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與土地》之 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此照片取自方格子圖庫
該書的66頁是書中僅有的兩幅風景照之一,而且此照片還不是阮義忠照的,而是一名泰雅小姑娘的作品,阮義忠說它:「取景角度平實無奇,呈現的景象卻扣人心弦。」照的是「整片被梯田盤踞的山頭。」(有的時候文字再怎麼描述都無法表達一張照片所呈現的景象,就像你要描述一個人,對不起,再怎麼描述都不如看照片;同樣的一個水杯接水的小動作,也無法用文字清楚描述…;然而,透過文字卻能促發想像,能交待來龍去脈,能表達內心感受。照片反倒束縛了想像,然而卻能將時空定格,並呈現出「瞬間的精準)好,「整片被梯田盤踞的山頭。」你想像的畫面是什麼?你當然無法想像出照片呈現的景像,但因為此語你創發了自己的畫面,對嗎?而且每個人的畫面都不會相同……
要形容這幅照片不容易,但此照片卻是該書中觀賞之後能讓人靜下心來,純然欣賞的唯一一張照片。阮義忠的照片以人為主,人的圖像會不由自主的影響到觀賞者,看著人,此人的美醜、善惡、背後的故事等自然而然的浮現,難以讓心平靜下來。然而該照片中,遠方是起伏山坡上自然且隨意成長的林木,然後是一大片參差不齊大小不一的梯田,因為坡度關係,田與田間的界線,有的極為明顯,有的較不醒目;一方方的水田中有的已插好秧,有的尚未;有段距離的兩塊田,是牛隻拖著農夫把著犁的鏡頭,因距離稍遠,因此人物不顯眼,類似國畫大山大水中那若有似無卻有不可少的人物形象。水田中插好秧的齊整的一排排的秧苗及間或交雜的秧田;沒插秧的則平穩的純淨的水,映照著天,映照著旁邊的山,整個畫面只讓人覺得恬靜安然,天、地、人單純且和諧的結合在一起。自然,恬適,安詳……
我的感覺,甚至不比阮義忠拍的另一幅田園照(61頁)遜色。阮義忠在所拍照片的說明中提及自己之所以不將被吸引的風景拍攝下來,乃因怕「框限了它的千變萬化。然而頭社村的這張照片令他「不得不取出相機,虔誠地按下快門」,乃因那是在颱風前,雲朵急急行走…,六十多甲水田的嫩苗被汪汪的水泡著,映出一方方美麗的蒼穹」。後來他經常到那兒去感受四季的不同風姿。九二一大地震後,整片水田全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檳榔樹和一座座的醜陋的鐵皮屋……
阮義忠的照片將”六十多甲水田映照出美麗蒼穹"的美景,永恆的保留了下來,然而,可惜的是:天覆地載的絕美景色中,似乎少了那雖然微小卻不可或缺的"人"。就像國畫中那樣,你受驚嚇受振憾於那大山大水,卻偶或會注意到那不經意的存在於一隅的那個人…有了那人,然後一切才顯得自然……也才令人安心。
參考書目:
阮義忠(2012):人與土地。台北:行人文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照片與文字說明 該書第20頁照片是以宜蘭地標—龜山島—做背景,島上方天空浮著一大片的白雲,是個晴朗的好天氣,幾個孩子正在一塊田裡彎腰低頭的插著秧,他們頭戴斗笠,每人身邊都有一個裝著秧苗的鋁製大臉盆。田裡濕濕的留有水痕。拍照時間是1979年。 21頁的文字說明:該照片拍攝的對象是礁溪鄉二龍村的林宅,全
阮義忠,宜蘭人,攝影家。在該書序言中他提到:「《人與土地》是我的一個攝影主題,將我在1974到1986年間於台灣農村所捕捉的畫面分為「成長、勞動、信仰、歸宿」四個單元,共八十六幅照片,曾在國內外諸多美術館展出並被收藏。」 相片是在一瞬間透過被攝者及背景將作者的念想定格後拍攝下來,對拍攝者來說,他最大
歷史是一面鏡子。 前言 遠流出版公司出版的<實用歷史叢書>,旨在將歷史的重大事件當做是”個案”來看待。採用「個案研究方法」,一方面更接近事實,一方面自行尋找「經驗的教訓」。換句話說,在當時時空當事者遇到了什麼事?他是如何面對的?又是如何因應處理的?如果重來的話如何處理較佳?但最重要的是::你從這個歷
