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大戰時期,知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寫了一封表示德國可能正在發展全新量級炸彈的信給美國總統羅斯福,美國因此開啟了原子彈研製的曼哈頓計劃,但這項計畫的主持人卻不是愛因斯坦,而是由同在美國推廣量子物理的奧本海默組建的科學家團隊,在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共同研製原子彈,這個耗資20多億美元的豪賭計劃最終成為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鍵,當美國正式向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造成數十萬計人民死亡後,奧本海默認為身為科學家的自己雙手沾滿鮮血,不停在科學探知的本質、愛國的使命感、剝奪生命的膽怯、軍備競賽的憂慮中日復一日掙扎。
奧本海默(席尼·墨菲飾)雖然是名優秀的學生,但在英國就學時因為不擅長驗證實驗求學過程並不順利,甚至用加味的氰化鉀劇毒蘋果意圖殺害教授(未遂),後來轉到德國以理論為主的學習物理,並因為美國缺乏量子物理學研究而回到美國大學任教,從一開始只有一位學生到後來的一群學生示意著奧本海默成功將量子物理帶回美國。
美國政府在愛因斯坦的警告中,得知德國很可能正在研究原子武器,萊斯利·格羅夫斯軍官(麥特·戴蒙飾)找到奧本海默提出原子彈研製項目,雖然奧本海默對共產主義的好奇與連結勢必對但的安全許可證申請有影響,但是格羅夫斯軍官還是選擇由奧本海默擔任項目主持人,因為不能讓納粹率先製造出原子彈,而當時德國已經至少領先美國12個月甚至18個月。項目研究期間,科學家們發現的一種人類可能無法承受的後果,核反應無法停止最終點燃大氣層,奧本海默立刻找到愛因斯坦討論可能性,但愛因斯坦卻說他們的數學都不好,要奧本海默找數學好的人驗證這件事的可能。驗證的結果是機率幾乎是零,在最終試爆前格羅夫斯軍官得知這件事進一步詢問「幾乎是零?」,奧本海默眼神飄移但語氣灑脫的說「光憑理論你想怎樣?」,「最好就是零」格羅夫斯軍官衷心的回答。
美國原本研發原子彈的目的是不能讓納粹先製造出原子彈,但隨著希特勒自、殺德國投降,原子彈轉而用到了日本,在選擇投放地點時,京都原本被選為轟炸的目標之一,但被美國戰爭部長以自己曾在京都度蜜月否決,因為他瞭解京都文化對日本的重要性,這只會讓戰爭變成不止不休。三位一體核試驗的成功後,廣島與長崎成為首批核武器攻擊的地點,更讓世人見證核子武器的恐怖。成為「原子彈之父」的奧本海默對總統說覺得自己手沾滿鮮血,但杜魯門卻拿出出白帕擦手說「你以為大家在乎做炸彈的是誰嗎?他們只在乎炸彈是誰丟的,而下令的人是我,滾出去,我不想再看到這個哭哭啼啼的傢伙。」
大戰英雄「原子彈之父」卻在冷戰時期麥卡錫的年代,被美國原子能委員會主席史特勞斯(小勞勃·道尼飾)的政治操弄指控為蘇聯間諜,並以不公平不公開的祕密聽證會,不停逼問奧本海默交代自己的婚外情、與共產主義的關係、對原子彈和氫彈的憂慮等,羞辱奧本海默、撤銷他的安全許可證,禁止奧本海默接觸核能資料,抹殺他的職業成果賀貢獻和名譽。妻子和好友問奧本海默為何不反抗,他只說他有他的原因,電影最後愛因斯坦說「有一天他們會頒發一個勳章,代表他們原諒你了,然後相互握手...為了他們的氣度」,或許奧本海默想透過這樣的方式贖罪。
