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先生》失序的政府,魯莽的銀行

更新於 2024/03/0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主席先生
《主席先生》
KEEPING AT IT
保羅‧伏克爾
PAUL A. VOLCKER
看這本書從一開始的道德感、使命感滿滿,到後半段章節,卻充斥著"未竟全功"的感受...
我個人認為,他是最偉大的聯儲主席

失序的政府,魯莽的銀行

第9章寫到關於1970、1980年代,拯救克萊斯勒、大到不能倒的銀行、儲貸協會崩壞(在2008之前早有一次)、拉美債務危機...
金融危機簡直成了家常便飯。
時至今日,你我覺得這類情況,有變得比較不"家常"嗎?

大屠殺,六百八十萬個帳戶

在第13章寫他如何領頭調查瑞士各銀行如何處理納粹大屠殺受害者存放金一案,提及:
聯合國、IMF、世界銀行、WTO,都是美國主導的產物
這些機構通常都不注重效率,而且不管從外部或內部都缺乏有效的監督。
以上是我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花了十年在兩個國際組織管理問題的獨立調查上,親身體驗的感想。第一個是關於聯合國對伊拉克『石油換糧食計畫』全面貪腐的指控。...第二個是關於世界銀行的內部衝突,還有該如何解決越來越嚴重的貪腐問題。
聯合國
我不曉得,媒體為何喜歡推波助瀾去形塑"國際組織"的聖人光環?
舉著高大上的各式"主義"大旗,掩飾背後的惡行,一開始站在道德制高點之後,後面惡搞就不怕有人知道了...
反正掌握好媒體和輿論導向即可,有心稍微推敲也不難發現,全球主義、世界政府的菁英們,喜歡把"全世界都管起來"的這套,背後實質的錢權遊戲...
記著,
主流媒體的訊息,永遠是傳聲筒!

踏入黑暗會計世界

在會計的其他領域,有太多值得懷疑和擔憂的理由,也有太多便宜行事的動機,以及太多的利益衝突
千禧年前後出現一連串企業和會計的醜聞浪潮,安隆—安達信事件只是最令人震撼的高峰,但其實泰科國際(Tyco International)和世界通訊(WorldCom),才是其中規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兩家。
第14章講述了如何從全美五大會計師事務所變成了四大,以及沙賓法案的歷史。
對照今日又爆出了瑞士信貸的新聞,諷刺度極高!
組織著一個又一個的審查機構,監督再監督、立法又立法...有改善嗎?
沒關係,生命自會尋找出路...
新科技的出現(如:區塊鏈),將能夠有效對付這類問題嗎?
只能說,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最後,另外推薦這則訪談影片,向主席致敬!
Paul Volcker & Ray Dalio

