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Ally|如何看見,看不見的城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的機車越騎越快,幾乎不用再使用手機導航道路方向,正當我自己覺得越來越花蓮時,才想起,我的機車和安全帽的後頭,貼著大大的租車行的廣告貼紙。

租來的車子、暫住屋子——看起來窘迫短暫,但其實生命也不過是租來的身份、暫住的身體。短暫之感就是相對長度的幻覺,並非真實。但我卻也常常被困在幻覺之中,非得用一點力,才能活在當下。

春節後因為工作來到了花蓮,這是我許願成功的案例。離開正職後,曾經思考留在台北的必要性。我有個大學同學在畢業後考取台北、高雄的研究所。當時她兩邊都錄取,台北的學校是這個領域在職場內被普遍認為「最好」的學校,正當所有人都覺得她就此要展開台北生活了,她卻選擇留在故鄉高雄。

原因當然不只一個,留鄉、生活成本、系所特質⋯⋯但我非常印象深刻,她睜著大眼,微皺眉頭地説:「大家都說,台北的資源比較豐富。是這樣沒錯,但如果你都不去用,那些資源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

資源,比如劇院、電影院、藝術文化中心,資源,比如讀書會、工作坊、擠滿臉書活動頁面的各式活動、名人講堂。捫心自問,你多常使用這些資源?你喜歡嗎?——初來乍到台北,我確實有過頭兩年被這些「資源」填滿,或應該說「追趕」。好像不做些什麼,就有愧於自己。但後來就疲乏了,再多的「出席」,有的時候也不過類似童年時上圖書館,坐在裡頭保平安。

去年我許願,如果有一份工作可以帶我暫離台北,讓我在那裡有餘裕書寫,有餘裕投身另一種生活姿態,有餘裕返身看待在台北九年的自己。年後,我便來到花蓮。

raw-image

土地的節奏

Ally, 聽妳分享在倫敦讀書時種種進劇場的體驗,真是讓人羨慕!《Once》的音樂劇天吶,讀到這邊,我又忍不住播起一次又一次的〈Falling Slowly〉和〈Lies〉。竟然親眼看班尼迪克・康柏拜區的現場演出——我都要尖叫了(也是迷妹無誤)。

踏上一座城新的市,在偶然與巧合間參與它的那時此刻,也許也很像進劇場,那些臨場與真實,與他者同步呼吸,被陌生人的情緒感染,為了他人的故事流淚,然後這件事再成為自己的故事⋯⋯旅行也有此種魅力。

我在開工初七這一年抵達花蓮,住進靠海邊的 Hostel,大部分的時候都安安靜靜,只剩下東北季風唱著不知名的歌,偶爾發情的貓咪打起架尖叫兩聲⋯⋯整片土地寧靜地像是在守護某隻熟睡地獸。

後來我才明白,我抵達時,恰好是花蓮入眠的休養之時。

raw-image

笑臉迎人、吆喝招待了整個年節,七星潭的美麗石頭又被撿走多少,麻糬和花蓮薯又被多少提袋拎走,家庭在夜市走散,小孩因為吃太多零食被罵,情侶趁寒假跑出來玩,在海邊牽手和親吻,然後又因為男生拍照技術差生了一天的悶氣。只容得下十個人的咖啡館門外排了三十多人,海產店的蝦殼已經滿出廚餘桶,民宿老闆的烘衣機沒有停過,床單洗了就要立刻烘乾,尤其今年花蓮的雨又特別多⋯⋯

踏著快板節奏,一天拉過一天,終於熬到開工。眾老闆們終於能安排員工休假,還沒過年的孩子們這才迎來他們的年夜飯和年糕,睡上沉沉的一覺,一天或是兩天都不夠。花蓮的居民終於敢踏出家門,一邊盼望東北季風把旅客恐怕留下covid-19 病毒的空氣吹散,一邊小心翼翼的走到市區,拾回他們的日常。

浪貓可以自在地進出 hostel 撒野或撒嬌

浪貓可以自在地進出 hostel 撒野或撒嬌


在花蓮將近兩個月的時間,我安排自己入住三間 Hostel,想試試看在不同方位的視角,會不會看見不同的生活風貌。頭兩週,住在七星潭。那裡都是華麗的過分恐怖的飯店,幸運萬分我住進一處溫暖小窩,好像上輩子就曾經遇過那張床、那張椅子和書桌,我在那裡生活,自在舒適,像回家。

