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北基郊山]富士坪古道訪大尖茶行,優游林市瑞泉古道

更新 發佈閱讀 13 分鐘

活動時間:2022.09.18

天氣:晴而熱

參加隊伍:祥雲

路線行程:大坪國小溪底分校→富士坪古道→大尖茶行遺址→富士坪山→大尖池→大尖山→林市古道→瑞泉古道→溪底休閒農場→北28道路→溪底分校

這一天本來的行程是谷關的阿白縱走(雖然我走過,算是友情陪走?),不過最近在幾位隊友面臨確診後康復中感覺體力衰退的狀況,走大白覺得會虛累累,就說先走郊山悠閒慢慢復健吧!我一直很想去探訪大尖茶行,就鼓吹領隊來趟大尖茶行+古道優美之旅。
8:52 這路線的缺點就是交通不便,所以要有車手。車子從陽明山聖人橋走北28來到大坪國小溪底分校舊址,門口大概可以停3輛車,繼續往前到富士坪古道的路旁草地,大概還可以停1~2輛車,假日也是常有來此的山友或遊客,建議早一點來找車位。
溪底分校已經廢校,校舍和操場都長草了。

raw-image

9:00 整裝好從溪底方校門口的水泥產道繼續往前走,看到富士坪的路牌,旁邊的草地則種植整片火龍果,順著路標右轉出發囉!

raw-image

一開始是路徑狹窄陡上坡,兩旁的雜草略多,穿過芒草堆後,路跡很明顯。

raw-image

經過山腰路上到稜線,是都在樹林裡的土路,全程遮蔭,覺得喘就慢慢往上走感受森林的呼吸。

raw-image

9:31 來到十字路口(樹上掛有藍天路牌標示方向),直走往大尖山、林市古道,右轉下去往大尖茶行,左轉下去則是出溪底休閒農會。我們預定路線是右轉先去看大尖茶行,再往上繞去大尖山後走林市古道,接回此走往溪底農會出去,會是一個類似8的路線。
遇到有山友走來,閒聊說他們剛剛先去大尖茶行,鼓吹說很美一定要下去看啦!

raw-image

9:41 小歇10分鐘後,右轉下坡,隨即看到斷垣殘壁,和小小的拱形門,此處為大尖聚落的古厝地。

raw-image

9:45 繼續往下走一段拉繩的土坡,來到另一處房舍聚落,不過矮牆上長滿植物,常常看不出是牆壁。珍貴的是地上有門柱,據說這間是:茶老闆的家?

raw-image

門柱上的刻字字跡仍在:於斯水竹平安宅 便是山林富貴天。橫批是:吉曜拱辰
現在造訪的山友多了,門柱也被排放整齊。

raw-image

旁邊有間房子,石頭牆下有個洞,不知道功用?(我們本來猜是狗洞,山友留言跟我說是糞坑啦)
根據《陽明山及鄰近地區考古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所述:當時住在大尖聚落這一區的人家都姓吳,最多時有20多戶。大尖聚落的居民早期以種植大菁和茶樹為生,後來茶業沒落後,聚落的人就下到萬里去挖煤礦。直到民國66年最後一戶搬出後,大尖聚落就荒廢了

raw-image

大家在茶老闆家合照

raw-image

9:51 經過這群被草木覆蓋的房舍聚落後,往前過小瀑布水潭(土地坑溪上游的小支流),順著路走

raw-image

9:55 來到大尖茶行遺址。門柱都還屹立不搖。
大門石柱對聯:碧苔芳暉如有佳語 綠杉野屋良殫美襟。橫批:萬寶朝宗
大尖聚落的居民大約在清末開始種植茶葉,日治時期為了推展茶葉銷路,1918年頒布"十年茶葉獎勵計畫",此計畫帶動了台灣茶農成立茶業組合的風氣,在此因素下,大尖聚落成立萬里地區名為大尖茶葉公司的茶業組合,是當時陽明山上第二大的茶葉公司。

