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鈴芽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是我第一次寫觀影心得、評論。本文希望著重在觀影當下的情感體驗,不會涉及到其他衍伸內容,例如小說、分析。

自我救贖與成長

  我認為《鈴芽之旅》是一部「療傷」的電影,療東日本大震災的傷。與好萊塢災難片不同,電影中的地震只是元素的一部分,並不著重在災難的場面。地震並不是電影的主軸。

  我想,新海誠創作這部電影最核心的想法,應該是想像長大後的受災者對災情發生當下的自己說的話。透過創造「常世」這個匯聚所有時間的空間,與創傷剛發生的自己對話。

  這裡我很佩服新導,他以一種現實與奇幻結合的方式,巧妙地通過電影重新詮釋了這段發生在日本的災難,重新包裝了那片土地上許多人共同的傷痛。這不僅讓我思考,同樣生活在多災的島嶼,我們可以怎麼重新詮釋過往曾經在臺灣發生的災難。

缺點

  我很失望的是,電影似乎想說很多,卻沒有把情感說好,就像是流水帳一樣。情緒鋪陳與事件密度過多而雜亂,讓我感覺劇情塞了一堆料卻沒有講好任何一個情緒。

  鈴芽之旅的世界是一部現實的背景與奇幻的元素融合的世界,電影的種種場景都與現實的日本對應,鈴芽小時候的日記停止的日期——三月十一日——也明喻了發生在同樣日期的東日本大震災。這可能使得感情的表達變得困難吧。

  在這樣有現實的元素加上動畫誇張化的對白、戲劇化的情感,使得整體元素不和諧。劇情的發展——關門加上公路旅行——這樣較為平白的推進方法,更使得對白與情感的不和諧更為突出。尤其是關完東京的門後,搭乘芹澤的車回到東北岩手縣,關閉自己小時候誤入的門。這段劇情加上與阿姨的衝突爆發、芹澤無法合起的敞篷車遇到下雨、車上播的有點老氣的歌所營造的笑點,讓我感到很混亂:要素過多了吧。

  最後來到關閉自己小時候誤入的門這一段。看完在常世與小鈴芽對話後,我終於理解導演的意圖:療傷、對話。然而我僅是理解,情緒卻沒有起伏。我想可能是前面要素過多的片段打破情緒的連貫。

