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案鑑識現場》 警匪對峙還原真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臺灣大案鑑識現場》是執業33年的前刑事鑑識中心主任阿善師(謝松善),秉持著薪火相傳、前人種樹的理念,在退休後依然兢兢業業地持續推動科學辦案的進程,生根、深耕刑事鑑定領域,精選經典案件並論述爭議議題,窮盡畢身所學集於一書的嘔心瀝血之作。

「死亡」、「謀殺」放諸全世界各地,都是在世人眼中忌諱、退避三舍的一塊地,但奈何只要是人被殺,就必須有相關的人力、物力、資源分配其中,解開案發現場的謎團、尋找遺落分散的拼圖、揭露潛伏在社會的惡魔、還給社會公平正義與安全的生活。阿善師就是在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心態下,從年輕基層幹起,克服恐懼步步為營、親善親為,建立了諸多規則制度、深造攜回技術,師承國際鑑識專家李昌鈺博士,甚至基於職責必須正面交鋒也在所不辭。此書不僅從第一線搜查上將所見所聞講得刻骨銘心、更從專業角度循序漸進、深入淺出,例如維持現場完好如初的步驟與方式,必須劃分三部分,就算是警消醫護及長官、媒體也需退居二線以後,阿善師語重心長地數度強調,人無法飛天遁地,鞋印幾乎是犯人必定會留下的跡證,越多閒雜人等親臨現場只會衍生雜亂、破壞掉追緝凶嫌的關鍵線索。再者就是證據取捨的著眼點,旁人看似微不足道、毫無關係的物品或形態學,可能就是破案的物證或引導至下一個線索的鑰匙,早期權責分工及人力配置未到位時,案件的負荷量相當龐大,別說程序問題,實體沒證據連抓到人都不能拿他怎樣,惡性循環嚴重打擊士氣。

卅年過去,鑑識終於與偵查不分軒輊,過去後勤沒有升遷的機會留不住人才,而前線才能風光耀武揚威,抓到人之後再想辦法拼湊證據或說詞,導致有刑求逼供、冤枉無辜者情事層出不窮。江國慶的案子甚囂塵上,外界及司法事後說他是無罪的,但阿善師認為這並不代表他是無辜的,在現場重建時,有諸多證據無法說明的細微末節,兇嫌都給予了很好的解釋,這不是靠事先提供的劇本可以預料到的自白,更無法揣測證物呈現的狀態。專攻血液的阿善師,更用自己血液及牛奶區分擦拭、轉移、沾染等不同形態造成的結果,評估共犯及案發先後經過,不然軍法速審速決已上路伏法的兇手,根本無法再次發聲還原真相。

鑑識,是門良心事業。

書中舉例相當多的檢察官、法醫,乃至於刑警,一念之間,就大幅影響案件的方向或可否被偵破,而不是放到冷案,然後變成死案。像是江國慶案的共犯許榮洲,十四年前就已經多次自白犯案,但不被檢察官當一回事。偵查隊長的塵封記憶,喚起案件的敏銳度而在追訴期屆滿前補全證據。方保芳診所三人命案,法醫不願做性侵採證,阿善師自願跳下來接刀,而將陳進興定罪。服役男子的指紋建檔,才揪出未成年時期有共犯的謀殺女教師等,要是先入為主、虛應一應故事,只會造就更多逍遙法外之徒。

嫌犯的奸詐狡黠與鑑識的明察秋毫,勝出的後者,開創了沒有屍體卻能定罪的罕見判例。滴漏、浸染、再滲透,層層堆疊擋不住屍體血水的外溢擴張,讓兇手無從辯駁。之前大費周章清理的浴廁、清除自己生物跡證、逃往中國避風頭、給妹妹盜領死者存款,因喊出「栽贓」兩字而前功盡棄,原因無他,那就是在全程錄影錄音與妹妹陪同下蒐證,恪遵司法公平與程序正義下,還冥頑不靈扯謊抵賴,被其他證據鏈及法官心證下判處無期徒刑。學到的是,屍骨未寒會釋放酵素,可從高空用熱感應儀探知,若屍骨已寒與地質密度不同,可用透地雷達掃描偵測,鑑識果然是結合各種科學領域的學問。記得破五百萬訂閱的Youtuber老高曾分享過兩個案例,一是令和最轟動的女童失蹤懸案,因發現肩胛骨判定無法存活;另一個是鯊魚腹中發現一條胳膊,法院卻無法判定對方已死。相對於書中的此案失血量未達致死量又遍尋不著屍首,是透過間接證據補全最後一哩路;如果放至今日,可能又會因無罪推定、罪疑唯輕恐會有不同結果。

二十年前在電視上熱播的CSI犯罪現場,基於每集都必須破案之劇情需要,常有拍得異常清楚的監視影像、多系統建檔的龐大資料庫數據、外星科技般的檢測技術、網羅各領域菁英的團隊等看得我瞠目結舌。現實中並沒有神佛顯靈,只能劍及履及、亦步亦趨實事求是。