raw-image

從側邊看過去像無限迴廊

raw-image

大門一踏入有埋在土裡的石磨

raw-image

像無限迴廊的門柱

raw-image

大尖茶行遺址,彷彿躲在山中沉默的精靈

raw-image

10:00 從大尖茶行的屋後(?)山坡走上平台處

raw-image

經過幾個酒瓶、破碎的瓷碗底,走在先民鋪設的石頭路,石頭上已佈滿青苔

raw-image

10:06 經過大尖聚落厝地遺址,幾處看似石頭矮牆處,已經長滿植物。來到一面較顯眼的石頭牆垣,路旁有個石臼,我們好奇低頭看石臼

raw-image

就算只是簡單的石臼裝水,綠葉漂浮其中,都讓我們欣賞許久。

raw-image

路旁整面的石牆,此處為大尖聚落古厝遺址。聚落旁有活水小溪流,顯示這邊水源不虞匱乏。

raw-image

10:11 經過一片平坦地,猜測可能是種植作物之處。叉路口往右轉上稜線,往富士坪大草原方向。路旁看到石棚土地公廟。

raw-image

富士古道古樸的石棚土地公,土地公還在守護這片土地和往來的山友。

raw-image

10:22 經過石棚土地公後,走一段乾溪溝石頭路往上,天氣乾爽時石頭還不至於會滑

raw-image

10:28 出來看到草原,先別急著跑進去草原

raw-image

10:30 走防迷線右側繞一下上來小土坡,富士坪山,海拔640公尺。鑛務課(NO.892)

raw-image

富士坪草原。大尖山因山勢渾圓,酷似日本富士山,於是有「小富士山」之稱。大尖山麓下草原水草豐美,適合放牧。當地農民便這走條路前去牧牛,因此稱為「富士古道」

raw-image

走在草原上,路旁有水池耶~大尖池,雖然應該是看天池,此時有水也是讓我們小小驚訝,趁機看一下倒影。

raw-image

10:50 路徑旁的草坡上有布條,遠處還有路牌,這是往鹿堀坪的路。這附近的富士古道、鹿堀坪古道、瑞泉古道之間有山徑相連,三條古道都可連接往磺嘴山生態保護區,可通往擎天崗,是先民從萬里地區往返士林地區的古道路線。這幾條古道因為位於陽明山後山,位置偏遠且交通不便,名氣就沒有坪頂古圳和魚路古道這般響亮。

raw-image

10:53 經過鹿窟坪古道導覽圖,繼續往前走,朝大尖山方向前進,這附近因為過一段時間草就長高了,容易遮住路徑,且路線有點複雜,導覽圖只能指示大略方向。

raw-image

左轉順著路徑往上小小爬升,往大尖坪、林市古道方向走。

raw-image

走出樹林接近草原處,看到的是磺嘴山,這角度看好大啊

raw-image

接到十字鞍部的大草原(大尖坪),本想在此午休,但沒得遮蔭。嗯~中午要坐在草地中吃飯實在太曬了,四處看看合適的地點。上來大尖坪時,右轉往磺嘴山,左轉往大尖山,越過草坪往前是往林市和瑞泉古道。

raw-image

11:12 先越過草坪,往林市古道方向,隨即進入樹林處,路旁可以享受遮蔭,就隨地靠著樹幹午餐。

raw-image

11:38 本來是沒計畫要上大尖山的,但隊友阿丹早早吃完中餐,說要去走走逛逛,等我們吃飽後看他還沒回來,乾脆也去大尖山吧!看紀錄反正時間也不長。

raw-image

11:41 雖然剛進入山徑時兩旁的草比人高,但藍天隊前一陣子剛除過草,整理了磺嘴山周圍的路徑,因此撥開芒草就有清楚的一條路。爬到一半看下面的十字鞍部大草原(後面突出的山頭是七星)

raw-image

中段的陡坡處也都有架繩,如果下雨的話,這段泥路是很濕滑的。

raw-image

只是在拉繩上坡時,不經意看到地上有條物體在伸縮,哎呀~是螞蟥啦!趕快喊隊友要注意,上去時記得檢查一下褲管和腳。

raw-image

11:49 穿過山頂芒草堆就來到大尖山山頂,大尖山,H837M,圖根點。而且在大尖山頂上巧遇Michael教授,他來隨意繞一圈走走。
大尖山的視野一面可望向萬里的海邊,其餘三面則被山頭圍繞,不過今天天空有點霧霧沙沙,海岸線的方向不太清楚。

