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聚焦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古巴導彈危機”(又“加勒比海危機”或“十月危機”),其作者趙學功先生不惜筆墨,援引諸多史料,盡可能全面地梳理並展現了該事件的來龍去脈。
自古巴導彈危機結束以來,許許多多的史學家和社會學家都對此進行了研究和探討。危機結束之後的十年,大部分的學者把目光集中在約翰·甘迺迪及其政府官員身上,對甘迺迪在危機中沉著理性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肯定;到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一批更具批判性眼光的學者湧現,把矛頭指向了甘迺迪在危機發生前對古巴的緊逼政策,認為這是後續危機持續發酵的重要因素,並且對赫魯雪夫最後的退讓讚賞有加;再到20世紀九十年代後,由於古巴方面更積極地參與了國際上針對此次危機的交流會議,更多的學者開始認識到古巴在此次危機當中發揮的作用。本書從1958年末的古巴革命開始講起,一直到導彈危機結束及後續影響,沒有忽略美國、蘇聯和古巴三方中的任意一方在古巴導彈危機中所發揮的作用,正是因此,本書能提供更加客觀全面的視角去研究探討該問題,做到了橫向有寬度、縱向有深度。
站在如今的視角回望,古巴導彈危機在其發生的前兩三年就已經在醞釀之中。早在卡斯楚推翻巴蒂斯塔建立新的政權以前,美國方面就認為卡斯楚的勝利不可能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甚至考慮過讓協力廠商政權取代巴蒂斯塔的想法。卡斯楚上臺後,立即進行了一系列激進的社會、經濟改革措施。當時古巴的經濟嚴重依賴於美國,這些改革措施加強了古巴經濟的獨立性,嚴重損害了美國人的利益。不出一年,美國和古巴的關係不可挽回的走向割裂,美國開始對古巴施行層層加碼的經濟封鎖政策。卡斯楚也毫不示弱,在古巴的美國工廠全部被古巴政府收回。兩國矛盾進一步被激發,美國呼籲其歐洲盟國和拉美國家一同抵制古巴。不僅如此,1961年美國還對古巴採取了被稱為“豬灣入侵”的軍事活動。在這樣的形勢下,古巴倒向正與美國冷戰的蘇聯一方似乎是一種必然。
對面在拉美地區出現的機遇,蘇聯方面十分重視,決定實施“阿納德爾行動”,將導彈秘密運送至古巴。在此之後,蘇聯和美國、赫魯雪夫和甘迺迪之間上演了一系列精彩的政治對決:暗度陳倉、欺騙與反欺騙等等,我個人認為這也是本書情節上最為精彩的部分,充分表現了兩個大國之間的爾虞我詐。
1962年7月,蘇聯以戰略演習之名,宣稱將運送一支五萬多人的軍隊
[①]和一些防禦性武器前往古巴,而“阿納德爾行動”的導彈運輸在暗中積極籌備著。9月,赫魯雪夫開始擔心秘密行動被美國發現的可能性,若在導彈部署完成之前被發現,一切將付諸東流。此時,特羅揚諾夫斯基建議赫魯雪夫改變計畫,赫魯雪夫則表示“現在一切都無可挽回”。
[②]國內的政治聲望也在赫魯雪夫的考慮範圍內。事實上,美國當時並未發現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的計畫。赫魯雪夫則一直在向甘迺迪放出一系列煙霧彈:赫魯雪夫致信甘迺迪,表示理解其處境,承諾在11月美國國會選舉前不會有大的動作;赫魯雪夫在各種會談中把重心都放在了柏林問題上;赫魯雪夫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一直在各地參觀農莊、視察工廠,發表了一系列工農業生產的講話,幾乎沒有涉及美國。