沒有遊客的七星潭,我貪婪的日日晨起去看海,那海灘每日都被沖刷成不一樣的高低形狀,中央山脈蟄伏於一旁,人們棲居於此,被眼前景致震懾,自然而然噤聲⋯⋯遇上幾位旅人,因為一期一會反而更能夠傾訴,漫漫細語,偶爾小貓撒嬌,花蓮以一種疲憊後極為懶散、無語的姿態迎接我,而我徹底被這樣的她迷倒。

土地的標籤

「花蓮就是好山好水!很慢!很放鬆吧⋯⋯」這句話大致上也沒有錯,當選擇相對沒有這麼擁擠時,便不用永遠都在赴宴的路上。所以好山好水,慢與放鬆,其實也都是從自己出發的,也不一定和土地的條件有關係。

而且花蓮非常的狹長,幾乎是台北到苗栗的長度。我們也不會把台北、新竹和苗栗一言以敝之。秀林鄉、新城鄉、吉安鄉、花蓮市、壽豐鄉、鳳林鎮、光復鄉、豐濱鄉、瑞穗鄉、玉里鎮⋯⋯他們全都是花蓮,但是不是都是「好山好水,好慢好放鬆。」之於生活刻畫於此的人而言,恐怕這就是一條貼在觀光客臉上的標籤。

我一面試著在這裡建築生活感,一邊保持迎接驚喜的旅人之心。而這份工作,我是跟三位印尼舞者一起來到花蓮的,有趣的是,他們抵達台灣時只有在台北的防疫旅館待了 15 日,然後就被帶往花蓮,更甚不是市區,是十分在地的小鎮新城。不曉得他們年輕奔騰的心,如何看待這座在台灣大多數人眼中是「緩慢、放鬆」的淨土。

三名印尼舞者年齡大約是大學畢業,三人中兩人來自東爪哇,為一名女孩來自較為都市的蘇門答臘島。他們都在東爪哇的Solo 讀大學,據聞這座城市以「禮教」聞名。他們說話輕聲細語,時常把 Thank you 掛在嘴邊,吃飯時絕對會最後一個動手,十分懂得察言觀色。當然也在他們身上也看到了傳統與現代融合的多元樣態發展——有人喝酒派對不拒,有人滴酒不沾每週五騎腳踏車到清真寺,有人喝酒時會遮住一隻眼睛,聊表自己對神的敬意⋯⋯

人從土地而生,自然會如萬物,與之互動、琢磨,或謙遜地成為某種狀態,或強勢的使環境化為另一種樣貌。而我也還在體驗,慢慢地覺察,這座城市的節奏和外在賦予它的標籤之間,有什麼樣的真實是我可以汲取的?

raw-image

看不見的城市

伊塔羅・塔爾維諾這本《看不見的城市》,大約在我大學時期入手,途中挑戰數次失敗,迷路在忽必略與馬可波羅似真似假的城市迷宮之中。研究所時論文題目為「地方感」,書單上再次與這本書碰頭。它是文學、歷史、地方學,甚至是都市文化治理的交叉處。

馬可波羅描述的 55 座城市,在他與忽必烈的腦海中鮮活了起來——即使只要稍一落地思考這些城市的奇幻至於荒謬,不可能為真,讀者卻仍跟著大汗著魔般進入幻境之中。《看不見的城市》像是旅者的靈幻藥,它持續吸引旅人之心往外奔走,它的不可見,或許正是需要透過千萬幅可見的庸俗風景,最終才可能在心靈幻境中拼湊那一點水晶般不可見的虛構一角。

我想起這本書,魔幻的是住宿的 Hostel 也擱置著一本。不再被真實或虛構困住的我,以讀詩的心情,走進一座座看不見的城市裡。

「不同國家的人,都做了一個相同的夢。他們見到一個女人,在夜裡跑過一座不知名的城市;他們見到她的背影,一頭長髮,赤裸著身體。他們在夢中追趕她。當他們迂迴穿繞之際,大家都失去了她的蹤影。夢醒之後,他們出發尋找那座城市;他們一直沒有發現這座城市,卻遇見了彼此;他們決定建造一座與夢境一樣的城市。在配置街道時,每個人都依循自己夢中的追趕路線來安排;在失去那奔跑者蹤跡的地點,他們安排了和夢境不一樣的空間與牆,這樣子她就無法再次脫逃了。」—— 一座根據夢境打造的小鎮 《看不見的城市》

如果馬可波羅來到花蓮或是台北,它們會在他口中成為什麼樣的城市?大汗的腦海裡又會如何幻想?我也好好奇。

一塊土地的可見——如建築、歷史遺跡或紀念碑,與不可見——如傷痛、慾望或遺憾,他們交織且相互影響,有機如活體,被人改變,也改變人類。

或許兩個月後,我會被改變,也不一定。

Ally,倫敦改變過妳嗎?新加坡改變著妳嗎?

