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通過公海條約協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The ship has reached the shore.
— Rena Lee 新加坡海洋和海洋法問題大使/會議主席


發生什麼事

聯合國歷經15年的協議磋商,終於在2023/3/4通過保護公海的歷史性協議:公海條約(The High Seas Treaty)。目標是在2030年以前,將全球30%海洋劃分為保護區(Marine protected areas,MPAs),限制過度漁業捕撈、海底探勘等活動,以保護海洋資源、恢復生態多樣性。

raw-image

儘管條約內容及實施細則還有待討論,但多數國家皆對於這項重大進展表示樂觀。條約重點方向包含:

  • 成立一個新的國際機構,由參與條約的成員國組成
  • 設立保護區。保護區的劃分方式將由各成員國提出要劃分為保護區的位置與範圍,並由全體投票的方式來做決定。而已開發國家可透過技術轉讓方式幫助開發中國家設立保護區,但當中牽涉到公海劃分、權利義務問題,最終實行規範仍待商榷
  • 定期舉行COP(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會議,檢視各國實施成效及討論共同行動

條約發展歷程

  • 過去十多年大多停留在UN生物多樣性工作小組、各國或區域性海洋組織的層面
  • 2006年綠色和平開始推動海洋保護區計畫、發布相關報告
  • 2015年聯合國決議制定Global Ocean Treaty
  • 2018年各國代表正式展開磋商,原預計2020年完成談判,但受疫情影響延宕至今
  • 2022年12月舉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達成 30×30協議,要在2030年前,保護全球30%的陸地和水域

公海小百科

  • 公海(High seas),又稱為國際水域(International waters)。1982年《聯合國海洋公約》(the UN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UNCLOS)規範:國家領土基線起12海里的範圍為【領海】;基線起200海里的範圍為【專屬經濟區】;而超過專屬經濟區以外的海域則為【公海】
  • 公海不歸屬任何國家所管轄,表示各國都有權利在公海上進行捕撈、航行、研究等活動
  • 公海面積約佔地球面積的四成、佔海洋面積的三分之二
  • 目前只有大約1%的公海範圍是受到保護的
raw-image

讀書會討論

雖然身處四面環海的台灣,但細想自身對於海洋環境保護的知識似乎遠遠不及陸地森林保育。林彤首先想到2010年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當時油井爆炸造成的生態浩劫仍延續至今,復原工程及科學研究持續追蹤的同時仍然無法確認到底對海洋造成多少不可逆的危害。菀倫補充全球近年來發生的漏油事件,也好奇台灣先前是怎麼處理。昱凱有聽到轉角國際Podcast報導公海條約的新聞,而說到海洋保育首先想到的則是台灣漁業過度捕撈、大量雇用外籍移工的議題。

我在讀資料的時候也學到一個從未想到的點:保護海洋蘊藏的稀珍資源除了環境保育的出發點,有很大一部分是屬於商業價值。海底資源如海藻、珊瑚等,經科學研究證實且已應用於醫藥、美妝等領域,當中創造的巨大商機,也成為各國在海域資源劃分與共享上,難以取得共識的原因之一。

仁傑查到台灣已通過「海洋基本法」,而「海洋保育法」仍在行政院審查,由於涉及跨部會協調、利益團體遊說、甚至選舉等因素,無法統一各方意見,造成法案遲遲未能通過。

玠庭分享了一個以前學到台灣鯨豚類動物的主管單位是農委會林務局*,或許這也反映出我國在海洋保育方面意識薄弱、未正視其為一項專業,甚是可惜。政陽提到台灣在國際地位的特殊性,無法參與國際組織的現實讓國內法規無法與國外接軌,而即使自主研究、努力跟上世界腳步,也容易在實際執行層面卡關。

raw-image

在接觸這則新聞之前,提到海洋議題,大家腦中浮現的畫面是什麼呢?

