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3年投資環境
在
上一篇文章,因為經濟結構開始出現變化,當時我提出一個假設:
我懷疑軟體股的估值壓縮行情已經結束(短期看不太到什麼因素還會刺激利率急遽上揚)。換言之,接下來的市場先生,可能比較不會不問青紅皂白地全體打撃成長股的估值,其股價會回到個別公司的經營表現。一流軟體股的市銷率估值倍數,目前看起來就是落在10倍到20倍之間。
而支撐成長股目前估值的,我認為是當前這個宏觀經濟結構:
綜覽一下全局,現在通膨的最大風險是下不去,而非怕它暴衝;全球供應鏈瓶頸問題已經大致得到解決(小變數可能是最近的中國疫情);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急遽上揚,接下來是第二階段的緩漲期,接下來半年的政策能見度應該算高;美國消費支出也開始有轉弱的跡象。
只要未來這個格局沒有太大變化,特別是通膨放緩和聯準會貨幣政策緩漲的預期不變,估計接下來軟體股的估值環境應該會趨於穩定,股價再接下來就是回到個別公司的表現,也就是在美國經濟可能面臨衰退的壓力下(根據《華爾街日報》這篇
報道,來自23家大型金融機構的經濟學家當中,超過三分之二認為美國經濟將在2023年面臨衰退),誰能夠持續展現較具韌性的業務表現,包括營收和客戶增長維持在一定水平、盈利能力持續改善,以及持續的營業現金流流入,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