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台灣|綠的洗滌-烏來(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The Blossoming of Dreams -- 跨域歷程記錄]
我沒有看地圖,就問人烏來怎麼去?先前幾回搭公車經驗,接近了應該知道怎麼走,只是我一路錯過叉路,越往山上騎,指標全往宜蘭…,顧不得問人,貪心享受一個人在翠綠山林裡,奔馳的自由與暢快,空氣清涼鮮美,用力吸進身體裡。

騎到天氣漸漸轉陰涼,經過一位餐廳老闆娘說我走錯了路,「這裡往宜蘭還要多久哩?」異想天開乾脆直接騎到宜蘭。「一個多小時」我想還是算了。她說早該在剛要上山不遠的85度C轉角轉彎,「大概10多公里」吧,時間4:30pm,應該趕得及在太陽下山前抵達烏來。我看到了老闆娘說的叉路口,往烏來,起點0km,指標寫12km到烏來,時間5pm。

找回了原先正確的路,一種新開始的感覺挺好。

記得十年前曾想要考同一所學校,當時只有舞台設計系不考術科,買了簡章後還是放棄了,轉往世新修學分,然後之後的一切,一切又都不一樣了。今天拿到成績單,藝術教育概論竟然比藝術概論分數高,可能那題費了60分鐘作答的英翻中題,為我掙得不少分數;想評審看我年紀大還愛讀書,有沒有送分?怎麼說就覺得自己幸運,這應是自小到大參加過的考試,最在乎也最幸運的一回。繞了一大圈,回到原來想去的方向,這樣一個新開始,似乎有一個深具意義的目的等在未來,自然會奮力將這十年來所學所見全用上。

抵達烏來,找到熟悉的旅店,但老闆娘仔細端倪打量還在機車上的我,語氣簡潔明瞭地說「對不起,我們不租一個人。」「啊?」我有點傻住,還不確定聽到什麼。我想我這麼「勇敢」騎了這麼久(第一回騎車離開台北),更期待得到的回應是熱情招待。「怎麼可以這樣?」我一符耍賴又無辜的表情。「我們怕租一個人會想不開。」我想這位老闆娘意志頗堅定,而且我很討厭她直盯著我的神情,好像我一進旅店,會馬上想不開之類的。
烏來這麼多旅店,我還真不敢住其它地方,只好往常去隔壁較新穎的溫泉旅店詢問。

跟服務人員閒聊了一會,沒想到我要到了還不錯的房價,房內還設有冷熱泉,連同免費的大眾泡湯,她供我兩份早餐。進房後確認我沒問題也又萬分叮囑,在房內泡好溫泉要打電話讓她們放心,我想她們肯定不常遇到獨自旅行的台灣女子吧。

