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老爸有位朋友是總鋪師,因廚藝精湛在中部有不少法會都能看到他在香積忙進忙出的身影。聽兩老與眾多師兄姐閒聊時提到這位總鋪師,都對他盡心盡力將所有休閒時間貢獻在法會當志工很是讚嘆,我心裡也很佩服,想不到有人可以發心將內財佈施做得這麼徹底。
只是這半年來大家再聊到這位總鋪師時,從讚嘆變成了嘆息:「另一半強烈懷疑他與其他志工師姐們有染,除了緊迫盯人,走到哪跟到哪外,還會過濾手機來電與訊息,無法第一時間聯絡到人……等等。」比較令我訝異的是,這群志工長輩們幾乎都一面倒覺得是女方在無理取鬧,而總鋪師也向精舍請示過幾次:「同修最近性情大變,開始阻礙他當志工,是否有被干擾?」經佛菩薩開示結果都是「沖犯」,請精舍幫忙處理後有好一些,但沒幾天又恢復原狀。
我趁這幾次機會稍稍跟兩方聊了一下,自然是互相抱怨對方,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也猜出一點點頭緒,總鋪師花太多時間在法會志工上而忽略了家庭,另一半長期隱忍,超出臨界點而有了後來的結果。阿伯的開示語錄中,關於佈施的內容不少,很多都強調要「量力而為」,不能因此而影響到家庭與生活。當初要是能香積與家庭兼顧,甚至引領另一半一同來參與,或許他們現在會是人人羨慕的修行眷侶也不一定。
另外從中也認知到,當滿腦子都是別人的過失時,基本上已經沒有空間去思考自己是否也有需要修正的地方。《六祖壇經》:「吾之所見,常見自心過愆,不見他人是非好惡」、「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現在有點懂了!
分享二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同時有佛性和獸性,獸性高於佛性,會走向毀滅;佛性高於獸性,才能太平。修行,是使佛性勝過獸性(劣根性),佛性者多時,良幣趨逐劣幣,良善安樂,太平盛世;獸性者多時,劣幣趨逐良幣,邪險重利,世界混沌。」
回顧自己過去幾個月的心得文,發現文章內容帶有計較、不甘願等心態,直到最近重新聽聖嚴法師的《壇經精選集》時,其中的兩句話:「心裡放不下人,是沒有慈悲;心裡放不下自己,是沒有智慧。」讓我好慚愧。自己還是沒有慈悲的心胸對待他人,沒有智慧去處理自己遭遇的事物,隨順自己的喜好反應,做出種種貪嗔癡的行為。
聖嚴法師也提出了練習淡化自我執著的方法,自己有試著去轉念練習,雖然還是常常破功,但不希望自己成為追求安逸舒適的野獸,而是能夠有智慧的處理所遭遇的事物。
(分享完畢)
精舍常提醒眾生,行善佈施要「量力而為」,不能因執著於行善佈施,卻讓自己家裡沒有米下鍋、沒有錢繳房貸!同樣的道理,付出時間和體力當義工,上天會非常讚嘆您,但同樣也要「量力而為」!對眾生付出不求回報的同時,更要兼顧、安撫到自己家人的內心感受,才不致於本末倒置,對外造善業、度了眾生,對內卻對最重要的家人疏於照顧,任其風雨飄搖!
阿伯曾經對「修行」做了非常貼切的描述:「何謂修行?簡單講,就是修正不正確的行為,矯正偏差的觀念,使思想與行為合於天地法則。」家人是很深的緣份,我們的所做所為,不論行善佈施或者當義工,無非都是希望家庭生活能夠越來越好,如今卻因為這些善行,讓家人間產生誤會、隔閡,甚至進而排斥佛法,有了謗佛、謗法的言行舉止,這時要「常見自心過愆,不見他人是非好惡」,要自己深切反省,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差錯,而不是將過錯全推給對善業不了解的家人,一味責備他們就是心胸狹隘、格局不大、沒有佛緣、不懂得體諒……!
修行,是修正「自己」不正確的行為,矯正「自己」偏差的觀念;不是遇到事情後,一味地放大「別人」的行為,計較「別人」的錯誤。人們常常太過於追求金錢,或者執著於心中某件事、某件善行,反而看不見身邊人,忽略了關心與陪伴,讓彼此的關係漸行漸遠。疏忽了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每個人的幸福來源,來自於美好、和樂的人際關係,包含親情、愛情、友情,而不是金錢或是某些善行義舉。
「要勸化別人,尤其是佛緣較淺者,要婉轉,看時機引導。」當家人對自己的所做所為有了誤解,產生了不安全感,請給予最大的包容,回歸到最原始的初衷─ ─擁抱家人,讓我們先回歸到保護家人與照顧家人,畢竟,要先安內,才能攘外。欲求出世,先得入世;欲度眾生,也不要忘了度家人。家庭是最好的修行道場,善待自己的家人,好好經營家庭生活,在紅塵歷經大悲大惡大苦,仍能保持本心不負,方為大善!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