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影評|《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看見屬於台灣的友善包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恐同的直男警察吳明翰(許光漢)誤拾地上紅包而被要求冥婚,而紅包內冥婚對象竟然還是個男的,在抗拒無效後被迫與同志男鬼毛邦羽(林柏宏)冥婚的吳明翰不願束手就擒,為了擺脫這個鬼老公趕緊讓他去投胎,吳明翰努力完成毛毛遺願,還替他查案追兇找到撞死毛毛的真兇,直男與同志,警察和冤鬼,就此攜手展開一段爆笑中帶著淚的旅程。
來自傳統民俗的信仰,許多人從小聽過千萬不要在路邊撿到來路不明的紅包,否則裡面很可能不僅沒有意外之財,還必須要跟紅包裡頭髮的主人冥婚,因此傳統上冥婚充滿神祕以及恐懼,也常被拿來當作鬼片要素,但是《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非常完美的把冥婚洗白成了喜劇片的元素。然而如果單純把《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當成喜劇片就完全小看了這部片,片中融合了各種議題和刻板印象,讓人翻白眼的直男、流裡流氣的同志、漂亮的女性花瓶還有古板暴躁的老父親,編劇沒有給每一個角色寫上成長線,有些角色是表裡不一漂亮翻身,有些角色誤會來自不瞭解,連小配角都有完整背景設定,每個人物性格表現都跟第一印象不盡相同又有跡可循,值得重刷去發現這許多鋪陳的小細節。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這些角色設定都故意帶有刻板印象,但林柏宏在訪談中說到「可能很多人用同志角度看待毛毛,不過我不覺得同志就是一個角色,同志有一千種樣子,異性戀也有一千種樣子,要拿捏他是什麼樣子的個性,不希望變成很刻板的同志樣貌。
電影開頭吳明翰像個敏銳又熱血的警察,輕易設下陷阱發現細節,一邊喊著「死GAY」一邊把犯人逮捕,回到警局後又馬上飛車支援毒販抓捕,但是吳明翰身為警察的高光時刻也就到此為止,接下來觀眾就很自然地發現吳明翰只是稍微優秀,但橫衝直撞的熱血小傻子。在被迫跟毛邦羽明婚後,嘴上「死GAY死GAY」喊不停,但對同性戀的反感更多的表現在害怕上,而不是覺得同低人一等的看不起,搭配後面他們相處後對毛邦羽說的「你只是希望有人能愛你一輩子」,令人感覺吳明翰的恐同,其實是因為不瞭解延伸的害怕而非歧視,所以在瞭解後也會說出「上輩子你養我,這輩子我養你啦」這樣安慰人的話。我自己覺得吳明翰的形象很台灣,台灣社會的尊重、友善、包容並不是來者不拒的歡迎接納,台灣其實很害怕改變,對於不熟悉的東西需要很長時間的試探(電子支付、airbnb、同性戀),屬於台灣的尊重、友善、包容是雖然還不認同,但給予不同聲音跟文化生存發展的空間,尊重每一個人各自選擇的權利,也尊重自己反對的聲音
毛邦羽是個斯文的台大生,重視環保議題,聰明、帥氣、有點優越感,內心不是無比強大,會小心地守護自己同志的秘密,但也會為愛嘗試勇敢爭取。《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大部分的議題都繚繞在毛邦羽身上,包含同志、冥婚、環保,還有與家人的隔閡與相處等等,可以說他是這部電影真正的靈魂人物,而因為毛邦羽有點傲嬌可愛的表現以及電影喜劇的調性,讓這些原本沉重的議題變得可以輕鬆走進觀眾的心裡,種下一顆慢慢思考的小種子。
