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餘燼》是好心成壞事 和解不成更對立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電影《餘燼》是金馬獎最佳導演鍾孟宏的新作,由一群台灣優秀的演員主演:張震、莫子儀、許瑋甯、金士傑、劉冠廷、陳以文、王柏傑、李銘忠。電影劇情從一起兇殺案展開,在查案的過程中,抽絲剝繭台灣白色恐怖的真相,電影要傳達的核心主題是「理解」。


某次映後座談會,鍾孟宏說,創作劇本時天真認為,《餘燼》會是個和解的故事,後來才恍然明白,和解是不可能的,這是巨大志業,他做不來。他強調不要說和解,連理解都很難,更不會有諒解,所以僅能做到讓台灣人了解歷史,因此拍餘燼時,從未想過要在哪個位置或角度詮釋,他的意思是,電影無意要站在白色恐怖加害者、被害者,或哪個政治角度詮釋。


不過,我認為,鐘導不能否認《餘燼》的誕生,就是一種政治宣稱,勢必要被政治解釋,無論和解、諒解還是了解。電影若涉及終止仇恨、放下過去等意涵,就會削減另一群人的政治主張,情況會更顯得複雜,道理到很難說得清楚,還要講求描寫技藝,更是難上加難。


文本一旦用力過猛就會有替加害者洗白之嫌,容易被理解為替加害者洗白,甚至淪為歷史共犯的境地;若過於輕描,則陷入不痛不癢的流水之作,則失了大師的名聲。這類題材如何平衡是所有創作人的艱困考驗。


我認為,這類題材的創作者大多是左右為難,兩面不討好,甚至是飛蛾撲火。如果那麼好放下,人類早已無仇恨,世界也不會還烽火滿天。所以在論電影拍攝等技藝的優劣前,只能給鍾導一個大拇指說:「你很敢、很勇喔!」


回到電影本身,我認為《餘燼》的最大問題是「和解不成反而更對立」。這樣的結果和電影主題背道而馳,相當失序。若按鍾導的鋪排,白色恐怖受害者莫子儀們和加害者金士傑們,理應成最要琢磨之處,但是電影卻在張震和劉冠廷上過度用力,電影既不成為類型片,又無法講好沉重的劇情,岔出愛恨情仇如細毛單薄多餘,劇情雜亂,觀影者坐困在餘燼之中。


《餘燼》失序的主因,來自於思考上未給出一套邏輯和觀點,能夠說明普世價值,只能在國族、政黨裏頭打轉。我認為,鍾導要表達的是,威權體制下的所有人並非都是邪惡的。有時基於某種善意,創作者也希望受壓迫者能走出傷痛。但問題電影思想單薄得像張衛生紙,既無法讓觀影者同理為威權服務賣命的特務金士傑們;反而讓他們像是在狡辯,承擔原罪,我們要問,難道那種滲入三代的悲劇,僅能以金士傑的一句台詞:「都是信仰害的」而帶過嗎?


鐘導陷金士傑們於不義,話語如既得利益者、勝利者的洗地之詞,再加上電影反覆操演受害者的悲情,先讓觀影者極其同情受害者,再帶著我們反噬金士傑們,這是巨大的觀點問題。


在討論轉型正義前,我們必須有個哲學性的共識:「從正義出發,任何人類在極權體制盲從也是一種邪惡,人類無權也沒理由逃避思考的義務,並暴行視而不見,甚至合理化自己的行為。」這樣的思考是為了防止下個極權誕生,不讓威權復辟。


雖然,我悲觀認為,所有和解都很困難:無論是政治、宗教的、性別的都很難,人類永不會有和解的那天,只是被更新的暴行掩蓋,淡忘了那個被時間沖刷的痛苦,真正受苦的人太累了,生命也太短了,以致無法一一細數那些傷疤。


我知道,人類的和解很難,但歷史上仍有許多偉大作品,在動刀動槍前,先喝口水,冷靜冷靜緩一緩,想一下有沒有什麼怪怪的地方。例如,名作家喬治歐威爾的著作《動物農莊》,以擬人的動物拆解假烏托邦,打破統治者與被統治的二元結構,思考人類追逐權力的本質,看完後我們不得不思考「那些被壓迫者哪天上台了,是不是也幹和壓迫者同樣的事?」好像是?人類若有這樣的本性,會因為你是什麼種族,什麼性別而改變嗎?人類為什麼要追逐權力呢?


