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美國的一面鏡子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raw-image

這本《古巴》是二〇二二年年獲得普立茲歷史獎的巨作。我對古巴歷史認識甚微,大概就是知道卡斯楚、豬玀灣事件和古巴飛彈危機的程度而已。原本很擔心以我淺薄的知識,這本磚塊書(接近六百頁)會啃得很辛苦,沒想到卻出乎意料地好看。作者艾達.費瑞出生於古巴,爾後隨母親到來到美國並在那長大成人。這樣的兩面背景,讓她撥爬古巴錯綜複雜的歷史糾葛時特別有說服力。以下聊些小心得。

【被奴役的歷史】

本書所書寫的古巴歷史是從古巴被哥倫布「發現」開始的。當然,早在此前古巴就存在了。荒謬的是,哥倫布一開始還以為他來到了日本,後來又修正成契丹,即中國內陸。直到去世,他都沒有承認古巴僅僅是古巴這個事實。

跟許多南美國家一樣,歐洲的「發現」對古巴來說是苦痛的開端。雖然當地原住民曾激烈抵抗,但終究是不敵船堅砲利。一名叫哈圖伊的酋長在被處決時甚至表示如果天堂有西班牙人,那他寧願下地獄。很快地,古巴就步入被殖民的命運,成為西班牙的屬地。

死後寧願去地獄也不想到天堂的泰諾族領袖哈圖伊(截自《古巴》)

死後寧願去地獄也不想到天堂的泰諾族領袖哈圖伊(截自《古巴》)

殖民的後果是毀滅性的。征服者強迫原住民去開墾,以滿足自己的經濟利益。與此同時,從歐洲帶來的病菌也蹂躪了當地居民。在過度勞作、饑荒與疾病的加乘下,古巴原住民在被殖民的短短幾十年間就減少了百分之九十五。

覬覦古巴的不只西班牙,還有英國。一七六二年,野心勃勃的不列顛帝國打跑了西班牙人,成為這塊土地的新主人。英國廢除了西班牙的稅收制度,並透過引進大批奴隸,開始大力發展製糖業。英國的統治確立了古巴對製糖業的依賴,進而種下這座島嶼的經濟極度依賴單一產業的濫觴。

英國的統治只維持不到一年。一七六三年,英國放棄古巴,作為交換,西班牙將佛羅里達割讓給英國。西班牙再次成為古巴的主人,看似改變了什麼,但又好像什麼都沒有變。甚至由於糖業的發展,奴役力道更加變本加厲。為了強迫奴隸工作,各種體罰與虐待無所不在。比方說,有人被處以稱作「德比的一管」的懲罰,指的是讓奴隸吃另一名奴隸的排泄物。還有人被鎖在雞舍,讓雞狠狠啄死。

除了經濟依賴與奴隸迫害,殖民還導致了古巴的種族矛盾問題。歐洲殖民者為了勞動力引進大量奴隸到古巴,而他們大多是來自非洲的黑人。舉例來說,光在英國占領的短短一年內,就在哈瓦那(古巴首都)引進超過三千名非洲俘虜。此後,黑與白的矛盾便一直存在在這座島嶼上。

種植園中的奴隸(截自《古巴》)

種植園中的奴隸(截自《古巴》)

【未盡的革命】

作為殖民地,古巴自然走上許多受壓迫之地的必然道路:革命。不意外地,許多革命都是由黑人領導,希望讓奴隸重獲自由。對這些反叛者,西班牙總是大力壓制。比如一名叫荷西.安東尼奧.阿蓬特的反抗運動領導人被吊死後,頭還被插在長矛上示眾。

一八六八年,一名叫卡洛斯.曼努埃爾.賽斯佩德斯的奴隸主站了出來,解放了種植園中的奴隸,開啟了「第一次古巴獨立戰爭」。這場革命綿延了十年,因此又稱「十年戰爭」。雖然最終未能成功,但可說正式點燃了古巴的反抗火苗。

卡洛斯.曼努埃爾.賽斯佩德斯(截自《古巴》)

卡洛斯.曼努埃爾.賽斯佩德斯(截自《古巴》)

十八個月後,第二次革命開始,史稱「小戰爭」。雖然由於西班牙政府將這次革命操作成種族戰爭,導致被分化的古巴人民再次革命失敗。但這兩場戰爭已經預示了奴隸制難以持續。一八八〇年,西班牙政府廢除了奴隸制。

此時,獨立的浪潮已經難以消退。在這裡,勢必得提到被古巴認為是民族英雄的荷西.馬蒂。 父親是西班牙人的他早早開始參與革命。一八九二年,流亡美國的他創辦了一份名為《愛國報》和一個名為「古巴革命黨」的政黨。他想像的古巴是一個超越種族的存在,不是白人或黑人,只是古巴人的共和國。一八九五年,他回到古巴帶領獨立戰爭卻不幸喪生。然而,此時革命之火已熊熊點燃。