連假前,花蓮飽受淒風苦雨之苦,好幾次我都在夜裡被冷醒。現在終於迎來暖陽!海洋的湛藍與廣袤總是給我當頭棒喝——妳渺小,同時自由。


祝妳享受春色春光

Jing

2022.03.0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郁書的沙龍
872會員
64內容數
我所喜愛的,有藝術、電影和文學陪伴的日常。
黃郁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23
Dear Ally 你不覺得這幾年,時間的重量改變了嗎?我希望已經有科學家發現這個問題,正兵荒馬亂地著手研究⋯⋯。 但應該沒有,時間變輕盈了,流逝的速度變快了,回憶變少了,那大概是因為自己變老了。變老的意思是,不再對萬事萬物感到驚奇,不再使用五感去敞開體驗⋯⋯
Thumbnail
2024/08/23
Dear Ally 你不覺得這幾年,時間的重量改變了嗎?我希望已經有科學家發現這個問題,正兵荒馬亂地著手研究⋯⋯。 但應該沒有,時間變輕盈了,流逝的速度變快了,回憶變少了,那大概是因為自己變老了。變老的意思是,不再對萬事萬物感到驚奇,不再使用五感去敞開體驗⋯⋯
Thumbnail
2024/07/11
「鯨族處理人類之間最純淨的溝通,最初是氣味、眼神、觸摸與意識,接著是吟唱、舞蹈、繪畫,神話、故事、語言隨後跟上,再後來才是文字符號。剛開始印刷術發明時,祂們也處理得開心,當時人們手抄文字或手捧書籍,一個字一個字去閱讀、詮釋的光景,是鯨族打造的盛世。」——《狸貓的故事》
Thumbnail
2024/07/11
「鯨族處理人類之間最純淨的溝通,最初是氣味、眼神、觸摸與意識,接著是吟唱、舞蹈、繪畫,神話、故事、語言隨後跟上,再後來才是文字符號。剛開始印刷術發明時,祂們也處理得開心,當時人們手抄文字或手捧書籍,一個字一個字去閱讀、詮釋的光景,是鯨族打造的盛世。」——《狸貓的故事》
Thumbnail
2022/08/06
Tamaru 在他判斷大概是最後一次見到殺手青豆時,他跟青豆說了一段小時候在孤兒院的經歷。當時身為朝鮮人的他保護了一名黑人混血的孩子,他形容那名孩子雖然塊頭很大,腦筋卻不靈活,於是同樣是被歧視階層的他,擔任起保護者的工作。接著,他開始形容這名孩子專注於雕刻的模樣。
Thumbnail
2022/08/06
Tamaru 在他判斷大概是最後一次見到殺手青豆時,他跟青豆說了一段小時候在孤兒院的經歷。當時身為朝鮮人的他保護了一名黑人混血的孩子,他形容那名孩子雖然塊頭很大,腦筋卻不靈活,於是同樣是被歧視階層的他,擔任起保護者的工作。接著,他開始形容這名孩子專注於雕刻的模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新一年的花居生活
Thumbnail
新一年的花居生活
Thumbnail
管家說他們稱Miaoko Hostel為「廟口」,舒適的空間坐落在七星潭附近,外邊就是一座小廟,牌樓旁的小路,安靜到害我錯過三次才找著。這次住背包房,第一次單人過夜出遊,也是第一次和陌生人住在相同空間,與生面孔閒聊,對我來說是全新的體驗。
Thumbnail
管家說他們稱Miaoko Hostel為「廟口」,舒適的空間坐落在七星潭附近,外邊就是一座小廟,牌樓旁的小路,安靜到害我錯過三次才找著。這次住背包房,第一次單人過夜出遊,也是第一次和陌生人住在相同空間,與生面孔閒聊,對我來說是全新的體驗。
Thumbnail
環島的時間繼續走著,這是我的最後一站,花蓮。 走到第7天,我似乎已經習慣成為一個流浪的旅人,而且還做的很拿手。 怎麼說呢? 沒有過類似的長途旅行經驗, 環島出發前,我瞎忙了整個半夜, 為了找出每個地區該去的景點,這實在是一個大工程, 第一天我就放棄了。 系統性的規劃對我來說實在複雜, 所以,
Thumbnail
