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簿:起源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江蘇省江寧府,清晨,一個身著道服的年輕人在兩江總督署門前擊鼓鳴冤,守衛上前問道:「你有何冤屈在此擊鼓?」

青年回道:「吾名錢陽羽,路過南昌發現寺廟起火,前去查看,發現撫標軍士在場,僧人全部被活活燒死無一倖免,這些撫標隸屬江西巡撫鄭齡,鄭齡下令屠殺楓林山金剛寺眾僧,我得知此悲劇後趕到金陵擊鼓鳴冤,希望總督大人重視此事。」說完將金剛寺內大佛殘片呈上。

守衛接過殘片即刻傳達此事,曾國藩正坐在殿中處理批文,一看殘片不由得站立起來,看做工確實是金剛寺的佛像,說道:「傳道士進殿。」

守衛趕回到門口,道士已經不見。

曾國藩下令點兵一萬,曾國荃為副將,整隊往南昌府進發。曉行夜宿,星落烏啼,不覺三日已到南昌,曾國藩先到楓林山查看,發現金剛寺確實被焚燒殆盡,四十七具黒焦遺體還在瓦礫中,看那模樣死前被鎖在屋內,一定萬分痛苦。

曾國藩怒斥道:「眾僧每日吃齋念經,安分守己,何罪之有,竟被屠滅?」策勵兵馬,星夜攻進南昌城內,未遇過多阻攔。天尚未明,就把芮瀾園圍住。鄭齡正在夢中,聽得火炮一響,金鼓齊鳴,眾兵殺進園內,鄭齡措手不及,早被擒住。曾國藩傳下軍令,將鄭齡和鄭修以及一干人犯,綁赴法場,令眾軍俱在城外安營。

法場內,鄭齡和鄭修被綁縛於曾國藩面前,曾質問二人道:「汝為何屠殺金剛寺眾生?」

鄭齡道:「那些妖僧害我全家,他們有一本生死簿,能讓人增減壽命,我家人誤用此簿,導致官邸被燒,家人慘死,如今只剩我和獨子,豈有不報仇雪恨之理?我的性命只管拿去,只求放吾兒一條生路,他是無辜的。」

鄭修道:「父親,我一人獨活有何意義,雖然死不瞑目,任然希望陪您上路。總督大人,我不會拋下我父親的,定要黃泉路上父子同行,下令吧!」

曾國藩一聽竟有生死簿,又看著父子倆挺忠義,問道:「怎說死不瞑目,從實招來。」

鄭修道:「我母親被算命先生所騙,慫恿我家使用生死簿導致這場災禍,我沒找到那個人,所以死不瞑目。」

曾國藩道:「傳令,將江西巡撫鄭齡革職並充發寧古塔,抄沒芮瀾園及其全部財產,遣散僕從,其子鄭修當場釋放。」

軍士立刻將鄭齡帶出法場,鄭修想近前抱住父親,但被軍士攔住推開,索性跟在隊伍後面看著父親被帶到監牢,然後在牆外靜坐。

當夜,鄭齡在監牢內結繩自盡,次日一早獄卒將屍體拖到外面空地,鄭修衝破大門進內撲倒在地,拜了三拜,認領遺體,隨後背著父親去到山嶺之中安葬。

芮瀾園,曾國藩親自坐在大廳監督抄家,並安排軍士把守大門,吏役按房查抄,抄出貴重之物堆積於院中,司員一一登記,吏役司員查抄完畢,將名冊呈上,出門時被軍士搜身後才放行。

曾國藩點看抄家名冊,其中一行寫著生死簿,便將此行用墨塗黑隱沒,放下名冊,拿起生死簿翻開,不知其用法,想起鄭家用過,遂吩咐主薄出去打探鄭修下落,各路人手領命搜遍整個南昌,整整三日搜尋未果,曾國藩只得作罷,打道回江寧府。

幾日後,錢陽羽來到兩江總督署大門前,對守衛說道:「請您將此信轉交總督大人,裡面有四句詩,他看了就明白了,我在此等待回應。」

守衛接過信封入內交給主薄,主薄見信封上寫著:無生無死。打開一看一張紙上面寫著四行詩:自從女帝破風陵,開闢從茲生死驗。欲知造物會功元,須聽真言天地鑒。

主薄不解其意,進到主殿發現總督不在,於是放在書案之上,一個時辰過後曾國藩復回主殿坐於案前,看到信封但沒有重視放在一邊,繼續處理批文。

直到黃昏降臨,兩個僕從上前啟稟晚宴已經準備好了,曾國藩起身離開,其中一個僕人是新來的,約十五歲年紀,上過幾年私塾,性格也勉強,看到書案上的信封,也不顧在曾國藩面前矜持,竟然笑道:「你看,這上面寫著無生無死,誰能無生無死?」

