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行海洋》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封面
易讀程度:3顆星
這本書的內容十分豐富,從它近500頁的厚度,可見其紮實。由於內容的豐富厚實,並且牽涉到比較多議題以及名字、組織,我自己在看的時候,有點頭昏眼花,可能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對外國名字比較不敏感,以致於看到一個名字的時候,總需要花一點力氣往回翻才能知道這是誰、是什麼組織。因此,給予這本書三顆星的易讀程度。就閱讀上來說,是比較吃力的,不過在豐富度上是滿星的,作者在全世界奔走,帶出整個國際視野的漁業全面性問題。
多數人(包括我),收到的訊息是海洋充滿了人造的垃圾、塑膠微粒以及各種污染,在談到海洋的時候,多數是在環保的議題上的,直到最近在Netflix看到一部紀錄片叫做《海洋陰謀(Seaspiracy)》,才發現海洋上發生了許多許多被忽略的事。環保的議題,背後有極為龐大且複雜的商業、法律、政治各種問題角力,超乎想像。《海洋陰謀》一片主要著眼於生態環保的角度,而《罪行海洋》一書則完整補足了海洋問題背後複雜的那些商業、法律、政治和人權問題,主要是著墨在人、社會體制的層面。
書中揭露的海洋漁工問題,是我難以想像的。海洋上發生的事,一直是住在陸地上的人容易忽略的一塊,從陸地望向海洋,總是心思放飛無盡想像的空間,不曾想過,在那一片廣袤,無論是在海面上還是海面下,都存在著這麼多血淋淋、淚斑斑的人們以及動物在當中掙扎。我不知道下次我望向海洋的時候,是否還能以同樣的放鬆心情看待。
書中描述的各種遠洋漁業問題,讓我深刻感受到,當一個人或動物,沒有依靠、沒有經濟作為保護,而國家法律又不健全的時候,這世界是可以多麼的殘酷,命運可以多麼的脆弱。就像飄在暴風中的葉子,半點由不得自己。被拐賣、被掮客騙或者被經濟、債務所逼,不得不在一個極為惡劣的環境工作,而在遠洋的環境,幾乎是沒有法律的國度,在那裏,一切的待遇和生死,全看船長的臉色。
從如此大的視野來看,越發能體會佛經當中講的培福培慧,在生生世世的流轉中,倘若沒有福德之力,被業力驅使到如此貧窮無勢力的環境;倘若沒有戒蘊的防護,而與一群不善之人聚集在一塊;倘若沒有培慧,眼前茫茫然,不知出路在何處,當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純一大苦聚集。
另一個讓我覺得荒謬無比的問題再次在這些議題中浮現。當人造的法律規定畸形到一定程度,會變得面目全非,失去它最原初的用意與精神。當一個被虐待的、被非法綁入的非自願移工,就近在眼前,瀕臨死亡邊緣,卻無法將他帶走,近在眼前伸手可及的距離,是一道道無形的法律障壁,比最厚實的水泥牆還能阻隔。期待透過重重「合法」但貪腐嚴重毫無效率的手續,根本不可能達成救援目標,或者手續辦好時,需要救援對象早已墓木拱矣。被船東遺棄的船工(通常因為船東積欠債務,轉賣後的新船主不願意清償過去的債務,導致交接程序停擺),礙於法令無法登上陸地,被滯留在海面上,可能長達數月,欠缺糧食甚至欠缺飲用水,而不得不飲用海水致胃出血,性命垂危。海上救援志工兩三天會去探訪,但是也僅能探訪與補給,救他們脫離困在海上的境遇,背後需要與太龐大的企業、金融團體打交道,根本不是志工輕易能處理。每次探訪結束,也只能默默轉身離去,留下那群被困在船上的漁工,等待一個不知在何處的終點。法律、程序,竟成了如此扭曲的無形枷鎖,凌駕於活生生的生命之上。極其諷刺與荒謬。
在這個看似自由的時代,其實一點都不自由。國家體制嚴嚴實實地控管著世上的一地一物甚至空氣,在一處活不下去的人,再也無法本著生物的本能向外去開拓,立刻變成不受歡迎的偷渡客,輕則被遣返,嚴重者被船長拋棄在大海中自生自滅,因政府把禁止偷渡客的壓力轉嫁在船長身上,夾帶偷渡客將面臨嚴重責罰。世界之大,確實無人容身之處。令人感到窒息的悲哀。