掛上電話,我繼續享受房內溫泉以及充滿智慧的寓言翻譯故事-《為自己出征》(讀冊電子書)。
avatar-img
142會員
350內容數
這裡有畫、有歌、有詩,有關於跨域觀察與學習,體驗藝術人文的細微,與親近藝文的內容工具,謝謝您來訪回饋與關注支持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很捨不得小朋友,見她們哭泣,心糾著,還得忍著繼續當天課程進度,然後安慰她們沒什麼,六月就回來,雖然我也不知道自己六月的計劃是什麼,也得看放榜結果。另一個班級,自上回提醒要離開後,便再隻字不提,以為校方已找代課老師,沒想到最後一堂已提前請假的課還是開天窗。新上任的主管請我繼續接班,但實在不想與小朋友再
咖啡館戶外的木板長廊座椅上,一位先生光著腳跨在欄杆上,半躺著看書,他身旁綠樹鮮嫩,微風吹拂幾棵樹枝舞得動作不小,但他仍靜止的,享受屬於他的悠閒氛圍;一旁空地上,白色小狗咬著什麼玩具,在小朋友身邊繞著圈跑,長長的毛在風中飛躍,比搖晃的綠樹再強烈些;一對男女朋友的桌子上一疊講義,突然飛了起來
這回是真的將報名表與計劃書送出去嚕 一年之後...  趕在報名截止日的清晨五點完成報名的文件 而且聽「學姊」建議:要在封面放圖片(我改放畫作) 醒目一些才好吸引評審的青睞...(也只能寧可信其有了) 可惜印表機在這節骨眼上彩色的墨水匣故障 只能印單色... 好一個墨非定律,百試不爽!
如果生命是一本書,我們將一段段的記憶記在不同的地方...
藝術節要結案了,剩下一些結案報告,敲敲打打,湊出一整個活動由開始至結束的脈落來。只能透過影像來揣想那些無法參與的過程與最終完成的作品,時間有限,能做的就這麼多,但難免還是有些遺憾,無法萬事俱全,面面俱到。
那個小女孩,來到我面前,謹慎遞上小卡。我上前作勢給她一個擁抱,她緩緩後退,說剛才學校下課走來流了一身汗不好意思,補上一句教師節快樂,害羞推玻璃門離開,淺淺的微笑好有氣質。
很捨不得小朋友,見她們哭泣,心糾著,還得忍著繼續當天課程進度,然後安慰她們沒什麼,六月就回來,雖然我也不知道自己六月的計劃是什麼,也得看放榜結果。另一個班級,自上回提醒要離開後,便再隻字不提,以為校方已找代課老師,沒想到最後一堂已提前請假的課還是開天窗。新上任的主管請我繼續接班,但實在不想與小朋友再
咖啡館戶外的木板長廊座椅上,一位先生光著腳跨在欄杆上,半躺著看書,他身旁綠樹鮮嫩,微風吹拂幾棵樹枝舞得動作不小,但他仍靜止的,享受屬於他的悠閒氛圍;一旁空地上,白色小狗咬著什麼玩具,在小朋友身邊繞著圈跑,長長的毛在風中飛躍,比搖晃的綠樹再強烈些;一對男女朋友的桌子上一疊講義,突然飛了起來
這回是真的將報名表與計劃書送出去嚕 一年之後...  趕在報名截止日的清晨五點完成報名的文件 而且聽「學姊」建議:要在封面放圖片(我改放畫作) 醒目一些才好吸引評審的青睞...(也只能寧可信其有了) 可惜印表機在這節骨眼上彩色的墨水匣故障 只能印單色... 好一個墨非定律,百試不爽!
如果生命是一本書,我們將一段段的記憶記在不同的地方...
藝術節要結案了,剩下一些結案報告,敲敲打打,湊出一整個活動由開始至結束的脈落來。只能透過影像來揣想那些無法參與的過程與最終完成的作品,時間有限,能做的就這麼多,但難免還是有些遺憾,無法萬事俱全,面面俱到。
那個小女孩,來到我面前,謹慎遞上小卡。我上前作勢給她一個擁抱,她緩緩後退,說剛才學校下課走來流了一身汗不好意思,補上一句教師節快樂,害羞推玻璃門離開,淺淺的微笑好有氣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比起基隆其他區域,信義的觀光景點較少,人聲鼎沸的信義市場和重視居住品質的社區讓我更加貼近生活,如果有機會來基隆旅居,信義區肯定是我的首選!
Thumbnail
小波與阿浪自幼即對自己能在水裡游也能天上飛態度不同,小波覺得身為魚能水裡來天上去是件相當幸福的事,阿浪則認為要像鳥一樣在天上飛得那麼高那麼遠才算酷。 災變發生時,小波與阿浪正在競速,等牠們發現白光團時,已來不及煞住而直直衝入。
Thumbnail
被譽為「台灣LV包」的編織「茄芷袋」,但你知道在苗栗海線的苑裡,還有一項傳承三百餘年的「藺草編織技藝」嗎?由「苑裡三角藺草」編織出的每一頂草帽,不只獨一無二,更有著清新的藺草香,這次傑森就帶大家造訪台灣藺草學會的「臺灣手藺」品牌,認識藺草、體驗藺編文化,串連周邊景點還能輕鬆規劃苑裡景點一日遊
Thumbnail
身為新竹人,對於17公里海岸線,這條著名的新竹景點,耳聞許久,但從未嘗試。 這次心血來潮,在租車的老闆說:「妳知道路線怎麼走嗎?往右邊騎,進入像小公園,那邊就是,......騎4、5公里也可以啊,原路回來,不用繞一圈。」聽到4、5公里就覺得好像可在嘗試看看。 進入小公園,騎在有地磚上面,感到單車
Thumbnail
單獨進入深山,沒人影沒手機訊號的,其實是一種冒險,那天我就遇到了一個「意外」。 騎單車我向來沒甚麼在認真,多半作為跑步以外的交叉訓練。但不久前我自己一人跑到烏來小小挑戰了桶後林道,那堪稱是輕越野級的自行車經典路線。 桶後林道全長13K,西端始於烏來孝義,緊接桶後越嶺古道再走7K可達宜蘭礁溪。
