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特集】EMU300報廢了!😭再也見不到在鐵道上的義大利美女!!見證EMU300的輝煌歷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就是在1/14日,台鐵迴送EMU300廢車,雖然台鐵還會保留一組3輛的EMU300來做保存,但是也令我非常不捨。
EMU300至今已超過30年,隨著車體老化,時常出問題,也導致面臨報廢到來。
在1986至1987年之間,台鐵了提升當時的「看板列車」,購入24輛EMU300行自強號電聯車,這批來自義大利的火車,擔任當時台鐵服務的最大責任,北高僅花3小時47分(1019次),這項紀錄直到普悠瑪在2016年才打破。在傾斜式列車、PP自強的夾殺下,和各種城際列車的購買,EMU300的光環也逐漸消失。
EMU300

來自義大利的舶來品

來自義大利的EMU300於1989年引進後,曾為最受矚目的自強號之一。
EMU300自強號停靠新竹 圖片來源:Wikidata
為了提供嶄新的特快車的品質服務,台鐵在縱貫電氣化中採購了65輛的EMU100,由1978年8月15日正式營運,這就是「自強號」的由來。
而長途冷氣列車的需求量逐漸增長,高級車種都是「一票難求」,台鐵又在1984、1985年採購33輛的EMU200,國際標也吸引了義大利、英國、德國、南非等公司投標,最後為南非的UC&W以1390萬美元得標,然而決標後,又連環出現爭議問題,而導致當時的台灣省政府及台鐵的會議中決定,再次增購自強號電聯車。

打破北高最快的紀錄!

1988年6月2日,首批EMU300行共3輛抵達基隆港,當時西部的高速公路已通車10年,台鐵為了跟國道競爭,極需提升列車的服務品質。
1989年9月2日,台鐵配合台北新站體啟用而時刻微調,加上EMU301~305皆已試車完畢,所以EMU300改成每日開行松山至高雄間的1017、1018、1019和1020次的自強號,其中1019次北高僅3小時47分,從台北(1:09分開車),中途僅停靠台南,下午4:56分抵達高雄,刷新台北高雄區間的紀錄,也是EMU300的巔峰。
EMU300與PP自強合影 圖片來源:Blair's鐵道攝影/新竹

走過四分之三個台灣

EMU300的黃金年代

EMU300引進初期,自1988年12月25日改點開始,僅行駛1027/1030次,1989年9月2日台北地下化完工,EMU300也擔任當時以最新穎的姿態來當作典禮專車。
EMU300有行駛台北至台中間,經山線的1031/1032次,當時車的整體都很新穎,堪稱是EMU300的運行巔峰。
傍晚的EMU300 8730次/北新竹 攝影/SA

壞了!退出北高的定期運用!

1993年義大利美女分別在竹北與新竹站發生出軌的意外,台鐵進行對EMU300的檢查,竟發現原廠的轉向架出現裂痕,導致部分編組停用。
同時間SOCIMI(米蘭工業製造公司)驚傳涉入義大利淨手運動醜聞而倒閉,台北機廠只能自行修理,使得EMU300型的運轉時分在維持5年後就畫下了句點。
為了繼續改善台鐵列車的服務品質,台鐵繼續計畫自強號的採購規模,並於1996年起陸續引進PP自強號(推拉式自強號)並且代打中秋節的1019和1020次,自此EMU300型「招牌列車」的風光已不在,逐漸退出了北高的運用。

運用再次擴展

轉向架的問題改善之後,配合2000年5月3日宜蘭線電氣化通車至羅東,加開2031/2032次的自強號(樹林-羅東),是EMU300行首度進入東部幹線,也是1993年轉向架問題之後,首度運用擴展。
隨著車況好轉,2001年4月5日改點後,台鐵將1024次自強號終點站延伸至羅東,2003年因為SARS疫情影響民眾搭乘交通運輸的意願,並停駛許多班次,童年7月宜蘭線電氣化至蘇澳通車完工,台鐵也把終點從羅東改為蘇澳站,EMU300也從台北機務段改成七堵機務段。(現在的EMU300也保存在七堵機務段喔!)

回歸西部幹線!

2010年12月22日,台鐵進行改點,EMU300不再進入宜蘭線,用於西部幹線的北段,周一至周六往返基隆-彰化(山線)的1009/1026次,周日則是七堵-彰化(山線)的1027/1038次。
為了增加北部段的運能,2012年改點時,逢周一至五加開109次(基隆-台北)的短程通勤自強號,隨著車齡增高,設備老化的狀態,台鐵也減少EMU300的運用。
台鐵全面取消基隆至台北的通勤自強號,而109次終點改為彰化站,並加開回程130次(彰化-基隆),自此EMU300只剩下至兩班次而已。
EMU300行駛於大肚北 圖片來源:維基學院

邁入遲暮之年,老態的EMU300!