荷西.馬蒂(截自《古巴》)

荷西.馬蒂(截自《古巴》)

一八九九八年,古巴終於贏來眾人期待已久的獨立。然而,這場獨立由於美國介入變得很不純粹,這點我們下段再談。總之,獨立後的古巴處處受制於美國,在政治上也沒有真正邁向民主,反而不斷從一個獨裁轉向另一個獨裁。例如,第五任總統格拉多.馬查多就試圖透過修憲延長任期。好不容易獨立的古巴人民自然不會接受,許多學生與勞工們紛紛跳出來反抗。最終,馬查多倉皇逃離古巴。

學生活動人士胡里奧.安東尼奧.梅拉(截自《古巴》)

學生活動人士胡里奧.安東尼奧.梅拉(截自《古巴》)

然而,另一位獨裁者富爾亨西奧.巴蒂斯塔趁勢崛起。握有軍權的他,在一九四〇年當選總統後,又在一九五二年透過政變奪取了領導大位。然而歷史繼續重演,巴蒂斯塔的專權為另一位獨裁者的興起埋下了伏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斐代爾.卡斯楚。這位極具魅力的統治者從七二六事件發跡,並一步步踏上大位。然而在這個「再次成功」的革命後,古巴卻依然沒有擺脫專制。

七二六事件時被捕的卡斯楚(截自《古巴》)

七二六事件時被捕的卡斯楚(截自《古巴》)

甫上台的卡斯楚發行非常多響應大眾的經濟政策,例如大規模降房租、增加工人薪資與減少水電費等。然而,在政治方面,他卻一直推遲選舉的時間。甚至喊出「先革命,後選舉。」的口號。同時,卡斯楚領導的古巴與美國的關係也迅速惡化。為了剝除美國對古巴的經濟掌控,卡斯楚甚至將美國在古巴的企業收歸國有,兩國的關係從此一去不回頭。

之後,越發偏左的卡斯楚開始實施更系統、更有目的性的改革。例如,在一九七〇年,他就實施了一個共產味很濃的「千萬噸收穫計畫」,希望實現古巴史上最大的一千萬噸蔗糖豐收。許多人都被動員來參加這場活動,不但學校停課、餐館和劇院也停業。然而,這場收成運動卻以失敗告終。

卡斯楚的種種舉措無法解決古巴的經濟問題,而美國的貿易封鎖讓這一切更是雪上加霜。許多人因此用腳投票,離開古巴。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馬里埃爾大遷移。當時,居然有超過一萬零八百人湧進大使館尋求庇護,希望離開古巴。

時至今日,古巴人心中的那個自由獨立時刻似乎仍未來臨……

【另一面的美國】

要談古巴的歷史就不可能不談美國。原文書名寫得明白:Cuba:An American History。如艾達.費瑞說的:

本書不僅是一部古巴的歷史,也是一部與美國的關係史,一部兩國之間有時親密、有時爆炸、總是不平衡的關係史。

事實上,美國一直渴望擁有古巴。自建國以來,美國的領導人們就認為理想的美國包括古巴在內。比如湯瑪斯.傑佛遜就曾說:

我會立即在古巴的最南端豎起一根柱子,並在上面刻上 Ne plus ultra(不可逾越) 的字樣,標示我們領土的端點。

為什麼美國會對古巴那麼垂涎呢?很重要的的一個原因是它的地理位置。古巴位於大西洋與墨西哥灣的交會處。無論是誰控制古巴,都有可能會削弱美國商業利益。

古巴區域位置圖(截自《古巴》)

古巴區域位置圖(截自《古巴》)

此外,美國的許多產業也與古巴有著聯繫。比方說紐約的雪茄就高度依賴古巴的煙草進口。甚至,很多美國商人都在古巴擁有種植園,靠著奴隸大發糖業財。書中如是說:

古巴—它的糖、它的奴隸制、它的奴隸貿易—是美國資本主義的一部份。

因此,美國其實一直都很積極地將手伸進古巴。最露骨的一次,便是在一八九八年的緬因號爆炸事件。美國的緬因號在哈瓦那港口爆炸,美國指控西班牙是罪魁禍首,並藉此向西班牙宣戰(儘管西班牙人和古巴人都覺得美國是自導自演)。

緬因號戰艦(截自《古巴》)

緬因號戰艦(截自《古巴》)

那時古巴的獨立戰爭其實已經接近勝利,卻因為美國的介入,讓這場獨立戰爭變成了「美西戰爭」。艾達.費瑞在書中就諷刺地說這是一場「改了名字的戰爭」。明明獲勝的是古巴,收割勝利果實的卻是美國。例如,當美國擊敗西班牙軍隊並攻佔聖地牙哥後,古巴軍隊卻不被允許進入城市裡。爾後的和平協議中,古巴人甚至沒有收到邀請。好不容易獨立,古巴「本人」卻缺席了。

