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子書改變閱讀習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喜歡閱讀,也十分喜歡透過實體書閱讀。曾經,我把自己的房間塞滿上百本紙本書,書架放不下便堆到桌上,桌上堆滿了就堆到枕頭旁;到最後連椅子上也有一疊書,每次要坐下時再把書搬到床上,不知不覺就這樣度過好幾年。然而買書總比看書快,讀完的書往往會被埋藏在書堆中,難再見天日。

有一回通勤途中,在捷運上放眼望去,只見眾人低頭沉浸在虛擬世界裡;偶然瞥見有人拿著類似平板的東西,十分專注地閱讀。機身看起來輕薄便攜,螢幕呈現的文字也更像印刷的質感。回去上網查了以後,才注意到有電子閱讀器這項產品,也在一番研究後購入。從入手到現在已經使用兩年左右,多少有些心得想分享給對閱讀器有興趣的朋友。

電子閱讀器有哪些特色?

為了閱讀特地買電子閱讀器,就好比為了嘗到酥香脆口的烤吐司而買吐司機。如果閱讀書籍已經是你的日常,那麼電子閱讀器或許會帶給你更便利的閱讀體驗。

首先當然是保有印刷質感的電子紙螢幕。近幾年因為電子紙技術的進步,文字明暗對比更好,邊緣更清晰俐落,在強光下閱讀不易有眩光,也較沒有殘影的問題。部分廠商甚至推出彩色電子紙,搭配觸控筆來增添功能。此外,電子紙不像一般螢幕會發藍光,長時間閱讀對眼睛負擔也比較小。

其二是機身多半輕薄,六吋以下甚至能放進口袋,隨時都能把書庫帶在身上,想看甚麼就點開來看,讓閱讀成為零碎空檔的甜蜜內餡

其三是耗電量極低。由於電子紙的運作原理是透過改變電場,讓色素粒子重新排列來達到顯示效果,因此只有翻頁的時侯會消耗電能,相較平板有顯著較長的續航力


為甚麼我選擇kobo?

我選擇Kobo有幾個原因,其中最主要還是因為Kobo生態有充足的書種,繁體中文和原文書應有盡有,近幾年也有推出有聲書。此外Kobo雖然是封閉系統(意即無法閱讀從其他平台購買的電子書),但系統運作十分成熟。從電腦買電子書以後,隨即就能下載到閱讀器上,且手機平板也有APP,畫線註記也能即時同步。

再來就是更實際的層面: Kobo常常推出優惠活動。比如每天都會有一本只要99元的書;周末有滿額送購書金的活動,還可搭配各大出版社的優惠。原本就比實體書便宜的售價,再加上種種折扣,我想愛書人很難抵抗這種誘惑。


如何挑選機型?

Kobo有推出各種尺寸的機種可選擇。考量到攜帶性和價格,我選擇了7吋大小,不僅版面夠大,單手握持也不費力,手感相當不錯。由於第一台的儲存空間小,充電孔不是type c等小小缺憾,我便趁著去年國際書展檔期買入新一代機種;舊的那台也以不錯的價格售出(意外地很保值)。有興趣可以去實體店面體驗。

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有打算購買漫畫或有聲書等比較佔儲存空間的讀物,建議要注意內建容量是否符合需求,否則可能會需要反覆下載和卸載


舊的紙本書怎麼辦?

雖然有些不捨,但因為書本實在佔據太多空間,有些書我便贈予朋友,有些直接投到捐書箱;假如書況還不錯或者是較新的書,我便會透過TAAZE讀冊生活販售。只需要上網填寫書籍資料,接著裝箱到超商寄送即可,TAAZE會負責收書以及評估書況,書籍的價格可以自訂和更改,最終入賬的金額也很透明。幾年下來我陸續賣了快100本書,不僅延續了書本的價值,也讓我把收益用在購買更多電子書上。

從此與紙本書分道揚鑣?

