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臺灣大案鑑識現場:用科學、心理學、偶爾靈異,與嫌犯鬥智,鑑識專家謝松善帶你解讀犯罪現場。/謝松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謝松善《臺灣大案鑑識現場》

謝松善《臺灣大案鑑識現場》


書名:《臺灣大案鑑識現場:用科學、心理學、偶爾靈異,與嫌犯鬥智,鑑識專家謝松善帶你解讀犯罪現場。》(2021)
作者:謝松善
出版社:任性出版

  會買這本書主要是因為Podcast節目「阿善師的鑑識實錄」,作者即是本節目的其中一位主持人,擁有長年實務經驗的鑑識專家‧謝松善。

  書中收錄了他在職期間經手過的重大案件,有的因證據不足無法破案、有的歷經多年後竟離奇破解、其中也有震盪社會的冤案。儘管大多是節目中有講過的案件,但經由文字書寫,更加能夠理解鑑識的實務操作與困難,阿善師的正義凜然與慈悲之心也總是令我受到鼓舞。

  其中最讓我啞然的章節,當屬一場後來被視為冤案的重大社會案件,阿善師詳細描寫當時帶嫌疑人返回犯案現場,重現兇案手法的情形,藉由現場證據的測量,阿善師認為這位日後因疑遭刑求、證據不足而獲判無罪的嫌疑人,客觀上仍然有重大嫌疑,儘管如此,他依然尊重司法判斷,令人最心痛的是受害者家屬永遠無法得到答案。

  而過去許多重大刑案,因為當時對鑑識的不瞭解與不重視,導致兇案現場遭破壞,在沒有足夠的證據或鑑識科技下,從而變成懸案。在恐怖遊戲中,經常說「恐懼源自於彈藥不足」,但在真正的兇案現場,恐懼恐怕是源自於證據不足。

  阿善師文筆流暢、邏輯清晰,每個章節都一氣呵成,挑選的每個案件也都非常具有代表性,雖然看完後內心總有點沉重,但仍然值得所有台灣人知曉原委。因為太常聽節目了,總覺得看文字時,耳邊都會有阿善師的聲音。

#書摘

◍每一個案子,都是人家用活生生的悲劇遭遇,來作為教育我們的道場;每一個悲劇,都是人家用寶貴的生命,讓我累積經驗、獲得專業成長。我們怎能不認真學習?我們要懂得珍惜並感恩。

◍什麼是正義?伸張正義需要冷靜的思考,與基本知識素養的訓練,才能做出有意義的探討與判斷。

◍現在許多的社會現象是,透過網路、電視名嘴,加上一些平面媒體,用重重猜測與誇大拼湊來大放厥詞,群眾也被這些報導帶著跑,發酵的結果,導致輿論辦案及民意審判,彷彿每個人都是柯南、都是法官,專業的意見變得很薄弱。

◍案發在民國六十九年二月二十八日,日子本來就敏感。每當這一天來臨,我都會重新掉進這個案子破不了的記憶,思索換作是今天的我,會怎麼做?問題出在哪裡?哪些地方可改進?一次一次的沙盤推演,一年一年不斷的想。對我來說,二二八已經不是歷史文獻裡的二二八,而是這個讓我親身經歷與震撼的二二八。

#書籍目錄

第一部 今日判死、明日判生,大案成了全民公審
1 影響我鑑識生涯的臺灣重大懸案
──連老弱婦孺也不放過的林宅滅門血案,民國69年
2 耗盡龐大社會資源的強盜殺人案
──六次判死、三次判生的蘇建和案,民國80年
3 紛擾司法界二十年的軍法案
──江國慶被平反,許榮洲獲判無罪,真凶是誰還有人關心嗎?民國85年

