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詠唱養成術:與AI一同探索創作的可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訂閱 PXP 祕笈電子報:https://practicex.cloud/mail/
每月發送一則與職場職人或創業新星的對談的 Podcast,討論不同領域工作中的祕訣
與心法。

在這個時代最為巧妙之處之一,可能就是創作這件事能與AI一起完成。

「邀請」AI 共同創作的這個過程,和傳統寫作和繪畫中創意與靈感以及心流的本質大大不同,更像是給予指令與訓練的過程,讓創作能更接近心中的期待。

這是一個,彷彿人人都是詠唱師,默念如咒語一般的指令,就能信手拈來一篇文章或圖畫的奇妙時代。

「那是最好的時代,那是最壞的時代;那是智慧的時代,那是愚蠢的時代;那是信任的時代,那是懷疑的時代;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之春,那是絕望之冬;我們應有盡有,我們一無所有;我們直奔天堂,我們直奔地獄……」。 -Dickens' A Tale of Two Cities

AI 已與我們的日常並行

2022 年 12月,Hack Campus 的共同創辦人 Ammaar Reshi ,在 Twitter 寫下了他如何在一個週末以 AI工具創作出一本兒童繪本,並在 Amazon 出版與販售的歷程。截至目前這本繪本獲得的正負評價相當兩極:有49% 的5顆星評價,讚賞 Ammaar 運用結合全新科技創作的精神,也有多達41% 的1顆星評價,大多數的負面評價認為這本書根本不能稱為 Ammaar 的創作,或是批評AI創作的故事就是缺乏人味,相當空泛。

2023年2月,台灣知名作家吳淡如在她的粉絲專頁上傳了一幅以 Midjourney 創作的櫻花貓少女繪畫,作品本身雖然仍有些 AI 常見的瑕疵(例如手指數可能超過5支),但呈像相當精美,細節十分飽滿。不過由於說明的貼文用字不精準,被認為作家有模糊意圖,意欲指向作品為個人創作,因而引起繪師們與部份網友撻伐。其中之一也是最大的炎上聲浪,則在於認為作家將「AI生成」硬拗為「電腦繪圖」的謬誤。

AI 生成的文字是否過於空泛? AI 生成圖像是否能稱為繪圖? 這類的辯論目前尚無接近任何結論,相關的規範(或稱為不可冒犯的邊界)仍相當模糊,但顯然,我們的日常與 AI 並行已是事實。

AI 是否會取代人類的工作,應是持續被討論也被關注的議題;但換個角度,也許我們也能樂觀地思考,如何運用AI為人類進行重複性、勞動性的思考與任務,以解放人類的勞動時間,轉而進行提高效率或是創意性的產出。

與AI一同探索創作的可能

以下記錄了我們如何嘗試與 ChatGPT 和 Midjourney 共同撰寫一則關於「2月22日 貓咪日」的 instagram 貼文。過程也許未必高明,不過這裡想演示的不只是如何與 AI 共同創作的過程, 也想表達如何運用 AI 提昇生產力的可能性。

讓 ChatGPT 寫一篇貼文

讓我們用一則直接粗暴的指令開始這一個新的聊天:

「 撰寫一則關於貓咪日的IG 貼文,加上吸引人的 #」

一個簡單(草率?)的作品出現了:

ChatGPT:

raw-image

分析內容和調整語氣

分析一下原始的內容,感覺似乎可以少了一點興奮與童趣的口氣和細節。

於是我們再次餵了 ChatGPT 多一點元素:「口氣請增加童趣和興奮人心的感覺。」

比較完整的貼文成形:

raw-image

詠唱指令製作圖像

接下來,我們和 ChatGPT 「討論」如何設定指令,讓我們能在 AI 生成圖像平台 Midjourney 創作適合說明貼文的圖片。Midjourney 目前只接受英文指令,所以我們用英文詢問:

「What if I want to have a prompt with parameters for GAN to generate a sweet cat for me, how should I do it? (如果我想要運用 GAN 技術生成一隻甜美的貓,我該怎麼撰寫指令?」)

根據 ChatGPT 落落長的建議,包括了描述貓咪的外貌特色、表情和使用色彩…等。

raw-image

我們寫下了這樣的描述:「A kitten with smooth and short fur, its eyes are large and round in a particular shade of blue. It has a sweet, innocent expression, a slight smile, and relaxed eyes. The color palette of the painting is soft pink, powder blue, and cream.」