還有,奧斯卡入圍電影《兔嘲男孩》,描寫孩子視角下的希特勒,直視極權如何滋生,如何崇拜領袖,電影讓我們不僅僅是同情被害者,還有稍微同理主角納粹環境下成長的男孩JoJo,理解他為什麼崇拜希特勒。這是否讓人不禁反思,我們是否也可能在類似環境下變得盲從殘酷?電影中JoJo和釋放被關在牆壁中的猶太女孩的麥肯錫時,他們四分五裂街道,彼此相視互笑,手舞足蹈,我們不禁想了一下「一直恨下去,還是先跳一下舞?」


《餘燼》有這些空間,讓我們彼此凝視,思考一下嗎?


最後還是要說,人類的盲從,放棄道德,無法同理他人痛苦,其實就是邪惡,我們不能以平庸開脫,若自成無情的工具,就得放棄人類享有基本權利。鐘導要主張理解、和解是沒有問題的,我認為任何一個人,有勇氣觸碰如白色恐怖等議題,都值得先給予鼓勵。我們不當上帝,因為審判太疲累,而且思想和觀點經過辯證,才更接近真理,但前提要先有東西啊。


所以電影拍不拍、怎麼拍,他有選擇,至於和解不和解自己作主。

avatar-img
1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莊貿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期中國經濟有起色是假象,在其結構裡面,房地產問題將拖累未來10年發展。這個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一個人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而如果國家中每個人都儲蓄,沒有人通過借錢而「去儲蓄」,那將導致全體國民的收入減少。
(簡述、錯字不管) 作為一個業餘愛好電影的人,我通常有時間也心力時,會以三個部分判斷電影的好壞,分別是:解讀線索、文本比較和個人喜好。 所謂解讀線索的意思是,我會根據文本裡面的佈置的線索,解讀那一部電影的邏輯,我認為好的電影,邏輯會非常嚴密(這裡強調的是電影裡面的宇宙觀),就像是骨牌相互牽引直至
近年來,一些關鍵因素開始動搖美元的霸權地位,其中最主要的兩大原因是「美、中經濟體變化」和「全球能源供應的變化」,但是這不代表「人民幣會取得代之成為新的霸權」。
我想,如果有一封信,是父親卡倫給女兒蘇菲的話,應該會是這樣:「如果活著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女兒妳看見了我的痛苦,可能也會理解我為何離去。如果妳無法同理我,我是不是要背負著不愛你、不負責任的罪孽,在生活的痛苦殘喘地苟活。我該如何向妳訴說,真的真的很愛妳,千萬不要因為我懦弱的走向死亡,就草率地認為是我把
我以為「抖音一響,父母白養」,只是一種嘲諷幽默,直到現在有人要禁止短影音(不限於抖音),我感到驚訝,因為這類的說法,在我有生之年已經聽到耳朵長繭。像是兒時遇到長輩說一直看電視「沒前途」,到之後社群興起說會「網路中毒」,到YT網紅竄起時,說很沒營養,一直到現在短影音會毀滅世界?⋯⋯(我在此先預測未來V
自從2008年以來,先進國家印了大把鈔票借不出去,直到2020年疫情爆發,宅經濟跟著發威,美國民眾同時獲得大筆補助金,開始擴張信用、借錢度日,銀行為了尋求更多客戶將授信標準一降再降,讓許多信用不良、即將倒閉的殭屍企業起死回生,伴隨著烏俄戰爭、供應鏈問題,通貨膨脹像是野火燎原般一發不可收拾。
近期中國經濟有起色是假象,在其結構裡面,房地產問題將拖累未來10年發展。這個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一個人的支出是另一個人的收入。而如果國家中每個人都儲蓄,沒有人通過借錢而「去儲蓄」,那將導致全體國民的收入減少。
(簡述、錯字不管) 作為一個業餘愛好電影的人,我通常有時間也心力時,會以三個部分判斷電影的好壞,分別是:解讀線索、文本比較和個人喜好。 所謂解讀線索的意思是,我會根據文本裡面的佈置的線索,解讀那一部電影的邏輯,我認為好的電影,邏輯會非常嚴密(這裡強調的是電影裡面的宇宙觀),就像是骨牌相互牽引直至
近年來,一些關鍵因素開始動搖美元的霸權地位,其中最主要的兩大原因是「美、中經濟體變化」和「全球能源供應的變化」,但是這不代表「人民幣會取得代之成為新的霸權」。