環島的時間繼續走著,這是我的最後一站,花蓮。 走到第7天,我似乎已經習慣成為一個流浪的旅人,而且還做的很拿手。 怎麼說呢? 沒有過類似的長途旅行經驗, 環島出發前,我瞎忙了整個半夜, 為了找出每個地區該去的景點,這實在是一個大工程, 第一天我就放棄了。 系統性的規劃對我來說實在複雜, 所以,
Thumbnail
「诶!要不要去一趟?」,朋友在一旁鼓吹著。 此時正在校稿文章的我,頭一轉,沒頭沒腦的問: 「怎麼了?殭屍展覽要開始了嗎?」。 朋友隨即搖了搖頭,拿起手機給我看,並說: 「我在台東訂了房,是六人房,我們缺一個司機帶路,所以……。」。 我來到台東了……。
Thumbnail
「诶!要不要去一趟?」,朋友在一旁鼓吹著。 此時正在校稿文章的我,頭一轉,沒頭沒腦的問: 「怎麼了?殭屍展覽要開始了嗎?」。 朋友隨即搖了搖頭,拿起手機給我看,並說: 「我在台東訂了房,是六人房,我們缺一個司機帶路,所以……。」。 我來到台東了……。
Thumbnail
早早安排好的休假,雖然途中仍免不了開機工作,但鐵了心不讓工作影響心情,忘了在哪裏看到的文字,要練習無所事事,乍聽很荒謬,但仔細想想這不就是放下嗎?偶爾無所事事的休假,就像是空氣清淨器要更換濾芯,把沾滿生活工作中的髒東西的濾芯丟掉,讓自己暫時的空一下,不是只有身體渴望自由的呼吸,心靈也渴望自由呼吸。
Thumbnail
早早安排好的休假,雖然途中仍免不了開機工作,但鐵了心不讓工作影響心情,忘了在哪裏看到的文字,要練習無所事事,乍聽很荒謬,但仔細想想這不就是放下嗎?偶爾無所事事的休假,就像是空氣清淨器要更換濾芯,把沾滿生活工作中的髒東西的濾芯丟掉,讓自己暫時的空一下,不是只有身體渴望自由的呼吸,心靈也渴望自由呼吸。
Thumbnail
跨越北回歸線之後,就此離開了花蓮來到台東。
Thumbnail
跨越北回歸線之後,就此離開了花蓮來到台東。
Thumbnail
我的機車越騎越快,幾乎不用再使用手機導航道路方向,正當我自己覺得越來越花蓮時,才想起,我的機車和安全帽的後頭,貼著大大的租車行的廣告貼紙。
Thumbnail
我的機車越騎越快,幾乎不用再使用手機導航道路方向,正當我自己覺得越來越花蓮時,才想起,我的機車和安全帽的後頭,貼著大大的租車行的廣告貼紙。
Thumbnail
是要選擇每天睡飽,起床後泡在咖啡廳.誠品讀書,或是在大台北地區晃晃,享受一人的慢活時光,如果要去小旅行,那又該去哪裡,是不是要及早安排好每天行程,才不會讓自己在日後蹉跎許多時間,對於擁有輕度選擇障礙的我來說,實在不容易決定。 如果擁有一個與自己相處的七天,有沒有什麼是我以前想完成的成就? 📷
Thumbnail
是要選擇每天睡飽,起床後泡在咖啡廳.誠品讀書,或是在大台北地區晃晃,享受一人的慢活時光,如果要去小旅行,那又該去哪裡,是不是要及早安排好每天行程,才不會讓自己在日後蹉跎許多時間,對於擁有輕度選擇障礙的我來說,實在不容易決定。 如果擁有一個與自己相處的七天,有沒有什麼是我以前想完成的成就? 📷
Thumbnail
自三級警戒以來,這些時日,臉書上的貼文,充斥緬懷氛圍,無非是懷念先前旅遊的經驗,或是過往生活的輕鬆自在。在一則則貼文中,我也問問自己:「疫情之後,最想去的地方?」想了想,之後即將離開台中,前往台東讀書,所有縣市中,我最想去遊玩的,其實是花蓮。 國小二年級前,我都居住在台中大里,而後因父親工作的關係,
Thumbnail
自三級警戒以來,這些時日,臉書上的貼文,充斥緬懷氛圍,無非是懷念先前旅遊的經驗,或是過往生活的輕鬆自在。在一則則貼文中,我也問問自己:「疫情之後,最想去的地方?」想了想,之後即將離開台中,前往台東讀書,所有縣市中,我最想去遊玩的,其實是花蓮。 國小二年級前,我都居住在台中大里,而後因父親工作的關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