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連載,移居花蓮Q&A_第六題》花蓮是不是友善城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因為一場必須親臨現場的會議,初五從苗栗返回臺北之後又待了幾天,星期六也就是寫這文章的今天才返回花蓮。明明是補班日竟然還是塞到爆炸,從臺北開到蘇澳已經三小時,接著上蘇花只好各憑本事趁空超車展現我大花蓮國的安全駕駛技術。

聽說,判斷是不是在地人其中一個指標是駕駛習慣。你知道哪台測速是壞的,哪個彎過後會從單車道變雙車道。在台九線均速90就像周末絕不去市區跟觀光客搶車位一樣,是花蓮人的生活智慧。

過年驚,沒被多問移居花蓮甘苦,甚至長年盤踞年節長輩問候語的擦身球我一顆都沒遇到,想來應該是大家忙著過年吧,忙著團聚,忙著感嘆,忙著確認彼此變老的都還算開心。把握難得家人相處時光進行各種吃喝玩樂追趕跑跳,天公伯應景的大擺宴席,苗栗每天晴朗無雲。白天走春,晚上像是準備儲備過冬糧食的極地大熊。明明暖冬過後直奔炎夏還是掃光眼前每一片油香花肉,盡責當個乖孩子把姨婆姑媽烹煮的熱情轉成熱量,進行體脂肪跟卡路里跟膽固醇的裝備強化,吃多少漲多少,毫無噴裝,也沒跟上原先設定每天累積寫作內容的週更節奏。

raw-image

帶著多出來的兩公斤霹靂腰包依然探路,儘管今天可能探不了太遠,但「習慣」養成沒別的訣竅,堅持而已。

想分享一件我以前沒仔細想過的神奇事,移居花蓮的不安全感。

我原就不是天性開朗飛揚的人,常害怕擔憂跟消沉,所以我的不安也許舉足無輕重,也許換個別人來體會這一切就不會用安全感來形容。但,明亮愉悅的部分到處都看得到,不差我一個,況且有亮比有暗,也許其他人也有類似感受只是他們沒寫出來,誰知道呢?如果不安全感聽起來沉重那我換句話說,是一種疑似感,「疑似有什麼不安就要發生的感」。

為什麼突然發現這件事?因為年後在臺北多待這幾天走滿多路,幾乎都是曾走過的地方,古亭公館東門台大醫院…,每次回來臺北都像出國,很新奇,新建案或新店面,新潮流和新風尚,許多以前去過的地方都換了模樣,回來一次就是一次感傷。最讓我能馬上安心的是什麼,是搭捷運偷看大家手機看什麼,這讓我很心安,人沒有變。

raw-image

花蓮大山大海,臺北人山人海。在臺北走路不用怕人車共道,但花蓮徒步總讓我懸一顆心,尤其晚上。不安於角落是否衝出一隻狗或巷口是否竄出一輛車,更不安於沒走多久路就斷了,或者說路就暗了。黑暗讓我不安而且鄉村熄燈早,偶爾夜巡才發現都市晚上逛街是看人,鄉村夜巡看鳥蟲貓狗別有一番風景。

都市人從小被警告小心暗巷,移居花蓮後發現暗巷算亮,夜裡靠頭燈朝著山走去才是膽量。在都市,儘管你走入暗巷或詭徑,幾乎都能憑人車聲理解自己並非離群,隨便走入影城就能用電影照亮自己;但在鄉村你得甘於索居,最讓你不孤單的電影就是你的倒影,因為有影就有燈,此時無聲勝有聲。

raw-image

安靜讓我不安。我曾是每天必須聽音樂入眠的人,也早已習慣車聲人聲喇叭聲穿刺耳膜。不安源於不熟悉,而更不安的並非噪音分貝,是在寂靜中興衰的大自然。我所熟悉的都市生活裡面一切是可控制的,院子或陽台擺放你栽種的植物,別無其他。花蓮我宅是開放庭院,才明白你無法控制蟲鳥風會帶來什麼驚喜,原來今年院子可以長得跟去年截然不同,但我其實什麼都沒種,全憑天擇運行。

天擇讓我不安。這島嶼以首都為尊,偶爾當然也一股害怕襲來,怕我是被主流價值觀天擇之後篩落的那群,移居無親無故非祖地。尤其回臺北待幾天這念頭反覆琢磨,不熟悉所以不安,一路上一邊看一邊走所以惶恐。儘管因對都市過敏選擇移居已一年但仍在脫敏效應的戒斷期,最不安是不敢放手。

總之,在臺北天天走路,才發現我竟走過帝寶、和平大苑、陶朱隱園幾個豪宅指標,一路燈火通明,而我才明白顧城所謂「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raw-image

當我發現,在花蓮夜間散步的我習慣帶頭燈和登山杖,照明且防身;習慣每天花二十分鐘幫院子除草,以免到時侯還要打草驚蛇;習慣六點吃晚餐,因為更晚就沒餐廳了或者滿是觀光客;熟悉於黑暗安靜,也明白這並非天擇而是我擇。

