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是AI元年?

2023是AI元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許多AI軟體雨後春筍,雖然減少了部份工作機會,但有體力工作的人,還是要學習、訓練其他能力。
除了需要人照顧、看管(或管理)、決策、執行……之類的仍缺不了人,有綜合能力的人可善用AI。

把原本自己一個人很難完成的事,善用多種AI輔助,完成一個又一個成品。比如:對於影片自媒體經營者,無疑多了好幾個幫手。
對於作曲者、文字創作者……也可以提供靈感來源。絕對不是大量引用,AI畢竟是歸納整理已有的資料來生成非原創的內容。

之前的教改把各科目成績分成ABC九個分數級別,而不是每分計較,就是希望學生不需過度精讀科目,家長不用太要求高分。
後來五個科目,變成只採計三四個科目的成績,也是希望學生只需對付較有興趣的項目,把多餘的精神拿來参與其他活動,或練習課外事務。

需要記憶的各種龐大知識、資訊,善用電腦智能即可。就連繪圖、寫程式、作曲、寫文章……,AI也能做到。
現代人更需要的是「思考力」「想像力」「綜合應用能力」……

AI目前還缺乏創新能力(創意、原創),我們可以善用AI減輕某些事務的負擔,善用AI增加做事情的效率。
如果可以,再善用它產出各種新事物。善用人類不容易被取代的特質。

辦公室人力成本大大降低,工作機會減少。一些勞力工作人手不足:照護員、幼保(合格褓姆和幼師)(特殊教師)、外勤社工、清潔員、水電師父、建築工人……之類的工作,需要人手但年輕人多數不愛。

節省了辦公室人力成本後,應改善其他缺工的勞動者待遇及工作環境,好讓年輕人以後能接續必要人力。

現代人因各種因素,不敢或不願意生養,所以目前和以後缺的還有:能長期照顧、陪伴、看管孩子們的父母。
難不成也要訓練AI 能當稱職的父母,孩子們由國家養?孩子愈來愈習慣面對冰冷的機器人或三C產品,連大人、老人都是。

AI以後會不會發展成能大部份取代人類的模式?這也不無可能。
只希望到時AI是人類的朋友,是友善的,絕不能讓它學壞。就怕有些人類的惡,引導它到萬劫不復的境界。
或許人類才是那個惡的起源,我們都沒辦法導善每個人類了,怎能期待AI永遠忠誠服務於人類。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既然AI已經是進行式,且多年來不斷成長,我們只能接受,並善用之。有影響力的人也一定要盡全力防止AI傷害人類。

AI畫的圖

AI畫的圖

AI畫的圖

AI畫的圖

AI畫的圖

AI畫的圖


avatar-img
平靚安的沙龍
10會員
73內容數
心靈社會、電影與人生、虛擬散文、夢境詭跡、詩詞(排列句、分行句)、雜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平靚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三月底看到馬斯克與蘋果創辦人、電腦科學家等人,在一封公開信中呼籲暫停開發比GPT-4更先進的AI至少六個月。 如能做到,當然好。AI如果無止盡、快速地進化,以後衍生的各種問題也會愈來愈多。 雖然會增加處理AI衍生問題的某些職缺,但造成的各種紛亂、缺失……傷害可能更大。 在發展AI的同時,也要研究各
看到某張圖顯示 OO學習列出「AI無法取代人類的十種技能」,分別是:批判思維、判斷複雜的決策、情商與同理心、創意、協作與團隊合作、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適應能力與變通的靈活性、文化智慧與多樣性、道德感、領導技巧。
對於工作或考試上有需要訓練英文聽力的,善用Youtobe平台自己的自動翻譯功能,不失為一個很好的工具。 想一個有興趣的主題,搜尋相關外語影片,字幕先設定為中文,重複聽清楚影片在講些什麼(對照口語與中文意思)。 之後字幕切到外語, 對照口語與外語單字詞句,重複觀看。剛開始可選擇簡單或與用途相關的影片,
三月底看到馬斯克與蘋果創辦人、電腦科學家等人,在一封公開信中呼籲暫停開發比GPT-4更先進的AI至少六個月。 如能做到,當然好。AI如果無止盡、快速地進化,以後衍生的各種問題也會愈來愈多。 雖然會增加處理AI衍生問題的某些職缺,但造成的各種紛亂、缺失……傷害可能更大。 在發展AI的同時,也要研究各
看到某張圖顯示 OO學習列出「AI無法取代人類的十種技能」,分別是:批判思維、判斷複雜的決策、情商與同理心、創意、協作與團隊合作、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適應能力與變通的靈活性、文化智慧與多樣性、道德感、領導技巧。
對於工作或考試上有需要訓練英文聽力的,善用Youtobe平台自己的自動翻譯功能,不失為一個很好的工具。 想一個有興趣的主題,搜尋相關外語影片,字幕先設定為中文,重複聽清楚影片在講些什麼(對照口語與中文意思)。 之後字幕切到外語, 對照口語與外語單字詞句,重複觀看。剛開始可選擇簡單或與用途相關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