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沖咖啡】咖啡沖煮器具介紹(1)|最基礎的沖煮方式:手沖咖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美好的一天從早餐配一杯咖啡開始,依據喜好、心情決定咖啡豆,花幾分鐘的時間沖煮得到一杯咖啡。

說到咖啡的沖煮方式,第一個應該都會先想到手沖咖啡吧!不僅器具使用方式簡單不複雜、沖煮速度也快,也能依照自己的喜好調整濃度,手沖咖啡絕對會是咖啡新手的第一選擇。

雖然沖煮步驟簡單,但過程中的各種細節都會引響咖啡最後的品質,這篇文章會和大家介紹手沖咖啡的器具、沖煮的方式及手沖需要注意的事,那我們就馬上開始吧~


raw-image

什麼是手沖咖啡?

將研磨好的咖啡粉放在濾杯濾紙中,用手動的方式控制熱水淋在咖啡粉上,熱水通過咖啡粉、濾紙、濾杯最後成為咖啡的方式。

手沖咖啡需要的器具?

raw-image
  • 磨豆機

分為電動和手磨,磨豆機可依照需求改變刀片和研磨粗細。手沖咖啡適合的刀片形狀為「平刀」、研磨方式為「切削」、咖啡豆粗細為「中度或偏中細」。

詳細的「電動和手動磨豆機」介紹會在另一篇文章介紹~

raw-image
  • 濾紙

分為錐形、扇形、蛋糕形、掛耳式,會搭配不同種類的濾杯使用,不同材質、厚薄和形狀的濾紙都會影響咖啡的風味,沖煮淺培豆時適合厚濾紙、深培豆適合薄濾紙,想沖出厚實、甜度高風味的咖啡適合扇形,乾淨、果酸風味適合錐形。

raw-image
  • 濾杯

濾杯的種類有很多種,分別是圓錐型、扇型、波浪型、鑽石、六肋、八角、花瓣、聰明濾杯,可以依照個人喜好挑選濾杯,因為不同的濾杯沖煮的咖啡風味都不同。

之後也會寫另一篇文章是詳細的「濾杯種類介紹」,可以期待一下~

raw-image
  • 手沖壺

分為細嘴、平嘴、鶴嘴、大嘴鳥,手沖壺的鵝頸長度和角度都會影響咖啡的風味,手沖壺的水柱和口徑大小也會有差,水柱越大自由度就越高,越能針對不同粗細的咖啡粉給予適當的水量,但相對地沖煮難度也會比較高;水柱小穩定度高,較適合新手使用,但沖出來的風味也會比較單一。

raw-image
  • 濾壺

經過濾紙、濾杯出來的咖啡一定需要一個容器裝,這時候就會用到濾壺,大部分濾壺上會有顆度,方便沖煮時注意水量,但只要是能盛裝咖啡的容器都可以替代濾壺,像是可以用馬克杯代替濾壺,是一個比較彈性使用的器具。





📍進階:更注重細節需要什麼工具?

raw-image
  • 溫度計

水溫也會影響咖啡的品質,手沖咖啡水的溫度要在攝氏88~93度之間。咖啡用溫度計分為指針、數位,指針溫度計較不容易壞,但在溫度較不穩定的環境會讓溫度容易有誤差;數位溫度計觀察速度快且方便,對大眾來說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raw-image
  • 咖啡電子秤

為了能更精準的掌握水量和咖啡粉在1:10~1:17(水:咖啡粉),沖煮咖啡中用的電子秤最小單位必須是0.1,會比一般的料理秤數字更精細,在沖煮過程中準備一台電子秤也能讓咖啡的品質更好。




手沖咖啡的步驟?

  1. 磨咖啡豆。
  2. 煮熱水:比例1:10~1:17(咖啡粉:水)、水溫攝氏88~93度。
  3. 預熱:放入咖啡粉前,先用滾燙的熱水燙過一遍濾紙和濾壺,用途是溫壺和沖掉濾紙的味道。
  4. 放入咖啡粉。
  5. 悶蒸:指的是咖啡和水接觸後,快速釋放二氧化碳的過程。將熱水從咖啡粉的中間往外畫圈,結束後等到20~40秒再開始沖煮。
  6. 注水:將熱水從咖啡粉中間往外畫圈,並重複此動作直到達到想要的濃度和比例。
  7. 拿起濾杯、搖晃濾壺:沖煮完後把濾杯拿離濾壺,並將濾壺搖晃畫圓,目的是讓咖啡混合均勻,避免濃度不均的問題。

手沖咖啡有什麼特點和注意事項?

  • 水注高低和流速:將水注入咖啡粉要從密度最高的地方開始,也就是正中間,要從中間順時針慢慢往外畫圈;水注也不能拿太高,咖啡粉和水容易濺起,會影響咖啡品質的流暢度。
  • 咖啡和水的比例:黃金比例為1:10~1:16(咖啡粉:水),可以依照個人喜好更改範圍內的比例。
  • 溫度:手沖咖啡的水溫度要在88~93度之間,用低溫和高溫的水各有優點,低溫的水能帶出咖啡的酸甜味,苦味會較淡;用高溫的水能讓咖啡的香氣更濃郁,但若是用95度以上的水沖煮會帶出咖啡粉中的雜質,會讓咖啡的苦澀味較明顯。
  • 咖啡粉粗細:過粗的咖啡粉會無法完整萃取出咖啡的味道,味道會較淡;過細的咖啡粉味道會太重、太過苦澀而無法入口。最適合的咖啡粉粗細是類似砂糖的顆粒大小,並且粗細要均勻。
  • 摺濾紙:將濾紙的壓紋處摺平,可以避免沖煮時濾紙翹起來。