曾國藩猛然想起生死簿,拿起信封打開一看,傳喚主薄,問道:「此信是誰寫的?」

主薄道:「聽守衛說是一個身著道服的年輕人,還說大人您一看就明白。」

曾國藩道:「去看看他還在嗎?如果還在請他到弘濟殿來。」

主薄立刻去到大門口,見一年輕道士靠在石獅之下,不過天氣寒冷,已經被凍的暗暗發抖。

「先生,總督大人有請!」主薄走近道士,手一抬示意他進去。

錢陽羽抬頭一看,旋即站起來,抖擻身體,跟著主薄進到總督署,走了一刻才到弘濟殿,殿內暖意融融,前廳里的大圓桌上已經擺滿美味佳肴瓊漿玉液,偌大的桌子只坐著曾國藩一人。

主薄向曾國藩稟道:「大人,寫信的道士已被我找到。」隨後看向錢陽羽示意其向總督行禮。

錢陽羽朝曾國藩揚手朝天唱個諾,曾國藩則觀其面相,見其神骨清奇,戒心放下一半,遂擺手示意錢陽羽坐下,主薄告退。

錢陽羽坐在副主位上與曾國藩相南北相對,女僕上來給二人倒酒,錢陽羽推手示意自己不喝。

「先生不吃酒,不強求,我獨飲。」曾國藩說完喝了一杯,女僕再斟一杯,另一女僕看出錢陽羽餓了,便用公筷將蔥燒海參夾了一塊放到錢陽羽面前的小碟里。「請先生慢用。」女僕說道。

「先生別吃,這蔥燒海參在花雕酒里蒸了一個時辰,先生不喝酒就不能吃。」曾國藩的話讓錢陽羽把剛準備放進嘴裡的海參又放回到碟子里,女僕上前將有海參的碟子撤走換上新碟子。

「天氣寒冷,吃碗魚翅暖暖身子,魚翅里沒有酒。」曾國藩微笑指著一盆黃燜魚翅說道,女僕盛出一小碗魚翅放在錢陽羽面前。

錢陽羽拿起勺子舀起來就吃,這黃燜魚翅翅針粗長,根根分明,其湯金黃鮮艷,滋味甘鮮悠長,錢陽羽吃得出來,這魚翅是用翅水、黃油雞和瑤柱熬制而成,材料十足,不計成本。

隨後品嘗了翡翠豆腐,燕窩銀絲,百合油菜,原汁鮑魚,錢陽羽飽餐一頓,曾國藩不覺半醉,二人出了弘濟殿,僕人提燈開路,在西花圃散步賞月。

曾國藩開口直問道:「先生,敢問尊姓大名?可知生死簿用法?」

「小生錢陽羽,祖籍渝州,自幼研習道術,這生死簿是我祖師趙歸真的造物,知其用法,不過我要先看看這生死簿是真是假。」

曾國藩立刻吩咐僕人將生死簿呈過來,錢陽羽拿起生死簿翻看一會後說道:「這生死簿是真的,恭喜大人!逆天改命就靠此簿。」

「逆天改命?先生細說。」

「只要我用我的血把您的名字寫上去就能延長壽命,規避災禍。」

「拿筆和針來。」

錢陽羽將生死簿翻開放在石桌上,接過細針刺穿手指,汲取鮮血聚於金箔,用毛筆寫上:曾國藩蹇麻而亡。

然後用手蓋住,口中隱約念著咒語。

「死中求活,無極樂生。實不相瞞,鄙人今年六十一歲,執筆時間一長,手就顫抖無法寫字,稍微久坐,腿腳便會腫大。半夜也會經常駭醒,可能我時日無多矣。」曾國藩捋須看著天空半月自言自語,但是夜晚燈昏,錢陽羽具體寫得什麼旁人也看不太清,遂想拿起生死簿親自看看,但見錢陽羽按著生死簿口中默念著什麼,不好打斷他。

過了一會錢陽羽睜眼開口道:「大人,請稍等,字跡幹了以後,還要再等一個時辰才能生效,另外我建議將鄭家級僕人在生死簿上面的名字消除,佔了滿滿兩頁,甚是礙眼。」

「先生,你有辦法消除鄭家的名字?上面的字有如磐石般……」曾國藩突然舌蹇不能語並突髮腳麻,站立不穩,僕人上前扶住,對著僕人嘴巴張合了半天,卻髮絲毫不出聲音。

曾紀澤這時也來到西花圃,看到父親身體虛弱口不能言,連忙扶掖回書房。僕人要抬總督去卧房,曾國藩推開眾人端坐在中央,屏氣凝神,而後恢復一些神志後,抬手指向西花圃,曾紀澤想起道士,立刻返回發現錢陽羽已經帶著生死簿消失不見,曾紀澤立刻下令封鎖南京城,嚴加搜查道士,勿使走脫一人。