raw-image

基點後面有大石頭,站上去的視野一流啊~環景展望。七星山的頭頂有幾個齒狀,我好奇七星山為何叫七星山呢?原來是七星山大概70萬年前開始噴發,頂部本來有一個噴火口,在火山噴發結束後,被侵蝕成7個大小不一的山頭,如同北斗七星,就取名為七星山了。但我人在爬七星山時,身在其中時是只有走東峰和主峰兩個頭的感覺啦!不過從這角度看,尖凹就有好幾處。
在前面這條稜線,應該是通往磺嘴山的稜線,突然山頂有座小房子!

raw-image

大家討論是誰會住在那啦?拉近看猜測應該就是往磺嘴途中的避難小屋吧!

raw-image

12:09 雖然大尖山頂往前走也有路下山,不過這樣要繞一圈,我們還是選擇原路下去到大尖坪後,回午餐地收拾裝備繼續前進。
一路在柳杉林和其他樹木交錯生長的森林山徑中下坡,走起來很舒服。
12:33 經過一處凹洞,旁邊有矮矮的砌石牆,是炭窯遺址。

raw-image

12:46 聽到一陣陣水聲,往右邊看有滑瀑。(後來看Michael教授拍的照片,剛好有隊伍在此溯溪)

raw-image

12:53 順著路徑過小溪溝,看到沿著路地上還有拉2條塑膠水管,看來有從此引水到下方。

raw-image

經過大池子中間有顆石頭(池子幾乎是乾的狀態了)

raw-image

12:54 聽到下方有聊天聲音,走出來看到森林中有大空地,旁邊還有擺設桌椅,右側還有小廟宇。

raw-image

也是個小土地公廟。

raw-image

經過大平坦空地往外走,上方的小鐵門寫著"拙圃",前方是平緩的大路。

raw-image

拙園門旁寬敞的大路就是林市古道,右側為溪流(瑪鋉溪),完全就是高級步道,平坦好走有水又有遮蔭。
林市古道是聯繫瑞泉聚落與大尖山稜線的路徑,可銜接富士坪古道。此古道名稱是《陽明山十大傳奇》的作者林宗聖先生為紀念其母親而命名。

raw-image

沿著溪行緩下走,若不是交通不便,這段路線真的是夏天很棒的避暑路線。

raw-image

13:02 走出來到一片水泥空地,此為瑞泉的路口。往前還有大條路徑通往外面。

raw-image

沁涼溪水在此從眼前流過,大家紛紛蹲下來在水邊擦涼或玩水

raw-image

13:06 從水泥空地往左彎進樹林裡的瑞泉古道。瑞泉古道早期是瑞泉地區居民通往大尖山的拓墾農路。

raw-image

進入樹林先看到有石頭擺設的矮桌

raw-image

另一側還有古早風格的貼磁磚桌子,這種磁磚以前在阿嬤家的浴缸看過。

raw-image

13:12 過小溪流後,來到叉路口,往右是瑞泉溪畔古道,往上開始爬坡則是瑞泉古道走往富士坪古道。我們選擇一路開始往上走啦!

raw-image

13:17 爬一段山坡,慢慢接近稜線,看到幾處堆石頭的小牆。

raw-image

13:24 繼續爬一段山坡,上來到竹園,應該是種植的竹筍之類,旁邊有駁坎一層層

raw-image

繼續往前在路旁看到一兩個蜂箱,不過沒看到有蜜蜂進出。然後突然就出現一個洗手槽,打開還有水耶~

raw-image

13:25 順著山頂稜線走經過石頭區

raw-image

路旁是一層層的耕地,只是看不出來有種植什麼作物。

raw-image

13:29 看到路旁的石棚土地公,不僅廟體是石板,土地公也是用一塊三角形石頭替代,很可愛啊~

raw-image

13:32 來到一片柳杉植林區,這裡太舒服了,大家坐在柳杉林中享受10分鐘森林浴再繼續往前走。根據林宗聖先生所言,瑞泉古道是聯絡林市古道和富士古道的一條造林道。

raw-image

疊高的大石頭上,還有一塊大石板,看起來像緊急避難的石棚?