雲林是一個我從未到過的縣市,所以馬上成為我想去的地方,只是火車並沒有雲林站,售票員念了好幾個地方,我就臨時選了斗六,在火車上我一直想著今晚該如何落腳,抵達時,我立刻躲進火車站附近的速食店點了玉米濃湯、薯條、可樂,便攤起地圖來研究……最後我決定就開始亂走!逛完老街後,我左轉隨意走到舊房子
Thumbnail
我主要創作的主題有「跨文化成長」、「職涯發展」及「藍海人生」。雖然在vocus上已發送12篇文,然而我對於「跨文化成長」內容的發佈,著墨甚少。但其實這是我希望發揮最大影響力的地方。童年接觸了海峽兩岸截然不同的教育系統,我較早就發現一個人的教育系統及社會氛圍將會如何形塑一個人的價值觀與行為...
我去烏來的時候,是搭公車去的,這算是我第一次用一種【我不知道今天會遇到什麼人事物,然後敞開心去體驗】的意圖進行的獨自旅行。 然後查了大概的路線之後就出發了。 先說我真的很少搭公車,高中搭公車的記憶都是很累站很久,而且我會暈車,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很少選擇搭公車了。 我先到了新店捷運站,
Thumbnail
先甘後苦的一天。首先在蘇花公路北段,現在很適合騎自行車,可以靠周遭美景來忘卻爬坡的痛苦。接著在宜蘭濱海遭受逆風及下雨,渾身濕透又疲憊的我決定搭火車抵達住宿地。
Thumbnail
地方創生雖然是2014年才出現的新名詞,不過更早之前台灣就已經種下了地方創生的根。自1990年代起,台灣經歷了不同階段的地方創生(在台又可稱社區總體營造),究竟台灣的本土脈絡為何,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比起基隆其他區域,信義的觀光景點較少,人聲鼎沸的信義市場和重視居住品質的社區讓我更加貼近生活,如果有機會來基隆旅居,信義區肯定是我的首選!
Thumbnail
小波與阿浪自幼即對自己能在水裡游也能天上飛態度不同,小波覺得身為魚能水裡來天上去是件相當幸福的事,阿浪則認為要像鳥一樣在天上飛得那麼高那麼遠才算酷。 災變發生時,小波與阿浪正在競速,等牠們發現白光團時,已來不及煞住而直直衝入。
Thumbnail
被譽為「台灣LV包」的編織「茄芷袋」,但你知道在苗栗海線的苑裡,還有一項傳承三百餘年的「藺草編織技藝」嗎?由「苑裡三角藺草」編織出的每一頂草帽,不只獨一無二,更有著清新的藺草香,這次傑森就帶大家造訪台灣藺草學會的「臺灣手藺」品牌,認識藺草、體驗藺編文化,串連周邊景點還能輕鬆規劃苑裡景點一日遊
Thumbnail
身為新竹人,對於17公里海岸線,這條著名的新竹景點,耳聞許久,但從未嘗試。 這次心血來潮,在租車的老闆說:「妳知道路線怎麼走嗎?往右邊騎,進入像小公園,那邊就是,......騎4、5公里也可以啊,原路回來,不用繞一圈。」聽到4、5公里就覺得好像可在嘗試看看。 進入小公園,騎在有地磚上面,感到單車
Thumbnail
單獨進入深山,沒人影沒手機訊號的,其實是一種冒險,那天我就遇到了一個「意外」。 騎單車我向來沒甚麼在認真,多半作為跑步以外的交叉訓練。但不久前我自己一人跑到烏來小小挑戰了桶後林道,那堪稱是輕越野級的自行車經典路線。 桶後林道全長13K,西端始於烏來孝義,緊接桶後越嶺古道再走7K可達宜蘭礁溪。
雲林是一個我從未到過的縣市,所以馬上成為我想去的地方,只是火車並沒有雲林站,售票員念了好幾個地方,我就臨時選了斗六,在火車上我一直想著今晚該如何落腳,抵達時,我立刻躲進火車站附近的速食店點了玉米濃湯、薯條、可樂,便攤起地圖來研究……最後我決定就開始亂走!逛完老街後,我左轉隨意走到舊房子
Thumbnail
我主要創作的主題有「跨文化成長」、「職涯發展」及「藍海人生」。雖然在vocus上已發送12篇文,然而我對於「跨文化成長」內容的發佈,著墨甚少。但其實這是我希望發揮最大影響力的地方。童年接觸了海峽兩岸截然不同的教育系統,我較早就發現一個人的教育系統及社會氛圍將會如何形塑一個人的價值觀與行為...
我去烏來的時候,是搭公車去的,這算是我第一次用一種【我不知道今天會遇到什麼人事物,然後敞開心去體驗】的意圖進行的獨自旅行。 然後查了大概的路線之後就出發了。 先說我真的很少搭公車,高中搭公車的記憶都是很累站很久,而且我會暈車,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很少選擇搭公車了。 我先到了新店捷運站,
Thumbnail
先甘後苦的一天。首先在蘇花公路北段,現在很適合騎自行車,可以靠周遭美景來忘卻爬坡的痛苦。接著在宜蘭濱海遭受逆風及下雨,渾身濕透又疲憊的我決定搭火車抵達住宿地。
Thumbnail
地方創生雖然是2014年才出現的新名詞,不過更早之前台灣就已經種下了地方創生的根。自1990年代起,台灣經歷了不同階段的地方創生(在台又可稱社區總體營造),究竟台灣的本土脈絡為何,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