曾國藩於子時三刻,搶救無效睜眼而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米诺陶的沙龍
5會員
22內容數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傲遊太空的願望逐漸實現,反重力引擎和無限反應堆讓星際旅行成為可能。新的類地行星不斷被發現,成為新的家園。 一個少女被迫離開地球,在宇宙流浪,未知的星球等待著她。 一個以科技為教義的宗教崛起,教主號稱銀河之神。 一個以反對科技宗教合一的凡人團隊想要挑戰萬神,人不該被神掌控。
米诺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16
鴉片戰爭後,清朝政府鼓勵種植鴉片,鴉片經濟利益遠超糧食,大江南北富饒的土地上種滿了罌粟,糧食幾乎沒人種植,埋下隱患。 光緒元年,河南、山西、陝西、直隸和山東爆發大規模旱災,南方爆發水災,導致所有農作物減產,穀倉毫無存糧,糧食極缺,引發饑荒,死亡人數達上千萬。災民扶老攜幼,四處逃亡,忍飢挨餓,道路兩旁
Thumbnail
2023/04/16
鴉片戰爭後,清朝政府鼓勵種植鴉片,鴉片經濟利益遠超糧食,大江南北富饒的土地上種滿了罌粟,糧食幾乎沒人種植,埋下隱患。 光緒元年,河南、山西、陝西、直隸和山東爆發大規模旱災,南方爆發水災,導致所有農作物減產,穀倉毫無存糧,糧食極缺,引發饑荒,死亡人數達上千萬。災民扶老攜幼,四處逃亡,忍飢挨餓,道路兩旁
Thumbnail
2023/04/15
唐朝初年,龍幾乎已經滅絕,有人報告,盤龍山蛇影澗有一條龍,此澗水深千米,周圍都是高山峻嶺懸崖峭壁,捕龍難度極大。 武則天下令將蛇影澗放幹,十萬民夫一日之內在山上開數條大渠放水。 蛇影澗水線不斷下移,水面開始波動,天上烏雲密布,澗中巨響一聲,白龍排浪而出,快要攛出山頭,金屬麻繩結網鋪天蓋地將龍罩住,巨
Thumbnail
2023/04/15
唐朝初年,龍幾乎已經滅絕,有人報告,盤龍山蛇影澗有一條龍,此澗水深千米,周圍都是高山峻嶺懸崖峭壁,捕龍難度極大。 武則天下令將蛇影澗放幹,十萬民夫一日之內在山上開數條大渠放水。 蛇影澗水線不斷下移,水面開始波動,天上烏雲密布,澗中巨響一聲,白龍排浪而出,快要攛出山頭,金屬麻繩結網鋪天蓋地將龍罩住,巨
Thumbnail
2023/04/14
同治十一年,曾國藩猝薨,六十一而終。江寧府震動,紙錢滿天飛,飛鴿傳書,千裏之外,皇上聽聞,震驚悼念。 曾紀澤下令封鎖江寧城,十四個城門俱有重兵把守,任何人不得出入,十萬名督標挨家挨戶搜捕道士,三日便將全城搜遍,共搜捕道士四十九名,全部被捉拿到總督府聽候發落。 庭院裏,道士們被一字排開,由見過錢陽羽的
Thumbnail
2023/04/14
同治十一年,曾國藩猝薨,六十一而終。江寧府震動,紙錢滿天飛,飛鴿傳書,千裏之外,皇上聽聞,震驚悼念。 曾紀澤下令封鎖江寧城,十四個城門俱有重兵把守,任何人不得出入,十萬名督標挨家挨戶搜捕道士,三日便將全城搜遍,共搜捕道士四十九名,全部被捉拿到總督府聽候發落。 庭院裏,道士們被一字排開,由見過錢陽羽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鴉片戰爭後,清朝政府鼓勵種植鴉片,鴉片經濟利益遠超糧食,大江南北富饒的土地上種滿了罌粟,糧食幾乎沒人種植,埋下隱患。 光緒元年,河南、山西、陝西、直隸和山東爆發大規模旱災,南方爆發水災,導致所有農作物減產,穀倉毫無存糧,糧食極缺,引發饑荒,死亡人數達上千萬。災民扶老攜幼,四處逃亡,忍飢挨餓,道路兩旁
Thumbnail
