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有品有味有血有肉之人。
--------------------------
⏳ ≣ 時光 ⇿ 抽屜 ≣ 003
--------------------------
幾天前我剛結束完
#美妝活動,隔天接著情人節,我沒去慶祝,反而是和業主方代表,在某咖啡廳喝咖啡。
欸不要誤會!真的是在談公事而已。不過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總之 16 號這天我下班回到租屋處,正煩惱著要如何報價比較好 (當時透過友人有介紹一個設計案)
滑著滑著手機,就看到一位臉友分享了一段話。當下我覺得很有意思,於是就把它存在筆記裡,想說哪天有機會能來聊聊。
這位臉友表示,看完《
#創造安娜》(Inventing Anna) 後讓他更確信兩件事;其一是「
有品味的女生真的是他的菜」,另一個是「
品味,是用錢買不到的」。
由此可見,人們對於「品味之人」這個標籤充滿嚮往與追捧,有品味的人在我們眼中也總是獨具魅力,不禁思考他們是怎麼辦到的?要怎樣才算是
#有品味 呢?
・・・
擔任品牌設計師的我,常問客戶:「你想要什麼樣風格的?」他們總很有默契回答:「就是,要有質感的。」
歐K,我真是會謝。到底是誰會想要沒質感的?
就此我一直以為「質感」就是品味的標準式,但想來看去又好像不是這麼粗淺的解釋可以概括的,因為這樣就
就不夠有品味。
整理到這篇筆記時,我一邊查了這位安娜姐的資料,一邊擴充自己對「品味」的理解,看看若干年後,我的見解是否會有所不同。
ps 數位筆記可以隨時更新,真是太讚啦~
・・・
回到主題,我歸納整理出「品味」的三個特點:奠基於知識、往下談細節、看得出普通。
❶ | 奠基於知識
一個對知識沒有追求的人,要如何談品味?知識是品味的底蘊。富有知識的人,你可以讀他是本百科全書,但不一定能讀成文學小說那樣精彩雋永,值得一再玩味。
想想那個老愛提起專業術語的爸爸,還有那些自以為有趣的話癆大叔吧。
❷ | 往下談細節
從知識到品味之間的差距怎樣形成的?
除了取決於閱歷多少、內化多少,我認為更關鍵是,你如何向人表達你在知識點之間跳躍的欣喜,體察到哪些細微的感受,這些更深層的感受跟你又有什麼共振。
如果你不開啟你的感官是無法得知的。因此
培養 #觀察力 與 #好奇心,我認為是品味養成的不二法門。
❸ | 看得出普通
Youtube〔湯質看本質〕曾在某集節目裡說到:「優秀,是一種讓別人顯得普通的能力。」我太喜歡這句話。
普通不是壞,普通,就是普通。
普妹你並不覺得她差。但要是我被說普妹,就也不會高興到哪去。是這個道理。
而品味就是一種跟審美有關的鑑賞能力。
大家都具有欣賞的眼光,能輕易看出「這個好」說得出「哪裡好」;反而是
#要看得出普通,我覺得這才是最難的。
但也不表示就非得用一種輕蔑的態度說:「這就沒什麼」「啊就這樣嘛」好像目中無人,只有自己看明白了一切。
很多人誤解了品味的意思,以為就是要「品」頭論足一番;事實上標準已內建在心中衡量,「味」道嚐起來如何?頂多下次不點那道菜,跑去伙房大罵廚師一番,那就不厚道了。
▋ 你呢?你認為「品味」是什麼?和我分享吧👇
-
-
▋ 有錢,才能有品味嗎?
很多時尚圈的例子證明不是有錢就能把名牌穿得好看。
但不可否認的是,擁有金錢實力,等於有更多體驗世界、增廣見聞的機會,然而這些都是能提升品味的要素。
佳娥(我媽)常唸我,吃個東西這麼「挑」;我說那不是挑,是講究。
或許是吧,當戰爭來臨,為了存活,有什麼能吃的就都往嘴裡塞,何從挑起?談什麼品味?
但那是沒有選擇時的不得已呀,我最感厭煩的是,你明明可以有選擇,卻老覺得自己不行。(對啦是在罵一部分悲觀的自己)
求品質的人能把自己餵飽,但養品味的人,上天捨不得他餓著。
做個有品有味有血有肉之人。
那就醬。
下趟旅程見,掰。
________
/ 初心 / 🌿
想當年,賈伯斯在車庫裡創造了蘋果。我若想開啟點什麼,是不是也要有個概念上的「車庫」。—— 那就是我的知識碎片存放所,aka 數位筆記庫。
隨著資料越堆越多,雖然數位筆記不佔空間,但堆在那沒用就是廢物,不如一邊整理一邊分享出來,如果因此能給到你一些靈光乍現的作用,那也就值了。
打開「時光抽屜」,走一趟短暫地過往之旅,順便字療自己🕊
________
收藏在 § 時光抽屜 ❰ 2022. 02.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