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故事#18|從孩子身上學到感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天,我們一家三口出門遊玩。
我在車上提醒女兒,要記得感謝先生開車載她出去玩,這樣才會常常開車載我們出去玩。
女兒竟回說:「欸,不是『我』,是『我們』啦,媽媽你也要感謝爸爸。」天啊!我被三歲的女兒糾正了。
沒關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我趕緊說:「啊,對對對,我們一起來感謝爸爸。」
別總是想教孩子,想想我們可以跟孩子身上學點什麼吧!
更多有趣親子互動內容就在《#讓孩子成為自己人生的專家 :15個「遇」兒心姿態,展開親密的親子之旅》
MOMO購書網址:https://ppt.cc/fod9cx
博客來購書網址:https://ppt.cc/fNma8x

💝感謝文字讓我們彼此相遇💝
如果,喜歡我的文字,請你給我一個愛心,或是追蹤、分享與贊助我的書寫哦!
也可以搜尋臉書粉絲專頁: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話
祝福你,看到更多喜歡的文字,以及幫助你的生活改變得更加美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邀您一同品味平凡生活裡的美好故事,傳遞與延續生命裡的愛與正向能量。聯繫方式:waiting10722@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天,女兒正在喝奶,我心血來潮地對她說:「媽媽唱歌給你聽好嗎?」聽人說,孩子多聽聽父母的歌聲,有助於情緒穩定。 沒想到,女兒立即移開奶嘴,對我說:「不行,這樣太吵了。」結果竟然變干擾情緒,難道穩定情緒的效用,取決歌聲如何嗎?
這天,我們一家出門遊玩,女兒玩得很開心,但我準備的水壺太小罐,根本不夠女兒喝,我們只好去超商買瓶礦泉水,先生也順手買了一瓶運動飲料。 當女兒喝著礦泉水時,還問我是否要喝?但我比較想喝運動飲料,所以拒絕了女兒。 我在喝運動飲料前一刻,女兒突然停下喝水動作,一直望著我,我不知哪來的靈感對她說...
有一天晚上,我心血來潮並帶著一點白癡,對著女兒說:「你看,我可以把食物變不見哦!」 接著,我就把食物放進嘴巴,咬碎之後,吞下肚裡,再得意地說:「你看,食物不見了!」語畢後,我還特別張開嘴巴證明,有小孩之後再成熟的大人也會變幼稚。 女兒瞪大眼睛,興奮地說:「我也要把食物變不見!」
還記得,父母親從小就勸誡我:別占他人便宜,也別麻煩別人。但我卻矯枉過正,經常心口不一。 最常見的例子是,當他人大方請我吃東西時,我心裡很想吃,但卻因為「客氣」而百般推託;我的不自在間接影響了現場氣氛,由舒適轉為尷尬,令對方也不自在起來。 最後,當女兒將剩下的半口餅乾塞進小嘴時,又是一臉滿足的樣子。
一直以來,我都採取同理心的態度來陪伴孩子。 我經常自問:「想要孩子如何對待我,那我就如何對待她吧!」所以,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很少暴怒或責罵孩子,因為我也不喜歡有人用憤怒的口吻指責或命令我。 然而,接連好幾天,女兒因為各種事情鬧脾氣,讓我愈來愈感疲乏,差點就讓「一片尿布」壓垮我這新手媽媽。
原來養育孩子的家庭生活,不是驚嚇連連,就是驚喜不斷,結局永遠和自己預料的不一樣。每天面對孩子天真的反應,有時令我會心一笑,但有時卻是哭笑不得,整顆心都懸在孩子身上。 當下我乾愣在那裡,真是哭笑不得啊! 本文首刊於《人間福報》2021.12.3〈甜密日常〉我家寶貝
有天,女兒正在喝奶,我心血來潮地對她說:「媽媽唱歌給你聽好嗎?」聽人說,孩子多聽聽父母的歌聲,有助於情緒穩定。 沒想到,女兒立即移開奶嘴,對我說:「不行,這樣太吵了。」結果竟然變干擾情緒,難道穩定情緒的效用,取決歌聲如何嗎?
這天,我們一家出門遊玩,女兒玩得很開心,但我準備的水壺太小罐,根本不夠女兒喝,我們只好去超商買瓶礦泉水,先生也順手買了一瓶運動飲料。 當女兒喝著礦泉水時,還問我是否要喝?但我比較想喝運動飲料,所以拒絕了女兒。 我在喝運動飲料前一刻,女兒突然停下喝水動作,一直望著我,我不知哪來的靈感對她說...