最後書中還呈現了人類長期以來對海洋污染的荒謬貢獻。一直到約一百年前的觀念,都還認為,處理污染物最好的方式就是「稀釋」,而稀釋最好的作法就是傾倒入海洋。過去,人們以為海洋如此浩瀚,定能吞噬一切的污染。終於,這種自欺欺人的幻想在近年走向破滅,垃圾被丟棄在我們不想看見的地方,是不會不見的,只是讓整個地球一起背負這樣的惡業,當然,最終還是會回到人類身上。如今,還是有很多廢棄物,諸如壞掉的漁船、石油探鑽平台因為經濟效益的考量,在報廢後直接以爆裂擊沉的方式處理,甚至在二次大戰之後,有許多武器、炸彈乃至有毒的芥子彈都被以沉入海底的方式處理。
這些揭露,是很沈重的,然而如此的揭露,也讓我們有機會以較大的格局思考自身在地球上的存在,不再只能侷限以個人點狀狹隘的視角為出發點。了解到自身活在富裕之地,如此的富裕安定是如何地得之不易,在背後又有多少人和動物的犧牲,才支撐起這樣的安定富裕,牽一髮動全身。有了這樣的認識,感恩與知足便能更容易由內地透發,在消費欲望之前,多一分思考。
《海洋陰謀》 紀錄片
avatar-img
4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書蠹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全球化運輸系統的發達,以及各種目的的生物引進,難免就會有逃逸的或者被刻意棄養的個體到野外,形成外來種對當地生態的危機。近年來,環保觀念也已經非常普及,大眾普遍都對於外來種威脅原生生態有一定的認知,因此,協力清除外來種成為全民共識。然而,在這件事中,我看到了一些值得再反思的部分。 可以在新聞上或者網路
圖書封面 易讀程度:四顆星       這本書以流暢易讀的文筆書寫,讀起來不太費力,是會被我歸類于,容易引人入勝的一本書。本書的主題圍繞著堪稱21世紀最大的問題之一:普遍性、全球性的孤獨。由於該書作者本身的專業,書本不停留在單一面向探討孤獨,而能以許多不同面向穿插來探討這個本身就是多重立體結構
過去,我看過不少關於童年受傷、情緒調整的書籍,雖然在書籍當中很多說法與分析都讓我覺得很有道理,獲益良多,但是總覺得這些很有道理的分析跟自身還有一段難以跨越的距離。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思想是頭腦的語言而感受是身體的語言。」這些困窘才覺得看到了出路。原來,思想的運作和情感、情緒的運
       作為補充,我想說的是,我並不是認為只有靜心和釋放最厲害,而一味著歌頌靜心與釋放而貶抑閱讀或思維,這不是我的態度。其實我在這過程當中更深體會到的是,各方面互相合作的整全畫面。過去,我的工作領域讓我主要是在思維的層次運作,欠缺實修的機會,因此,學習到靜心與釋放的方式很好地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缺
全球化運輸系統的發達,以及各種目的的生物引進,難免就會有逃逸的或者被刻意棄養的個體到野外,形成外來種對當地生態的危機。近年來,環保觀念也已經非常普及,大眾普遍都對於外來種威脅原生生態有一定的認知,因此,協力清除外來種成為全民共識。然而,在這件事中,我看到了一些值得再反思的部分。 可以在新聞上或者網路
圖書封面 易讀程度:四顆星       這本書以流暢易讀的文筆書寫,讀起來不太費力,是會被我歸類于,容易引人入勝的一本書。本書的主題圍繞著堪稱21世紀最大的問題之一:普遍性、全球性的孤獨。由於該書作者本身的專業,書本不停留在單一面向探討孤獨,而能以許多不同面向穿插來探討這個本身就是多重立體結構
過去,我看過不少關於童年受傷、情緒調整的書籍,雖然在書籍當中很多說法與分析都讓我覺得很有道理,獲益良多,但是總覺得這些很有道理的分析跟自身還有一段難以跨越的距離。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思想是頭腦的語言而感受是身體的語言。」這些困窘才覺得看到了出路。原來,思想的運作和情感、情緒的運