曾經的「看板列車」歷經了30多年的使用後,車體零件已逐漸老化,常常發生故障,EMU300雖然車況不佳,但還是維持一日往返的任務。
台鐵向日立製作所購買的600輛EMU3000,會徹底改變西部幹線的車輛運用規劃,而邁入遲暮之年的EMU300型,退休也無法避免,曾經創下北高最快運轉紀錄的他,在台灣鐵道史佔有一席之地,希望還能像EMU100型相同,能保存動態與靜態車輛!感謝EMU300的付出與貢獻!!
你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台自強號之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101內容數
我很喜歡到處旅行,到處趴趴走,吃美食、玩景點..... 旅遊就是開心就好!別再多想煩惱的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鐵道與旅行世界 的其他內容
(前陣子忙著期中考,沒時間寫文章,抱歉!,現在已經考完了) 銀色那短短的身子,在鄉間田野間奔馳著,告別都市的喧囂,來到了鄉下,如今每一個過彎,每一個身影,都已成歷史。 光華號是每個鐵道迷...阿對不是每個鐵道迷,應該是說每個人都能知道的列車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坐過光華號,在我印象中,好像以前小時候
因為陸續有新的柴電機車引進,象徵著R20型也退出常態運用...... 因應現代的趨勢,在1950年代,台鐵為了發展柴電機車,陸續採購了R0型、R20型、S200型等柴電機車,美國GM-EMD製造的R20型,但因為日製R0型交車延誤,陰錯陽差成了台灣第一款運用的柴電機車。 引進 首批柴電機車抵臺
(前陣子忙著期中考,沒時間寫文章,抱歉!,現在已經考完了) 銀色那短短的身子,在鄉間田野間奔馳著,告別都市的喧囂,來到了鄉下,如今每一個過彎,每一個身影,都已成歷史。 光華號是每個鐵道迷...阿對不是每個鐵道迷,應該是說每個人都能知道的列車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坐過光華號,在我印象中,好像以前小時候
因為陸續有新的柴電機車引進,象徵著R20型也退出常態運用...... 因應現代的趨勢,在1950年代,台鐵為了發展柴電機車,陸續採購了R0型、R20型、S200型等柴電機車,美國GM-EMD製造的R20型,但因為日製R0型交車延誤,陰錯陽差成了台灣第一款運用的柴電機車。 引進 首批柴電機車抵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東京到成田空港約兩個小時的車程,接駁順暢的話可以更快。 我搭了幾天的成田特快,安靜的車廂寥寥無人。 可能是末班車的關係,或如遊客戲謔的 「成田特慢」一般,不如skyliner迅捷,一個半小時的高鐵票價,換不回一丁點時間。 千葉站之後,車進隧道 。 車窗外是更紮實的黑,列車在軌道上跌
Thumbnail
日本本州僅存最後一款的國鐵特急電車381系將在6月15日迎來最終定期運用日。有著國鐵經典電鍋頭造型,加上復刻塗裝推波助瀾,不只是吸引日本鐵道迷的目光,身邊許多臺灣朋友也紛紛二訪、三訪取景。為了收集過去因故沒拍攝到的景色,我再次來到了伯備線,以四天的時間、不計步行距離的方式進行381系電車的最後追逐。
Thumbnail
請訂閱【火車愛我跑跑跑】YT頻道!謝謝大家! 今天的新聞說5/3有一列PP推拉式自強號故障! 編組臨時由PP推拉式自強號換成EMU3000型新自強號! 結果害原本有買到座票的旅客沒座位! 得罰站兩個小時才能到達目的地! 我只能說台鐵的PP推拉式自強號真的是差不多了! 希望公司化之後的台鐵
Thumbnail
讓大家回味一下鳳山月台還在地面的時候,以前會來這邊都是為了逛大潤發跟迪卡農,剛好拍到柴聯自強號進站,當時因為台東段還沒電氣化,都是柴油的跑,另外PP自強號未來也都會被EUM3000取代嗎?
Thumbnail
在過去公路交通不發達的年代,鐵路同時也負擔著乘客的行李托運與郵寄包裹的運送服務。然而現今公路可以直接送達門戶的彈性,卻讓鐵路的行李包裹輸送服務逐漸式微,以前專門用來運送的火車亦慢慢消失。那麼這些火車去了哪裡?這次的瀨戶內之旅我來到了小野田線,尋找曾經用來運送行李包裹的電車─123系電車。
Thumbnail
  談論南迴鐵路前,先讓我們認識關於南迴鐵路的十大冷知識: 1. 共98.2公里,西起枋寮車站,東至台東車站。 2. 共14站(含起訖車站、2個號誌站)。 3. 歷經12年,1980年動工興建,1991年12月16日通車典禮(履勘尚未通過),1992年1月12日正式營運。
Thumbnail