鴉片戰爭後,清朝政府鼓勵種植鴉片,鴉片經濟利益遠超糧食,大江南北富饒的土地上種滿了罌粟,糧食幾乎沒人種植,埋下隱患。 光緒元年,河南、山西、陝西、直隸和山東爆發大規模旱災,南方爆發水災,導致所有農作物減產,穀倉毫無存糧,糧食極缺,引發饑荒,死亡人數達上千萬。災民扶老攜幼,四處逃亡,忍飢挨餓,道路兩旁
Thumbnail
江西巡撫鄭齡的夫人莘琪是虔誠的信徒,尊重道家弟子,生死簿一直放在書房沒人動,那年年底冬天,唐都管將今年一年的賬本交給莘琪查算,但是因為過年太忙,未及時查算。 莘琪到了第二年三月才開始查賬本,其中一行寫著「唐字六十九號,當金剛寺生死簿一本,本米八十石。」 莘琪問道:「奇怪,什麼書能當去這麼多米?」
Thumbnail
江西巡撫鄭齡的夫人莘琪是虔誠的信徒,尊重道家弟子,生死簿一直放在書房沒人動,那年年底冬天,唐都管將今年一年的賬本交給莘琪查算,但是因為過年太忙,未及時查算。 莘琪到了第二年三月才開始查賬本,其中一行寫著「唐字六十九號,當金剛寺生死簿一本,本米八十石。」 莘琪問道:「奇怪,什麼書能當去這麼多米?」
Thumbnail
南方軍事大好,不時便有收復城池軍報到京,這一年七月卻出了大事。自康熙十五年便屢屢落病的純親王隆禧病篤,康熙皇帝親臨探視,卻只見到隆禧最後一面。
Thumbnail
南方軍事大好,不時便有收復城池軍報到京,這一年七月卻出了大事。自康熙十五年便屢屢落病的純親王隆禧病篤,康熙皇帝親臨探視,卻只見到隆禧最後一面。
Thumbnail
龍家大小姐入獄的事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府城,皇龍布行的眾人雖然激動卻不驚慌,因為早已被交代過該如何應對。 慕生儒在帳房內振筆疾書,不多時,便交代李樂天替他送一封信去百花樓。 月至中天,府署裡燈火未熄,公孫顥剛換下官袍走入內室準備歇息。 忽然內室布簾後閃現一道人影,他立即抽出腰間配劍。
Thumbnail
龍家大小姐入獄的事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府城,皇龍布行的眾人雖然激動卻不驚慌,因為早已被交代過該如何應對。 慕生儒在帳房內振筆疾書,不多時,便交代李樂天替他送一封信去百花樓。 月至中天,府署裡燈火未熄,公孫顥剛換下官袍走入內室準備歇息。 忽然內室布簾後閃現一道人影,他立即抽出腰間配劍。
Thumbnail
程楚秋簡直不敢相信,愕然道:「什麼?」 程楚秋恍然大悟,心道:「原來如此。」 只聽得林萬全續道:「至於足太陰脾經的傷,那又是另外一種了,哎……此事得從二十幾年前說起……」 程楚秋眉頭一皺,心道:「該不會說到最後,結論是你得了失心瘋,所以以自殘為樂吧?」 程楚秋心道:「原來是這樣的關係。」 注:
Thumbnail
程楚秋簡直不敢相信,愕然道:「什麼?」 程楚秋恍然大悟,心道:「原來如此。」 只聽得林萬全續道:「至於足太陰脾經的傷,那又是另外一種了,哎……此事得從二十幾年前說起……」 程楚秋眉頭一皺,心道:「該不會說到最後,結論是你得了失心瘋,所以以自殘為樂吧?」 程楚秋心道:「原來是這樣的關係。」 注:
Thumbnail
第五章:暗潮洶湧 猶記當年無極殿前,日月才子以及眾多武林名宿,屈膝稱臣簇擁歐陽上智成為武林至尊。彼時風光無限,對比此刻的無極殿廢墟更是不勝唏噓,忘仇歡輕笑時代巨輪無情挪移,碾轉一時風流人物。一口濁酒入喉,縱身躍入廢墟之中。
Thumbnail
第五章:暗潮洶湧 猶記當年無極殿前,日月才子以及眾多武林名宿,屈膝稱臣簇擁歐陽上智成為武林至尊。彼時風光無限,對比此刻的無極殿廢墟更是不勝唏噓,忘仇歡輕笑時代巨輪無情挪移,碾轉一時風流人物。一口濁酒入喉,縱身躍入廢墟之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