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悚電影心得》窒友梅根 - AI人工智慧發展的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窒友梅根》這部電影光看海報就覺得有點毛毛的,喜歡恐怖片但又不會誇張恐怖的朋友,可以看看這一部!

片頭是從一家知名且家喻戶曉的玩具公司廣告畫面開始,這家公司推出了很多互聯網、AI人工智慧玩具,可與小朋友互動或者說話,非常受小朋友的歡迎與喜愛!一天其它玩具公司模仿了這家知名玩具公司的玩具,而且價格只要一半就能購入!這讓老闆很頭疼!

raw-image

畫面先轉到另一個場景,一位八歲大的小女孩「凱蒂」與爸爸媽媽正要到滑雪區滑雪,但突遇暴風雪,開車視線不佳,而出了重大車禍,女孩的爸媽因此離世了,女孩的阿姨「潔瑪」(媽媽的妹妹)因此當了凱蒂的監護人,潔瑪剛好也是位於這間知名玩具公司的開發玩具研究員!

因為其它玩具公司的抄襲,且價格只要他們的一半,老闆憤怒又慌張,要潔瑪趕緊更新玩具,以便競爭!

事實上潔瑪偷偷研發了一個智慧玩具人偶並能透過學習,自行更新內部程式的AI仿真娃娃機器人;這個機器人非常聰明,這款玩具尚未發佈,尚在測試階段,這個仿真娃娃玩具名叫「梅根」,只要跟小朋友主人配對後,她便能認定主人與保護主人,能和主人一同學習、分享、玩樂。

raw-image
raw-image

因人偶玩具「梅根」尚在測試階段,潔瑪先讓梅根與姪女凱蒂配對,觀察她們的互動方式有沒有異常之處,人偶玩具梅根的主要CPU是有個人認知的,梅根能分析人類情緒、主人是否有危險,會自行判斷並做出適當的處理,例如:她看見有其它小孩與主人凱蒂拉扯,便會認定此人是危險人物,為了保護主人,梅根將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

我們先來看看《窒友梅根》的電影預告,連結如下:

看到這,其實我也想過,世界正不斷發明各種智慧AI機器人與互聯網,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論是食衣住行甚至是機器人狗,能協助人類,先去探詢一個陌生的地方!

透過這些智能的科技產品,我們可以事先探索陌生與未知的環境,像中國已有人臉辨識個資的技術了,互聯網日趨普及與成熟,其實在隱私上也是一大憂患!

上次看到YT上的影片,日本已經有懸浮螢幕,可以讓我們透過投影反射,直接對空氣中呈現的影像畫面選單,進行點選!超酷的!

raw-image
raw-image

以前在電影中看到的科技,都被一一發明出來了;所以我相信未來或許會因為科技發明的日新月異,AI智能越聰明,有可能出現像電影中,這種意料之外,無法用電腦程式控制這些AI智能裝置的局面!

raw-image
raw-image

這部電影導演,是拍了很多經典恐怖片(例如:厲陰宅、安娜貝爾⋯等等)的導演溫子仁,雖然是驚悚/懸疑電影,但電影中也提出一個令人反思的問題!

父母若沒有時間陪伴兒女時,機器人「梅根」的發明真的可以幫助許多父母!利用機器人幫忙分擔陪伴孩童並與孩子共同學習與玩耍,甚至幫孩子分析煩惱,提出建議!

父母與孩子之間大幅減少了真正相處的時間,甚至孩子改由聽從機器人的建議,被灌輸了正確與不一定正確的價值觀;因為機器人聰明又可自行更新學習,似乎在家與機器人一同自主學習,也能取代真正到校上學;但親子關係與教育是否因為AI智能帶來的便利變得本末倒置了!孩子也因漸漸依賴機器人失去了與現實生活的人,相處與連結的社交能力!

raw-image

本片編排流暢,也不拖戲,算是一部有主題去探討的恐怖片,而且還有續集唷!大家看到結局就會知道!可以等串流平台上映再看!

說真的要是有一個不可控的仿真娃娃一直陪著我,我可是會嚇壞的!電影不拖泥帶水,也馬上進入重點!對驚悚電影有興趣的朋友,這部電影可以列入片單之中!而且恐怖片比較不會讓人想睡覺!