希望這篇文章有帶給你新的知識和幫助!如果覺得文章不錯的話,可以追蹤和按讚這篇貼文,還有追蹤ig:coffeee.1112,下篇文章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offeee的沙龍
8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來聊聊手沖壺好了。 之前聊過手沖咖啡最重要的兩項器材,分別是磨豆機與電子磅秤。今天來聊聊接下來相對重要的器材:手沖壺。 在手沖咖啡的過程當中,影響一杯成品咖啡的風味與滋味,最大因素當然是手沖的功夫,穩定的注水能夠相對精準表現出咖啡豆該有的風味與口感,而一把易於掌控的手沖壺直接關乎到手沖技巧的發揮
Thumbnail
來聊聊手沖壺好了。 之前聊過手沖咖啡最重要的兩項器材,分別是磨豆機與電子磅秤。今天來聊聊接下來相對重要的器材:手沖壺。 在手沖咖啡的過程當中,影響一杯成品咖啡的風味與滋味,最大因素當然是手沖的功夫,穩定的注水能夠相對精準表現出咖啡豆該有的風味與口感,而一把易於掌控的手沖壺直接關乎到手沖技巧的發揮
Thumbnail
手沖咖啡是一種透過手動沖泡的方式來萃取咖啡的咖啡沖泡方式,其優點在於可以透過控制注水量、水流速度、水溫等參數,來調整咖啡的風味。而手沖咖啡器具,則是手沖咖啡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市面上常見的手沖咖啡器具,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磨豆機:用於將咖啡豆研磨成咖啡粉。磨豆機可分為手搖磨豆機和電動磨豆機兩
Thumbnail
手沖咖啡是一種透過手動沖泡的方式來萃取咖啡的咖啡沖泡方式,其優點在於可以透過控制注水量、水流速度、水溫等參數,來調整咖啡的風味。而手沖咖啡器具,則是手沖咖啡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市面上常見的手沖咖啡器具,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磨豆機:用於將咖啡豆研磨成咖啡粉。磨豆機可分為手搖磨豆機和電動磨豆機兩
Thumbnail
如果您是一個精品咖啡的入學者,是不是對手沖咖啡、義式濃縮、冰滴、烘焙度等各種咖啡專有名詞搞得霧煞煞,原來喝個咖啡也有這麼多需要認識的東西?沒關係,從這篇文章中,我們會帶你一起認識咖啡初學者也可以很好上手的「濾掛咖啡」!
Thumbnail
如果您是一個精品咖啡的入學者,是不是對手沖咖啡、義式濃縮、冰滴、烘焙度等各種咖啡專有名詞搞得霧煞煞,原來喝個咖啡也有這麼多需要認識的東西?沒關係,從這篇文章中,我們會帶你一起認識咖啡初學者也可以很好上手的「濾掛咖啡」!
Thumbnail
之前已經寫過金杯理論與部分的咖啡沖煮變因,金杯理論中有沖煮的六大變因。 今天我們來補完之前沒有寫到的部分。 沖煮的六大變因如下: 1、正確的使用器材 2、粉水比 3、適當的研磨 4、溫度、時間、擾動 5、濾材 6、水質
Thumbnail
之前已經寫過金杯理論與部分的咖啡沖煮變因,金杯理論中有沖煮的六大變因。 今天我們來補完之前沒有寫到的部分。 沖煮的六大變因如下: 1、正確的使用器材 2、粉水比 3、適當的研磨 4、溫度、時間、擾動 5、濾材 6、水質
Thumbnail
什麼是「手沖」?手沖咖啡要準備什麼器具?對於各種形狀及材質的濾杯做個對「苦味」、「酸味」、「清爽度」、「咖啡體醇厚度」的評比。
Thumbnail
什麼是「手沖」?手沖咖啡要準備什麼器具?對於各種形狀及材質的濾杯做個對「苦味」、「酸味」、「清爽度」、「咖啡體醇厚度」的評比。
Thumbnail
決定咖啡美味的關鍵到底是什麼?如何沖煮出一杯好喝的咖啡?咖啡的好壞很重要,器具的選擇也不能馬虎。選購器具時總是會疑惑要買怎麼樣的器具才適合?現在咖啡器具日新月異,這邊列出市面上比較常見的咖啡沖煮器具。對於常見沖煮器具,以「速度」、「便利性」、「入手價格容易度」做個評比,給予1-5個◎。
Thumbnail
決定咖啡美味的關鍵到底是什麼?如何沖煮出一杯好喝的咖啡?咖啡的好壞很重要,器具的選擇也不能馬虎。選購器具時總是會疑惑要買怎麼樣的器具才適合?現在咖啡器具日新月異,這邊列出市面上比較常見的咖啡沖煮器具。對於常見沖煮器具,以「速度」、「便利性」、「入手價格容易度」做個評比,給予1-5個◎。
Thumbnail
說到最能凸顯咖啡精華的,就非虹吸壺莫屬了,不僅沖煮過程很療癒心靈的帶有儀式感,實際沖煮出的咖啡風味也完全不輸手沖。 這篇文章就來和大家分享,眾多咖啡愛好者喜愛的虹吸壺要如何使用及特它的特點,那我們就馬上開始吧~
Thumbnail
說到最能凸顯咖啡精華的,就非虹吸壺莫屬了,不僅沖煮過程很療癒心靈的帶有儀式感,實際沖煮出的咖啡風味也完全不輸手沖。 這篇文章就來和大家分享,眾多咖啡愛好者喜愛的虹吸壺要如何使用及特它的特點,那我們就馬上開始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