前言 你是否很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是否經常為了一點小事,就使得情緒不受控制的"暴走”,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當下的力量>一書提及情緒往往源於對外在刺激所產生的想像,例如人家的一句話(說你努力不夠或能力差),一個眼神(好像在鄙視或仇視),或者遭遇的一件事(無端被指責或被無禮對待),都會使我們連想
Yahoo!新聞2018年12月5日以<為什麼台灣年輕人都把國內旅遊當垃圾?鄉民問卦被推爆>為題,來檢討台灣的旅遊問題。起因是:"有網友在PTT八卦版發文請問大家,「為什麼年輕人都把國內旅遊當垃圾?」"(引自該文) 我就不引述文中所提及的理由了(有興趣的可以自行參閱)
旅行是為了轉換一種新的眼光,體驗一種新的生活,增加一種新的可能。 清邁之行要花費多少?除去機票外,其他的你都可以選,例如住的差別很大,便宜的幾百元就有,我們住的四千元好像是當地最貴的(在當地時上網查,我們住的要五千多—回來後再查只剩兩千多;最便宜的五百,其他的從幾百到一千多的都有。如果非旅遊旺季,
照片與文字說明 該書第20頁照片是以宜蘭地標—龜山島—做背景,島上方天空浮著一大片的白雲,是個晴朗的好天氣,幾個孩子正在一塊田裡彎腰低頭的插著秧,他們頭戴斗笠,每人身邊都有一個裝著秧苗的鋁製大臉盆。田裡濕濕的留有水痕。拍照時間是1979年。 21頁的文字說明:該照片拍攝的對象是礁溪鄉二龍村的林宅,全
阮義忠,宜蘭人,攝影家。在該書序言中他提到:「《人與土地》是我的一個攝影主題,將我在1974到1986年間於台灣農村所捕捉的畫面分為「成長、勞動、信仰、歸宿」四個單元,共八十六幅照片,曾在國內外諸多美術館展出並被收藏。」 相片是在一瞬間透過被攝者及背景將作者的念想定格後拍攝下來,對拍攝者來說,他最大
歷史是一面鏡子。 前言 遠流出版公司出版的<實用歷史叢書>,旨在將歷史的重大事件當做是”個案”來看待。採用「個案研究方法」,一方面更接近事實,一方面自行尋找「經驗的教訓」。換句話說,在當時時空當事者遇到了什麼事?他是如何面對的?又是如何因應處理的?如果重來的話如何處理較佳?但最重要的是::你從這個歷
前言 你是否很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是否經常為了一點小事,就使得情緒不受控制的"暴走”,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當下的力量>一書提及情緒往往源於對外在刺激所產生的想像,例如人家的一句話(說你努力不夠或能力差),一個眼神(好像在鄙視或仇視),或者遭遇的一件事(無端被指責或被無禮對待),都會使我們連想
Yahoo!新聞2018年12月5日以<為什麼台灣年輕人都把國內旅遊當垃圾?鄉民問卦被推爆>為題,來檢討台灣的旅遊問題。起因是:"有網友在PTT八卦版發文請問大家,「為什麼年輕人都把國內旅遊當垃圾?」"(引自該文) 我就不引述文中所提及的理由了(有興趣的可以自行參閱)
旅行是為了轉換一種新的眼光,體驗一種新的生活,增加一種新的可能。 清邁之行要花費多少?除去機票外,其他的你都可以選,例如住的差別很大,便宜的幾百元就有,我們住的四千元好像是當地最貴的(在當地時上網查,我們住的要五千多—回來後再查只剩兩千多;最便宜的五百,其他的從幾百到一千多的都有。如果非旅遊旺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話題還是在小娟的己土朋友身上。 我:己土是農田土阿,本來就是來生養萬物的 小娟:聽起來好辛苦喔,我還是當一個美麗的風景好了,開心的時後看看海,不開心的時後照照太陽,多好阿。 我:你是山阿,你本來就是來當風景的,只是你要把你的山變成你覺得好看的樣子。 小娟:那還是要幾顆樹 我:我媽好像是樹耶
