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的前2年,因怕影響退休金的領取,終止了每年一次花、東旅遊的自我承諾。109年6月19日離開公司,心想是履行計畫的時候了,但因整理退休後的思緒及生活,因而延至110年2月24日才啟程,經歷了4天3夜的行程,並於27日打到回府。
記得已從台中回花蓮定居多年的劉哥早在10年前說:「宗智,要移居花蓮,先分別在夏、冬兩季來花蓮住住,如果覺得合適再考慮購房。」這一段話,猶言在耳。花蓮,因每年的造訪,對它漸次的由陌生進入了熟悉,依山傍海,面積約台中市的兩倍,人口只有33.4萬人,約莫台中市的1/9,可以說是地廣人稀。但台灣近幾年來大批退休潮,多數退休人嚮往退休後落居於台灣少數沒有工業及空污影響較小的城市,以致花蓮房價節節上升,目前轄區的售屋牌價已不亞於台中市。
台灣,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這幾年幾乎長期受到境外的大陸霧霾及境內污染,空氣品質每況愈下。惡化的傷害,就如溫水煮青蛙,除非本身為過敏體質或呼吸道較弱者,當下不易察覺。但是日積月累,將可能成為你致命的根源。我對居住周遭環境的變化,有特別敏銳的嗅覺,總覺得長期處在高污染的環境有極大的潛在風險;但是移居他地,談何容易,何況,除了東部以外,霾害幾乎鋪天蓋地的危及整個西部。
花蓮,是一個慢活的城市,碧藍的天,與西部城市灰濛濛的顏色,有極大的反差。花蓮美崙,是我最喜歡的地方。驅車沿著海岸路進入美崙,路的右邊映入眼簾的是不時承載幾艘商船並擁有多重顏色的大海,映襯著路邊剛修整過的綠色草皮及白色華麗建築,再配上藍天上幾朵雲彩,整體的感覺是無以倫比的舒服與美。這種美是清新、淡雅的、不落俗套的。左邊則可盡覽中央山脈諸山。山不高,但樹中有林,林中有樹,可以清楚的感受到青山、綠水相互輝映的和諧。如果步行其間,身、心、靈,肯定毫無質疑的被周遭的大自然元素充滿,沒有多餘空間讓世俗的思緒佔有之可能;頓時間,感覺到的就是寧靜。當下縱使有稀稀落落的車輛經過,也毫不減損整體寧靜的感受。大自然,就這樣無私的建構了美崙的美。難怪眾多日漸被都市叢林所淹沒的西部人會趨之若鶩的砸錢購屋。因此造就了當地的高房價。
回台中後,因花蓮的慢、美,讓我起心動念,告訴自己,移居吧!不過,委託仲介及逕行上網查閱新建案或舊屋價後,我落寞的告訴妻子:「算了,依我們目前經濟能力,無法負擔我們心中理想住屋價。」雖然從做夢、夢醒,也只是幾天的時間。不過,花蓮的美,自然而然的停留在內心深處,應該是常常久久的。委託仲介找房的第5天,也是我不再抱有希望的當下,仲介突然以line傳了有屋主因換房而降價求售的3房1衛2廳兼具車位的案子。我與太太如獲至寶,隔天立即驅車直奔花蓮。上午9點出發,約1點40分左右就到了花蓮,約定2點30分鐘看房;因為有舊房均需重新整理的觀念,所以,倉促的巡視一下,確定了整個房子的結構及動線,並沒有更多的討價還價。經過仲介與屋主的幾番交涉,以577萬元成交。不論價格、或房子現況,可以說是差強人意。畢竟577萬元,要在每崙購得有車位的舊房子,並不容易。感謝主!我終於可望成為花蓮人囉!
退休了,心裡的思緒更自由了。腦子裡常有一些天馬行空的念頭不斷浮現,所以,才有移居的念頭。記得花蓮電信會館的管理員陳先生的一段話:「我是台北中和人,因太太娘家在花蓮,因緣際會下我們就在花蓮定居。雖然名為就近照顧太太家人,但說穿了是我喜歡這個地方。」聽完了他的話,心裡不自主的思考,花蓮為什麼迷人?是一種潮流?或是在當地擁有一塊土地、一間房子已成了時尚。抑或多數人厭倦了擁擠、喧擾的大都會區生活,期望人生下半場有另一個不一樣的時空,可供轉換。或許兩者都是移民者心中的想望。
屈指數算自己人生下半場可以自由活動的日子,約莫3000-4000個。回憶走過的歲月,10年(3650個日子),是一晃眼的事。退休了,擁有了更多的自主權,但也少了不少可供運用的資源。最後一個10年,我的選擇是什麼,安於現實,就現有做適當調配,抑或是再一次放手一搏,改變現有。我自忖,不再有年輕時的勇氣及毅力。或許是因退休而心裡作祟,也或許是真的時不我與。不管真正的原因為何,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順服,珍惜目前擁有的。
西部地區談不上是一個可供淘金的地方,但如果比起東部,說它是一個對名利追求可以有更多想望、更多選擇的地方,並不為過。記得當年居住西部的鄉下或東部的大多數年輕人,負笈北上或西向,或求學,或就業,成了潮流。當時普遍認為台北是一個可以實現理想,功成名就的首善之地,所以,台北成了多數人心中追求的”迦南美地”。後來因為台北市地狹人稠、物價高漲及與鄰近城市交通逐日改善;才漸次的發展延伸出新北市、新竹、桃園等地。不過,今日因為高科技產業及部分傳統產業回流的需要,工業園區及科學園區幾乎遍佈整個西部地區。唯二能免於經濟掛帥而落入高人口密度居住環境的城市就是被中央山脈阻隔的花東地區兩城市;兩城市因為中央山脈的天然屏障及地理環境的關係,隔絕了大陸境外污染,同時因右臨太平洋,讓境內污染有了出口,因而成就了台灣最後一塊淨土。
西部地區的居民,因政府無法完全兼顧經濟、環保(解決日益嚴重的境內污染)的需求,再加上中央山脈與大陸隔著台灣海峽,使大陸北方的境外污染沒有出口而滯留其間;除了部分有能力移居者外,大多數人便成了溫水裡的青蛙。
人的選擇權,因為資源的緣故,某些時候是極度被動、狹隘的。想要、渴望常常如海市蜃樓的曇花一現。即便如此,人就是人,依然手舞足蹈的希望能抓住什麼,即使是遙不可及的”願”,甚至有可能變成了”怨”也在所不惜。想抓住什麼?能抓住什麼?是我輩退休人感覺混沌不明,難釐清的問題。抓與放之間,或東或西、或左或右,沒一個標準。我了然於心了嗎?我抓住了可以平衡兩者的均衡點了嗎?這是我必須持續尋找解答的問題。或許終其一生,我無法尋著,或許有一天可以茅塞頓開。除了自己,又有誰在乎呢?在乎了,又能如何呢?蘇格拉底曾說:「未經審視(檢驗)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那麼認真思考生活的我,並有了跨越東、西間的選擇權,就已經擁有檢驗過而且值得過的人生嗎?Who kno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