另外毛邦羽跟阿嬤感情還有番外篇,電影中的阿嬤觀念開放接受孫子是同志,還幫他找對象冥婚,而在蔡依林為電影量身打造單曲《親愛的對象》MV中,其實毛毛跟阿嬤也有過誤會,在看電影前先看一下4分鐘的MV會對毛邦羽自我認同的不安感跟他與阿嬤的感情更有帶入感。
警局中有兩個人不論如何努力,其他人還是不會正視他們的能力,一個是總是被找去拍宣傳海報、在典禮上幫長官別胸花的林子晴,另一個則是不斷被叫死胖子的警察學弟小胖。林子晴對於自己花瓶的刻板印象早已經懶得去解釋什麼,反而利用這些印象去達到她的目的,最後帥氣甩出一句「花瓶哪是你能一眼就看穿的,能一眼看穿的叫做玻璃杯」。小胖給人的印象是不斷地在吃,行動不敏捷又膽小,甚至被質問為何要當警察,但關鍵的一槍卻是由他射出,只能說打臉打的疼。
這是一部適合闔家觀賞的喜劇(如果介意髒話太頻繁也許不適合小孩),我原本不想去電影院看,只想等之後在網路串流平台觀看,但是看完後發現這是我少數願意進院二刷的好片,《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不會沉重細膩到無法段時間承受第二次,但又同時精彩融合靈異、警匪、喜劇,同性多個議題,有許多鋪陳的細節值得重看去發現,而且我很喜歡結局的安排,至少我認為那不是愛情。而在節奏上安排的也很好,讓人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就笑了,還有總是出現的猝不及防的打臉跟金句,喜劇精隨掌握的牢牢的,甚至有台灣電影難得的警匪追逐,在特效跟音樂上都讓人感受到滿滿的誠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22內容數
電影短短的幾小時,凝聚了藝術美感、演員情緒、編劇故事、導演世界,在關片後腦中總浮現一縷靈感卻又隨風而逝 ,所以記錄下來,雖然不是專業影評,但希望這些讓文字可以有機會與各位默默談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urmu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別於過《阿達一族》描寫整個家族成員獨特價值觀及有趣互動,這次電視劇版本的《星期三/Wednesday》故事主軸環繞著女兒星期三,在原本學校為了確保只有自己可以欺負弟弟而惹上麻煩,因此只能轉學到奈落學院(Nevermore Academy),星期三在這間學校遇到狼人、吸血鬼、海妖,並遭受怪物追殺,於
《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改編自劉宗瑀醫師的同名小說,小說的基調就是喜劇,做電視劇改編時少見的堅持做了醫療喜劇的定位,不走偶像劇路線,在醫療方面做足功課,健保制度、醫療糾紛、醫病關係、手術假體等都經得起專業人員拿放大鏡檢視,但既不是《白色巨塔》也不是《麻醉風暴》,過去在台灣幾乎沒有同類的戲劇。
《拆彈專家2》以倒敘法開場,電影一開始香港國際機場就被核彈炸毀,但這一切卻是源於曾經為了救人連命都不要的拆彈專家的憤怒。整部電影在炸彈種類與爆炸地點設計相當多樣化,以爆炸事件最為角色心境轉變的分節點,從爆炸程度到施放人員內心的憤怒都是循序漸進越來越大的,最終使用核彈炸毀整個令他們憤怒的社會。
2020年是個特殊的年度,受到COVID-19疫情蔓延全球的影響,看到了許多歷史上未經歷過的恐慌現象,醫療資源排擠、地區性歧視、大規模封城、股市融斷...有些事情的後續效應仍在持續發酵未見結果,這樣的情形下《屍速列車2:感染半島》這部片感覺特別符合時事。