Thumbnail
讓人心曠神怡 新竹的芎林田地,這裡真是一個讓人心曠神怡的地方。站在這裡,您可以看見連綿不斷的山脈,這些山脈有時被薄霧環繞,像是一幅美麗的水墨畫。腳下是一片緩緩下坡的菜田,田間的綠色和金黃色相間,隨著微風輕輕搖曳,宛如一片波浪起伏的海洋。 古樸的農家小院 在這片田地的正中央,有一個古樸的農家小院
Thumbnail
大溪前往鶯歌的路上,沿途的風景如詩如畫。這裡的農村風景宛如一幅天然的畫卷,尤其是三峽與大溪之間的山巒,更是美得讓人陶醉。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連綿起伏的山巒,彷彿一條綠色的波浪,緩緩向天邊延伸。每當清晨或傍晚,陽光斜照在山巒上,映出一層層金黃的光輝,讓人不禁為這大自然的美景所讚嘆。 這裡的農田與水
Thumbnail
詩意滿滿 這是一幅充滿詩意的景象。小路蜿蜒穿過田野,走到前面就能看到一戶農家。這個農家坐落在一片綠意盎然的田野之中,四周環繞著金黃色的稻田,稻穗隨風搖曳,彷彿在向每一位經過的旅人招手。農家後方是一片寬廣的田野,無垠的田野與天際相接,彷彿在述說著大地的廣袤與美麗。 層疊起伏 再遠一些的地方,地勢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充滿詩意的農村景觀,內容充滿了自然元素和哲學性的反思。作者通過詩歌的方式,將自然景觀與自己內心的感受相融合。文章描寫細膩,唯美動人,是一篇情感和意境並重的文章。
Thumbnail
這裡是個充滿著自然風情的地方,每次來到這裡,都感受到了三芝與四淡水的交融之美。這個地方承載著通往陽明山的脈絡,像是一座門戶,將人們引領至山野之中。 在這片土地上,農村的痕跡尚存,保留著那份純樸與自然的氛圍。停車在農家的空地上,看著眼前的風景,心中浮現了畫筆的念頭。或許,可以畫下對面那幾個樓梯
Thumbnail
速寫的是淡水山區的景色,類似風景畫,描繪了山野中的村莊。色彩柔和,筆觸細膩。構圖以村莊為中心,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山巒,近處是茂密的樹木。村莊中房屋錯落有致,炊煙裊裊,呈現出一派寧靜祥和的景象。 山上田野的景色,是自然風光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田野,像一塊塊綠色的
去走 不曾去過的地方 去看 不曾看過的風景 只能說,我沒有體力,只有毅力 第二天,在民宿吃完早餐,便搭接駁車到瑞峰1314,停車場對面的山坡,有一處茶園,司機先生介紹著,那是村長的茶園,特別的是,它有著台灣的形狀 我依然踩著恨天高XD,本來不太想走的,腳痛,又沒帶護具跟登山杖,雖說是觀光
Thumbnail
內湖山裡 這是在內湖山裡畫的,台北市少有的田園風光。基本上很難,都要到外縣市。這裡實在太靠山邊了,所以沒有開發,還保留著原始的田園風貌。山上有著高高的山蘇花叢,旁邊就是菜園。菜園基本上是原始的山坡地往上開墾的。最上面那一塊的泥土特別的黃,並沒有落葉的感覺。 紅色房子 下邊的幾個菜畦比較低,所以
Thumbnail
小坡坎 開車不到五分鐘,就來到了一個小坡坎的地方。停好車,爬上坡,看到眼前景象,不禁驚喜。一片碧綠的池塘,後面是一排竹林,旁邊有一個傳統的三合院。三合院前面是小路,看起來沒有人走過的樣子。農村的倒影在水面上映照,微風吹過,水面波光粼粼。一切都呈現出一幅美好的農村景色。 典型的農村景色 這是典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話題還是在小娟的己土朋友身上。 我:己土是農田土阿,本來就是來生養萬物的 小娟:聽起來好辛苦喔,我還是當一個美麗的風景好了,開心的時後看看海,不開心的時後照照太陽,多好阿。 我:你是山阿,你本來就是來當風景的,只是你要把你的山變成你覺得好看的樣子。 小娟:那還是要幾顆樹 我:我媽好像是樹耶