       作為補充,我想說的是,我並不是認為只有靜心和釋放最厲害,而一味著歌頌靜心與釋放而貶抑閱讀或思維,這不是我的態度。其實我在這過程當中更深體會到的是,各方面互相合作的整全畫面。過去,我的工作領域讓我主要是在思維的層次運作,欠缺實修的機會,因此,學習到靜心與釋放的方式很好地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時候,我們也都想逃離。只是,我們終究無法完全離群索居。但所謂的「共生」,究竟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此趟航班是由東華大學社會系的"環境社會學"課堂合作,而「東華BOWL來租」團隊受到邀請,一同參與此次的賞鯨之旅,因為這次的賞鯨之旅和平時黑潮帶領的賞鯨比較不同,有特意繞到位於花蓮七星潭的海邊垃圾掩埋場外,從海上直接看到海邊的垃圾掩埋場,用我們日常無法接觸到的視角,看到海洋廢棄物的震撼現況。
Thumbnail
《開動之前》紀錄片揭露遠洋漁工的不合理苦難與心痛,讓人思考享受美食背後的可能剝削。鏡頭中展現遠洋漁工在船上面臨的種種困境,期待透過提高大眾對這些議題的關注,減少這片大海和遠洋移工的傷痕。
Thumbnail
2023年3月5日,我和社團夥伴們一同參加了台南古都半程馬拉松,原本在規畫行程時,就想說難得跟大家一起出門,一定要好好安排這趟3天2夜的行程。 再加上聽我們社團社長說過,她有位多年沒聯絡的大學同學,在畢業後完全脫離所學專業,響應當年政府提出的海洋管理政策,憑著一股衝勁,投身於航海教育事業這一塊新天地
Thumbnail
  每當在餐桌上大快朵頤地享用海鮮時,你是否有想過這些漁獲從何而來?這些漁獲的來源可能是殘酷的奴役?《開動之前》(Before You Eat)這部紀錄片以遠洋漁工的人權議題為主軸,紀錄遠洋漁工在產業中遭受的剝削狀況,並介紹了從遠洋捕撈到的漁獲如何成為一般大眾餐桌上的大餐的流程。
Thumbnail
我們都曾經看過這樣的報導,漁夫將鯊魚的背鰭割下,將沒有商業價值的鯊魚身體丟回海裡。但我們可能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雇主命令漁工將夥伴的遺體丟入海中。這是《開動之前》紀錄片中最真實的影像,發生在印尼漁工上的悲歌。只要是漁工或是鯊魚失去利用價值,他們全都是雇主可以隨意丟棄的「物品」。
Thumbnail
這部《開動之前》紀錄片揭露了魚產業背後令人震驚的現實,漁船上的勞工像奴隸一樣被剝削、欺騙,生病時無法獲得醫療,甚至死後遺體也無法帶回家。觀眾透過影片瞭解背後的辛酸血淚,重視這個現代奴隸的問題。
Thumbnail
作者邀請了一群民眾來享用海鮮大餐,並問他們:「你們覺得這條魚是怎麼來的?」大家先是愣了一下,接着有的人回答是漁夫抓的、有些人認為是業者養殖的,有人在聽完大家的意見後說:「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我不知道這條魚從獵捕到送到我們的餐桌上需要多少人的心血,但也許我們應該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Thumbnail
