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張朝宣Charles,今年19歲,是政大企管學生。
我從高中時期就相當平凡,跟大部分的台灣人一樣,都是讀書仔。由於我家庭文化資本缺乏,所以我未曾出過國、也很少出門認識台灣,能做的事情只有待在補習班讀會考與學測。但這樣的成長經驗卻讓現在的我對於世界更加好奇與敏感。上了大學後,我開始大量參與課外活動與專案,增加與社會的連結,確保自己的實力在水準之上。然而在大一時,我不斷地反思,最後選擇「休學」這項異類才會做的決定。
現在我已經休學半年了,透過閱讀書籍、線上課程以及生活體驗,我累積了不少經驗與知識。接下來我會用一系列的文章有邏輯地表達我休學後的生活,建立屬於我自己的價值觀。
閱讀前的認知
「過去的經驗累積拼湊而成現在的我們」
在閱讀之前,我想強調一個觀念:每個人的生長背景、成長經驗、DNA序列不盡相同,這也是世界多元繽紛的主因。你有你的價值觀與信仰,我有我經歷過的歲月。因此,我們應該尋找適合自己的位置,而不是盲目仿效他人。每個人的成功所需要的天時地利人和不盡相同,所以我們不應該照搬別人的成功方程式。當我閱讀他人的文章或自傳時,我會注意作者面對兩難與挑戰所採用的邏輯與思維,並與自己的狀態做比較,了解自己的輪廓。接著我會採納感興趣的思維到我的生活,逐步磨合成適合自己的模樣。
希望你能把我的經驗當作借鑑,進一步反思你目前的現狀,並嘗試採納部分邏輯與哲學到你的生活。若覺得合適,嘗試汰換舊觀念,把新想法灌輸到你的大腦中;若覺得不合,也沒關係,世上總會有滿足你需求的文章。
閱讀就像是用活水沖洗大腦,它把不適用的觀念沖走,並帶來更多思維堡壘的建築素材。然而,若只是不斷地閱讀,與社會脫軌、缺乏人生磨練,堡壘堅固度永遠處在「薛丁格的貓」不穩定狀態。
談「思維邏輯」有點太抽象,你也不容易檢測目前的狀態。我覺得「檢視行動」會是更好掌握自己思維程度的一種方法。如果一篇文章刺激你做出改變,那你就是在嘗試採用新的思維邏輯,並且無意識中內化到自身上。在閱讀文章後,嘗試寫下自己的心得與想法,或者與同儕討論與交流,這樣可以讓你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思維,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見解與思維堡壘。
「閱讀的果實會在人生不同時機點成熟」
短期或許看不到效果,但在未來某個時間點,你要做關鍵的決策時,突然想起我在文章裡提及的一段話,而更堅定自己的想法,這也是閱讀本文所帶給你的成長與思維改變!
所以,我總提醒自己要保持學習,保持閱讀,讓人生充滿改變的契機!這句話也送給正在閱讀的你!
休學的動機
🌧️Thirteen is the beginning of a teenager.
13歲開始踏入補習班,讀書打球考試。
15歲考上板中,繼續讀書打球考試。
18歲繁星政大,大量參與課外活動、專案與社團。
☀️Nineteen is the end of a teenager.
13到18歲,我三行文字就能說明這六年。真的,我說不出來精彩又獨特的故事。
六年來,多數投入的心力與時間,都是為了要更好的學歷與工作,而不得不做的事情。雖然我在這些經驗獲得了不少能力與成就,但總覺得人生還是缺少了什麼。最後意識到這幾年的生活就像是一隻魁儡,一隻被「我想變成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的觀念給操弄著的玩偶。
我開始思考我長大後會怎麼寫自傳,後來發現我能寫出來的故事,一般努力生活的大學生也寫得出來。這不外乎是「考了不錯的學校、積極參加各種活動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申請實習、在優秀的企業工作」。這讓我想到同質性的問題,如果我一直活在體制內,三年之後,不就被塑造成被學校認可的螺絲釘嗎?而且學分越多,不正是限制自己把生命活得跟我旁邊同學一樣嗎?
Peter Thiel在Zero to One開頭就提到「你會發現每個創業者的故事都不盡相同,下一個Mark Zuckerberg不會再次建立社群媒體、下一個Larry Page不會再創造搜尋引擎。如果只是一昧地模仿他們,你永遠無法成功。這也是為什麼成功不是科學,因為它不可複製。你想要從零到一,那就需要把獨特性當作首要思考的問題。」
—
19歲,也就是”Teenager”最後一年,我要活得更像張朝宣,做發自內心感動的專案,學習想要培養的領域。休學意味著接受不確定性,不會有任何已知的課表或學習責任,加諸在自己身上。一切從頭來,我要重新換醒張朝宣的原型,遵從我的內心,活得真實。
大一寒假,是我的測試期,我想了解在沒有學校添加的責任下,我是否會變得頹廢。但事實證明,我當時是生產力高峰期,我閱讀無數本課外書、寫了數十篇文章、舉辦十場大學科系分享會。
也因此我想要在大一結束後,靠自己的實力與人脈,找資源學習探索,並且在混亂無序的一年塑形張朝宣的價值觀,摸清楚自己的能耐與極限,最好能夠建立學習系統,幫助我在一年後開學依舊能夠繼續按照SOP成長。
所以半年前我休學了,把一切交給自己,這趟休學奧德賽即將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