raw-image

13:48 走至往富士坪古道和溪底分校的叉路口,往前向溪底分校方向

raw-image

13:57 來到早上經過的叉路口,早上我們是由此處往富士草原和大尖山。繼續往前往溪底分校方向。
14:01 四叉路口。左轉下去大尖茶行,直行是早上的溪底分校入口。要下山我們走右邊,往溪底休閒農會,這樣可以繞一圈。

raw-image

14:04 想不到這段很陡下,而且是比較鬆軟易滑的落葉土坡。

raw-image

有一兩處陡坡有架繩,不然這邊落葉堆疊還真的有點滑。

raw-image

14:21 陡下後過溪

raw-image

14:23 看到旁邊有間森林裡的舊房子,底下是堆疊的石頭層

raw-image

14:28 順著路徑走來到一處叉路,沿著溪邊看起來是明顯有路的,但是布條綁在右邊往上走的樹上(看起來也是有路),所以停下來在此研究一下,因我們手上的航跡是走右上,離線地圖上都沒畫路線,所以就跟著航跡走右上。可是上去後進入一片茂盛草原,布條也都沒看到,只好靠著航跡用十分逼近法切路線,然後就接回了溪邊路(也看到了溪邊路有布條),所以就是高繞路和直行溪邊路的差異,直接走溪邊路(照片中紅色箭頭)比較清楚好走啦!

raw-image

14:33 順著溪谷山徑走,這邊路都很清楚

raw-image

14:38 穿過竹林和茂盛的比人高雜草後,出來到大水池,下方就是水泥產業道路。

raw-image

此處接引活泉水,而且有很明顯的魚飼料味,我們就好奇趴在池邊看。喔喔~嘴巴尖尖的,是鱘龍魚耶!

raw-image

14:43 產業道路一直往外走,接到北28公路,往左沿著北28走,要走馬路回溪底分校。

raw-image

走在馬路上時,隊友指著對面的這排山,說是五指山,還說不信你看(伸出手掌比對)

raw-image

14:50 路過新興宮,旁邊有新北市新巴士F922站牌

raw-image

15:12 北28的叉路口左轉往上走,看到了富士坪古道的大石頭路標,這邊應該是通往富士坪的另一個登山口。再往上就是溪底分校的停車處囉!