•時間:2023/1/22 •第一兔:兔起鶻落之台鐵新自強號(EMU3000騰雲座艙);三大優點:1.車向內簡潔明亮(閱讀燈有亮、進出車廂之電動門玻璃完全落地通透)、2.座椅突出握把含點字,可供無障礙辨別座位(唯員林站之月台與車廂間距過高需注意)、3.更人性化的設計,窗台板加深可放置手
Thumbnail
多個年頭過後,曾有過美好回憶的泰安舊站完全離開自己的視野,直到2022年5月31日,才再次以先在泰安新站下車的路徑,造訪乘載諸多回憶的泰安舊站,同時利用也好好紀錄泰安新站,那些關於記憶中的變與不變。
Thumbnail
說到日本時代臺灣的交通工具,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是「火車」吧? 不過大家可能沒想到,日本時代的臺灣還有另一種盛行的鐵路設施──輕便鐵道。由於輕便鐵道是透過人力前進,亦被稱為「手押臺車」。
Thumbnail
從縱貫線八堵站分歧至蘇澳的宜蘭線鐵路將在今年迎來通車百週年!宜蘭線過去因複雜的地形導致運轉效率低落,臺鐵便在1970-1980年代陸續展開路線截彎取直與雙線化工程。但日本時代留下的部分土木構造卻沒有因此消失,仍等待的冒險者前來發掘......。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東京到成田空港約兩個小時的車程,接駁順暢的話可以更快。 我搭了幾天的成田特快,安靜的車廂寥寥無人。 可能是末班車的關係,或如遊客戲謔的 「成田特慢」一般,不如skyliner迅捷,一個半小時的高鐵票價,換不回一丁點時間。 千葉站之後,車進隧道 。 車窗外是更紮實的黑,列車在軌道上跌
Thumbnail
日本本州僅存最後一款的國鐵特急電車381系將在6月15日迎來最終定期運用日。有著國鐵經典電鍋頭造型,加上復刻塗裝推波助瀾,不只是吸引日本鐵道迷的目光,身邊許多臺灣朋友也紛紛二訪、三訪取景。為了收集過去因故沒拍攝到的景色,我再次來到了伯備線,以四天的時間、不計步行距離的方式進行381系電車的最後追逐。
Thumbnail
請訂閱【火車愛我跑跑跑】YT頻道!謝謝大家! 今天的新聞說5/3有一列PP推拉式自強號故障! 編組臨時由PP推拉式自強號換成EMU3000型新自強號! 結果害原本有買到座票的旅客沒座位! 得罰站兩個小時才能到達目的地! 我只能說台鐵的PP推拉式自強號真的是差不多了! 希望公司化之後的台鐵
Thumbnail
讓大家回味一下鳳山月台還在地面的時候,以前會來這邊都是為了逛大潤發跟迪卡農,剛好拍到柴聯自強號進站,當時因為台東段還沒電氣化,都是柴油的跑,另外PP自強號未來也都會被EUM3000取代嗎?
Thumbnail
在過去公路交通不發達的年代,鐵路同時也負擔著乘客的行李托運與郵寄包裹的運送服務。然而現今公路可以直接送達門戶的彈性,卻讓鐵路的行李包裹輸送服務逐漸式微,以前專門用來運送的火車亦慢慢消失。那麼這些火車去了哪裡?這次的瀨戶內之旅我來到了小野田線,尋找曾經用來運送行李包裹的電車─123系電車。
Thumbnail
  談論南迴鐵路前,先讓我們認識關於南迴鐵路的十大冷知識: 1. 共98.2公里,西起枋寮車站,東至台東車站。 2. 共14站(含起訖車站、2個號誌站)。 3. 歷經12年,1980年動工興建,1991年12月16日通車典禮(履勘尚未通過),1992年1月12日正式營運。
Thumbnail
•時間:2023/1/22 •第一兔:兔起鶻落之台鐵新自強號(EMU3000騰雲座艙);三大優點:1.車向內簡潔明亮(閱讀燈有亮、進出車廂之電動門玻璃完全落地通透)、2.座椅突出握把含點字,可供無障礙辨別座位(唯員林站之月台與車廂間距過高需注意)、3.更人性化的設計,窗台板加深可放置手
Thumbnail
多個年頭過後,曾有過美好回憶的泰安舊站完全離開自己的視野,直到2022年5月31日,才再次以先在泰安新站下車的路徑,造訪乘載諸多回憶的泰安舊站,同時利用也好好紀錄泰安新站,那些關於記憶中的變與不變。
Thumbnail
說到日本時代臺灣的交通工具,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是「火車」吧? 不過大家可能沒想到,日本時代的臺灣還有另一種盛行的鐵路設施──輕便鐵道。由於輕便鐵道是透過人力前進,亦被稱為「手押臺車」。
Thumbnail
從縱貫線八堵站分歧至蘇澳的宜蘭線鐵路將在今年迎來通車百週年!宜蘭線過去因複雜的地形導致運轉效率低落,臺鐵便在1970-1980年代陸續展開路線截彎取直與雙線化工程。但日本時代留下的部分土木構造卻沒有因此消失,仍等待的冒險者前來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