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不惜犧牲經濟,也要利用升息打擊通貨膨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淺談)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全球陷入通貨緊縮的陰霾之中,民眾從擴張信用消費,轉成為壓低支出的生活模式。時任美國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Ben Shalom Bernanke)的藥方就是以寬鬆的貨幣政策來提振經濟。

傳統的貨幣政策走到盡頭,利率已經逼近於零,柏南克再以量化寬鬆政策(QE)也就是印鈔票,迫使銀行擁有「大量準備金」,變相讓利率成為負數,間接讓銀行放低授信標準,吸引更多客戶借錢購物、擴大投資,企圖以「消費推動生產」讓疲弱的經濟重現活力。

不過,十多年來以美國為首的歐美日等經濟體(排除中國)經濟成長仍相當低靡,經濟學家對其政策多所批評,褒貶不一。主要因為先進國家的跨國企業吸納大量熱錢,選擇前往新興市場僱用廉價勞力、設廠建房,雖然拉抬當地經濟成長,但卻使母國就業人口遭到排擠,不但無法推升產業升級,還造成產業外移的現象。

其中,日本為經濟乏力通貨緊縮的典型的案例,其陷入長期的經濟蕭條,民眾除了日以繼夜地償還上世紀的資產泡沫化的負債以外,綜合社會氛圍,日本大舉由消費轉向儲蓄,加上人口老化,過剩的物品日益乏人問津,形成了產品越來越便宜的困境,伴隨需求衰退業者跟著縮減產能、減少僱傭,致使惡性循環成為日本經濟疲弱之沉痾。

美歐日等多地長期大量印鈔票的後果,沒有大幅推升經濟成長,反而造成銀行囤積大量的貨幣,卻又沒有人借貸的詭異現象。直到了2020年疫情爆發,全球各地港口陷入停擺,由「供給面」推動通貨膨脹快速竄起,也就是產品卡在海上,無法送入消費者手中,導致大家紛以更高價格購買產品,推動物價上揚現象。

起初,美國聯準會認為由「供給面」推動的通膨,會隨著疫情趨緩,供需穩定後得到解決,因此現任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Hayden Powell)始終對外宣稱,經濟的頭號敵人是「通貨緊縮」而非通貨膨脹。

不過,隨著供應鏈趨緩、各地解封,鮑爾才驚訝地發現,美國民眾、企業竟然開始大量借貸,銀行積累壓抑多年錢,如洪水般傾瀉而出。經濟顯得火燙非常,銀行於彼此競爭的情況下,紛紛一降再降授信標準(台灣有一陣子也是如此,大量銀行、資產公司會打電話來問要不要借錢),使得許多信用不良的民眾、瀕臨倒閉的僵屍企業得以輸血,起死回生,扭曲了產業供需結構,投機、信用擴張成為家常便飯。

這時由「供給面」推動的通膨,頃刻之間轉變為由「需求面」所拉升之通膨,助長包含不動產在內的各類資產飆漲,短短半年,房價、租金和二手車價格直線上升,美國面臨資產泡沫化的巨大風險;其中更險峻的是,透過擴張信用獲得大筆資金的美國民眾,居然延遲了疫後「復工」的時序,再度惡化「供給面」推動的通膨,最終造成「供給、需求的雙引擎式的螺旋通貨膨脹」。