身形乾枯的北極熊、鼻孔插著塑膠吸管的海龜、全身沾滿油污的海鷗......這些警示人類過度開發的畫面儘管令人心碎,卻也是我們不得不正視的問題。近年來在各界努力宣導(或行銷)之下,或許你我已漸漸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減少使用塑膠吸管、自發性參與淨灘等活動。這些行為上的改變被大大鼓勵的同時,想法上的重塑也需要同等的關注。

我期許自己能多一點點思考、提高自主意識,未來碰觸到海洋議題時能更廣泛的將思維擴及至漁業、觀光、法規等層面,從不同角度持續思考人類與環境的共生關係。


*會後補充:2018年已成立「海洋委員會」及所屬三級機關「海洋保育署」,目前為海洋動物管理單位。海保署與林務局也持續合作、共同推動台灣生態保育活動。


資料來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玠庭-avatar-img
2023/04/01
這邊有一個Greenpeace綠色和平正在舉辦的推動《海洋保育法》的連署,歡迎大家一同連署,促進修法~https://cloud.greentw.greenpeace.org/petition-oceans-sanctuaries-mw/?utm_campaign=oceans&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organic&utm_content=20230401_babyfish_photo
avatar-img
國際新聞讀書會
9會員
21內容數
我們是一群因為想要突破同溫層、拓展視野、關心世界脈動而聚集起來的同好,每週六固定聚會,分享在國際新聞上的所見所聞,並深度討論。我們關心的地區橫跨世界各大洲、討論的議題包括多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因為世界很大,讀書會很小,歡迎和我們有相同熱忱的朋友在線上和我們一起交流。
國際新聞讀書會的其他內容
2024/04/29
在荷蘭議會選舉中,極右派反穆斯林反移民的政黨PVV成為最大贏家,可能贏得最多席位的可能性,反映出選民對移民問題日益擔憂。本文介紹了PVV黨魁維爾德斯的主張以及荷蘭政治版圖的最新動向,並提及其他主要參選人的資料。
Thumbnail
2024/04/29
在荷蘭議會選舉中,極右派反穆斯林反移民的政黨PVV成為最大贏家,可能贏得最多席位的可能性,反映出選民對移民問題日益擔憂。本文介紹了PVV黨魁維爾德斯的主張以及荷蘭政治版圖的最新動向,並提及其他主要參選人的資料。
Thumbnail
2024/04/29
日本自民黨派系醜聞涉及政治資金、派系糾紛和政治危機。涉及多名自民黨高層和國會議員,引發了政治危機。以首相岸田的決斷為主,探討派系的角色和功能,並針對派系政治資助討論防止再次發生的措施。這次事件引發了在野黨與民眾的強烈反彈和嚴重影響到政府的支持率。
Thumbnail
2024/04/29
日本自民黨派系醜聞涉及政治資金、派系糾紛和政治危機。涉及多名自民黨高層和國會議員,引發了政治危機。以首相岸田的決斷為主,探討派系的角色和功能,並針對派系政治資助討論防止再次發生的措施。這次事件引發了在野黨與民眾的強烈反彈和嚴重影響到政府的支持率。
Thumbnail
2024/04/29
盧安達計畫是英國政府首先提出的移民政策,被英國認定為非法移民或尋求庇護者的人士,將被重新安置到盧安達,以進行辦理、庇護和重新安置。 該計劃下的首次航班定於2022年6月14日起飛,並已獲得高等法院的法律許可,但在起飛前被歐洲人權法庭叫停。計劃於2023年6月被上訴庭裁定非法。
Thumbnail
2024/04/29
盧安達計畫是英國政府首先提出的移民政策,被英國認定為非法移民或尋求庇護者的人士,將被重新安置到盧安達,以進行辦理、庇護和重新安置。 該計劃下的首次航班定於2022年6月14日起飛,並已獲得高等法院的法律許可,但在起飛前被歐洲人權法庭叫停。計劃於2023年6月被上訴庭裁定非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對於海洋保育法的認識有多少呢? 又為何海洋保育法會鬧得沸沸揚揚?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海洋保育法究竟是什麼吧❗️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對於海洋保育法的認識有多少呢? 又為何海洋保育法會鬧得沸沸揚揚?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海洋保育法究竟是什麼吧❗️