2004 年的你幾歲呢?當年的我們在還未從規模9.1的大地震反應過來時,南亞大海嘯緊接著到來,以奪走超過20萬人命的姿態告訴我們人類有多渺小。然而,在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外海發生規模規模 9.0 的大地震與隨之,大自然又一次的告訴我們,人類遠比自己想像的更加渺小,我們仍然太過自大了
前幾年看到《POKÉMON 名偵探皮卡丘》真人版大叔配音還長毛的皮卡丘時,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崩潰地喊說這不是皮卡丘,希望片商不要再用新的動畫技術毀了我童年的美好回憶了,但是這次《超夢的逆襲:進化》使用3D動畫技術重製1998年《超夢的逆襲》神奇寶貝依舊可愛,而且3D立體化了,讓人更想要養一隻夢幻
有別於過《阿達一族》描寫整個家族成員獨特價值觀及有趣互動,這次電視劇版本的《星期三/Wednesday》故事主軸環繞著女兒星期三,在原本學校為了確保只有自己可以欺負弟弟而惹上麻煩,因此只能轉學到奈落學院(Nevermore Academy),星期三在這間學校遇到狼人、吸血鬼、海妖,並遭受怪物追殺,於
《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改編自劉宗瑀醫師的同名小說,小說的基調就是喜劇,做電視劇改編時少見的堅持做了醫療喜劇的定位,不走偶像劇路線,在醫療方面做足功課,健保制度、醫療糾紛、醫病關係、手術假體等都經得起專業人員拿放大鏡檢視,但既不是《白色巨塔》也不是《麻醉風暴》,過去在台灣幾乎沒有同類的戲劇。
《拆彈專家2》以倒敘法開場,電影一開始香港國際機場就被核彈炸毀,但這一切卻是源於曾經為了救人連命都不要的拆彈專家的憤怒。整部電影在炸彈種類與爆炸地點設計相當多樣化,以爆炸事件最為角色心境轉變的分節點,從爆炸程度到施放人員內心的憤怒都是循序漸進越來越大的,最終使用核彈炸毀整個令他們憤怒的社會。
2020年是個特殊的年度,受到COVID-19疫情蔓延全球的影響,看到了許多歷史上未經歷過的恐慌現象,醫療資源排擠、地區性歧視、大規模封城、股市融斷...有些事情的後續效應仍在持續發酵未見結果,這樣的情形下《屍速列車2:感染半島》這部片感覺特別符合時事。
2004 年的你幾歲呢?當年的我們在還未從規模9.1的大地震反應過來時,南亞大海嘯緊接著到來,以奪走超過20萬人命的姿態告訴我們人類有多渺小。然而,在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外海發生規模規模 9.0 的大地震與隨之,大自然又一次的告訴我們,人類遠比自己想像的更加渺小,我們仍然太過自大了
前幾年看到《POKÉMON 名偵探皮卡丘》真人版大叔配音還長毛的皮卡丘時,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崩潰地喊說這不是皮卡丘,希望片商不要再用新的動畫技術毀了我童年的美好回憶了,但是這次《超夢的逆襲:進化》使用3D動畫技術重製1998年《超夢的逆襲》神奇寶貝依舊可愛,而且3D立體化了,讓人更想要養一隻夢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小丑:雙重瘋狂》講述著亞瑟·佛萊克(瓦昆·菲尼克斯飾)面對觀眾期待與自我認知掙扎的故事,如果你是蝙蝠俠迷或是為《小丑》而來觀賞這部電影的人,那麼你很有可能失望,但這部電影在求愛與自我認同的掙扎仍然保握很好,以及籠罩整部劇那照不暖人的陽光也依舊帶給人無力的絕望,不將它當作續集其實還是一部抓人的電影。
