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臺灣大案鑑識現場:用科學、心理學、偶爾靈異,與嫌犯鬥智,鑑識專家謝松善帶你解讀犯罪現場。》(2021)
作者:謝松善
出版社:任性出版
會買這本書主要是因為Podcast節目「阿善師的鑑識實錄」,作者即是本節目的其中一位主持人,擁有長年實務經驗的鑑識專家‧謝松善。
書中收錄了他在職期間經手過的重大案件,有的因證據不足無法破案、有的歷經多年後竟離奇破解、其中也有震盪社會的冤案。儘管大多是節目中有講過的案件,但經由文字書寫,更加能夠理解鑑識的實務操作與困難,阿善師的正義凜然與慈悲之心也總是令我受到鼓舞。
其中最讓我啞然的章節,當屬一場後來被視為冤案的重大社會案件,阿善師詳細描寫當時帶嫌疑人返回犯案現場,重現兇案手法的情形,藉由現場證據的測量,阿善師認為這位日後因疑遭刑求、證據不足而獲判無罪的嫌疑人,客觀上仍然有重大嫌疑,儘管如此,他依然尊重司法判斷,令人最心痛的是受害者家屬永遠無法得到答案。
而過去許多重大刑案,因為當時對鑑識的不瞭解與不重視,導致兇案現場遭破壞,在沒有足夠的證據或鑑識科技下,從而變成懸案。在恐怖遊戲中,經常說「恐懼源自於彈藥不足」,但在真正的兇案現場,恐懼恐怕是源自於證據不足。
阿善師文筆流暢、邏輯清晰,每個章節都一氣呵成,挑選的每個案件也都非常具有代表性,雖然看完後內心總有點沉重,但仍然值得所有台灣人知曉原委。因為太常聽節目了,總覺得看文字時,耳邊都會有阿善師的聲音。
#書摘
◍每一個案子,都是人家用活生生的悲劇遭遇,來作為教育我們的道場;每一個悲劇,都是人家用寶貴的生命,讓我累積經驗、獲得專業成長。我們怎能不認真學習?我們要懂得珍惜並感恩。
◍什麼是正義?伸張正義需要冷靜的思考,與基本知識素養的訓練,才能做出有意義的探討與判斷。
◍現在許多的社會現象是,透過網路、電視名嘴,加上一些平面媒體,用重重猜測與誇大拼湊來大放厥詞,群眾也被這些報導帶著跑,發酵的結果,導致輿論辦案及民意審判,彷彿每個人都是柯南、都是法官,專業的意見變得很薄弱。
◍案發在民國六十九年二月二十八日,日子本來就敏感。每當這一天來臨,我都會重新掉進這個案子破不了的記憶,思索換作是今天的我,會怎麼做?問題出在哪裡?哪些地方可改進?一次一次的沙盤推演,一年一年不斷的想。對我來說,二二八已經不是歷史文獻裡的二二八,而是這個讓我親身經歷與震撼的二二八。
#書籍目錄
第一部 今日判死、明日判生,大案成了全民公審
1 影響我鑑識生涯的臺灣重大懸案
──連老弱婦孺也不放過的林宅滅門血案,民國69年
2 耗盡龐大社會資源的強盜殺人案
──六次判死、三次判生的蘇建和案,民國80年
3 紛擾司法界二十年的軍法案
──江國慶被平反,許榮洲獲判無罪,真凶是誰還有人關心嗎?民國85年
第二部 鑑識,科學與嫌犯的鬥智
4 見證DNA科技進步的冷案
──差點過追溯期的成德國小女童命案,民國79年
5 靠牽亡魂找遺體的強暴未遂案
──附身乩童的國小女童閔秀惠案,民國82年
6 第一樁沒有屍體卻定罪的凶殺案
──人間蒸發的美女碩士張靜華命案,民國90年
第三部 「愛」這個學分,有人很平淡,有人很激烈
7 師生戀導致的滅門案
──房客反應不尋常的虎林街于家血案,民國84年
8 第一宗開啟死刑辯論庭的謀殺案
──瑞光路幼兒園女老師情殺案,民國98年
9 泥沙埋頭致死的校園殺人事件
──魂斷停車場的女教師吳曉蕙命案,民國83年
10 凶手重返犯罪現場的劫色血案
──活活被燒死的女售貨員王淑文命案,民國87年
第四部 白案,全民之殤,治安之痛
11 電視臺第一次直播槍戰場面
──凶嫌逃亡後仍持續犯罪的白曉燕命案,民國86年
12 變臉求生的一槍斃命滅口慘案
──方保芳整形外科三屍命案,民國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