我知道,我也是別人的左鄰右舍,我也是他們眼中的花蓮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JIpapa的沙龍
30會員
29內容數
MAJIpap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27
決定新開個專欄,用原本要開Podcast節目的名稱《會越開越會》,致敬每一場有用無用有效無效或有病呻吟無疾而終的會議,希望自己會越開越會。
Thumbnail
2024/07/27
決定新開個專欄,用原本要開Podcast節目的名稱《會越開越會》,致敬每一場有用無用有效無效或有病呻吟無疾而終的會議,希望自己會越開越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和平時上班一樣起了個早,只是今天不是上班,要出走,騎上我的重機,出發! 心裏一直在唸著要縱切台灣,趁著目前還有假期,決定來個三天兩夜的探索之旅。出發前夕,卻發現車子的前叉漏油,有點擔心,去了修車廠那裏一趟,目前沒零件可以修,但是修車廠說沒差,車還是可以騎,回來再修;懷著忐忑的心,一直到今天
Thumbnail
和平時上班一樣起了個早,只是今天不是上班,要出走,騎上我的重機,出發! 心裏一直在唸著要縱切台灣,趁著目前還有假期,決定來個三天兩夜的探索之旅。出發前夕,卻發現車子的前叉漏油,有點擔心,去了修車廠那裏一趟,目前沒零件可以修,但是修車廠說沒差,車還是可以騎,回來再修;懷著忐忑的心,一直到今天
Thumbnail
Day12 花蓮玉里->花蓮新城(111.31KM) 其實一開始的計畫是今天會住花蓮市,一來是住宿很多可以挑,二來是也比較熱鬧,但還記得表哥叫我要好好查資料規劃路線嗎!表哥說依照我的速度,他其實會建議我再多請一天,但我的租車天數不想延長(我後來才想到,人家15天輕鬆騎,是滿滿15天都有騎,不像我一開
Thumbnail
Day12 花蓮玉里->花蓮新城(111.31KM) 其實一開始的計畫是今天會住花蓮市,一來是住宿很多可以挑,二來是也比較熱鬧,但還記得表哥叫我要好好查資料規劃路線嗎!表哥說依照我的速度,他其實會建議我再多請一天,但我的租車天數不想延長(我後來才想到,人家15天輕鬆騎,是滿滿15天都有騎,不像我一開
Thumbnail
我很喜歡散步,多年前如此,如今亦是。手持相機,穿梭大街小巷,捕捉一些別人不會留意的日常風景,那些看似矛盾、逗趣的好笑畫面也在散步的過程中一一成為我的記載。
Thumbnail
我很喜歡散步,多年前如此,如今亦是。手持相機,穿梭大街小巷,捕捉一些別人不會留意的日常風景,那些看似矛盾、逗趣的好笑畫面也在散步的過程中一一成為我的記載。
Thumbnail
新一年的花居生活
Thumbnail
新一年的花居生活
Thumbnail
早早安排好的休假,雖然途中仍免不了開機工作,但鐵了心不讓工作影響心情,忘了在哪裏看到的文字,要練習無所事事,乍聽很荒謬,但仔細想想這不就是放下嗎?偶爾無所事事的休假,就像是空氣清淨器要更換濾芯,把沾滿生活工作中的髒東西的濾芯丟掉,讓自己暫時的空一下,不是只有身體渴望自由的呼吸,心靈也渴望自由呼吸。
Thumbnail
早早安排好的休假,雖然途中仍免不了開機工作,但鐵了心不讓工作影響心情,忘了在哪裏看到的文字,要練習無所事事,乍聽很荒謬,但仔細想想這不就是放下嗎?偶爾無所事事的休假,就像是空氣清淨器要更換濾芯,把沾滿生活工作中的髒東西的濾芯丟掉,讓自己暫時的空一下,不是只有身體渴望自由的呼吸,心靈也渴望自由呼吸。
Thumbnail
跨越北回歸線之後,就此離開了花蓮來到台東。
Thumbnail
跨越北回歸線之後,就此離開了花蓮來到台東。
Thumbnail
我的機車越騎越快,幾乎不用再使用手機導航道路方向,正當我自己覺得越來越花蓮時,才想起,我的機車和安全帽的後頭,貼著大大的租車行的廣告貼紙。
Thumbnail
我的機車越騎越快,幾乎不用再使用手機導航道路方向,正當我自己覺得越來越花蓮時,才想起,我的機車和安全帽的後頭,貼著大大的租車行的廣告貼紙。
Thumbnail
自三級警戒以來,這些時日,臉書上的貼文,充斥緬懷氛圍,無非是懷念先前旅遊的經驗,或是過往生活的輕鬆自在。在一則則貼文中,我也問問自己:「疫情之後,最想去的地方?」想了想,之後即將離開台中,前往台東讀書,所有縣市中,我最想去遊玩的,其實是花蓮。 國小二年級前,我都居住在台中大里,而後因父親工作的關係,
Thumbnail
自三級警戒以來,這些時日,臉書上的貼文,充斥緬懷氛圍,無非是懷念先前旅遊的經驗,或是過往生活的輕鬆自在。在一則則貼文中,我也問問自己:「疫情之後,最想去的地方?」想了想,之後即將離開台中,前往台東讀書,所有縣市中,我最想去遊玩的,其實是花蓮。 國小二年級前,我都居住在台中大里,而後因父親工作的關係,
Thumbnail
我家靠山,靠山這幾村原是日治官辦移民村,市街方正,農景優美。從我家開車到臺北父母家,不塞車三小時左右;走路到花蓮市文創園區一小時,
Thumbnail
我家靠山,靠山這幾村原是日治官辦移民村,市街方正,農景優美。從我家開車到臺北父母家,不塞車三小時左右;走路到花蓮市文創園區一小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