P.S.最近開工後又開始忙碌的工作與生活,格友們的文章,我又來不及看了!得利用假日時間補看,最近大家的留言版與對格友們的支持,會晚點到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lear Day 亮亮的沙龍
278會員
137內容數
這裡紀錄了我看過的書、影像美學與生活日常,寫文章與感想並和格友們交流是我覺得快樂又幸福的事:)
2024/11/02
五星推薦華語經典電影「霸王別姬」,霸王別姬是一部"藝術電影"有其深度與文化意涵,電影有很多令人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讓觀眾如此著迷的還有張國榮詮釋的京劇名旦程蝶衣,真是不瘋魔不成活!
Thumbnail
2024/11/02
五星推薦華語經典電影「霸王別姬」,霸王別姬是一部"藝術電影"有其深度與文化意涵,電影有很多令人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讓觀眾如此著迷的還有張國榮詮釋的京劇名旦程蝶衣,真是不瘋魔不成活!
Thumbnail
2024/09/22
Netflix近期上架,經典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小時候都是看吉卜力動畫長大的,長大之後才知道吉卜力動畫其實都是畫給大人看的,例如:反戰、環保、海洋垃圾、人類過度開發...等議題,《螢火蟲之墓》是一部關於戰爭的動畫片,每看必哭,因自己在不同的年齡重複觀賞,每一次重溫,體會到的感受都不同!
Thumbnail
2024/09/22
Netflix近期上架,經典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小時候都是看吉卜力動畫長大的,長大之後才知道吉卜力動畫其實都是畫給大人看的,例如:反戰、環保、海洋垃圾、人類過度開發...等議題,《螢火蟲之墓》是一部關於戰爭的動畫片,每看必哭,因自己在不同的年齡重複觀賞,每一次重溫,體會到的感受都不同!
Thumbnail
2024/09/07
2024今年生活很充實且忙碌,不知不覺我在方格子也滿兩週年了,第一年當部落格新手帶給我很多不一樣的體驗,選擇方格子平台寫作,更是覺得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我覺得各方面都再提升自己的人生價值,因為格友們高手雲集,也會督促自己不斷地精進自己,謝謝格友們讓我們成就更好的彼此!
Thumbnail
2024/09/07
2024今年生活很充實且忙碌,不知不覺我在方格子也滿兩週年了,第一年當部落格新手帶給我很多不一樣的體驗,選擇方格子平台寫作,更是覺得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我覺得各方面都再提升自己的人生價值,因為格友們高手雲集,也會督促自己不斷地精進自己,謝謝格友們讓我們成就更好的彼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24年7/6閉幕的上海 AI 人工智能大會,參觀人數突破30萬人次,線上流量突破19億,比上屆成長了90%,均創歷史新高,全世界對機器人的焦點持續增溫,但台股相關個股已經有過熱現象,美股目前對這議題發酵性討論性較低,因此我們將對基機器人產業及相關個股做一探討。
Thumbnail
2024年7/6閉幕的上海 AI 人工智能大會,參觀人數突破30萬人次,線上流量突破19億,比上屆成長了90%,均創歷史新高,全世界對機器人的焦點持續增溫,但台股相關個股已經有過熱現象,美股目前對這議題發酵性討論性較低,因此我們將對基機器人產業及相關個股做一探討。
Thumbnail
隨著生成式 AI 逐漸進入消費、企業端等生活面向,人形機器人的未來也備受關注,究竟這項技術將如何改變人類生活、何時普及?被台灣網友稱為全民老爸的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TVBS》看板人物節目分享,人形機器人將像今天的汽車一樣普及,可能在 100 年後成為產量最大的機械系統。
Thumbnail
隨著生成式 AI 逐漸進入消費、企業端等生活面向,人形機器人的未來也備受關注,究竟這項技術將如何改變人類生活、何時普及?被台灣網友稱為全民老爸的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TVBS》看板人物節目分享,人形機器人將像今天的汽車一樣普及,可能在 100 年後成為產量最大的機械系統。
Thumbnail
十年前的行動支付在臺灣尚未普及,但如今行動支付已經逐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同時,電子鎖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未來科技將帶來更多便利,讓我們努力學習和接受各式各樣的新科技,享受美好的生活。
Thumbnail
十年前的行動支付在臺灣尚未普及,但如今行動支付已經逐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同時,電子鎖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未來科技將帶來更多便利,讓我們努力學習和接受各式各樣的新科技,享受美好的生活。