raw-image

此次富士坪古道、大尖聚落走8字形的路線,航跡參考(我們寫8的順序是倒著寫而已):陽明山腳下的法蘭克:富士坪古道-大尖聚落-瑞泉古道-林市古道(文末有提供gpx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龜毛原蟲的沙龍
23會員
121內容數
藉由健行登山與旅遊,探訪這片土地上曾經活著的記憶。 以行程路線記錄為主,努力認識花草蟲獸為輔。 那麼"吃"呢?邊走邊吃是一定要的啊~
龜毛原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8
好久好久,大概類似小學畢業旅行後?就沒去過野柳公園,之前雖有爬過外面的駱駝峰,但沒進去地質公園裡面參觀。經長久風化,據說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所以可能會在不久將來斷頭駕崩,這也是自然發展的歷程。在陰天細雨中來個野柳地質景觀及獅頭山小旅行,金山老街吃大碗公海鮮粥,順便找在公園內野柳岬和金包里山的基石。
Thumbnail
2025/04/18
好久好久,大概類似小學畢業旅行後?就沒去過野柳公園,之前雖有爬過外面的駱駝峰,但沒進去地質公園裡面參觀。經長久風化,據說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所以可能會在不久將來斷頭駕崩,這也是自然發展的歷程。在陰天細雨中來個野柳地質景觀及獅頭山小旅行,金山老街吃大碗公海鮮粥,順便找在公園內野柳岬和金包里山的基石。
Thumbnail
2025/04/02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頂泰山巖和明志書院,都很簡單,搭車走路就可到了,不過還是要運動健身一下,除了欣賞古蹟和上書院,就規劃把後面小山頭和步道繞一圈。先從頂泰山巖欣賞古蹟出發,走幾條步道(崎頭古道、義學坑步道、清風亭、瓊仔湖、尖凍山步道)下山到明志書院唸書,再爬步道回山上摸基點,半天行程看古蹟+運動
Thumbnail
2025/04/02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頂泰山巖和明志書院,都很簡單,搭車走路就可到了,不過還是要運動健身一下,除了欣賞古蹟和上書院,就規劃把後面小山頭和步道繞一圈。先從頂泰山巖欣賞古蹟出發,走幾條步道(崎頭古道、義學坑步道、清風亭、瓊仔湖、尖凍山步道)下山到明志書院唸書,再爬步道回山上摸基點,半天行程看古蹟+運動
Thumbnail
2025/03/21
慢慢才知道雙北地區有很多煤礦遺址,猴硐、雙溪、九份那帶更曾是煤礦盛產地,於是來一探五堵東山煤礦。搭火車從五堵車站出發,過文史資料豐富的鄉長厝橋到東山煤礦礦坑遺址,附近還有昔日灌溉用的鄉長厝大埤如今變身為賞荷勝地,鋪設好的獅頭山步道經巨岩彩壁到岩石區上獅頭山,路程不長,夏季來走的話還可以欣賞滿塘荷花。
Thumbnail
2025/03/21
慢慢才知道雙北地區有很多煤礦遺址,猴硐、雙溪、九份那帶更曾是煤礦盛產地,於是來一探五堵東山煤礦。搭火車從五堵車站出發,過文史資料豐富的鄉長厝橋到東山煤礦礦坑遺址,附近還有昔日灌溉用的鄉長厝大埤如今變身為賞荷勝地,鋪設好的獅頭山步道經巨岩彩壁到岩石區上獅頭山,路程不長,夏季來走的話還可以欣賞滿塘荷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我一開始的目的其實是想逛三坑老街囉!反正樟之細路的起點-三坑段也沒走過。在石管局草地悠閒吃完早餐後,沿途停靠挑擔古道、三坑老街、三坑自然生態公園、大平紅橋,走過林埤古道、伙房崎古道、打牛崎古道再回石管局。搭車回龍潭時還去龍潭大池散步一圈,看看這眾龍集合之處,不只看黑白洗,還黑白走啦!
Thumbnail
我一開始的目的其實是想逛三坑老街囉!反正樟之細路的起點-三坑段也沒走過。在石管局草地悠閒吃完早餐後,沿途停靠挑擔古道、三坑老街、三坑自然生態公園、大平紅橋,走過林埤古道、伙房崎古道、打牛崎古道再回石管局。搭車回龍潭時還去龍潭大池散步一圈,看看這眾龍集合之處,不只看黑白洗,還黑白走啦!
Thumbnail