總結

  我給這部電影 6/10 的分數。三分給畫面,兩分給配樂,一分給劇情。我很喜歡新海誠的動畫風格與 RADWIMPS 的配樂,但情感與劇情的割裂感真的使我無法給劇情高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奇點的沙龍
7會員
5內容數
奇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14
我認為,公立學校最珍貴的,是來自四方的學生,是這樣的「多元性」。這樣的好處是你可以很容易做到「見賢而思齊, 見不賢而內自省」...
Thumbnail
2023/02/14
我認為,公立學校最珍貴的,是來自四方的學生,是這樣的「多元性」。這樣的好處是你可以很容易做到「見賢而思齊, 見不賢而內自省」...
Thumbnail
2023/02/04
也許現實生活中並沒有像思想鋼印這樣快速的機器,但在社會中,某些觀念隨著時間逐漸變成自己的真理,在我看來跟思想鋼印只有時間的差別。
Thumbnail
2023/02/04
也許現實生活中並沒有像思想鋼印這樣快速的機器,但在社會中,某些觀念隨著時間逐漸變成自己的真理,在我看來跟思想鋼印只有時間的差別。
Thumbnail
2022/12/06
我從以前到現在都是使用注音輸入法,有一段時間嘗試行列輸入法。從以前到現在,輸入法追求的就一個字「快」——更快的打出想打的字。但直到現在,我體驗過的電腦上的輸入法仍然是使用者一個一個字輸入...
Thumbnail
2022/12/06
我從以前到現在都是使用注音輸入法,有一段時間嘗試行列輸入法。從以前到現在,輸入法追求的就一個字「快」——更快的打出想打的字。但直到現在,我體驗過的電腦上的輸入法仍然是使用者一個一個字輸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311地震倖存下來的鈴芽,跟阿姨在宮崎生活著,一天上學途中遇到一名男子詢問附近的廢墟所在地。困惑的鈴芽翹課去尋找男子的蹤影,卻誤解開了被封印的要石,進而與男子踏上尋找封印要石的旅程。
Thumbnail
311地震倖存下來的鈴芽,跟阿姨在宮崎生活著,一天上學途中遇到一名男子詢問附近的廢墟所在地。困惑的鈴芽翹課去尋找男子的蹤影,卻誤解開了被封印的要石,進而與男子踏上尋找封印要石的旅程。
Thumbnail
「災難三部曲」新海誠掌握到一種災難電影的敘事公式:一對青少年男女,被迫面對難以阻止的天災,而主角擁有阻止的能力,為了拯救這場災難,男女主角必須犧牲自己。故事要放入日本傳統民俗的神話元素,用奇幻的想像去彌補目前科學研究仍無法解釋的縫隙,在場景上新海誠則非常擅長透過城鄉差距的對比,凸顯地景的特色。
Thumbnail
「災難三部曲」新海誠掌握到一種災難電影的敘事公式:一對青少年男女,被迫面對難以阻止的天災,而主角擁有阻止的能力,為了拯救這場災難,男女主角必須犧牲自己。故事要放入日本傳統民俗的神話元素,用奇幻的想像去彌補目前科學研究仍無法解釋的縫隙,在場景上新海誠則非常擅長透過城鄉差距的對比,凸顯地景的特色。
Thumbnail
《鈴芽之旅》讓人覺得劇情突兀的,不外乎幾個方向:大臣在想什麼?鈴芽在暈什麼?環阿姨怎麼還沒氣到中風?千果、瑠美、芹澤人也太好了吧!這不現實!這篇心得主要是紀錄自己看見的視角,書寫方式為略歡樂向的零碎筆記。
Thumbnail
《鈴芽之旅》讓人覺得劇情突兀的,不外乎幾個方向:大臣在想什麼?鈴芽在暈什麼?環阿姨怎麼還沒氣到中風?千果、瑠美、芹澤人也太好了吧!這不現實!這篇心得主要是紀錄自己看見的視角,書寫方式為略歡樂向的零碎筆記。
Thumbnail
這個天災帶來的傷害如此巨大,它不像他人的惡意,我們可以選擇復仇或原諒,他是一個我們逃脫不了的命運,就那樣籠罩在倖存者的人生,使他們停留在災難發生的那一刻。
Thumbnail
這個天災帶來的傷害如此巨大,它不像他人的惡意,我們可以選擇復仇或原諒,他是一個我們逃脫不了的命運,就那樣籠罩在倖存者的人生,使他們停留在災難發生的那一刻。
Thumbnail
昨天心血來潮去看了新海誠的新作:《鈴芽之旅》,真的帶給我滿滿的驚艷與感動。 這是新海誠希望大家能記得12年前的東日本大地震,而催生的一部紀念作品,而雖然劇情是一個以神話為主軸的愛情冒險故事,但劇中卻佈滿了對社會現實的反思,讓人意猶未盡。
Thumbnail
昨天心血來潮去看了新海誠的新作:《鈴芽之旅》,真的帶給我滿滿的驚艷與感動。 這是新海誠希望大家能記得12年前的東日本大地震,而催生的一部紀念作品,而雖然劇情是一個以神話為主軸的愛情冒險故事,但劇中卻佈滿了對社會現實的反思,讓人意猶未盡。
Thumbnail
看完《鈴芽之旅》後在串流重新回味了一次《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講一些重看新海誠的災難三部曲。
Thumbnail
看完《鈴芽之旅》後在串流重新回味了一次《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講一些重看新海誠的災難三部曲。
Thumbnail
2019年我看了星海誠的《天氣之子》,我是看不懂的,沒辦法懂那種不顧一切的童真。當然我不認為《鈴芽之旅》跟天氣之子演的是一樣的故事邏輯,但那種青少年的天真單純還是在,喜歡一個人就會不顧一切,純純的喜歡。現在年紀離青少年越來越遠,反而對這種單純是會感動的,不會覺得他們太幼稚。
Thumbnail
2019年我看了星海誠的《天氣之子》,我是看不懂的,沒辦法懂那種不顧一切的童真。當然我不認為《鈴芽之旅》跟天氣之子演的是一樣的故事邏輯,但那種青少年的天真單純還是在,喜歡一個人就會不顧一切,純純的喜歡。現在年紀離青少年越來越遠,反而對這種單純是會感動的,不會覺得他們太幼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