隱形冠軍一詞是否存在著一個迷失,我想說的是,能在一個領域拿到冠軍的人或公司,都不太可能會默默無名吧,是否也表示該領域可能很少人投入競爭,也沒有多少人在意,才會顯得隱形冠軍? AI答:您點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觀點。「隱形冠軍」這個詞乍看之下似乎有些矛盾,冠軍通常意味著備受矚目,但「隱形」卻又暗示了低調與
說人生,話人生,當我們講到「這就是人生」的時候, 通常就會強制結束對話,這句話, 有強大的句點作用。 《世說》裡面也有一個例子: 「陳林道在西岸,都下諸人共要至牛渚會。陳理既佳,人欲共言折。 陳以如意拄頰,望雞籠山歎曰: 『孫伯符志業不遂!』 於是竟坐不得談。」 大意是說
雖然我不喜歡鬼丈夫幾乎把毀容這個痛苦拿來當男樂梅角在一起的阻礙,但我還是慶幸我有把鬼丈夫看完,因為我真的太愛配角楊萬里了。 楊萬里是個大夫,是他衝進火場把起軒救出來,然後盡心盡力的照顧,才讓起軒撿回一條命。 而紫煙,她是因為媽媽紡姑被起軒的表舅欺騙玩弄,當初紡姑求起軒奶奶替她作主,奶奶卻把她趕出
Thumbnail
結合同志、冥婚和辦案議題,平常鮮少在看國片的我,也被2023年上映的《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新穎的題材吸引。當然,我不會說這部電影毫無瑕疵,畢竟劇情確實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但若單純從輕鬆看喜劇的角度切入,個人覺得還是有可看性的。 電影劇情描述一名恐同男警吳明翰因一次執行任務,在地上撿到紅包,
Thumbnail
初見這標題,你可能會歪著頭,想說:「默默無名的創作者,哪有什麼特權,請問?」在這年代,每個人都想快速成名,網紅、KOL、爆紅,乍聽幾個關鍵字,便像聚光燈打在臉上,搖身一變,閃閃發亮。社群媒體的發達,讓人可隨時隨地發表想法,滿腦子打轉的,都是如何成名,如何博得廣大曝光,而你說默默無名有好處?
Thumbnail
台灣大哥和紐約大哥 前一陣子無意間看到一部電影介紹「周處除三害」。 查了一下,因為對電影中的主角原型人物產生興趣所以就看了這部電影。香港導演導的戲果然在武打動作部分很精湛,另外這是我第一次看阮經天的戲(好落伍我😅),才發現他的演技真好。 電影中的原型人物曾是台灣十大通緝要犯之一。看了他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譚柏裕的狂抽猛送,他都能感覺湯成紀的顫抖痙攣不斷,而且湯成紀那帶哭腔的呻吟更是讓譚柏裕耳朵充滿震撼,「老婆你真的好會叫,是鼓舞老公一定要好好滿足你,把老婆餵飽——」隨便譚柏裕嘴巴要怎麼講老公老婆,湯成紀是放給他這次權力,只要他能讓他好好享受高潮衝浪快感,任憑譚柏裕那張嘴高興。從國中跟爸比湯將臣、爸地
Thumbnail
​ ​ ​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 ​ ​— 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 ▌什麼是朋友? ​大家有沒有遇過有一種『朋友』,只希望你能幫他做些什麼,但是他卻不願付出及關心,這樣的「友誼」關係,感覺只是單向的提供價值,有時,自己都懷疑跟他真的是朋友嗎?