在此危急之際,俄羅斯看準了美國的弊病,順勢發動對烏克蘭戰爭,以能源為武器,向美國助燃通膨的火種,倒了一大桶汽油,讓它燒得更旺,惡化得更快。美國聯準會為了避免走入資產泡沫化的窘境,旋即借鑑1980年代時任聯準會主席的保羅沃克 (Paul Volcker)的作法,兩害相權取其輕,選擇快速且連續升息換取「經濟軟著陸」,避免物價、失業率快速飆高,扭轉其走向國家崩潰的十年大蕭條之歷史變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莊貿捷的沙龍
1會員
8內容數
莊貿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19
關於《餘燼》,我想到人類的盲從,放棄道德,無法同理他人痛苦,其實就是邪惡,我們不能以平庸開脫,若自成無情的工具,就得放棄人類享有基本權利。
Thumbnail
2024/11/19
關於《餘燼》,我想到人類的盲從,放棄道德,無法同理他人痛苦,其實就是邪惡,我們不能以平庸開脫,若自成無情的工具,就得放棄人類享有基本權利。
Thumbnail
2023/05/08
近期中國經濟有起色是假象,在其結構裡面,房地產問題將拖累未來10年發展。這個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一個人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而如果國家中每個人都儲蓄,沒有人通過借錢而「去儲蓄」,那將導致全體國民的收入減少。
Thumbnail
2023/05/08
近期中國經濟有起色是假象,在其結構裡面,房地產問題將拖累未來10年發展。這個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一個人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而如果國家中每個人都儲蓄,沒有人通過借錢而「去儲蓄」,那將導致全體國民的收入減少。
Thumbnail
2023/04/25
(簡述、錯字不管) 作為一個業餘愛好電影的人,我通常有時間也心力時,會以三個部分判斷電影的好壞,分別是:解讀線索、文本比較和個人喜好。 所謂解讀線索的意思是,我會根據文本裡面的佈置的線索,解讀那一部電影的邏輯,我認為好的電影,邏輯會非常嚴密(這裡強調的是電影裡面的宇宙觀),就像是骨牌相互牽引直至
Thumbnail
2023/04/25
(簡述、錯字不管) 作為一個業餘愛好電影的人,我通常有時間也心力時,會以三個部分判斷電影的好壞,分別是:解讀線索、文本比較和個人喜好。 所謂解讀線索的意思是,我會根據文本裡面的佈置的線索,解讀那一部電影的邏輯,我認為好的電影,邏輯會非常嚴密(這裡強調的是電影裡面的宇宙觀),就像是骨牌相互牽引直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篇主要探討2008年量化寬鬆與2020年量化寬鬆的不同之處,連帶讓讀者思考為何2008年的量化寬鬆不會引起嚴重通膨,而2020年的量化寬鬆卻引起了嚴重通膨?
Thumbnail
這篇主要探討2008年量化寬鬆與2020年量化寬鬆的不同之處,連帶讓讀者思考為何2008年的量化寬鬆不會引起嚴重通膨,而2020年的量化寬鬆卻引起了嚴重通膨?
Thumbnail
為什麼每一次加息後都會出現金融風暴?過去四十年內美聯儲加了六次息,而每一次加息也會出現金融風暴,智富爸爸以下將為大家作出投資分析,了解此現象發生的原因,到底美聯儲加息為什麼會導致金融風暴,而2022年美國加息會引起甚麼後果,何時才會到頂以及降息,這次很大機會在哪兩個地方爆發金融風暴。
Thumbnail
為什麼每一次加息後都會出現金融風暴?過去四十年內美聯儲加了六次息,而每一次加息也會出現金融風暴,智富爸爸以下將為大家作出投資分析,了解此現象發生的原因,到底美聯儲加息為什麼會導致金融風暴,而2022年美國加息會引起甚麼後果,何時才會到頂以及降息,這次很大機會在哪兩個地方爆發金融風暴。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諸葛呆,最近物價漲不停,荷包被動縮水,在台灣很有感,美國物價更是驚人,上週勞工部公佈3月數據,較去年同期增8.5%,漲幅為1981年12月以來首見。 扣除食品、能源等項目的核心CPI,3月年增率6.5%,低於市場預估的6.6%,但高於2月當時的6.4%增幅。物價升太快,利率跟不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諸葛呆,最近物價漲不停,荷包被動縮水,在台灣很有感,美國物價更是驚人,上週勞工部公佈3月數據,較去年同期增8.5%,漲幅為1981年12月以來首見。 扣除食品、能源等項目的核心CPI,3月年增率6.5%,低於市場預估的6.6%,但高於2月當時的6.4%增幅。物價升太快,利率跟不上!