[③]這很大程度上轉移了甘迺迪的注意力,以至於導彈被美國發現後,甘迺迪的第一反應是:赫魯雪夫不能這樣對他。
[④]
直至10月13日,美國的偵察機才拍攝到蘇聯建設中的3個中程彈道導彈發射場地。接下來的一兩周內,美國的危機執委會開了大量的會議,尋求應對該突發情況的方法。他們決定嚴格保密對導彈知情這一事實,以便有時間取得有利地位。在10月18日甘迺迪會見蘇聯外長葛羅米柯的過程中,雙方大談柏林問題而非古巴問題,這也讓蘇聯方面感到十分樂觀。
本書在這一段虛虛實實的較量中,層層推進,通過人與人之間互相的觀察與描述讓讀者得以窺見關鍵人物隱秘的內心活動。本書也提供了一些學者的批判性觀點,有學者認為,蘇聯運送導彈去往古巴這一行動完全可以公開進行,因為美國在土耳其已經部署了導彈系統,這讓蘇聯有了很好的理由在古巴也部署導彈;況且經過一系列的欺騙,當美國發現真相時,局勢會變得更加不可控,走向熱核戰爭的可能性增加了。另外針對蘇聯軍隊在古巴建設導彈發射場幾乎沒有進行任何偽裝,不少官員和學者也表示非常疑惑。赫魯雪夫在行動開始後認為“一切無可挽回”,這其中的“面子”問題是很微妙的,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國家在危機時的決策需要非常的謹慎和克制,避免被情緒左右,有些決策一旦實施便沒有回頭路可走,在中央權力制約不足的國家更是如此。除此之外,雖說“兵不厭詐”,但在衝突之中並非成功欺騙了對方的是勝者,“欺騙”是手段而非目的。蘇聯秘密運輸導彈被發現之後,在道義上必定會佔據下風,表面上是蘇聯占了便宜,實則沒有獲得任何實質性的好處。
10月20日,甘迺迪和其執委會在“空襲”和“封鎖”之間選擇了後者,當然,軍方表示突襲的準備已經做好,隨時可以對古巴進行轟炸。10月22日,甘迺迪向全國發表了電視講話,首次公開披露了蘇聯在古巴建設導彈基地,正式向蘇聯攤牌。事實上,甘迺迪有另一種也許更好的選擇,即私下告知赫魯雪夫美國已經發現了在古巴的導彈。把一切都攤在檯面上之後,大國的“面子”問題又出現了。在全世界都知道蘇聯在古巴部署了導彈的情況下,讓蘇聯將導彈撤出古巴的可能性大大減小,是甘迺迪在試圖破蘇聯的釜、沉赫魯雪夫的舟。接下來我們會看到,正是私密溝通在這場危機的化解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美軍封鎖古巴之後,赫魯雪夫對此表示不接受,蘇聯駛向古巴的艦隻仍在前進。在加勒比海上,蘇聯和美國陷入了緊張的對峙。蘇聯的幾艘艦隻一點點靠近古巴的海岸線。美國方面不斷警告蘇聯,若其船隻越過了美國海軍的封鎖線,將會遭遇攔截並且接受美軍的檢查。而蘇聯則認為美國的封鎖令違反國際法,蘇聯船隻將拒不接受美軍的檢查。
[⑤]雙方劍拔弩張,對戰爭的焦慮彌漫在白宮和克里姆林宮裡。甘迺迪和赫魯雪夫都意識到了局勢的危險性及不確定性,保持最大限度克制的同時極力奉勸對方冷靜行事。他們心裡都十分清楚,若是有一方先在海上開火,事態必然會走向無可挽回的地步。蘇聯的核潛艇在無法聯繫的總部的情況下可以自主決定是否使用核武器,而其潛入水中時是無法與外界通信的;美國海軍早就對這場醞釀中的戰爭躍躍欲試,他們認為這是二戰後檢驗武器裝備和戰術最好的機會。以上就像在足以毀滅世界的火藥桶旁飛濺的火星,戰爭最終沒有發生,運氣無疑是不可忽略的因素。這十分諷刺且富有戲劇性,在這種時刻,人類把整個世界存亡的一部分交給命運——這就是核時代,就像本書中所言,我們不能控制危機,我們要在危機出現前將其扼殺。
本書在這一部分著重刻畫了兩位最高領導人的內心波動,他們身為一國之君,平日在公眾面前表現出的穩重在這一刻已經不見,在熱核戰爭一觸即發之時,他們緊張、焦慮,甚至無助,巨大的壓力難以承受。甘迺迪和赫魯雪夫不斷向軍隊強調:沒有最高層命令嚴禁開火,各自都在小心翼翼地給對方壓力,同時也做著微小的讓步——美軍的海上封鎖線向古巴海岸一退再退;蘇聯的船隻到最後幾乎全部折返。