Thumbnail
讓人心曠神怡 新竹的芎林田地,這裡真是一個讓人心曠神怡的地方。站在這裡,您可以看見連綿不斷的山脈,這些山脈有時被薄霧環繞,像是一幅美麗的水墨畫。腳下是一片緩緩下坡的菜田,田間的綠色和金黃色相間,隨著微風輕輕搖曳,宛如一片波浪起伏的海洋。 古樸的農家小院 在這片田地的正中央,有一個古樸的農家小院
Thumbnail
大溪前往鶯歌的路上,沿途的風景如詩如畫。這裡的農村風景宛如一幅天然的畫卷,尤其是三峽與大溪之間的山巒,更是美得讓人陶醉。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連綿起伏的山巒,彷彿一條綠色的波浪,緩緩向天邊延伸。每當清晨或傍晚,陽光斜照在山巒上,映出一層層金黃的光輝,讓人不禁為這大自然的美景所讚嘆。 這裡的農田與水
Thumbnail
詩意滿滿 這是一幅充滿詩意的景象。小路蜿蜒穿過田野,走到前面就能看到一戶農家。這個農家坐落在一片綠意盎然的田野之中,四周環繞著金黃色的稻田,稻穗隨風搖曳,彷彿在向每一位經過的旅人招手。農家後方是一片寬廣的田野,無垠的田野與天際相接,彷彿在述說著大地的廣袤與美麗。 層疊起伏 再遠一些的地方,地勢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充滿詩意的農村景觀,內容充滿了自然元素和哲學性的反思。作者通過詩歌的方式,將自然景觀與自己內心的感受相融合。文章描寫細膩,唯美動人,是一篇情感和意境並重的文章。
Thumbnail
這裡是個充滿著自然風情的地方,每次來到這裡,都感受到了三芝與四淡水的交融之美。這個地方承載著通往陽明山的脈絡,像是一座門戶,將人們引領至山野之中。 在這片土地上,農村的痕跡尚存,保留著那份純樸與自然的氛圍。停車在農家的空地上,看著眼前的風景,心中浮現了畫筆的念頭。或許,可以畫下對面那幾個樓梯
Thumbnail
速寫的是淡水山區的景色,類似風景畫,描繪了山野中的村莊。色彩柔和,筆觸細膩。構圖以村莊為中心,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山巒,近處是茂密的樹木。村莊中房屋錯落有致,炊煙裊裊,呈現出一派寧靜祥和的景象。 山上田野的景色,是自然風光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田野,像一塊塊綠色的
去走 不曾去過的地方 去看 不曾看過的風景 只能說,我沒有體力,只有毅力 第二天,在民宿吃完早餐,便搭接駁車到瑞峰1314,停車場對面的山坡,有一處茶園,司機先生介紹著,那是村長的茶園,特別的是,它有著台灣的形狀 我依然踩著恨天高XD,本來不太想走的,腳痛,又沒帶護具跟登山杖,雖說是觀光
Thumbnail
內湖山裡 這是在內湖山裡畫的,台北市少有的田園風光。基本上很難,都要到外縣市。這裡實在太靠山邊了,所以沒有開發,還保留著原始的田園風貌。山上有著高高的山蘇花叢,旁邊就是菜園。菜園基本上是原始的山坡地往上開墾的。最上面那一塊的泥土特別的黃,並沒有落葉的感覺。 紅色房子 下邊的幾個菜畦比較低,所以
Thumbnail
小坡坎 開車不到五分鐘,就來到了一個小坡坎的地方。停好車,爬上坡,看到眼前景象,不禁驚喜。一片碧綠的池塘,後面是一排竹林,旁邊有一個傳統的三合院。三合院前面是小路,看起來沒有人走過的樣子。農村的倒影在水面上映照,微風吹過,水面波光粼粼。一切都呈現出一幅美好的農村景色。 典型的農村景色 這是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