20180902 灣潭古道/夢潭/烏山路古道/七股古道 坪林雙溪 這次很古早味的登山行程 一大早有土巴辣可吃,還有老闆娘自製結冰靑草茶解熱,從張家莊露營區起登後,不意外的捨棄步道走古道,是幾乎沒有人煙的那條,沿路發現3間古厝 其中2間還有門牌有電表,門前大片鼠尾草,是最佳遊樂場。不過郵差送的到
Thumbnail
20180902 灣潭古道/夢潭/烏山路古道/七股古道 坪林雙溪 這次很古早味的登山行程 一大早有土巴辣可吃,還有老闆娘自製結冰靑草茶解熱,從張家莊露營區起登後,不意外的捨棄步道走古道,是幾乎沒有人煙的那條,沿路發現3間古厝 其中2間還有門牌有電表,門前大片鼠尾草,是最佳遊樂場。不過郵差送的到
Thumbnail
一直很想去大尖茶行,我就鼓吹領隊來趟大尖茶行+古道優美之旅。從大坪國小溪底分校出發,走富士古道先下溪邊探訪大尖茶行遺址,豎立的門柱彷彿躲在山中沉默精靈。順撿富士坪山來到富士坪草原,吃完午餐加送一顆大尖山,再從瑞泉古道出去,沿途享受淙淙的溪流,茶行遺跡、古厝地、可愛的石棚土地公、炭窯遺跡、收穫滿滿。
Thumbnail
一直很想去大尖茶行,我就鼓吹領隊來趟大尖茶行+古道優美之旅。從大坪國小溪底分校出發,走富士古道先下溪邊探訪大尖茶行遺址,豎立的門柱彷彿躲在山中沉默精靈。順撿富士坪山來到富士坪草原,吃完午餐加送一顆大尖山,再從瑞泉古道出去,沿途享受淙淙的溪流,茶行遺跡、古厝地、可愛的石棚土地公、炭窯遺跡、收穫滿滿。
Thumbnail
在台北近郊內湖的山裡,藏著壯觀的巨岩群,巨岩組成的岩壁和石壁洞,令人漫步其間驚呼連連。此次從內溝溪附近的土地公廟福安廟出發,順著附近的稜線,拜訪小山頭,俯瞰翠湖,一一細數山頭與基石,眺望叭連港大尖山、新山與五指山,有拉繩上岩壁,有蒼勁黑松,可以鑽岩洞,可和巨岩比渺小,結束於福祿宮,感謝土地公保佑。
Thumbnail
在台北近郊內湖的山裡,藏著壯觀的巨岩群,巨岩組成的岩壁和石壁洞,令人漫步其間驚呼連連。此次從內溝溪附近的土地公廟福安廟出發,順著附近的稜線,拜訪小山頭,俯瞰翠湖,一一細數山頭與基石,眺望叭連港大尖山、新山與五指山,有拉繩上岩壁,有蒼勁黑松,可以鑽岩洞,可和巨岩比渺小,結束於福祿宮,感謝土地公保佑。
Thumbnail
終於來到李騰芳古宅,我們從左院門進到外埕,外埕有兩對旗杆座,觸目三合院細緻建築,那曾經的榮景歲月好似重現。古宅山牆有著吉祥寓意的泥塑裝飾。進入內埕即見到門廳屋脊上有著如弓一般的優美曲線,尾端呈現著燕尾翹脊。
Thumbnail
終於來到李騰芳古宅,我們從左院門進到外埕,外埕有兩對旗杆座,觸目三合院細緻建築,那曾經的榮景歲月好似重現。古宅山牆有著吉祥寓意的泥塑裝飾。進入內埕即見到門廳屋脊上有著如弓一般的優美曲線,尾端呈現著燕尾翹脊。
Thumbnail
在那個林業興盛的年代,一個依附林木而生的聚落生根於大元山區,大元國小也因而建立。此行沿早期運材的古魯林道出發,接上平元林道後直抵裁撤至今50來年的大元國小。隨後下切萬大南溪後,再探勘廢棄銅山林道,經山毛櫸步道出翠峰湖。在山中沉寂了半世紀的遺跡、留下了深刻瘡疤的林道,一場跨越時空的探勘之旅,就此展開。
Thumbnail
在那個林業興盛的年代,一個依附林木而生的聚落生根於大元山區,大元國小也因而建立。此行沿早期運材的古魯林道出發,接上平元林道後直抵裁撤至今50來年的大元國小。隨後下切萬大南溪後,再探勘廢棄銅山林道,經山毛櫸步道出翠峰湖。在山中沉寂了半世紀的遺跡、留下了深刻瘡疤的林道,一場跨越時空的探勘之旅,就此展開。
Thumbnail
大溪老街的發展 大溪老街歷史建物 大溪老街美食
Thumbnail
大溪老街的發展 大溪老街歷史建物 大溪老街美食
Thumbnail
2021/03/18台中→小百岳~十八尖山 →風城之月懷舊餐廳→新瓦屋客家文化園區 →雅聞香草植物工廠→台中
Thumbnail
2021/03/18台中→小百岳~十八尖山 →風城之月懷舊餐廳→新瓦屋客家文化園區 →雅聞香草植物工廠→台中
Thumbnail
2020/4/21台中出發→六寮古道~溪畔千年桐→北埔老街~回味歷史→ 葛瑞絲香草~薰衣 草花季田→鳴鳳古道~關公亭→返程
Thumbnail
2020/4/21台中出發→六寮古道~溪畔千年桐→北埔老街~回味歷史→ 葛瑞絲香草~薰衣 草花季田→鳴鳳古道~關公亭→返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