的評價。 與他數十年的職場相處,相濡以沫,互相幫補,除了公務之外,倒也無更深的互動。但聽聞他的突然離世,心裡仍難免有幾分的帳然,一個善良、有態度的人,悄悄的走
2025/01/22
這是我日前所讀的「閱讀與失智」的醫學科學期刊發表。 40、50年代,讀書是窮人翻身的機會;因此,「書中自有黃金屋、顏如意。」成為一種海市蜃樓的箴言,有人享受其中,成就了黃金屋、顏如意,也有人「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是宿命,抑或不學無術,天曉得。 曾幾何時,我由年少
Thumbnail
2025/01/22
這是我日前所讀的「閱讀與失智」的醫學科學期刊發表。 40、50年代,讀書是窮人翻身的機會;因此,「書中自有黃金屋、顏如意。」成為一種海市蜃樓的箴言,有人享受其中,成就了黃金屋、顏如意,也有人「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是宿命,抑或不學無術,天曉得。 曾幾何時,我由年少
Thumbnail
2025/01/22
記得年幼時,時常看到長輩於嚴寒的冬日,三三兩兩的坐在大院長椅上,於微暖的陽光下聊天、打盹,總覺得有這麼冷嗎?如今物換星移,我,獨自坐在陽光下驅寒 ,些許意興闌珊,倒也舒服異常。我,老了。 冬天的陽光,柔和、溫暖,沒有炎夏的殺氣騰騰,突顯時序的必要,惟如今春、秋,已難分辨、感受。環境部警告如果全球暖
2025/01/22
記得年幼時,時常看到長輩於嚴寒的冬日,三三兩兩的坐在大院長椅上,於微暖的陽光下聊天、打盹,總覺得有這麼冷嗎?如今物換星移,我,獨自坐在陽光下驅寒 ,些許意興闌珊,倒也舒服異常。我,老了。 冬天的陽光,柔和、溫暖,沒有炎夏的殺氣騰騰,突顯時序的必要,惟如今春、秋,已難分辨、感受。環境部警告如果全球暖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台中工作莫約8年算是半個台中人了吧?這些歲月裡都在台中市區度過,台中是我很喜歡的城市之一;不過大家都知道市區的景點;審計新村、一中、新光三越、台中歌劇院不外乎是這些!
Thumbnail
在台中工作莫約8年算是半個台中人了吧?這些歲月裡都在台中市區度過,台中是我很喜歡的城市之一;不過大家都知道市區的景點;審計新村、一中、新光三越、台中歌劇院不外乎是這些!
Thumbnail
人的選擇權,因為資源的緣故,某些時候是極度被動、狹隘的。想要、渴望常常如海市蜃樓的曇花一現。
Thumbnail
人的選擇權,因為資源的緣故,某些時候是極度被動、狹隘的。想要、渴望常常如海市蜃樓的曇花一現。
Thumbnail
新一年的花居生活
Thumbnail
新一年的花居生活
Thumbnail
早早安排好的休假,雖然途中仍免不了開機工作,但鐵了心不讓工作影響心情,忘了在哪裏看到的文字,要練習無所事事,乍聽很荒謬,但仔細想想這不就是放下嗎?偶爾無所事事的休假,就像是空氣清淨器要更換濾芯,把沾滿生活工作中的髒東西的濾芯丟掉,讓自己暫時的空一下,不是只有身體渴望自由的呼吸,心靈也渴望自由呼吸。
Thumbnail
早早安排好的休假,雖然途中仍免不了開機工作,但鐵了心不讓工作影響心情,忘了在哪裏看到的文字,要練習無所事事,乍聽很荒謬,但仔細想想這不就是放下嗎?偶爾無所事事的休假,就像是空氣清淨器要更換濾芯,把沾滿生活工作中的髒東西的濾芯丟掉,讓自己暫時的空一下,不是只有身體渴望自由的呼吸,心靈也渴望自由呼吸。
Thumbnail
說來要感謝花蓮,在花蓮居住一年半(並且經歷了放養狗致車禍,並且養傷+調解和不明病痛與無賴肇事主糾纏一年,看遍了鄉下的黑暗面和人治的腐敗與社會結構性的髒汙納垢之後)我開始再一次學會欣賞都市的美妙。 上一次這麼appreciate台灣的都市還是從中國回來的時候。
Thumbnail
說來要感謝花蓮,在花蓮居住一年半(並且經歷了放養狗致車禍,並且養傷+調解和不明病痛與無賴肇事主糾纏一年,看遍了鄉下的黑暗面和人治的腐敗與社會結構性的髒汙納垢之後)我開始再一次學會欣賞都市的美妙。 上一次這麼appreciate台灣的都市還是從中國回來的時候。
Thumbnail
我的機車越騎越快,幾乎不用再使用手機導航道路方向,正當我自己覺得越來越花蓮時,才想起,我的機車和安全帽的後頭,貼著大大的租車行的廣告貼紙。
Thumbnail
我的機車越騎越快,幾乎不用再使用手機導航道路方向,正當我自己覺得越來越花蓮時,才想起,我的機車和安全帽的後頭,貼著大大的租車行的廣告貼紙。
Thumbnail
自三級警戒以來,這些時日,臉書上的貼文,充斥緬懷氛圍,無非是懷念先前旅遊的經驗,或是過往生活的輕鬆自在。在一則則貼文中,我也問問自己:「疫情之後,最想去的地方?」想了想,之後即將離開台中,前往台東讀書,所有縣市中,我最想去遊玩的,其實是花蓮。 國小二年級前,我都居住在台中大里,而後因父親工作的關係,
Thumbnail
自三級警戒以來,這些時日,臉書上的貼文,充斥緬懷氛圍,無非是懷念先前旅遊的經驗,或是過往生活的輕鬆自在。在一則則貼文中,我也問問自己:「疫情之後,最想去的地方?」想了想,之後即將離開台中,前往台東讀書,所有縣市中,我最想去遊玩的,其實是花蓮。 國小二年級前,我都居住在台中大里,而後因父親工作的關係,
Thumbnail
我家靠山,靠山這幾村原是日治官辦移民村,市街方正,農景優美。從我家開車到臺北父母家,不塞車三小時左右;走路到花蓮市文創園區一小時,
Thumbnail
我家靠山,靠山這幾村原是日治官辦移民村,市街方正,農景優美。從我家開車到臺北父母家,不塞車三小時左右;走路到花蓮市文創園區一小時,
Thumbnail
也發現到吸引眼球注意的不再是打卡景點或是長長排隊的美食,轉而吸引我的是這城市,這鄉鎮的生活機能。郵局,超商,醫院,市場,農會超市它們都分布在哪裡 ? 如果住在這,我的生活動線可以怎麼規劃 ?
Thumbnail
也發現到吸引眼球注意的不再是打卡景點或是長長排隊的美食,轉而吸引我的是這城市,這鄉鎮的生活機能。郵局,超商,醫院,市場,農會超市它們都分布在哪裡 ? 如果住在這,我的生活動線可以怎麼規劃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