我想,如果有一封信,是父親卡倫給女兒蘇菲的話,應該會是這樣:「如果活著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女兒妳看見了我的痛苦,可能也會理解我為何離去。如果妳無法同理我,我是不是要背負著不愛你、不負責任的罪孽,在生活的痛苦殘喘地苟活。我該如何向妳訴說,真的真的很愛妳,千萬不要因為我懦弱的走向死亡,就草率地認為是我把
我以為「抖音一響,父母白養」,只是一種嘲諷幽默,直到現在有人要禁止短影音(不限於抖音),我感到驚訝,因為這類的說法,在我有生之年已經聽到耳朵長繭。像是兒時遇到長輩說一直看電視「沒前途」,到之後社群興起說會「網路中毒」,到YT網紅竄起時,說很沒營養,一直到現在短影音會毀滅世界?⋯⋯(我在此先預測未來V
自從2008年以來,先進國家印了大把鈔票借不出去,直到2020年疫情爆發,宅經濟跟著發威,美國民眾同時獲得大筆補助金,開始擴張信用、借錢度日,銀行為了尋求更多客戶將授信標準一降再降,讓許多信用不良、即將倒閉的殭屍企業起死回生,伴隨著烏俄戰爭、供應鏈問題,通貨膨脹像是野火燎原般一發不可收拾。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作為近年為數不多參加金馬競賽的港產電影,《幻愛》以如夢似幻的畫面及配樂描述精神病患者的情愛妄想,是部充滿新意的佳作。本片將屯門拍得像美不勝收的日系電影,甚至男女主角在現實生活發展成情侶關係,都在香港當地蔚為話題。如同台灣近期適逢歐美大片取消的狀況,本片靠著口碑獲得不少香港觀眾進戲院支持。港幣600
台灣電影《孤味》描寫著一個靠賣蝦捲養大女兒的單親媽媽的家庭故事,林秀英獨自撫養三個女兒,各個事業有成。但就在自己七十歲生日當天林秀英接到了一個噩耗,自己那離家多年的丈夫去世了,並且身邊陪著的是另一個女人,這時從丈夫離開的原因、宗教信仰、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隨著這天揭開傷疤。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
堤:於我是典故。那種拼接,眷戀,預感,顧盼游移。那種目睹,銘刻,追寫,時態逡巡。那種失不償得的向心情感,轉瞬而逝的和煦之光,回眸而哀,望路而傷。於我是本格。
兩人的愛,讓健一結下不只一份緣,更協助他走進一個家,慢慢的,其中的緣,竟也成了他的根,如同一座燈塔,引領迷航的他,總是找到回家的路。背景中不斷落雨的港都,更是一往情深的悲傷,因此,那些落下的水,不只是雨,更是心裡的淚,還有那些不能表露的脆弱,樸實靜謐,卻又擲地有聲。
初戀之所以刻骨銘心,不是因為像史詩電影一樣偉大,而是因為那時的我們對愛還一無所知。直到那個人出現,教會了我們什麼是愛,或愛不是什麼。 他或許沒能跟我們繼續走下去,但我們卻帶著他給予的愛,繼續往前進,長出了屬於自己的愛情觀與世界觀,難以否認,全部都與那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有關。
作為近年為數不多參加金馬競賽的港產電影,《幻愛》以如夢似幻的畫面及配樂描述精神病患者的情愛妄想,是部充滿新意的佳作。本片將屯門拍得像美不勝收的日系電影,甚至男女主角在現實生活發展成情侶關係,都在香港當地蔚為話題。如同台灣近期適逢歐美大片取消的狀況,本片靠著口碑獲得不少香港觀眾進戲院支持。港幣600
台灣電影《孤味》描寫著一個靠賣蝦捲養大女兒的單親媽媽的家庭故事,林秀英獨自撫養三個女兒,各個事業有成。但就在自己七十歲生日當天林秀英接到了一個噩耗,自己那離家多年的丈夫去世了,並且身邊陪著的是另一個女人,這時從丈夫離開的原因、宗教信仰、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隨著這天揭開傷疤。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
堤:於我是典故。那種拼接,眷戀,預感,顧盼游移。那種目睹,銘刻,追寫,時態逡巡。那種失不償得的向心情感,轉瞬而逝的和煦之光,回眸而哀,望路而傷。於我是本格。
兩人的愛,讓健一結下不只一份緣,更協助他走進一個家,慢慢的,其中的緣,竟也成了他的根,如同一座燈塔,引領迷航的他,總是找到回家的路。背景中不斷落雨的港都,更是一往情深的悲傷,因此,那些落下的水,不只是雨,更是心裡的淚,還有那些不能表露的脆弱,樸實靜謐,卻又擲地有聲。
