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政府在1975年越戰結束前後,以海軍軍艦及專機等方式,從淪陷的南越從淪陷的南越救出數千名越南華僑於本島各處安置,並於1977在澎湖成立難民營及中南半島難民臨時接待所。」
這麼值得記得的人道救援歷史,在過去卻從未出現在我們的教科書中,變相導致人民極度缺乏對他們的認識。這些人至今已經在台定居接近五十年,子孫也都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卻仍然會被問到:「你從哪裡來?妳是外籍新娘嗎?」這樣尷尬失禮的問題。還好有這本書的問世,讓我們能補足過去應該學,卻沒有學到的這一塊歷史知識。
本書作者曾任報社記者,在媒體這個領域有超過十年的經驗,也曾做過《報導者》的特約記者。數年前她想深入研究敘利亞難民,而德國當時又是最大的難民收容國,因此她於2017年開始旅居德國,深入探訪難民的各種議題。然而在德國一段時日後,她發現住在柏林,身邊有多到不能忽視的越南裔居民,而且大多已經非常融入當地社會,舉凡亞洲小吃店、花店、衣服修改店、美甲店等等都是越南人在經營,引發了她想探索這個現象的好奇心。在研究史料後才發現德國大舉接受越南難民的過去,及中華民國共襄盛舉的這段歷史。她用數年的時間奔波台德兩地,與這些難民及其後代進行訪談後,才終於完成了富含歷史又充滿動人故事的這本書。
那個年代在德國的越南移民,大致上可以粗分為「越南船民」以及「北越契約工」,而在越南統一前後被撤僑來台的則統稱為「越南華僑」
越南船民
時逢南越淪陷,許多越南人不願接受共產黨的迫害及統治,在政府默許之下交出身家,以黃金換取出逃的船票,搭乘一艘一艘的難民船駛向公海,期待能被其他自由國家接受,所以被稱為Boat People(船民)。當時最著名的是一艘名為「海鴻號」的老舊難民船,因為貪心的官員而超載兩倍的難民,不僅引擎在路上故障偏離航道,靠岸印尼和馬來西亞時也不被允許入境,在物資耗盡的船上,難民們不僅得忍受挨餓及曝曬,也抵禦不了傳染病的侵襲。而這樣的慘況,被准許登船的記者錄了下來,經由新聞在西方世界傳了開來。
看在當時的西德民眾心裡,這些越南船民就像當時二戰後想逃離東德的那些居民,也有人認為向這些人伸出援手就宛如幫助納粹時期受苦的猶太人,這樣的彌補心態醞釀成一股民意,促成後續一系列的救援行動。最知名的莫過於下薩克森邦總理-阿爾布雷希特(他同時也是現任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的父親),率先宣布救援越南船民;以及由知識份子發起募資,再靠著記者諾伊德克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伯爾推波助瀾,而誕生的阿納慕爾角號救援船所進行的多次救援行動。西德政府除了讓越南船民生命得到保障,還提供每個人免費德語課程、就學及就職的輔導,讓原本就有所長的人能夠繼續發揮,也讓這些人有能力融入德國社會,才有今天這樣的光景。
北越契約工
然而從北越來到德國的難民,相較之下就沒這麼幸運了。當年東德因年輕人出逃而勞力短缺,於是向剛被統一、同為共產國家的越南輸入大量契約工,但不僅一個家庭只有一個人能報名,而且合約到期就得遣返越南,並無長期居留權。除此之外,契約工完全被視為單純的勞動力,不論原本專長為何,每天就是往返宿舍及工廠做著低階勞動,並全天候受到監視,違規就很可能被提早遣返,懷孕也是一大禁忌,自然也沒有為他們安排如德語課程之類的社會融入方案,因此直到柏林圍牆倒塌,一些人得到留居德國的機會,大多也是自成小群體,不像船民一樣能夠大程度地融入德國社會。
越南華僑
1974年越戰結束前夕,越南當地華僑就嗅到政府即將垮台的危機,湧入中華民國大使館申請華裔證明,期待能逃到台灣。1975年的「同濟演習」即為撤僑行動,派出中萬艦及中邦艦前往西貢(現胡志明市)和越南政府交涉撤僑,途中也停靠菲律賓,讓不想來台灣定居的華僑也有機會藉此另謀他所。剛搭船來台的華僑先安置在九曲堂由軍人照料,後續有的被分到新店、台中太平、屏東養老院等地,也有人靠著原本捕魚專長在澳底定居,數年後也在土城慶利街興建華僑社區,方便他們找工作謀生。1976年開始也陸續有40多梯次的撤僑專機,也就是所謂的「仁德專案」,這些人則被安置在木柵安康社區,也就是現在興隆社宅的區域。雖然我國給予的福利與關照沒有像西德那麼充足,也沒有上下一心的全民支持,但大多藉此定居在台的越南華僑仍是充滿感激,至少生命安全有足夠的保障,有些人也發展得還不錯。
移民後代的現況
歷經接近五十年,這些移民大多有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作者在訪談中發現,不管他們生在德國或台灣,從小受的教育和價值觀都和其他孩子幾乎無異,但卻因為外貌的不同,仍然在社會上多多少少會受到歧視,或對自己的存在認同感到矛盾;有時候也因為價值觀、信仰的不同,和原生家庭產生摩擦與排斥,雖然「我們」跟「他們」都在努力試著消除這些迷惑,但最好的情況可能還是:不要分你我。
本書內容相當豐富卻又淺顯易懂,書中節錄多則親身訪談的文字記錄,都是很珍貴,也很令人動容的人生故事,非常推薦大家閱讀,讓我們重拾被遺忘的歷史,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所有人不分你我的共好與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