在兩國領導人的克制和聯合國的干預下,這一波危機暫時告一段落。
赫魯雪夫在10月25日向甘迺迪致出了一封表明求和態度的信件,信中可以看出他情緒之激動以至於混亂。他提出若美國做出絕不入侵古巴的承諾,蘇聯則將導彈撤出古巴。甘迺迪看到之後略顯驚訝,他認為蘇聯本可以就柏林問題或美國在土耳其的導彈做做文章,進行一些交換。可甘迺迪還未來得及回信,蘇聯的第二封信就到了。信中蘇聯提高要價,要求改為美國不僅需要做出不入侵古巴的承諾,還需公開撤出部署在土耳其的導彈。
[⑥]對於美國來說,部署在土耳其的導彈軍事意義已經不大,但政治意義仍很大,撤出導彈無疑是一種犧牲盟友以換取自身利益的行為,北約對此也難以接受。不僅如此,蘇聯還公開發表交換條件的聲明,讓美國沒有時間與土耳其商議,土耳其政府立即對該聲明表明了堅決的拒絕態度。
美國做不到公開從土耳其撤出導彈,但甘迺迪意識到這是難得的解決危機的機會,若是錯過,等待他們的也許就是戰爭。事實上,執委會大多數人都對蘇聯的提議持反對態度,但甘迺迪傾向於接受。於是甘迺迪安排他的弟弟,國防部長羅伯特·甘迺迪與蘇駐美大使多勃雷寧進行秘密的談話,知道該行動的只有寥寥幾人。10月27日晚,羅伯特·甘迺迪會見了多勃雷寧。他表示:甘迺迪總統正盡一切努力避免與蘇聯和古巴打仗,並且願意接受蘇聯的交換條件,只是從土耳其撤出導彈這件事需要一些時間,希望危機過後能由北約主動提出這一動議。同時,他還警告說,如果第二天蘇聯還未接受美方的建議,就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⑦]赫魯雪夫收到消息後,立即於10月28日給出回應。由於時間緊迫擔心再生事端,主席團甚至決定由莫斯科電臺廣播給甘迺迪的回信。至此,古巴導彈危機算是得到了初步的解決。
在整個危機的過程中,美蘇雙方的領導人真正意義上展現了領袖氣質和反戰精神。雙方的顧問再幾十年後都談到,若是當時做出某項更為激進的舉措,很有可能能為自己的國家爭取到更多的利益,以此批判當時的決策過於保守。或許這些顧問說得沒錯,我相信兩位領導人對此也絕不含糊,但權衡之下,他們都做出了讓戰爭遠離人類的選擇。看完本書,我對美蘇當時兩位最高領導人的敬意由然而生,尤其是甘迺迪總統。他們把個人的政治生涯拋在腦後,頂住軍方施加的巨大壓力,用盡全力把戰火阻隔。甘迺迪總統于1963年也就是危機結束一年後遭遇刺殺,很大概率與此次危機有聯繫;而赫魯雪夫在1964年被迫下臺,也與他在此次危機中的決策有關。他們身為政客自然少不了欺騙,但在關鍵時刻還是體現出了風度,令人敬佩。反觀如今的一些領導人,也許在危機中挑起戰爭還要自詡為英雄呢。在冷兵器時代可以置敵人於死地,但如今攥緊在手中的核按鈕可不會投降。在核武器的時代,只要參與戰爭的雙方都擁有核力量,這場戰爭就不存在贏家。當今世界,大國之間的衝突仍然是日積月累的,危機無法被管理,如果放任危機醞釀下去,最終勢必會發生類似古巴導彈危機的事件。彼時人類是否還有這樣的好運呢?雙方領導人是否能保持克制不訴諸戰爭呢?我們只能祈禱。
[①] 《十月风云:古巴导弹危机研究》,第120页
[②] 《十月风云:古巴导弹危机研究》,第124页
[③] 《十月风云:古巴导弹危机研究》,第141页
[④] 《十月风云:古巴导弹危机研究》,第199页
[⑤] 《十月风云:古巴导弹危机研究》,第313页
[⑥] 《十月风云:古巴导弹危机研究》,第346页
[⑦] 《十月风云:古巴导弹危机研究》,第3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