結果似乎滿不錯的,可愛的貓咪圖就這樣生成啦。接下來,把文字和圖片結合,就快速地完成一則IG貼文。

raw-image

寫在最後

AI 的協力,與其說是創作,詠唱和溝通的技巧才是過程中重點。

使用 ChatGPT 時,可以使用口語的方式開放式地問答或詢問建議,愈複雜的語言和創意的問題表達,的確可以讓它提供更為具體和詳細的回覆。(不過也有一些實測顯示,ChatGPT 滿常有胡說八道或一本正經地給予錯誤資訊的情況 🤣。)

Midjourney 則可以透過詳細的描述與增加指令參數(Parameters)的方式,創作出令人驚喜的作品。但 Midjourney 常被垢病有不能保持生成作品的一致性,或手指的表現怪異的情況,另外也有為了讓它生成符合期待的圖像,漫長的設定指令和反覆測試,而使生產力反而降低的可能。

如何在新的創作方式與真實提昇生產力之間找到平衡,也許會漸而成形為新的思維和工作模式。同時,人類在這個過程中,也許因此產生更有創意與更有效率的產出的可能性,更是值得期待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XP_Cloud的沙龍
28會員
24內容數
我們都是 AI 詠唱練習生,一起探索 AI 迷人的世界吧!
PXP_Cloud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在Midjourney 的 V6 和 Niji 6 版本問世之後,一致性的操作變得更有效率。將SREF 參數加入詠唱詞中,就能指定視覺風格,使 AI 生成的圖像更符合特定的且一致的藝術風格。
Thumbnail
2025/04/14
在Midjourney 的 V6 和 Niji 6 版本問世之後,一致性的操作變得更有效率。將SREF 參數加入詠唱詞中,就能指定視覺風格,使 AI 生成的圖像更符合特定的且一致的藝術風格。
Thumbnail
2025/04/07
2025年4月4號,Midjourney 發佈佈了其最新圖像生成模型 V7 Alpha 。根據官方的宣佈,V7 與其他模型相比,最大的增強功能之一是提供了 Draft mode(暫譯:草稿模式),能讓使用者生成的成本降低一半,生成速度提昇10倍之快。
Thumbnail
2025/04/07
2025年4月4號,Midjourney 發佈佈了其最新圖像生成模型 V7 Alpha 。根據官方的宣佈,V7 與其他模型相比,最大的增強功能之一是提供了 Draft mode(暫譯:草稿模式),能讓使用者生成的成本降低一半,生成速度提昇10倍之快。
Thumbnail
2025/03/31
OpenAI 宣布 ChatGPT-4o 內建生圖功能後,我的社群媒體瞬間被各式各樣的 AI 生成圖片淹沒——吉卜力風插畫、LINE 貼圖、應用教學影片鋪天蓋地而來。這場盛況,我覺得甚至比 Midjourney 2022 年底推出文字生圖時似乎還要來得更為浩大。關鍵即在於易用性。
Thumbnail
2025/03/31
OpenAI 宣布 ChatGPT-4o 內建生圖功能後,我的社群媒體瞬間被各式各樣的 AI 生成圖片淹沒——吉卜力風插畫、LINE 貼圖、應用教學影片鋪天蓋地而來。這場盛況,我覺得甚至比 Midjourney 2022 年底推出文字生圖時似乎還要來得更為浩大。關鍵即在於易用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從去年火到現在,相信大家對於 AI 繪圖都不陌生,一夕之間,好像大家都成為藝術家了。 但,看著一張張圖產出了過程,我突然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麼? 於是,開始用 AI 來創作諷刺時代的梗圖 於是,開始用 AI 來創造和衝突的和諧 於是,開始用 AI 來幫北極熊發聲
Thumbnail
從去年火到現在,相信大家對於 AI 繪圖都不陌生,一夕之間,好像大家都成為藝術家了。 但,看著一張張圖產出了過程,我突然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麼? 於是,開始用 AI 來創作諷刺時代的梗圖 於是,開始用 AI 來創造和衝突的和諧 於是,開始用 AI 來幫北極熊發聲
Thumbnail