因此,美國與古巴存在很大的認知分歧。美國認為其干涉是一種仁慈的贈禮;古巴卻認為這種行為根本就是偷竊。

由於上述複雜糾葛,獨立後的古巴成為了一個的奇怪的共和國雖然表面上獨立,實際上卻受美國控制。甚至美國當局還透過教育在古巴推動「美國化」,試圖將美式價值觀灌輸給古巴兒童。一九〇一年,美國還通過了臭名昭彰的普拉特修正案。該法案賦予了美國政府介入古巴事務的權利,讓它得以在古巴行使永久、間接統治的特權。

當時的兩幅漫畫,露骨地展現出美國與古巴截然不同的感受(截自《古巴》)

當時的兩幅漫畫,露骨地展現出美國與古巴截然不同的感受(截自《古巴》)

同時,美國人在古巴的經濟掌控力也越來越大。在獨立後不到十年的時間裡,有四分之三的土地屬於外國人,其中很大一部份是屬於美國人。此外,由於美國在一九二〇年代實施禁酒令,引發了一股到古巴旅遊的熱潮。許多古巴人為了獲利而迎合美國。像有許多店家就把店名改成英文。一位政治家就憂心地說:「遊戲和飲料的旅遊是否將該島變成了一個美國的廁所?」

在卡斯楚上台後,古巴與美國的關係日漸惡劣。在美國於豬玀灣事件荒腔走板的失敗後,古巴徹底走向了共產陣營。但這只是讓古巴從一個依賴走向另一個依賴:蘇聯。比如在一九八七年時,古巴所有的石油都居然都是蘇聯供應的。極度依賴蘇聯的結果,就是當蘇聯垮台時,失去援助的古巴遭受重創。縱然如此,卡斯楚依然堅持它的社會主義路線。

即便到了現在,美蘇冷戰早已結束、卡斯楚也已去世,古巴與美國的關係卻一直無法破冰。時至今日,美國對古巴的貿易封鎖依然存在,深深地掐住了古巴的經濟咽喉。兩國的關係雖然曾在歐巴馬上台後稍稍融冰,但在川普上台後又走上回頭路。或許如同艾達.費瑞所言:

古巴與美國漫長的而充滿爭議的交鋒,是美國權力與古巴權力之間的衝突,也是兩者的特性與界限的抗爭。

或許短期內唯一可預期的是,古巴與美國的糾葛篇章還會繼續寫下去……

【後記:不只是古巴史】

雖然這是一部古巴史,卻讓我有種從古巴看世界的感覺。從中可以發現,不管是歐陸各國的殖民競合,還是美國的獨立戰爭,其實都能與古巴扯上關係。甚至中國也曾輸送勞工到古巴,以解決奴隸貿易終止後的缺工問題。由此可見,歷史總是一環又扣一環,沒有國家能獨立於世界。

同時,讀這本書時,我也不斷想到《國家為什麼會失敗》裡提到的「榨取式經濟」。歐洲的殖民強迫古巴走向高度勞力壓榨的經濟模式,同時也製造出菁英階層與統治者間難以根除的共犯結構。這些因素讓古巴的發展一直深陷泥沼。

正因為歷史有著這樣的多面共體性,我特別喜歡書中艾達.費瑞總是試著從不同角度帶讀者看待歷史的部分。如她所言:

歷史總是看起來不一樣,這取決於人們所處的位置。

像豬玀灣事件的失敗原因,你問搶攻上岸的二五〇六旅、問中情局,又或問甘迺迪大概都會得到不同的答案。而差別更大的或許就是美國與古巴的矛盾吧。艾達.費瑞在前言中提到,這本書可讓美國讀者從另一個國家的眼睛看到自己國家的折射。身為台灣讀者,讀來又有另一番風味,覺得這大概是這本書最迷人的地方。

當然,看到最後,總還是會想,古巴與美國間的矛盾真的沒有解開的可能嗎?很喜歡書末的這句話:

要以合乎道德的方式建構未來,就必須了解過去的一切,認識到在一個地方採取的行動會在其他地方產生影響,並以慷慨的態度來面對未來的諸多挑戰。追根結柢,這需要相互承認,沒有相互承認,就沒有正義與和解。

或許只有認真理解歷史的複雜性,了解彼此的不同認知的緣由,兩造才能相互尊重,進而解開迷結吧。這點放到世界上所有存在衝突矛盾的國家,大概也都適用吧?