初戀之所以刻骨銘心,不是因為像史詩電影一樣偉大,而是因為那時的我們對愛還一無所知。直到那個人出現,教會了我們什麼是愛,或愛不是什麼。 他或許沒能跟我們繼續走下去,但我們卻帶著他給予的愛,繼續往前進,長出了屬於自己的愛情觀與世界觀,難以否認,全部都與那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有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梁寒衣 死亡, 以面對面, 揭開存在的底蘊──    如此,我們活著,我們呼吸,我們行走,緣於經緯交織,命運穿梭無數知與不知,識與不識,愛與非愛的生命,以自身的行為滲入,聯結,支撐,且補綴了此存有的巨網   面對「失卻」,人們總是痛苦不堪,疑懼交迸,而狂吠不止── 我們不是試圖
Thumbnail
他們面對的是同一個世界;是這個現代、疏離,無信仰、無連結可能的世界,最後將他們拋入同一個處境。而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間,只成立在他們的價值傾向或道德衝突對彼此都已經不再構成威脅的一瞬間,或許最後幾秒、幾分鐘的時光,他們兩人不再是孤獨的,而能夠擁有彼此的陪伴。
Thumbnail
在這裡的一切就像是發高燒,沒有人想發燒,但忽然就燒起來了。我們不想要,敵人不想要,但我們卻走到了這一步,半個世界走到這一步。而且上帝眼睜睜看著我們互相殘殺。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都靈之馬》中的兩人困境,正是隻身暴露於環境的荒蕪中──電影中最明顯的,就是視聽上存在感極強的強風,幾無文明的中介作為他們生存的保障。貝拉・塔爾在影像中開展出來的,是生命去除掉敘事與救贖的綁架所展現的,看似匱乏實則扎實的生命實相自身,抑或是剝除掉枷鎖之後,生命自身其實仍舊是一場欲振乏力的荒蕪呢?
Thumbnail
憑藉匈牙利電影《解釋的總和》中之政治景況,對比台灣政治情境,並為導演之點題釋義
政府只是大財團的魁儡,人民只選擇相信自己期望的事情,不從眾的人就被歸為異類,有能力的人搶奪資源,沒能力的人蒙蔽雙眼,麻痺自己好快活到世界末日來臨的那天,這根本不是電影,而是紀錄片。
Thumbnail
馬來西亞首部眾籌製作、講述種族隔離的電影終於誕生。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梁寒衣 死亡, 以面對面, 揭開存在的底蘊──    如此,我們活著,我們呼吸,我們行走,緣於經緯交織,命運穿梭無數知與不知,識與不識,愛與非愛的生命,以自身的行為滲入,聯結,支撐,且補綴了此存有的巨網   面對「失卻」,人們總是痛苦不堪,疑懼交迸,而狂吠不止── 我們不是試圖
Thumbnail
他們面對的是同一個世界;是這個現代、疏離,無信仰、無連結可能的世界,最後將他們拋入同一個處境。而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間,只成立在他們的價值傾向或道德衝突對彼此都已經不再構成威脅的一瞬間,或許最後幾秒、幾分鐘的時光,他們兩人不再是孤獨的,而能夠擁有彼此的陪伴。
Thumbnail
在這裡的一切就像是發高燒,沒有人想發燒,但忽然就燒起來了。我們不想要,敵人不想要,但我們卻走到了這一步,半個世界走到這一步。而且上帝眼睜睜看著我們互相殘殺。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都靈之馬》中的兩人困境,正是隻身暴露於環境的荒蕪中──電影中最明顯的,就是視聽上存在感極強的強風,幾無文明的中介作為他們生存的保障。貝拉・塔爾在影像中開展出來的,是生命去除掉敘事與救贖的綁架所展現的,看似匱乏實則扎實的生命實相自身,抑或是剝除掉枷鎖之後,生命自身其實仍舊是一場欲振乏力的荒蕪呢?
Thumbnail
憑藉匈牙利電影《解釋的總和》中之政治景況,對比台灣政治情境,並為導演之點題釋義
政府只是大財團的魁儡,人民只選擇相信自己期望的事情,不從眾的人就被歸為異類,有能力的人搶奪資源,沒能力的人蒙蔽雙眼,麻痺自己好快活到世界末日來臨的那天,這根本不是電影,而是紀錄片。
Thumbnail
馬來西亞首部眾籌製作、講述種族隔離的電影終於誕生。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