Thumbnail
聯合國歷經15年的協議磋商,終於在2023/3/4通過保護公海的歷史性協議:公海條約(The High Seas Treaty)。
Thumbnail
聯合國歷經15年的協議磋商,終於在2023/3/4通過保護公海的歷史性協議:公海條約(The High Seas Treaty)。
Thumbnail
本週新聞精選:🌐 各國達成《公海條約》條文共識/🇰🇷 韓國政府宣布由政府財團代替日本企業賠償徵用工/🇬🇪 喬治亞《外國代理人法案》之亂/🇮🇷🇸🇦 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恢復邦交
Thumbnail
本週新聞精選:🌐 各國達成《公海條約》條文共識/🇰🇷 韓國政府宣布由政府財團代替日本企業賠償徵用工/🇬🇪 喬治亞《外國代理人法案》之亂/🇮🇷🇸🇦 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恢復邦交
Thumbnail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但是台灣目前居然尚未訂定「海洋三法」?這天由環境正義基金會、綠色和平、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等九個團體到行政院召開記者會,針對行政院尚未審議核定海洋三法提出訴求,呼籲行政院儘速審議草案並送進立法院審議......
Thumbnail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但是台灣目前居然尚未訂定「海洋三法」?這天由環境正義基金會、綠色和平、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等九個團體到行政院召開記者會,針對行政院尚未審議核定海洋三法提出訴求,呼籲行政院儘速審議草案並送進立法院審議......
Thumbnail
保護區的劃設對當地原住民來說總是災難,因為「保護」往往意味著禁止人類活動、禁止人類以任何方式取用自然資源。在過去數十年間,這一點幾乎無法挑戰,現在則有愈來愈多人意識到,這實在是一種矛盾不公的作為,但卻不容易在科學上證明「利用」不影響「保護」。
Thumbnail
保護區的劃設對當地原住民來說總是災難,因為「保護」往往意味著禁止人類活動、禁止人類以任何方式取用自然資源。在過去數十年間,這一點幾乎無法挑戰,現在則有愈來愈多人意識到,這實在是一種矛盾不公的作為,但卻不容易在科學上證明「利用」不影響「保護」。
Thumbnail
全球氣候變遷肇因於歐美工業國家對自然環境的剝削,這些國家的財富也建立在自然環境的衰敗上,如今科學界大聲疾呼氣候變遷對全人類造成衝擊,富裕的工業國家​卻沒有真正負起責任。工業國家稱氣候變遷為(將會發生的)威脅,但對帛琉等島國來說,氣候變遷的惡果就是他們現在每天必須面對的現實。
Thumbnail
全球氣候變遷肇因於歐美工業國家對自然環境的剝削,這些國家的財富也建立在自然環境的衰敗上,如今科學界大聲疾呼氣候變遷對全人類造成衝擊,富裕的工業國家​卻沒有真正負起責任。工業國家稱氣候變遷為(將會發生的)威脅,但對帛琉等島國來說,氣候變遷的惡果就是他們現在每天必須面對的現實。
Thumbnail
《海洋科學前線》期刊的一篇論文指出,海洋保育能否奏效,很大程度上與兩個人群有關,那就是原住民族和保育區的當地居民。然而許多海洋保育計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其保育計畫往往傷害這兩個人群,保育結果造成他們的糧食危機,讓他們生計陷入困難。
Thumbnail
《海洋科學前線》期刊的一篇論文指出,海洋保育能否奏效,很大程度上與兩個人群有關,那就是原住民族和保育區的當地居民。然而許多海洋保育計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其保育計畫往往傷害這兩個人群,保育結果造成他們的糧食危機,讓他們生計陷入困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