Thumbnail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環繞著哪些智慧電子產品呢?你是否曾經好奇這些智慧電子產品的性別?或者預設、想像、期待它們的性別?為什麼智慧電子產品會演變成(或從誕生之初即已被設定為)「智慧妻子」呢?智慧家電服務的對象是誰?社交機器人、數位語音助理應該有性別嗎?性愛機器人能否酷兒化?
Thumbnail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環繞著哪些智慧電子產品呢?你是否曾經好奇這些智慧電子產品的性別?或者預設、想像、期待它們的性別?為什麼智慧電子產品會演變成(或從誕生之初即已被設定為)「智慧妻子」呢?智慧家電服務的對象是誰?社交機器人、數位語音助理應該有性別嗎?性愛機器人能否酷兒化?
Thumbnail
  本書背景設定在21世紀初,第一個人型機器人NDR113問世,人類勞力的工作逐漸被機器人取代,而主角安德魯是機器人公司大量生產的NDR113之一。某天,安德魯為小小姐(主人的二女兒)做了一個木墬子當作生日禮物,人們意外發現了安德魯創造的天分。安德魯不再是單純的機器人,他成為一位藝術家。本書
Thumbnail
  本書背景設定在21世紀初,第一個人型機器人NDR113問世,人類勞力的工作逐漸被機器人取代,而主角安德魯是機器人公司大量生產的NDR113之一。某天,安德魯為小小姐(主人的二女兒)做了一個木墬子當作生日禮物,人們意外發現了安德魯創造的天分。安德魯不再是單純的機器人,他成為一位藝術家。本書
Thumbnail
人類其實就是披著肉身的機器人 想像有一個機器人,它所做的任何一舉一動,全部都是由儲存在它晶片裡的電腦程式所控制的,比如說..走路時,遇到前方有障礙物,那麼它就會懂得要閃避,但是要弄明白的一件事情是,這個機器人懂得去閃避障礙物,並不是因為這是機器人知道若是看到前方有障礙物就
Thumbnail
人類其實就是披著肉身的機器人 想像有一個機器人,它所做的任何一舉一動,全部都是由儲存在它晶片裡的電腦程式所控制的,比如說..走路時,遇到前方有障礙物,那麼它就會懂得要閃避,但是要弄明白的一件事情是,這個機器人懂得去閃避障礙物,並不是因為這是機器人知道若是看到前方有障礙物就
Thumbnail
鴻海近年來的發展在於電動車、數位健康和機器人;無獨有偶,特斯拉也致力於開發人形機器人。究竟這兩間公司做出來的 AI 機器人差在哪裡?這篇文章,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 還不是怪獸科技公司的沙龍會員嗎? 趕快按我,怪獸科技✖️商業人文✖️人生職涯全方位攻略別錯過 👈 最有名的 AI 機器人
Thumbnail
鴻海近年來的發展在於電動車、數位健康和機器人;無獨有偶,特斯拉也致力於開發人形機器人。究竟這兩間公司做出來的 AI 機器人差在哪裡?這篇文章,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 還不是怪獸科技公司的沙龍會員嗎? 趕快按我,怪獸科技✖️商業人文✖️人生職涯全方位攻略別錯過 👈 最有名的 AI 機器人
Thumbnail
2023年AI 技術開始廣泛應用於產業中,3年內 AI 產業市場規模將超過 3,000 億美元,5 年內將預估影響 1,400萬 個職缺!圖像、文字、音樂,原本人們引以為傲的「創意」,現在都被 AI 一一追上。至於人與機器人最大的差異「情感」,或許在未來也會因為 AI 進步,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
Thumbnail
2023年AI 技術開始廣泛應用於產業中,3年內 AI 產業市場規模將超過 3,000 億美元,5 年內將預估影響 1,400萬 個職缺!圖像、文字、音樂,原本人們引以為傲的「創意」,現在都被 AI 一一追上。至於人與機器人最大的差異「情感」,或許在未來也會因為 AI 進步,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
Thumbnail
相較於過去 AR/VR 或是 Web3 熱潮,AI 壓倒性地因為 ChatGPT 更快走進一般人的生活之中——我們看見虛擬主播、虛擬品牌網紅的崛起,見證 AI 不斷成為我們茶餘飯後的討論話題,甚至馬斯克一度還站出來想暫緩 AI 訓練半年。社會變化太快,發展趕不上變化確實可能要慢,但,真的慢的下來嗎?
Thumbnail
相較於過去 AR/VR 或是 Web3 熱潮,AI 壓倒性地因為 ChatGPT 更快走進一般人的生活之中——我們看見虛擬主播、虛擬品牌網紅的崛起,見證 AI 不斷成為我們茶餘飯後的討論話題,甚至馬斯克一度還站出來想暫緩 AI 訓練半年。社會變化太快,發展趕不上變化確實可能要慢,但,真的慢的下來嗎?
Thumbnail
人類創造GPT,GPT創造電腦。 超越界限的藍圖 人類創造了語言模型(LLM)GPT,這一巨大的突破推動了人工智能的進展。 然而,有些科學家開始探討更深層次的問題:「如果GPT能夠自我演化,那麼是否能夠利用GPT設計出晶片,並創造出更強大的電腦?」 這個設想引發了人們對於未來的無限遐想和關於人類與技
Thumbnail
人類創造GPT,GPT創造電腦。 超越界限的藍圖 人類創造了語言模型(LLM)GPT,這一巨大的突破推動了人工智能的進展。 然而,有些科學家開始探討更深層次的問題:「如果GPT能夠自我演化,那麼是否能夠利用GPT設計出晶片,並創造出更強大的電腦?」 這個設想引發了人們對於未來的無限遐想和關於人類與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