海洋生態失衡,已是刻不容緩的國際議題。需要地球公民來共同守護,一同恢復海洋生態!日前海洋生態現狀|海洋生態面臨的危機| 如何減緩海洋生態惡化|海洋生態保育案例|實際響應海洋生態復育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選擇奉公守法、安穩過一生,有些人則鋌而走險,盤旋於利益和良知間;出於選擇,有的則出於無奈。而於2023年上映的韓國電影《神鬼海底撈》便講述了一段為生存而被迫從事非法事業的故事,故事背景發生於1970年代的韓國小漁村,隨著經濟發展,工業廢水的排放,海中生物出現痛痛病而逐漸死去,那些仰賴漁獲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時候,我們也都想逃離。只是,我們終究無法完全離群索居。但所謂的「共生」,究竟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此趟航班是由東華大學社會系的"環境社會學"課堂合作,而「東華BOWL來租」團隊受到邀請,一同參與此次的賞鯨之旅,因為這次的賞鯨之旅和平時黑潮帶領的賞鯨比較不同,有特意繞到位於花蓮七星潭的海邊垃圾掩埋場外,從海上直接看到海邊的垃圾掩埋場,用我們日常無法接觸到的視角,看到海洋廢棄物的震撼現況。
Thumbnail
《開動之前》紀錄片揭露遠洋漁工的不合理苦難與心痛,讓人思考享受美食背後的可能剝削。鏡頭中展現遠洋漁工在船上面臨的種種困境,期待透過提高大眾對這些議題的關注,減少這片大海和遠洋移工的傷痕。
Thumbnail
2023年3月5日,我和社團夥伴們一同參加了台南古都半程馬拉松,原本在規畫行程時,就想說難得跟大家一起出門,一定要好好安排這趟3天2夜的行程。 再加上聽我們社團社長說過,她有位多年沒聯絡的大學同學,在畢業後完全脫離所學專業,響應當年政府提出的海洋管理政策,憑著一股衝勁,投身於航海教育事業這一塊新天地
Thumbnail
  每當在餐桌上大快朵頤地享用海鮮時,你是否有想過這些漁獲從何而來?這些漁獲的來源可能是殘酷的奴役?《開動之前》(Before You Eat)這部紀錄片以遠洋漁工的人權議題為主軸,紀錄遠洋漁工在產業中遭受的剝削狀況,並介紹了從遠洋捕撈到的漁獲如何成為一般大眾餐桌上的大餐的流程。
Thumbnail
我們都曾經看過這樣的報導,漁夫將鯊魚的背鰭割下,將沒有商業價值的鯊魚身體丟回海裡。但我們可能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雇主命令漁工將夥伴的遺體丟入海中。這是《開動之前》紀錄片中最真實的影像,發生在印尼漁工上的悲歌。只要是漁工或是鯊魚失去利用價值,他們全都是雇主可以隨意丟棄的「物品」。
Thumbnail
這部《開動之前》紀錄片揭露了魚產業背後令人震驚的現實,漁船上的勞工像奴隸一樣被剝削、欺騙,生病時無法獲得醫療,甚至死後遺體也無法帶回家。觀眾透過影片瞭解背後的辛酸血淚,重視這個現代奴隸的問題。
Thumbnail
作者邀請了一群民眾來享用海鮮大餐,並問他們:「你們覺得這條魚是怎麼來的?」大家先是愣了一下,接着有的人回答是漁夫抓的、有些人認為是業者養殖的,有人在聽完大家的意見後說:「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我不知道這條魚從獵捕到送到我們的餐桌上需要多少人的心血,但也許我們應該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Thumbnail
海洋生態失衡,已是刻不容緩的國際議題。需要地球公民來共同守護,一同恢復海洋生態!日前海洋生態現狀|海洋生態面臨的危機| 如何減緩海洋生態惡化|海洋生態保育案例|實際響應海洋生態復育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選擇奉公守法、安穩過一生,有些人則鋌而走險,盤旋於利益和良知間;出於選擇,有的則出於無奈。而於2023年上映的韓國電影《神鬼海底撈》便講述了一段為生存而被迫從事非法事業的故事,故事背景發生於1970年代的韓國小漁村,隨著經濟發展,工業廢水的排放,海中生物出現痛痛病而逐漸死去,那些仰賴漁獲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