第二部 鑑識,科學與嫌犯的鬥智
4 見證DNA科技進步的冷案
──差點過追溯期的成德國小女童命案,民國79年
5 靠牽亡魂找遺體的強暴未遂案
──附身乩童的國小女童閔秀惠案,民國82年
6 第一樁沒有屍體卻定罪的凶殺案
──人間蒸發的美女碩士張靜華命案,民國90年

第三部 「愛」這個學分,有人很平淡,有人很激烈
7 師生戀導致的滅門案
──房客反應不尋常的虎林街于家血案,民國84年
8 第一宗開啟死刑辯論庭的謀殺案
──瑞光路幼兒園女老師情殺案,民國98年
9 泥沙埋頭致死的校園殺人事件
──魂斷停車場的女教師吳曉蕙命案,民國83年
10 凶手重返犯罪現場的劫色血案
──活活被燒死的女售貨員王淑文命案,民國87年

第四部 白案,全民之殤,治安之痛
11 電視臺第一次直播槍戰場面
──凶嫌逃亡後仍持續犯罪的白曉燕命案,民國86年
12  變臉求生的一槍斃命滅口慘案
──方保芳整形外科三屍命案,民國86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otaru ▏Mystery的沙龍
9會員
24內容數
2024/09/05
雨穴始終最重視的就是作品的易讀性,不僅以影片中的對話方式呈現,在進行平面圖排版時也耗費苦心,務求讀者能一眼看出要點。
Thumbnail
2024/09/05
雨穴始終最重視的就是作品的易讀性,不僅以影片中的對話方式呈現,在進行平面圖排版時也耗費苦心,務求讀者能一眼看出要點。
Thumbnail
2024/05/31
東野圭吾近期的系列作,出版順序為《拉普拉斯的魔女》➧《魔力的胎動》➧《和魔女共度的七天》,但《魔力》故事時間線發生在《拉普拉斯》之前,而我自己是先閱讀完《七天》,之後才去補前兩部作品,不過我個人會推薦照著順序閱讀。
Thumbnail
2024/05/31
東野圭吾近期的系列作,出版順序為《拉普拉斯的魔女》➧《魔力的胎動》➧《和魔女共度的七天》,但《魔力》故事時間線發生在《拉普拉斯》之前,而我自己是先閱讀完《七天》,之後才去補前兩部作品,不過我個人會推薦照著順序閱讀。
Thumbnail
2024/03/23
邪教在台灣一直不是稀奇的主題,不論是戲劇、電影、遊戲都有知名作品,我自認也算是看得夠多(包括現實中的新聞事件)但沒想到《縫隙》仍然帶給我閱讀上的驚喜,也證明這個主題還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方向。
Thumbnail
2024/03/23
邪教在台灣一直不是稀奇的主題,不論是戲劇、電影、遊戲都有知名作品,我自認也算是看得夠多(包括現實中的新聞事件)但沒想到《縫隙》仍然帶給我閱讀上的驚喜,也證明這個主題還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方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看過台灣的推理小說嗎?本文推薦你6 本台灣推理小說,從犯罪鬥智、密室逃脫到神怪奇幻,各種類型的推理小說,總有一本是你的菜!想知道更多台灣推理小說推薦就看這裡~
Thumbnail
你看過台灣的推理小說嗎?本文推薦你6 本台灣推理小說,從犯罪鬥智、密室逃脫到神怪奇幻,各種類型的推理小說,總有一本是你的菜!想知道更多台灣推理小說推薦就看這裡~
Thumbnail
《臺灣大案鑑識現場》是執業33年的前刑事鑑識中心主任阿善師(謝松善),秉持著薪火相傳、前人種樹的理念,在退休後依然兢兢業業地持續推動科學辦案的進程,生根、深耕刑事鑑定領域,精選經典案件並論述爭議議題,窮盡畢身所學集於一書的嘔心瀝血之作。
Thumbnail