有一天晚上,我心血來潮並帶著一點白癡,對著女兒說:「你看,我可以把食物變不見哦!」 接著,我就把食物放進嘴巴,咬碎之後,吞下肚裡,再得意地說:「你看,食物不見了!」語畢後,我還特別張開嘴巴證明,有小孩之後再成熟的大人也會變幼稚。 女兒瞪大眼睛,興奮地說:「我也要把食物變不見!」
還記得,父母親從小就勸誡我:別占他人便宜,也別麻煩別人。但我卻矯枉過正,經常心口不一。 最常見的例子是,當他人大方請我吃東西時,我心裡很想吃,但卻因為「客氣」而百般推託;我的不自在間接影響了現場氣氛,由舒適轉為尷尬,令對方也不自在起來。 最後,當女兒將剩下的半口餅乾塞進小嘴時,又是一臉滿足的樣子。
一直以來,我都採取同理心的態度來陪伴孩子。 我經常自問:「想要孩子如何對待我,那我就如何對待她吧!」所以,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很少暴怒或責罵孩子,因為我也不喜歡有人用憤怒的口吻指責或命令我。 然而,接連好幾天,女兒因為各種事情鬧脾氣,讓我愈來愈感疲乏,差點就讓「一片尿布」壓垮我這新手媽媽。
原來養育孩子的家庭生活,不是驚嚇連連,就是驚喜不斷,結局永遠和自己預料的不一樣。每天面對孩子天真的反應,有時令我會心一笑,但有時卻是哭笑不得,整顆心都懸在孩子身上。 當下我乾愣在那裡,真是哭笑不得啊! 本文首刊於《人間福報》2021.12.3〈甜密日常〉我家寶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從女兒「在學校要吃餅乾、喝紅豆湯,還要喝水耶!」的可愛回應出發,反思生命中感到疲累的時刻,並體悟到擁有才能付出,才能感到疲累,這份疲累背後,或許正藏著他人的羨慕。
前言 小外孫回來這幾天,對養兒,育兒,以及與幼兒相處等都有了極為新奇和深刻的領悟和感受。 自己有孩子時,因為我在花蓮上班,因此大概都是內子在照顧和教育,內子有時會提到當時的狀況,因為三個孩子年紀相隔不遠,因此她常會提到如何把三個孩子叫起來,匆忙的用過餐,然後把小的送去奶媽家,再送兩個大的去上課;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這是一個爸爸和兒子在大賣場的有趣互動。無論你是一個父母親或未來的父母親,這個故事對你來說都是一個美好的教訓。
Thumbnail
#課題分離 #運用自然結果 記得參加親子團時,孩子需要自己背包包,裝要帶出門的用品。 當時快滿四歲的小乖,這些能力是有的,練習起來不算難。 參與後我們在家庭端也一起練習, 我先要求自己把我自己的用品背在身上,不再像以往可以由推車來協助。 水壼成一項挑戰,畢竟以前有推車,我會多帶一
Thumbnail
父母透過「故事隱喻」的方式,來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以及如何運用隱喻來誘導孩子更好的行為。
Thumbnail
那天,我和女兒僵持了一個多小時,用盡了各種辦法,她都不肯吃藥。後來,正當我打算放棄時,我發現她是想吃藥的,只是沒有吃藥的勇氣,所以我就......
Thumbnail
一對母女在一起準備早餐的過程中,孩子突然對母親說:「媽媽,你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媽媽了。」當下,這位母親也反問孩子說:「那你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小孩嗎?」而這個孩子的回答是...
Thumbnail
每次帶孩子外出用餐時,他就會化身成為小小探險家,對各種物品感到好奇,迫不期待拿來研究,常造成父母的困擾。身為父母的你,難道每次都只能反覆制止嗎?後來,我找到一個好方法!現在,我都這麼做。 大約女兒在三歲後,她逐漸能理解「真的」與「假的」的區別,我們也開始玩一些假扮遊戲。 舉例來說,當女兒調皮
Thumbnail
從女兒「在學校要吃餅乾、喝紅豆湯,還要喝水耶!」的可愛回應出發,反思生命中感到疲累的時刻,並體悟到擁有才能付出,才能感到疲累,這份疲累背後,或許正藏著他人的羨慕。
前言 小外孫回來這幾天,對養兒,育兒,以及與幼兒相處等都有了極為新奇和深刻的領悟和感受。 自己有孩子時,因為我在花蓮上班,因此大概都是內子在照顧和教育,內子有時會提到當時的狀況,因為三個孩子年紀相隔不遠,因此她常會提到如何把三個孩子叫起來,匆忙的用過餐,然後把小的送去奶媽家,再送兩個大的去上課;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這是一個爸爸和兒子在大賣場的有趣互動。無論你是一個父母親或未來的父母親,這個故事對你來說都是一個美好的教訓。
Thumbnail
#課題分離 #運用自然結果 記得參加親子團時,孩子需要自己背包包,裝要帶出門的用品。 當時快滿四歲的小乖,這些能力是有的,練習起來不算難。 參與後我們在家庭端也一起練習, 我先要求自己把我自己的用品背在身上,不再像以往可以由推車來協助。 水壼成一項挑戰,畢竟以前有推車,我會多帶一
Thumbnail
父母透過「故事隱喻」的方式,來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以及如何運用隱喻來誘導孩子更好的行為。
Thumbnail
那天,我和女兒僵持了一個多小時,用盡了各種辦法,她都不肯吃藥。後來,正當我打算放棄時,我發現她是想吃藥的,只是沒有吃藥的勇氣,所以我就......
Thumbnail
一對母女在一起準備早餐的過程中,孩子突然對母親說:「媽媽,你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媽媽了。」當下,這位母親也反問孩子說:「那你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小孩嗎?」而這個孩子的回答是...
Thumbnail
每次帶孩子外出用餐時,他就會化身成為小小探險家,對各種物品感到好奇,迫不期待拿來研究,常造成父母的困擾。身為父母的你,難道每次都只能反覆制止嗎?後來,我找到一個好方法!現在,我都這麼做。 大約女兒在三歲後,她逐漸能理解「真的」與「假的」的區別,我們也開始玩一些假扮遊戲。 舉例來說,當女兒調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