Thumbnail
去年冬天,難得和友人去看了這部電影,我們笑說,其實是為了吳慷仁而來的呢!原本只稍稍看過預告的我,沒想到會在電影院裡止不住地落淚。明明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兩人,卻有著深厚的兄弟情,尤其當阿迪對阿邦說:「他們不要我的時候,只有你要我,現在連你也不要我了嗎?」 那時候,我的心真的好沉、好重。如果可以,沒有人想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小丑:雙重瘋狂》講述著亞瑟·佛萊克(瓦昆·菲尼克斯飾)面對觀眾期待與自我認知掙扎的故事,如果你是蝙蝠俠迷或是為《小丑》而來觀賞這部電影的人,那麼你很有可能失望,但這部電影在求愛與自我認同的掙扎仍然保握很好,以及籠罩整部劇那照不暖人的陽光也依舊帶給人無力的絕望,不將它當作續集其實還是一部抓人的電影。
隱形冠軍一詞是否存在著一個迷失,我想說的是,能在一個領域拿到冠軍的人或公司,都不太可能會默默無名吧,是否也表示該領域可能很少人投入競爭,也沒有多少人在意,才會顯得隱形冠軍? AI答:您點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觀點。「隱形冠軍」這個詞乍看之下似乎有些矛盾,冠軍通常意味著備受矚目,但「隱形」卻又暗示了低調與
說人生,話人生,當我們講到「這就是人生」的時候, 通常就會強制結束對話,這句話, 有強大的句點作用。 《世說》裡面也有一個例子: 「陳林道在西岸,都下諸人共要至牛渚會。陳理既佳,人欲共言折。 陳以如意拄頰,望雞籠山歎曰: 『孫伯符志業不遂!』 於是竟坐不得談。」 大意是說
雖然我不喜歡鬼丈夫幾乎把毀容這個痛苦拿來當男樂梅角在一起的阻礙,但我還是慶幸我有把鬼丈夫看完,因為我真的太愛配角楊萬里了。 楊萬里是個大夫,是他衝進火場把起軒救出來,然後盡心盡力的照顧,才讓起軒撿回一條命。 而紫煙,她是因為媽媽紡姑被起軒的表舅欺騙玩弄,當初紡姑求起軒奶奶替她作主,奶奶卻把她趕出
Thumbnail
結合同志、冥婚和辦案議題,平常鮮少在看國片的我,也被2023年上映的《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新穎的題材吸引。當然,我不會說這部電影毫無瑕疵,畢竟劇情確實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但若單純從輕鬆看喜劇的角度切入,個人覺得還是有可看性的。 電影劇情描述一名恐同男警吳明翰因一次執行任務,在地上撿到紅包,
Thumbnail
初見這標題,你可能會歪著頭,想說:「默默無名的創作者,哪有什麼特權,請問?」在這年代,每個人都想快速成名,網紅、KOL、爆紅,乍聽幾個關鍵字,便像聚光燈打在臉上,搖身一變,閃閃發亮。社群媒體的發達,讓人可隨時隨地發表想法,滿腦子打轉的,都是如何成名,如何博得廣大曝光,而你說默默無名有好處?
Thumbnail
台灣大哥和紐約大哥 前一陣子無意間看到一部電影介紹「周處除三害」。 查了一下,因為對電影中的主角原型人物產生興趣所以就看了這部電影。香港導演導的戲果然在武打動作部分很精湛,另外這是我第一次看阮經天的戲(好落伍我😅),才發現他的演技真好。 電影中的原型人物曾是台灣十大通緝要犯之一。看了他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譚柏裕的狂抽猛送,他都能感覺湯成紀的顫抖痙攣不斷,而且湯成紀那帶哭腔的呻吟更是讓譚柏裕耳朵充滿震撼,「老婆你真的好會叫,是鼓舞老公一定要好好滿足你,把老婆餵飽——」隨便譚柏裕嘴巴要怎麼講老公老婆,湯成紀是放給他這次權力,只要他能讓他好好享受高潮衝浪快感,任憑譚柏裕那張嘴高興。從國中跟爸比湯將臣、爸地
Thumbnail
​ ​ ​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 ​ ​— 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 ▌什麼是朋友? ​大家有沒有遇過有一種『朋友』,只希望你能幫他做些什麼,但是他卻不願付出及關心,這樣的「友誼」關係,感覺只是單向的提供價值,有時,自己都懷疑跟他真的是朋友嗎?
Thumbnail
去年冬天,難得和友人去看了這部電影,我們笑說,其實是為了吳慷仁而來的呢!原本只稍稍看過預告的我,沒想到會在電影院裡止不住地落淚。明明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兩人,卻有著深厚的兄弟情,尤其當阿迪對阿邦說:「他們不要我的時候,只有你要我,現在連你也不要我了嗎?」 那時候,我的心真的好沉、好重。如果可以,沒有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