奧本海默的老婆凱瑟琳(艾蜜莉·布朗飾)雖然也是高知識份子植物學家,但受當時代社會的束縛困在家庭,個人意識感覺並不出彩,我一開始不太懂為什麼奧本海默喜歡她,只覺得是真實事件有的人物,後面奧本海默在失去瓊瀕臨崩潰還有聽證會被迫說出偷情事件時,凱瑟琳一方面介意情婦一方面非常確定自己要的是什麼,既不隱藏自己的不滿也條理分明地強硬支撐奧本海默,而且奧本海默也很清楚凱瑟琳的堅強,凱瑟琳在最後聽證會上反駁律師的氣勢,直接將感情的互信、社會對女性的期望、高知識女性幾個邏輯一整個串起來,更別說在所有人都還不確定是誰要拉下奧本海默時,直接看破史特勞斯的手腳「真正的小人,跟聖人一樣有耐心」,真的不要小看女人。
美國原子能委員會主席史特勞斯(小勞勃·道尼飾)也很精彩,一直表現的真誠關心科學,但因為對奧本海默懷恨在心,他抓住機會利用政治角力的規則,借刀對奧本海默跟共產主義關係進行指控,而且偽裝成要幫忙的樣子,在被助理戳破他就是拿刀的人時,還說「權力本來就隱藏在陰影之下」,把自大表現得無比自然。而且他一直認為奧本海默與愛因斯坦對話時,說了自己的壞話導致愛因斯坦不看他,助理一句台詞「你不覺得他們有可能是在講更重要的事嗎?」直接把史特勞斯的自以為跟壞人角色做了定位。
我在網路上搜尋奧本海默的照片時,有時候分不太出來那到底是奧本海默還是席尼·墨菲,雖然這中間有我臉盲的因素,但不可否認他們真的長得很像,除了長相的優勢,席尼·墨菲也真的演繹得很好,奧本海默天之驕子的自信,科學家的直白,還有每當他試圖提醒當局這種武器的危險性、每當有人提到這種武器會造成多少血腥時,他那清澈湛藍眼眸中的顫抖,理性和感性在心中拉扯。
電車難題是沒有最佳解法的,沒人知道以這種方式終止戰爭到底是減少了犧牲還是造成更大傷害,而生命價值也不是能簡單用數字轉換衡量的,原子彈或許沒有點燃大氣層,但它造成的反應也尚未終止,奧本海默終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卻也無形中引發他最擔憂的軍備競賽。
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在《奧本海默》上映前,就明說劇本改編自《美國普羅米修斯:羅伯特.奧本海默的勝利與悲劇》一書,而《奧本海默》開頭就講述了普羅米修斯將火種偷出來分享給人類,震怒的宙斯將他綁在高加索山脈受老鷹啄食肝臟的無盡處罰故事。這與奧本海默如此相像,他帶給人類前所未有的科技核武器,但他卻在戰爭後被所有人唾棄,或許是我因為我沒親身體會過冷戰的緊迫,所以我還是覺得這是一件讓「為眾人抱薪者,凍斃於風雪」的事。
《奧本海默》不是單純的採用順序或到續進行,而是多點非線性的時序的,雖然不至於像《天能》那樣來回複雜,但當初《天能》已有準備一開始便腦力全開,反而《奧本海默》讓我有些措手不及,有些部分不是很清楚先後,不過由彩色與黑白畫面分別還是可以基本瞭解時間線的交錯。諾蘭的電影依舊是滿滿的細節,許多台詞都能前後呼應,核彈試爆光速與聲速差異、物理學專有名詞、麥卡錫主義、世界大戰到冷戰政治轉變等,而且或許因為奧本海默跟愛因斯坦都是猶太人,背景緊貼二戰時期,有些對話都可以看出猶太人面臨的歧視與排斥,但又非常簡短淺嚐即止,我猜是因為《奧本海默》是主觀視角的關係,奧本海默出生在美國而且家境也好,生平受到的質疑更多是基於共產主義的關聯而非猶太裔。
另外有個有趣的事,三位一體核試驗的時候觀看現場有三個有趣的人,一個人非常有保養觀念的在臉上塗了厚厚的防曬乳,另一個坐在車裡堅持不透過黑玻璃而用用雙眼觀看結果,還有一個人在這個應該嚴謹而重大的現場竟然帶了小鼓還打起來,PPT上有人說後兩個都是費曼,我是覺得跟《別鬧了,費曼先生》裡的形象很像,但原諒我觀影時並沒有觀察到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