raw-image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哀居和Podcast↓↓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姆斯的閱讀空間 Podcas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姆斯的閱讀空間
208會員
277內容數
分享讀書所感,期望藉由書寫梳理自己的思考,透過文字與他人產生交流。
姆斯的閱讀空間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在《超預期壽命Ⅰ》中,我們談了醫療3.0的概念並分享了致命的四騎士。在《超預期壽命Ⅱ》中,我們將進一步探討執行戰術的部分。彼得.阿提亞將戰術劃分成四大部分:運動、營養、睡眠與情緒。以下,就讓我們一個一個來談。
Thumbnail
2025/04/20
在《超預期壽命Ⅰ》中,我們談了醫療3.0的概念並分享了致命的四騎士。在《超預期壽命Ⅱ》中,我們將進一步探討執行戰術的部分。彼得.阿提亞將戰術劃分成四大部分:運動、營養、睡眠與情緒。以下,就讓我們一個一個來談。
Thumbnail
2025/04/13
《超預期壽命》是我今年「健康主題書單」中的書目之一(詳見 2025 年計畫)。之前看到修修的YB上分享過此書後就一直記在心上,最近總算拜讀完成!如其名,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如何實現「超預期」的壽命,並享受更健康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13
《超預期壽命》是我今年「健康主題書單」中的書目之一(詳見 2025 年計畫)。之前看到修修的YB上分享過此書後就一直記在心上,最近總算拜讀完成!如其名,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如何實現「超預期」的壽命,並享受更健康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3/30
你覺得自己很內向嗎?是否會羨慕那些外向、能輕鬆侃侃而談,並且能迅速與陌生人打成一片的「社交達人」呢?如果你有這些想法,那就一定要看看這本《安靜,就是力量》。你會發現,「內向」可能和你想得不一樣。
Thumbnail
2025/03/30
你覺得自己很內向嗎?是否會羨慕那些外向、能輕鬆侃侃而談,並且能迅速與陌生人打成一片的「社交達人」呢?如果你有這些想法,那就一定要看看這本《安靜,就是力量》。你會發現,「內向」可能和你想得不一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了解小說和民族主義的牽連,以及拉丁美洲與哥倫比亞的歷史脈絡,讀《百年孤寂》中隱喻對應的關係(Metaphorical correspondence)便處處可見,等於讀出了情慾、暴力、興衰之外的政治社會背景。
Thumbnail
了解小說和民族主義的牽連,以及拉丁美洲與哥倫比亞的歷史脈絡,讀《百年孤寂》中隱喻對應的關係(Metaphorical correspondence)便處處可見,等於讀出了情慾、暴力、興衰之外的政治社會背景。
Thumbnail
作者: 柏楊 出版社:星光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2/5月 第一版第一刷
Thumbnail
作者: 柏楊 出版社:星光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2/5月 第一版第一刷
Thumbnail
這本《古巴》是二〇二二年年獲得普立茲歷史獎的巨作。我對古巴歷史認識甚微,大概就是知道卡斯楚、豬玀灣事件和古巴飛彈危機的程度而已。原本很擔心以我淺薄的知識,這本磚塊書(接近六百頁)會啃得很辛苦,沒想到卻出乎意料地好看。
Thumbnail
這本《古巴》是二〇二二年年獲得普立茲歷史獎的巨作。我對古巴歷史認識甚微,大概就是知道卡斯楚、豬玀灣事件和古巴飛彈危機的程度而已。原本很擔心以我淺薄的知識,這本磚塊書(接近六百頁)會啃得很辛苦,沒想到卻出乎意料地好看。
Thumbnail
三年來,個人有幸以第一時間書評、持續追蹤報導,傳遞此書的消息,並期待推波中文版之早日問世。 在此提供此書英文版的最新訊息,與英、美書評解讀,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Thumbnail
三年來,個人有幸以第一時間書評、持續追蹤報導,傳遞此書的消息,並期待推波中文版之早日問世。 在此提供此書英文版的最新訊息,與英、美書評解讀,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Thumbnail
買下整套《興亡的世界史》的這股氣勢,以新台幣活絡出版業的貢獻,以及用新台幣賞中國共產黨一巴掌的爽快感,就是人生的一大成就解鎖。
Thumbnail
買下整套《興亡的世界史》的這股氣勢,以新台幣活絡出版業的貢獻,以及用新台幣賞中國共產黨一巴掌的爽快感,就是人生的一大成就解鎖。
Thumbnail
好書總能對應迥異又複雜的歷史情境,我遺憾書已經絕版,阿拉伯猶太人的夾縫處境和富察何其類似,一個在台灣做出版的中國編輯,我希望富察能早日歸來,在台灣這塊自由土地上,將這本書重刷再版。 ​ ​
Thumbnail
好書總能對應迥異又複雜的歷史情境,我遺憾書已經絕版,阿拉伯猶太人的夾縫處境和富察何其類似,一個在台灣做出版的中國編輯,我希望富察能早日歸來,在台灣這塊自由土地上,將這本書重刷再版。 ​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