Thumbnail
2009年,為了挽救次貸危機後的流動性崩潰,美聯儲開啟了潘朵拉的盒子:量化寬鬆QE。 全球央行開始跟著美聯儲的步伐,降息寬鬆貨幣,造成股市的爆漲,沒過4年多的時間,標普指數就重新回到次貸危機前高點。 結果2015年美聯儲升息前,全球經濟學家在討論的卻是通貨緊縮!
Thumbnail
2009年,為了挽救次貸危機後的流動性崩潰,美聯儲開啟了潘朵拉的盒子:量化寬鬆QE。 全球央行開始跟著美聯儲的步伐,降息寬鬆貨幣,造成股市的爆漲,沒過4年多的時間,標普指數就重新回到次貸危機前高點。 結果2015年美聯儲升息前,全球經濟學家在討論的卻是通貨緊縮!
Thumbnail
兩年的印鈔,讓太多的美元全球氾濫;才是通膨肆虐的主因,而疫情導致的塞港、戰爭推升的油價則是通膨的幫兇。聯準會本月釋出最重要的訊息,不是大家已經知道的升息;而是鮑威爾首次給出「縮表」上路的時間。美國緊縮貨幣對於全球股市的影響;比起俄烏戰爭將如何結束要重要的多!
Thumbnail
兩年的印鈔,讓太多的美元全球氾濫;才是通膨肆虐的主因,而疫情導致的塞港、戰爭推升的油價則是通膨的幫兇。聯準會本月釋出最重要的訊息,不是大家已經知道的升息;而是鮑威爾首次給出「縮表」上路的時間。美國緊縮貨幣對於全球股市的影響;比起俄烏戰爭將如何結束要重要的多!
Thumbnail
了解美聯儲(fed)的態度要從美聯儲官員角度出發,美聯儲的目標任務有兩個:「降低高通膨」及「提高勞動參與率」而對美國而言,「降低高通膨」較快的方式也有兩個,「升值」、「升息」。
Thumbnail
了解美聯儲(fed)的態度要從美聯儲官員角度出發,美聯儲的目標任務有兩個:「降低高通膨」及「提高勞動參與率」而對美國而言,「降低高通膨」較快的方式也有兩個,「升值」、「升息」。
Thumbnail
利率決策集購債是兩回事,但皆會影響美元的價值,且同時發生時,會對美元造成不小的影響,但這時候全球的熱錢流動就不一樣了,錢會從美國流出,外企會拿著錢找其他國家的金融性商品進行投資
Thumbnail
利率決策集購債是兩回事,但皆會影響美元的價值,且同時發生時,會對美元造成不小的影響,但這時候全球的熱錢流動就不一樣了,錢會從美國流出,外企會拿著錢找其他國家的金融性商品進行投資
Thumbnail
美國近日公布4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市場原本預期將較去年同期增長約3.6%,結果是出人意料的4.2%,創下自2008年9月以來最高年增水準。 圖片截自財經M平方 通膨增溫使市場擔憂聯準會將提前將貨幣政策緊縮,而股市的價格是由金錢堆砌而成,因此許多人選擇減碼持股,股市因此下跌。 經濟學家傅利曼
Thumbnail
美國近日公布4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市場原本預期將較去年同期增長約3.6%,結果是出人意料的4.2%,創下自2008年9月以來最高年增水準。 圖片截自財經M平方 通膨增溫使市場擔憂聯準會將提前將貨幣政策緊縮,而股市的價格是由金錢堆砌而成,因此許多人選擇減碼持股,股市因此下跌。 經濟學家傅利曼
Thumbnail
2020年 3月美國央行的救市行動,一度將美債殖利率壓低至前所未見的低點。近期卻在「通膨擔憂」的聲浪下竄升至 1.5%媒體也配合著大喊「通膨來了!」如同放羊小孩的故事!通膨最終肯定會來;但不是現在。今天要上演「一日央行總裁」的戲碼,帶大家一窺美國央行如何透過「貨幣政策」影響美國;進而運轉全世界。
Thumbnail
2020年 3月美國央行的救市行動,一度將美債殖利率壓低至前所未見的低點。近期卻在「通膨擔憂」的聲浪下竄升至 1.5%媒體也配合著大喊「通膨來了!」如同放羊小孩的故事!通膨最終肯定會來;但不是現在。今天要上演「一日央行總裁」的戲碼,帶大家一窺美國央行如何透過「貨幣政策」影響美國;進而運轉全世界。
Thumbnail
美國9000 億美元的財政刺激方案導致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被天量政府債務所綁架,因而陷入維持現在零「基礎利率」所造成的「負實際利率」貨幣寬鬆政策及資產股市泡沫之雙重危機。另外,巨額的財政刺激也排擠了經濟賴以成長之技術專利研發的投資,危及V型經濟復甦的契機。
Thumbnail
美國9000 億美元的財政刺激方案導致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被天量政府債務所綁架,因而陷入維持現在零「基礎利率」所造成的「負實際利率」貨幣寬鬆政策及資產股市泡沫之雙重危機。另外,巨額的財政刺激也排擠了經濟賴以成長之技術專利研發的投資,危及V型經濟復甦的契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