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故事#12|照亮孩子那道光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一直以來,我都採取同理心的態度來陪伴孩子。

我經常自問:「想要孩子如何對待我,那我就如何對待她吧!」所以,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很少暴怒或責罵孩子,因為我也不喜歡有人用憤怒的口吻指責或命令我。

嬰兒時期的她,還不會說話,只能用哭來獲得安慰或食物。如今兩歲的她,已無法滿足於基本的生理需求,對這個世界有更多的好奇,但她仍習慣用哭來獲取所需;然而,並非每個需求我都能滿足,於是她就哭得愈來愈大聲,以為只要夠大聲,就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老實說,幼兒的哭聲相當令人煩躁,聽愈久就愈不耐煩;而當負面情緒被勾起後,用「罵」來制止哭泣,是最直接且省力的方式,但也是最暴力的,並且,對孩子的情緒調節毫無幫助。

因此,我會盡量讓不耐煩安守在自己的情緒結界裡,避免直接傾瀉在孩子身上。接下來,我會試著同理孩子的情緒與想法,例如說:「馬麻陪你喔!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真的會很難過。」讓她知道情緒是自然產生的,而且是可以被接納的。

然後,我會再接著說:「你的情緒只能靠自己消化,但馬麻會在旁邊陪你喔!」我想讓她知道,每個人都要學習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但這過程中,身為母親的我,願意在一旁陪伴與支持她。

raw-image

然而,接連好幾天,女兒因為各種事情鬧脾氣,讓我愈來愈感疲乏,差點就讓「一片尿布」壓垮我這新手媽媽。

當時,女兒的尿布已溼到快滲出來了,卻一直跑給我追,怎樣也不肯更換尿布,過程中還弄亂了許多家具和物品。最後,我臉色一沉,就在即將破口大罵之際,女兒見我臉色大變,立即安靜了下來,並對我說:「馬麻陪你喔!」女兒的一句話,瞬間讓我冷靜下來了。

「馬麻陪你喔!」這五個字,彷彿在告訴我:她會陪著我,但我的情緒只能自我調適,不能讓孩子負責。

果真,你若照亮孩子,未來的某個時刻,孩子也會照亮你;而你如何幫助孩子,未來的某個時刻,孩子也將如何幫助你。

本文首刊於《人間福報》2021.6.22〈親親寶貝〉 照亮孩子那道光

💝感謝文字讓我們彼此相遇💝
如果,喜歡我的文字,請你給我一個愛心,或是追蹤、分享與贊助我的書寫哦!
也可以搜尋臉書粉絲專頁: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話
祝福你,看到更多喜歡的文字,以及幫助你的生活改變得更加美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空間
248會員
324內容數
邀您一同品味平凡生活裡的美好故事,傳遞與延續生命裡的愛與正向能量。聯繫方式:waiting10722@gmail.com
2025/02/07
從女兒「在學校要吃餅乾、喝紅豆湯,還要喝水耶!」的可愛回應出發,反思生命中感到疲累的時刻,並體悟到擁有才能付出,才能感到疲累,這份疲累背後,或許正藏著他人的羨慕。
Thumbnail
2025/02/07
從女兒「在學校要吃餅乾、喝紅豆湯,還要喝水耶!」的可愛回應出發,反思生命中感到疲累的時刻,並體悟到擁有才能付出,才能感到疲累,這份疲累背後,或許正藏著他人的羨慕。
Thumbnail
2024/03/14
父母透過「故事隱喻」的方式,來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以及如何運用隱喻來誘導孩子更好的行為。
Thumbnail
2024/03/14
父母透過「故事隱喻」的方式,來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以及如何運用隱喻來誘導孩子更好的行為。
Thumbnail
2024/03/06
那天,我和女兒僵持了一個多小時,用盡了各種辦法,她都不肯吃藥。後來,正當我打算放棄時,我發現她是想吃藥的,只是沒有吃藥的勇氣,所以我就......
Thumbnail
2024/03/06
那天,我和女兒僵持了一個多小時,用盡了各種辦法,她都不肯吃藥。後來,正當我打算放棄時,我發現她是想吃藥的,只是沒有吃藥的勇氣,所以我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有沒有遇過一種情況?在餐廳裡,碰上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跟所有的孩子一樣,我的兩個孩子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這種方法簡單粗暴但的確有效⋯⋯
Thumbnail
有沒有遇過一種情況?在餐廳裡,碰上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跟所有的孩子一樣,我的兩個孩子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這種方法簡單粗暴但的確有效⋯⋯
Thumbnail
  嬰幼兒在哭泣時,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和換尿布,他也需要被接納的感受、和照顧者在一起的喜悅、安全感、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人產生正向關係,也需要感官的刺激使自身成長,所以在餵食及換尿布洗澡穿衣時,應該多跟嬰幼兒正向互動,投以「母性照顧」,可以溫柔擁抱,告訴孩子我們現在在做甚麼,輕柔觸摸孩子的身體部位告訴他
Thumbnail
  嬰幼兒在哭泣時,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和換尿布,他也需要被接納的感受、和照顧者在一起的喜悅、安全感、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人產生正向關係,也需要感官的刺激使自身成長,所以在餵食及換尿布洗澡穿衣時,應該多跟嬰幼兒正向互動,投以「母性照顧」,可以溫柔擁抱,告訴孩子我們現在在做甚麼,輕柔觸摸孩子的身體部位告訴他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在面對孩子情緒激烈時,保持冷靜、接納孩子的情緒,並等待他們逐漸冷靜下來。此外,在教育孩子時,以自我覺察為出發點,學習如何適當地表達情緒、接納負面情緒。父母做出的選擇和決定與對孩子的愛並無關,愛是一直存在的。通過自我覺察,學習接納和等待孩子的情緒,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
Thumbnail
在面對孩子情緒激烈時,保持冷靜、接納孩子的情緒,並等待他們逐漸冷靜下來。此外,在教育孩子時,以自我覺察為出發點,學習如何適當地表達情緒、接納負面情緒。父母做出的選擇和決定與對孩子的愛並無關,愛是一直存在的。通過自我覺察,學習接納和等待孩子的情緒,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媽媽在公園受傷時,自己的孩子表現出的體貼和關心,並強調了給孩子學習關懷的機會,不應拒絕孩子,而應該鼓勵並幫助孩子好好把握這些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媽媽在公園受傷時,自己的孩子表現出的體貼和關心,並強調了給孩子學習關懷的機會,不應拒絕孩子,而應該鼓勵並幫助孩子好好把握這些機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