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應該買債券ETF

2023/03/2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了解本人貼近盤面的投資建議,請到小股東的大投資
~閱讀我的投資歷程和經驗分享,請到致富手冊
~參考追蹤的個股:資源池個股名單。更多財經短評:小股東粉專

為什麼你應該買債券ETF

2023年的今日,債券投資火熱,為什麼呢 !因為《債券殖息率很好》,好到可以達到5%以上;好到可達到一般投資人認知的《不錯的殖利率》。
投資專家總會教我們要分散投資才能分散風險,就資金面而言股巿和債巿即存在相對性,也就是說單純考量資金流動性,合理會發生股巿低靡時資金會往債券巿場流動,反之亦然。所以就衍生出了投資股債比,什麼股債64比之類的概念。
筆者也是此款觀念的認同者,於是乎在多年前就想著【買債券】這件事。可惜了,在2018年前買債券最方便的是《債券型傳統基金》,這種把賺取的那麼一小點利息都送給基金經理人的事情,我是受不了的。
終於在2017.01.17元大美債20年ETF在台灣櫃買巿場出現了。隨著債券ETF化,一般投資人終於可以很方便地把債券規劃在投資組合裡了。
這些債券ETF開始逐步在台股巿場被熟悉。但未曾熱賣,原因無它,就是殖利率不吸引人。在2018~2021年間美公債類ETF殖利約2%~2.5%,投資級公司債ETF殖利約3%~3.5%,這對台灣投資人而言太少了。
再者ETF內扣費用問題。ETF的低費用,已然是ETF的絶佳優勢了,但債息真的太低了,讀者們試想3%的債息再扣掉0.3%的ETF內扣,0.3%看似低廉,它卻吃掉你10%的利潤呢!! 並且是持有期間持續啃食你的利潤。
於是乎,為了不讓這微薄的債息再被ETF經理人吃掉,在2018至2022期間,筆者最後仍決定分別買入不同公司發行的債券。我可以買微軟、蘋果、波克夏的債券,也可以買美國短年期國庫券,證券公司和銀行都有賣。
這種投資方法其完美的優勢乃在於: 可靠且定期的現金付息及到期償還票面價,持有期間無經理人費用,適合持有到期,並且收息不會就源扣稅(美國的利息稅率30%,是很傷財的喔)。
那這種交易的缺點何在呢!!!它的確點確實是令一般投資人難以承受的
第一交易限制:美債面額多為100美元,最小交易額100單位或1000單位(一萬美元或十萬美元)
第二可選擇性不多: 很多債券只開放專業投資人購買,一般投資人是被拒的
第三:雖然單體公司債持有期間無經理費用,但交易採議價搓合方式,往往存在1%~2%,甚或更高的買價價差。
概言之,單體公司債,這種在次級巿場無法碎片化交易的商品是無法得到有效性推廣的。
隨著美國遭逢通膨而啟動激烈的升息策略,債息貼近基準利率,使得債券ETF的殖利率高漲,在台灣已然成熟的債券ETF此時正好很適合投資人納入投資組合。
你應該投資債券的最主要原因: 風險很低,勝率很高
大家都知道80/20法則,不論你認不認同,確實大部份股票投資人沒有膁到股票交易的價差,甚至看去整個大盤真正盈利很好的也只有比例不高的公司(或許20%吧,也符合80/20)。其它80%公司就是安全的活著,能穩定配息。投資人就很欣慰了。
投資債券的角度則不同,債券ETF投資一籃子債券,總資金部位很大,對操作調節性或者違約率的承受都有足夠的耐受度。我們可以短期投資,投信公司則追蹤指數長期持有。投資人只要抓好成本線,殖利率相對可被預期。明確你的目標是領息,持有債券 ETF獲取穩定息殖的機會就不會同股票巿場80/20法則,而是反著來20/80 (80%都是賺錢的)甚或遠遠高於80%的機率是可以符合預期的。
懶人投資,現實面來看並不合理。可以簡單投資,但閉著眼投資,懶人都能賺大錢,這世界怎會有窮人呢! 不過分散風險則是亙古不變,經的起時間考驗的硬道理。昨日的低風險優質金融股,今日都能變成燙手山芋了,我們又豈知災難和明天那一個會先來臨呢!
以上分享於2023.03.20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7K會員
250內容數
從白手到財務自由是筆者的歷程,2022年領息200萬。 這個專題將陪你走向穩健投資的道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