電子書雖然具備種種優點,但我仍舊喜歡閱讀實體書,喜歡翻書頁時的沙沙聲響,喜歡紙張散發的氣味,喜歡細細品味出版社在設計上的用心。此外,我曾讀過附上大量配件的小說,那些配件與小說劇情相輔相成,甚至是暗藏解謎的線索;思來想去,大概只有實體書能提供這類獨一無二的閱讀體驗。也因此,我相信紙本書仍會長久存續下去,電子閱讀器只是提供另一種選擇。不過,在使用閱讀器期間,我的確有更頻繁地閱讀,出門在外的空檔,也漸漸被閱讀時光填補。想重拾閱讀樂趣的你,不妨考慮改用電子閱讀器,讓閱讀常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irotaka的沙龍
18會員
36內容數
歡迎一同徜徉於文字的奔流,偶爾取一瓢飲
Hirotak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8
近期傳出蘋果在ios 19 更新中,要加入Airpods同步翻譯功能,讓我們對於語言隔閡的焦慮又少了些。往後出國遊玩或是碰到外國朋友,或許就能透過耳機暢談。 有了AI技術的進展,即時翻譯成了可預見的未來,生活也確實可以更加便利。一旦即時翻譯技術普及,我們真的還需要學習外語嗎? 翻譯的困難之處
Thumbnail
2025/03/18
近期傳出蘋果在ios 19 更新中,要加入Airpods同步翻譯功能,讓我們對於語言隔閡的焦慮又少了些。往後出國遊玩或是碰到外國朋友,或許就能透過耳機暢談。 有了AI技術的進展,即時翻譯成了可預見的未來,生活也確實可以更加便利。一旦即時翻譯技術普及,我們真的還需要學習外語嗎? 翻譯的困難之處
Thumbnail
2025/03/13
以下為個人經歷,希望幫助大家篩選航空公司
Thumbnail
2025/03/13
以下為個人經歷,希望幫助大家篩選航空公司
Thumbnail
2025/02/26
私、失敗しないので。 這句耳熟能詳的台詞,大概永遠沒有人會聽膩。每回聽到未知子(米倉涼子飾)堅定而理所當然地說出時,總想著要是現實中有她在該有多好。我想派遣女醫之所以能長紅,有部分歸功於角色帶給觀眾的安定感。作為最終章的電影,當然也不例外。 觀影心得 派遣女醫一直以來都有著一個公式:無能的醫生
Thumbnail
2025/02/26
私、失敗しないので。 這句耳熟能詳的台詞,大概永遠沒有人會聽膩。每回聽到未知子(米倉涼子飾)堅定而理所當然地說出時,總想著要是現實中有她在該有多好。我想派遣女醫之所以能長紅,有部分歸功於角色帶給觀眾的安定感。作為最終章的電影,當然也不例外。 觀影心得 派遣女醫一直以來都有著一個公式:無能的醫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為了閱讀特地買電子閱讀器,就好比為了嘗到酥香脆口的烤吐司而買吐司機。如果閱讀書籍已經是你的日常,那麼電子閱讀器或許會帶給你更便利的閱讀體驗。
Thumbnail
為了閱讀特地買電子閱讀器,就好比為了嘗到酥香脆口的烤吐司而買吐司機。如果閱讀書籍已經是你的日常,那麼電子閱讀器或許會帶給你更便利的閱讀體驗。
Thumbnail
喜歡看書,出門時猶豫帶哪本比較好嗎?討厭等待網購書,又不想出門去書店找嗎? 那試試電子書吧!
Thumbnail
喜歡看書,出門時猶豫帶哪本比較好嗎?討厭等待網購書,又不想出門去書店找嗎? 那試試電子書吧!
Thumbnail
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跳坑成電子書的一員。 書本的質感、厚度、封面設計,書本除了知識的閱讀,更多的在於欣賞的愉悅。但今年生活遇到了蠻大的變動,爸媽生病、搬家、工作,明顯深感自己閱讀量不足,特別是撰寫了 Bios Monthly 的專欄 Missing Days,覺得自己跟文字的距離太遙遠了,非常需要重拾
Thumbnail
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跳坑成電子書的一員。 書本的質感、厚度、封面設計,書本除了知識的閱讀,更多的在於欣賞的愉悅。但今年生活遇到了蠻大的變動,爸媽生病、搬家、工作,明顯深感自己閱讀量不足,特別是撰寫了 Bios Monthly 的專欄 Missing Days,覺得自己跟文字的距離太遙遠了,非常需要重拾
Thumbnail
閱讀器它不該是個干擾,它僅應該是個載具,作為讓你從書本轉換成電子書時,保持你的閱讀舒適感,並讓你的閱讀流暢性變好的工具。閱讀與使用上都不該為它傷腦筋或是增加負擔。它應該要是不費力的。 空間下的取捨 三大平台的較勁 內容:繁體中文書數量最為豐富的電子書銷售平台。缺少原文書籍。 </aside>
Thumbnail
閱讀器它不該是個干擾,它僅應該是個載具,作為讓你從書本轉換成電子書時,保持你的閱讀舒適感,並讓你的閱讀流暢性變好的工具。閱讀與使用上都不該為它傷腦筋或是增加負擔。它應該要是不費力的。 空間下的取捨 三大平台的較勁 內容:繁體中文書數量最為豐富的電子書銷售平台。缺少原文書籍。 </aside>
Thumbnail
自從疫情三級警戒開始後,為了做好防疫,當然就無法像平常一樣去逛書店。 擁有一個高品質、高容量的好書櫃必然是個閱讀人的必備家具之一,但剛出社會的我想想礙於空間跟金錢,我應該用更有效率、更省空間及時間的方式,於是我踏入了電子書的行列。 其實我早就買過電子書,也早在三四年前就有用過不論是封閉式或開放式的
Thumbnail
自從疫情三級警戒開始後,為了做好防疫,當然就無法像平常一樣去逛書店。 擁有一個高品質、高容量的好書櫃必然是個閱讀人的必備家具之一,但剛出社會的我想想礙於空間跟金錢,我應該用更有效率、更省空間及時間的方式,於是我踏入了電子書的行列。 其實我早就買過電子書,也早在三四年前就有用過不論是封閉式或開放式的
Thumbnail
比起實體書,我會習慣用電子書閱讀器嗎?腦袋的吸收效果好嗎?先來一場紙本與電子的讀書實測吧。 不過,滑了好幾年的手機,倒也沒出現過的內容難吸收的問題(突破盲點)。隨後,又要如何在閱讀器市場海中,撈選出最適合自己的eReader?
Thumbnail
比起實體書,我會習慣用電子書閱讀器嗎?腦袋的吸收效果好嗎?先來一場紙本與電子的讀書實測吧。 不過,滑了好幾年的手機,倒也沒出現過的內容難吸收的問題(突破盲點)。隨後,又要如何在閱讀器市場海中,撈選出最適合自己的eReader?
Thumbnail
寫在使用kobo閱讀器2年半,154本書之後。 我買電子書的動機,簡單來說是這樣的:我的書櫃爆了又爆,爆了再爆,2018年的6月,我懶得再一直一直整理書櫃了,於是就買了電子書閱讀器。 誰知道這竟然是一個買書量大暴增的開始。
Thumbnail
寫在使用kobo閱讀器2年半,154本書之後。 我買電子書的動機,簡單來說是這樣的:我的書櫃爆了又爆,爆了再爆,2018年的6月,我懶得再一直一直整理書櫃了,於是就買了電子書閱讀器。 誰知道這竟然是一個買書量大暴增的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