《臺灣大案鑑識現場》是執業33年的前刑事鑑識中心主任阿善師(謝松善),秉持著薪火相傳、前人種樹的理念,在退休後依然兢兢業業地持續推動科學辦案的進程,生根、深耕刑事鑑定領域,精選經典案件並論述爭議議題,窮盡畢身所學集於一書的嘔心瀝血之作。
Thumbnail
許多犯罪類型的連續劇描述犯罪行為、惡人的誕生、充滿正義的追擊過程,要從中找到新觀點、新題材是很困難的。過去也不乏以犯罪側寫師為題材的作品,然而以真實事件/人物改編,以職人劇的角度出發,從頭到尾緊扣韓國第一號犯罪側寫師的心路歷程,讓《解讀惡之心的人們》看起來跟其他犯罪戲劇有點不一樣。
Thumbnail
許多犯罪類型的連續劇描述犯罪行為、惡人的誕生、充滿正義的追擊過程,要從中找到新觀點、新題材是很困難的。過去也不乏以犯罪側寫師為題材的作品,然而以真實事件/人物改編,以職人劇的角度出發,從頭到尾緊扣韓國第一號犯罪側寫師的心路歷程,讓《解讀惡之心的人們》看起來跟其他犯罪戲劇有點不一樣。
Thumbnail
最近的台南殺警案,雖然在監視器的協助下,短短的十七小時就破案了,但是因為嫌犯太兇殘,卻也激起社會大眾討論一些「老議題」,比如警察用槍時機、死刑該廢止還是保留這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犯人是否有教化的可能……
Thumbnail
最近的台南殺警案,雖然在監視器的協助下,短短的十七小時就破案了,但是因為嫌犯太兇殘,卻也激起社會大眾討論一些「老議題」,比如警察用槍時機、死刑該廢止還是保留這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犯人是否有教化的可能……
Thumbnail
韓國SBS於2022年1月播出的《解讀惡之心的人們》(英語:Through the Darkness),沒有像同類講述「罪犯側寫師」的美劇般神化側寫師的能力,反而透過他們調查嚴重罪犯時出現自身的心理爭扎,甚至想到辭職不幹,上述尼采的話,就是故事主人翁的感慨。
Thumbnail
韓國SBS於2022年1月播出的《解讀惡之心的人們》(英語:Through the Darkness),沒有像同類講述「罪犯側寫師」的美劇般神化側寫師的能力,反而透過他們調查嚴重罪犯時出現自身的心理爭扎,甚至想到辭職不幹,上述尼采的話,就是故事主人翁的感慨。
Thumbnail
在這之間,對於廢死——殺與不殺之間,她最知名的作品,即是二〇一〇年所出版的《殺戮的艱難》,從思考、行動、見證三個部分,從價值選擇、死刑議題到司法制度的檢核與媒體觀察,讓讀者了解到,臺灣的死刑制度,並非只是「殺與不殺」的問題,而是,倘若國家要代為殺人,是否確定,殺對了人? 同場加映|
Thumbnail
在這之間,對於廢死——殺與不殺之間,她最知名的作品,即是二〇一〇年所出版的《殺戮的艱難》,從思考、行動、見證三個部分,從價值選擇、死刑議題到司法制度的檢核與媒體觀察,讓讀者了解到,臺灣的死刑制度,並非只是「殺與不殺」的問題,而是,倘若國家要代為殺人,是否確定,殺對了人? 同場加映|
Thumbnail
劇情內容大綱 是一部講述沒有監視器(CCTV)、心理精神疾病及側寫師的年代, 因為極惡的罪犯連續出現,造成大韓民國陷入恐懼之中,為了追捕那些惡魔, 需要傾聽他們內心聲音的側寫師們的犯罪推理故事。
Thumbnail
劇情內容大綱 是一部講述沒有監視器(CCTV)、心理精神疾病及側寫師的年代, 因為極惡的罪犯連續出現,造成大韓民國陷入恐懼之中,為了追捕那些惡魔, 需要傾聽他們內心聲音的側寫師們的犯罪推理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