在臺灣,重傷害及故意殺人等案件數量其實不斷下降,唯獨情殺案不減反增。

鑑識結果的健全性,可以回推手法與動機,足以影響法官心證與罪責輕重。第一宗開啟三審死刑辯論的案件就是其一,阿善師親自在法庭講解四個多小時直到眾人心悅臣服,透過血源學了解兇手並不是自白中的不小心擊發,而是行刑式槍決避重就輕,且已是累犯,最後八年變死刑。良知左右著真相的斷定,他提到很多鑑識人員只敢打安全牌不想上法庭,只願意籠統地說這裡有血跡、人在這被殺的而點到為止,法官如果輕易聽信自白辯詞,覺得情狀可宥恕,不就縱虎歸山了嗎?民眾常批評恐龍法官的最終核定者,其實中間過程的檢察官、鑑識人員、法醫、刑警等都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對司法不信任不能只怪最後接到炸彈的人。

每個案子,都是他人用生命,來成就你的道場。

阿善師雖然個性固執,但非桀敖不馴,而是務實主義者、對事不對人,既不勾幫拉派亦不結夥營私,還繼續學習車禍鑑定、數位鑑定,一回生、二回熟,三回駕輕就熟。看完本書知其有強大的精神力與宗教信仰加持,心存善念、盡力而為的用演講、寫書、podcast等形式宣傳出去,希望臺灣更能與國際接軌、更重理性的科學辦案,當然,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投入,尤其法律工作者更要懂才有辦法爭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閱讀不孤單:田羽心的私房書單的沙龍
22會員
95內容數
分享包括但不限於英美歐、日本、華文圈之本格推理、心理懸疑、恐怖驚悚、科幻解謎、刑偵鑑識、法庭交戰等犯罪類小說,偶爾有大眾暢銷、愛情兩性、親子教養、心理勵志等,及一般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心得,希望能攢些購書金形成良性循環。每篇約2000字,隨讀墨《閱讀最前線》及《推理》雜誌發表進度更新。
2025/04/08
十歲男孩傑瑞麥失蹤案震撼小鎮,警長湯姆錯失救援黃金時間,FBI介入調查。看似單純的失蹤案,牽扯出販毒兄弟、閨蜜女兒安娜、以及有著黑暗過去的英文老師凱斯,種種線索交織成一團謎,十年後真相才逐漸浮出水面。 《厄蘇利納》是《那年雪深幾呎》的前傳故事,探討神祕生物厄蘇利納及榭爾比母親蕾貝卡的經歷。
Thumbnail
2025/04/08
十歲男孩傑瑞麥失蹤案震撼小鎮,警長湯姆錯失救援黃金時間,FBI介入調查。看似單純的失蹤案,牽扯出販毒兄弟、閨蜜女兒安娜、以及有著黑暗過去的英文老師凱斯,種種線索交織成一團謎,十年後真相才逐漸浮出水面。 《厄蘇利納》是《那年雪深幾呎》的前傳故事,探討神祕生物厄蘇利納及榭爾比母親蕾貝卡的經歷。
Thumbnail
2025/03/18
《北光》以建築師青瀨丈二的視角,受委託建造的Y宅邸開始,委託人吉野一家卻在房屋竣工後失蹤,只留下疑似德國建築家陶特設計的椅子。青瀨為尋找吉野一家,追查陶特及其與吉野家的聯繫,過程中也反思自身家庭與人際關係。小說觸及家庭關係的複雜性,並藉由建築設計與人物故事,探討不同形式的「家」以及「家人」的定義。
Thumbnail
2025/03/18
《北光》以建築師青瀨丈二的視角,受委託建造的Y宅邸開始,委託人吉野一家卻在房屋竣工後失蹤,只留下疑似德國建築家陶特設計的椅子。青瀨為尋找吉野一家,追查陶特及其與吉野家的聯繫,過程中也反思自身家庭與人際關係。小說觸及家庭關係的複雜性,並藉由建築設計與人物故事,探討不同形式的「家」以及「家人」的定義。
Thumbnail
2025/02/12
《雨夜送葬曲》以經典本格推理元素「暴風雨山莊」、「密室殺人」為基底,融入原創詭計與多元視角敘事,營造出高度緊張刺激的閱讀體驗。故事環繞一年前發生的詭譎命案,以及接連不斷發生的慘劇。文章深入分析作品中的詭計設計、角色塑造以及劇情節奏,並將其與其他經典推理作品進行比較,點出其獨特之處與優勢。
Thumbnail
2025/02/12
《雨夜送葬曲》以經典本格推理元素「暴風雨山莊」、「密室殺人」為基底,融入原創詭計與多元視角敘事,營造出高度緊張刺激的閱讀體驗。故事環繞一年前發生的詭譎命案,以及接連不斷發生的慘劇。文章深入分析作品中的詭計設計、角色塑造以及劇情節奏,並將其與其他經典推理作品進行比較,點出其獨特之處與優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認為一個兇手,他的身上有個悲劇,如果我不試著去找出來他背後的動機,我將永遠得不到答案。」