以上為本人閱讀觀影之心得領悟、含個人觀點,如有疑義,請參照原書籍影片。
若我的內容,能獲得你的共鳴,請不吝給予愛心及分享。
「錢」是什麼?在追尋財富自由的道路上,必須先找到「自由」! 這僅是個人心得筆記留存處,希望對和我一樣,在重塑世界認知的朋友,有些幫助、獲得些共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此複雜的經濟,怎麼可能簡化到只用幾個變數就表示?當然,一定會有新的民間投資機會出現,畢竟從資本主義的歷史就看得出來。然而,政府誘發長期通貨膨脹,故意使國家貨幣每年都貶值一點點,其經濟目的是什麼?這麼做難道沒有道德問題?我相信連我老媽都能看穿這一點。"
央行怎麼來的? 喔 國王要打仗缺錢, 所以... 有那麼一點...戰爭、公債和央行起源,三位一體的感覺嗎? 如果沒有無上限的公債,怎麼支撐起耗費巨資的戰爭? 而如果沒有無休止的戰爭,又怎麼創造出龐大的公債需求?
錯誤的貨幣政策的鍋,不該由資本主義來背! 工業革命後開啟了資本主義,機器首次取代人力,瞬間有了十倍、百倍、千萬倍的產出。 不管是學習曲線、經濟規模、摩爾定律⋯還是破壞性創新S curve, 不都是「巨量通縮」的表現? 科技,成為法幣貶值的最佳掩護。 問題在於...關於「錢」,我們沒有真正的自由市場
「資本並不等同於貨幣或金錢。貨幣的出現由來已久...資本的歷史則相當新。西元1760年左右,英國西北部的紡織業工廠主想到將紡織機與紡織廠加以機械化,從而開啟了現代資本主義的新紀元。」 錢+科技,撞出的巨量指數型增長,才是現代資本主義的開始。
"如此複雜的經濟,怎麼可能簡化到只用幾個變數就表示?當然,一定會有新的民間投資機會出現,畢竟從資本主義的歷史就看得出來。然而,政府誘發長期通貨膨脹,故意使國家貨幣每年都貶值一點點,其經濟目的是什麼?這麼做難道沒有道德問題?我相信連我老媽都能看穿這一點。"
央行怎麼來的? 喔 國王要打仗缺錢, 所以... 有那麼一點...戰爭、公債和央行起源,三位一體的感覺嗎? 如果沒有無上限的公債,怎麼支撐起耗費巨資的戰爭? 而如果沒有無休止的戰爭,又怎麼創造出龐大的公債需求?
錯誤的貨幣政策的鍋,不該由資本主義來背! 工業革命後開啟了資本主義,機器首次取代人力,瞬間有了十倍、百倍、千萬倍的產出。 不管是學習曲線、經濟規模、摩爾定律⋯還是破壞性創新S curve, 不都是「巨量通縮」的表現? 科技,成為法幣貶值的最佳掩護。 問題在於...關於「錢」,我們沒有真正的自由市場
「資本並不等同於貨幣或金錢。貨幣的出現由來已久...資本的歷史則相當新。西元1760年左右,英國西北部的紡織業工廠主想到將紡織機與紡織廠加以機械化,從而開啟了現代資本主義的新紀元。」 錢+科技,撞出的巨量指數型增長,才是現代資本主義的開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討論了美國歷史上幾位總統時期所面臨的滯脹危機,強調了對經濟政策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的重要性,並分析了滯脹對市場的深遠影響。文章涵蓋了從1960年代直到1980年代的經濟重大事件和因果關係。最終,提出了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穩定物價和促進經濟增長之間找到平衡的觀點。
Thumbnail
今天訂戶直播將回顧先進國家如何從雷根時代為了挽救美國的製造業一直動輒連手干預美元匯率到柯林頓時代在財長魯賓的決定之下,決定改採強勢美元政策並決定放棄政府以釋放出各種訊號的方式來影響美元的匯率。到了911發生後,美國財政部是如何被賦予斷恐佈份子金流以阻止恐佈活動的重任而加速了美元的“武器化“...
Thumbnail
1985年初,中央銀行針對臺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的嚴重掏空和人頭貸款情況,展開突襲檢查。最終有人丟官、有人已成冰冷遺體還不得安寧。資深財政記者王駿在35年後寫作《十信風暴》,透過第一手採訪經驗和歷史材料,寫成有血、有肉、有所本的小說,活靈活現、引人入勝。
Thumbnail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Larry MacDonald 在金融風暴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在和各路高手操盤人、分析師和政界人物密集交換意見後,對正在歷經重整的後全球化世界經濟提出了他獨到的觀察,但今天的直播他先帶讀者回顧美國打贏冷戰的關鍵,全球化突飛猛進後在金融面慢慢浮現的弊病以及這些弊病如何影響到了美國的政治、經濟與社會
Thumbnail
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寶盛銀行的興衰以及其私人信貸業務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從執行長 Philipp Rickenbacher 的意氣風發,到狼狽下台臺還要為巨額損失負責的陰影,這個歷史超過130年的瑞士金融機構,所面臨的危機轉折一一道來。
