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原本很期待的一本書,但翻開後才發現根本看不下去, 可能是排版、翻譯或是內容與預期不符, 總之能把一本書閱讀完畢很仰賴「書緣」對吧? 跟找另一伴很看「臉緣」有異曲同工之妙(笑)
工作上也很容易遇到那種「請你不要浪費我時間」的人吧?,書也是一樣的。
然而在我遇到水野學さん的《品味,從知識開始》(センスは知識から始まる)後,少見地覺得原來重點不須要長篇大論,清楚表達重點不須要太多文字,能夠精鍊表達意思、適度輔以舉例說明,都是水野學さん在書中表達「精準度」的重要性的一種實踐。
期許自己未來也能在多練習寫作上達成這種簡明扼要的精準度,所以不能再廢話了,要趕快來寫下自己對這本書的想法(笑)
我們最常想到的就是一個人的穿衣品味,穿衣品味好代表穿起來很好看,撇除外型優劣,明明同一件衣服穿在不同人身上卻是不一樣的感覺,有時我們很難說出確切的原因;然而什麼又叫做很有經營品味呢? 獲利很高的企業就是很有經營品味嗎? 如果是依靠剝削員工或壓榨客戶來獲取高利潤呢? 所謂的品味很難有單一標準來評判,也因此是一種難以用數字量化的現象。
最終,作者指出「有品味」是指能夠判斷出無法以數字量化狀態的優劣、並加以最佳化的能力。
作者表達品味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生理能力,但就跟運動一樣,實際執行成績仰賴平常的訓練,花多少功夫去培養品味、能否運用自如,這其中的差異就決定了品味的好壞,因此只要有心學習,人人都能夠培養好的品味,而養出好品味則要從累積知識開始。
1.了解什麼是「普通」
在看過眾多案例後才能了解什麼是「普通」,「普通」是一把尺,它能幫助你衡量好壞,也因此你才能決定你想做出一個比普通好一點、還是比普通好很多的東西。
因此累積「每個人都看過的東西」的知識才是重要的第一步。
除了要具體製作出什麼,知識富達的人在人際關係溝通上,也能領會對方專業與領域、參照自己認知的普通、巧妙地與對方同調,能夠做到配合對方節奏與認知程度來調整自己的頻率,除了能更仔細去聆聽對方所言,我認為也能做到在同頻率上清楚傳遞訊息的效果,同時對方在認知你們在同個頻率上後、也會更願意投入這場討論。
2.能對未來進行預測
我們總認為某些商業大佬很有商業眼光及識人之明,這肯定不是瞎猜或是通靈而來,這是經過商場多年打滾,從過去經驗中懂得如何觀察個人特質並適才適用後的一種能力吧;有點像談戀愛,交往經驗多了,就能知道現在的約會對象出現哪種小舉動時、代表未來的他將會有更嚴重的行為,你已經能預測你們交往後的結果,自然就能知道眼前的他是否為你該繼續花心力相處的對象。
所謂的直覺其實都跟知識累積有關。
3.提升行銷精準度
以前我的某個曖昧對象曾經稱讚我是個「好人」,當下的我只覺得說不上來的哪裡怪,雖然是稱讚但也稱不上感到開心,直到我讀到這本書中提到的「精準度」我才明白當時心中糾結的點是什麼;原來我希望對方明確說出喜歡我的什麼地方,因為我很體貼細心、開朗、還是幽默風趣呢? 僅是用一個籠統的正面單字套在我身上,絲毫感受不到一個「專屬的客製稱讚」的浪漫。
這在行銷來說也是一樣的,沒有精準度的行銷就不能準確打到目標客群的心,累積知識的好處是能從各個角度反覆驗證行銷提案、讓品質跟精準度有所提升,意即:
行銷的品質,來自基礎知識的優異性及豐富度,由此能做出差異化。
4.理解創新實質為過去的延伸
現在所使用的市內電話是由美國人貝爾在1976年所發明,試想一下當時如果要賣一台智慧型手機給一般民眾,會有多少人想買呢? 尚未經歷bb call、隨身聽等行動裝置的發明,加上網路的使用率普及,1976年的人肯定不認為智慧型手機有什麼好處。
因此作者提出創新必須含有對「過去的敬意」,某種程度必須是已知事物的延伸,但加上開創性的差異,就是所謂「應該存在,但卻不存在的東西」,市場才會有接納的意願、而不會有突如其來斷層的使用意願。
與既有思考模式相差太遠的創新,容易變成「自我滿足的創意」。
1.解析經典案例
2.了解時下流行,雜誌是個不錯的方法
3.找出共同點或固定的規則,透過分析解讀精鍊出自己的知識
記得,必須拋開先入為主的想法,蒐集客觀資訊。而旅行就是一種學習,是培養感受能力最棒的方法!
在另一本水野學與山口周對話整理的《價值,從視野開始》提到,當技術進步到一定程度,世界發展趨勢就會從「文明」回歸到「文化」、迎來「品味的時代」,並在等待下一次的重大技術突破後再次回歸到「文明」,歷史就是這樣周而復始的。
由於技術的改良有其極限,只要製造出便宜高性能的產品就會大賣,這樣的想法讓日本在戰後開始崇尚製造,對製造擁有過度的自信(很符合以前MBA上課總是聽到Kaizen制度呢),因此在邁向「文化」的現在,製造的商品沒有辦法滿足新的需求,反觀美國由Steve Jobs領導的Apple就是一間展現品味的公司,這個舉例應該沒有人會反對吧?
日本現在欠缺的是「想要『徹底』滿足消費者」的品味。
加上日本目前過度仰賴市場調查為主的行銷策略,這會造成兩種結果:
1.容易選出標新立異的東西-消費者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而盲目選擇離現實結果偏離最大的選項。
2.經常抹煞新的可能性
而且只仰賴調查,就不會自行思考什麼是真正好的想要的;以調查結果做決定,會讓責任變得曖昧不明。
以上只是我根據自己最有共鳴的內容,用一個架構整理出自己的想法,書中還有好多精彩的案例說明,很推薦大家花點時間親自閱讀這本不太厚、但整本都是重點的書 :)
以下放一些書中喜歡的句子:
新奇的暢銷計畫只有2%,其中9成是因為企業的持續努力而暢銷,這樣看來創意或靈感似乎沒有那麼重要。
『技術與品味、功能與裝飾、未來與過去, 人們似乎總在這相對應的時代間來來去去。 』
『這個時代的特徵,就是企業的美學與品味可以反應出企業的價值』
『對於老東西的懷念、在古老事物中獲得的美感體驗,正是為了抵抗新事物所帶動的、不斷朝向未來前進的力量』
『以知識作為附加價值,提供給消費者』
『在現代社會中,品味是一種禮儀』
『品味來自知識的累積。知識像紙張,品味像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