Thumbnail
「我認為一個兇手,他的身上有個悲劇,如果我不試著去找出來他背後的動機,我將永遠得不到答案。」
Thumbnail
李劍翔、楊穎露、天南星是警署秘密執行的「神略計劃」小組成員。此系統透過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將與主案相關的輔案資料,以關聯度比對數據呈現。由於有侵犯民眾隱私的疑慮,無法過問取得來源及何處相關避免順藤摸瓜,必須靠人力去進一步分析結果,遂鎖定了「豐原一家三口焚屍案」來破解。
Thumbnail
李劍翔、楊穎露、天南星是警署秘密執行的「神略計劃」小組成員。此系統透過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將與主案相關的輔案資料,以關聯度比對數據呈現。由於有侵犯民眾隱私的疑慮,無法過問取得來源及何處相關避免順藤摸瓜,必須靠人力去進一步分析結果,遂鎖定了「豐原一家三口焚屍案」來破解。
Thumbnail
《臺灣大案鑑識現場》是執業33年的前刑事鑑識中心主任阿善師(謝松善),秉持著薪火相傳、前人種樹的理念,在退休後依然兢兢業業地持續推動科學辦案的進程,生根、深耕刑事鑑定領域,精選經典案件並論述爭議議題,窮盡畢身所學集於一書的嘔心瀝血之作。
Thumbnail
《臺灣大案鑑識現場》是執業33年的前刑事鑑識中心主任阿善師(謝松善),秉持著薪火相傳、前人種樹的理念,在退休後依然兢兢業業地持續推動科學辦案的進程,生根、深耕刑事鑑定領域,精選經典案件並論述爭議議題,窮盡畢身所學集於一書的嘔心瀝血之作。
Thumbnail
閱讀推理小說時,除了享受陪同主角進行抽絲剝繭的偵查,以及旁觀令人拍案叫絕的精彩推理橋段之外,我更希望能從中獲得隱藏在推理之下的回饋。例如藉由書中角色的互動通透人性,或是增進思辨分析的深度。而這本新書《現場鑑證》不僅滿足了我對推理小說應具備精彩刺激的情節的期待,更帶給我許多驚艷而且受用的嶄新思維。
Thumbnail
閱讀推理小說時,除了享受陪同主角進行抽絲剝繭的偵查,以及旁觀令人拍案叫絕的精彩推理橋段之外,我更希望能從中獲得隱藏在推理之下的回饋。例如藉由書中角色的互動通透人性,或是增進思辨分析的深度。而這本新書《現場鑑證》不僅滿足了我對推理小說應具備精彩刺激的情節的期待,更帶給我許多驚艷而且受用的嶄新思維。
Thumbnail
韓國SBS於2022年1月播出的《解讀惡之心的人們》(英語:Through the Darkness),沒有像同類講述「罪犯側寫師」的美劇般神化側寫師的能力,反而透過他們調查嚴重罪犯時出現自身的心理爭扎,甚至想到辭職不幹,上述尼采的話,就是故事主人翁的感慨。
Thumbnail
韓國SBS於2022年1月播出的《解讀惡之心的人們》(英語:Through the Darkness),沒有像同類講述「罪犯側寫師」的美劇般神化側寫師的能力,反而透過他們調查嚴重罪犯時出現自身的心理爭扎,甚至想到辭職不幹,上述尼采的話,就是故事主人翁的感慨。
Thumbnail
劇情內容大綱 是一部講述沒有監視器(CCTV)、心理精神疾病及側寫師的年代, 因為極惡的罪犯連續出現,造成大韓民國陷入恐懼之中,為了追捕那些惡魔, 需要傾聽他們內心聲音的側寫師們的犯罪推理故事。
Thumbnail
劇情內容大綱 是一部講述沒有監視器(CCTV)、心理精神疾病及側寫師的年代, 因為極惡的罪犯連續出現,造成大韓民國陷入恐懼之中,為了追捕那些惡魔, 需要傾聽他們內心聲音的側寫師們的犯罪推理故事。
Thumbnail
犯罪剖繪的技術真的這麼神奇嗎?只要掌握了犯罪剖繪的知識與技術,就能夠像朴海英或夏洛克·福爾摩斯一樣,分析所有蛛絲馬跡,揪出看似毫無留下破綻、實際上卻翻不出手掌心的罪犯的神探?
Thumbnail
犯罪剖繪的技術真的這麼神奇嗎?只要掌握了犯罪剖繪的知識與技術,就能夠像朴海英或夏洛克·福爾摩斯一樣,分析所有蛛絲馬跡,揪出看似毫無留下破綻、實際上卻翻不出手掌心的罪犯的神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