以前在公家單位,很多同事,尤其是長官很排斥投資理財,美其名是怕員工因為投資理財而耽誤工作,實際上真正的原因還有更多,今天我就利用這篇文章來剖析公務機關為什麼排斥投資理財這件事情(民間企業也可以適用),我覺得主要理由有三: 1) 1990年的崩盤 回想兩個字「鴻源吸金案」(相關新聞:台灣首家老鼠會
政府的目的是控制人民 全球強大力量網絡   少數人控制多數人 錯誤的人毀掉了一切 政治充滿欺詐而沒有誠信 當危機變成了生意
Thumbnail
此篇文章的主題是:善用央行升降息的意圖,來進行投資決策。 近期讀了一本書,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祕訣:全球頂尖創新者、運動員、藝術家共同實證(https://vocus.cc/article/636c683cfd897800017ea4c0),書中提到了一段美國富國銀行的故事,富國銀行是股
Thumbnail
美聯儲不是個機構,是一個系統:Federal Reserve System (Fed);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是一個機構,是管理這個系統的最高決策單位,其中的 12 位委員就是擁有決策權最重要的人物。相關新聞不知道看了幾年,現在才稍稍搞懂其中運作機制,理解到系統的強大。感謝這位優秀的分享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討論了美國歷史上幾位總統時期所面臨的滯脹危機,強調了對經濟政策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的重要性,並分析了滯脹對市場的深遠影響。文章涵蓋了從1960年代直到1980年代的經濟重大事件和因果關係。最終,提出了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穩定物價和促進經濟增長之間找到平衡的觀點。
Thumbnail
今天訂戶直播將回顧先進國家如何從雷根時代為了挽救美國的製造業一直動輒連手干預美元匯率到柯林頓時代在財長魯賓的決定之下,決定改採強勢美元政策並決定放棄政府以釋放出各種訊號的方式來影響美元的匯率。到了911發生後,美國財政部是如何被賦予斷恐佈份子金流以阻止恐佈活動的重任而加速了美元的“武器化“...
Thumbnail
1985年初,中央銀行針對臺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的嚴重掏空和人頭貸款情況,展開突襲檢查。最終有人丟官、有人已成冰冷遺體還不得安寧。資深財政記者王駿在35年後寫作《十信風暴》,透過第一手採訪經驗和歷史材料,寫成有血、有肉、有所本的小說,活靈活現、引人入勝。
Thumbnail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Larry MacDonald 在金融風暴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在和各路高手操盤人、分析師和政界人物密集交換意見後,對正在歷經重整的後全球化世界經濟提出了他獨到的觀察,但今天的直播他先帶讀者回顧美國打贏冷戰的關鍵,全球化突飛猛進後在金融面慢慢浮現的弊病以及這些弊病如何影響到了美國的政治、經濟與社會
Thumbnail
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寶盛銀行的興衰以及其私人信貸業務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從執行長 Philipp Rickenbacher 的意氣風發,到狼狽下台臺還要為巨額損失負責的陰影,這個歷史超過130年的瑞士金融機構,所面臨的危機轉折一一道來。
以前在公家單位,很多同事,尤其是長官很排斥投資理財,美其名是怕員工因為投資理財而耽誤工作,實際上真正的原因還有更多,今天我就利用這篇文章來剖析公務機關為什麼排斥投資理財這件事情(民間企業也可以適用),我覺得主要理由有三: 1) 1990年的崩盤 回想兩個字「鴻源吸金案」(相關新聞:台灣首家老鼠會
政府的目的是控制人民 全球強大力量網絡   少數人控制多數人 錯誤的人毀掉了一切 政治充滿欺詐而沒有誠信 當危機變成了生意
Thumbnail
此篇文章的主題是:善用央行升降息的意圖,來進行投資決策。 近期讀了一本書,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祕訣:全球頂尖創新者、運動員、藝術家共同實證(https://vocus.cc/article/636c683cfd897800017ea4c0),書中提到了一段美國富國銀行的故事,富國銀行是股
Thumbnail
美聯儲不是個機構,是一個系統:Federal Reserve System (Fed);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是一個機構,是管理這個系統的最高決策單位,其中的 12 位委員就是擁有決策權最重要的人物。相關新聞不知道看了幾年,現在才稍稍搞懂其中運作機制,理解到系統的強大。感謝這位優秀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