前些日子,和朋友討論到AI的應用——現在AI已經越來越貼近生活,讓工作者的效率大大提高,例如現在網路上有AI創作圖像,或AI去背、除模糊等功效,讓美術設計者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 前陣子也看到一鍵生成音樂的AI,除了文字與繪圖以外,就連程式碼都有可以自動除錯的AI,真是太令人訝異了。 AI未來也將會
Thumbnail
前些日子,和朋友討論到AI的應用——現在AI已經越來越貼近生活,讓工作者的效率大大提高,例如現在網路上有AI創作圖像,或AI去背、除模糊等功效,讓美術設計者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 前陣子也看到一鍵生成音樂的AI,除了文字與繪圖以外,就連程式碼都有可以自動除錯的AI,真是太令人訝異了。 AI未來也將會
Thumbnail
不曉得什麼時候開始,「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這個詞滿天飛,在各行各業只要沾上這個詞,就會給人很流行的感覺。 從各類書報雜誌,甚至老高的影片都有提到,AI這玩意兒將會取代掉許多工作之類的消息,這將會造成未來許多職業消失,取而代之有更多以往沒出現過的新職業將會誕
Thumbnail
不曉得什麼時候開始,「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這個詞滿天飛,在各行各業只要沾上這個詞,就會給人很流行的感覺。 從各類書報雜誌,甚至老高的影片都有提到,AI這玩意兒將會取代掉許多工作之類的消息,這將會造成未來許多職業消失,取而代之有更多以往沒出現過的新職業將會誕
Thumbnail
AI創作引起眾人注目,首先是去年九月美國一幅AI繪製的圖畫作品於美術展得獎而引起藝術圈嘩然,台灣的相關討論則是到今年初吳淡如女士的AI炎上事件,以及後來出現的chatGPT,才開始引起更廣泛的討論。 在大家玩AI玩得不亦樂乎的同時,創作者們也不免被新興科技可能的「取代說」感到有些憂慮。
Thumbnail
AI創作引起眾人注目,首先是去年九月美國一幅AI繪製的圖畫作品於美術展得獎而引起藝術圈嘩然,台灣的相關討論則是到今年初吳淡如女士的AI炎上事件,以及後來出現的chatGPT,才開始引起更廣泛的討論。 在大家玩AI玩得不亦樂乎的同時,創作者們也不免被新興科技可能的「取代說」感到有些憂慮。
Thumbnail
AI寫小說也一樣。AI寫小說的功能太龐大了,我請它給我一篇500字左右的小說,它不到五分鐘就寫完了,人類起碼要二十分鐘,還不包括思考的時間。那麼,它威脅到創作者了嗎?
Thumbnail
AI寫小說也一樣。AI寫小說的功能太龐大了,我請它給我一篇500字左右的小說,它不到五分鐘就寫完了,人類起碼要二十分鐘,還不包括思考的時間。那麼,它威脅到創作者了嗎?
Thumbnail
最近社群上都在討論ChatGPT聊天機器人相關話題,我聽了劉軒老師跟老高等創作者的想法,他們第一時間都產生了「威脅感」,人類終於創造出了一個會不斷學習,搞不好哪天「無法控制」的工具出來了,老高甚至以文明的「奇異點」來形容ChatGPT的出現,不管這是不是多數人想要的未來,這個「未來」已經來了。
Thumbnail
最近社群上都在討論ChatGPT聊天機器人相關話題,我聽了劉軒老師跟老高等創作者的想法,他們第一時間都產生了「威脅感」,人類終於創造出了一個會不斷學習,搞不好哪天「無法控制」的工具出來了,老高甚至以文明的「奇異點」來形容ChatGPT的出現,不管這是不是多數人想要的未來,這個「未來」已經來了。
Thumbnail
在這個時代最為巧妙之處之一,可能就是創作這件事能與AI一起完成。 「邀請」AI 共同創作的這個過程,和傳統寫作和繪畫中創意與靈感以及心流的本質大大不同,更像是給予指令與訓練的過程,讓創作能更接近心中的期待。 這是一個,彷彿人人都是詠唱師,默念如咒語一般的指令,就能信手拈來一篇文章或圖畫的奇妙時代。
Thumbnail
在這個時代最為巧妙之處之一,可能就是創作這件事能與AI一起完成。 「邀請」AI 共同創作的這個過程,和傳統寫作和繪畫中創意與靈感以及心流的本質大大不同,更像是給予指令與訓練的過程,讓創作能更接近心中的期待。 這是一個,彷彿人人都是詠唱師,默念如咒語一般的指令,就能信手拈來一篇文章或圖畫的奇妙時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