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存股&價差這件事!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上次跟朋友聊天聊到存股&價差這件事,

朋友認為,真的得難讓自己當個存股族慢慢配息看資產上升這件事!

話語間透露出,存股賺太慢了,

一年領那幾%的配息,什麼股息再投入,除了太慢,還得被課稅金。


但我僅記著

「馬拉松選手不跟短跑選手討論如何跑步」

這個道理。


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聽他的想法比較多。

我在想對方或許靠價差賺了很多錢也說不定,

我更覺得勿將自己的投資世界放大來看其他人的投資世界。

所以我比較保持開放的心態來接收別人的資訊。


聊完後,我在思考幾點存股與&價差的思維差異
  1. 我身邊若有100萬的閒置資金,存股的我就會敢全部投入,因為我了解長期目標是什麼;那作價差的人會敢100萬全部押上嗎?


2. 假設股市大漲,我的100萬資金會獲得整個市場的漲幅;那作價差因風險考量 只投入少部分資金,那是不是只會少部分資金獲得報酬?


3.存股雖然很無聊,但我可把注意力放在本業,或者學習其他技能上;那作價差 為了擇時進出場,是不是得隨時把注意力放在股市的波動上?


結論:



投資沒有100%正確的方法,只要會賺錢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比起技術線或基本面分析,個人更覺得重要的是「投資心態」及「投資思維」。藉由這二項方法由內而外,你就更有機會找到適合自己並長期賺錢的方法。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一直閱讀的原因,從作者的經驗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心態及思維,並實際運用在投資上。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懸緝的沙龍
215會員
332內容數
🎬廣告影片拍攝累積15年經驗 💻文章被商周、今週刊、聯合新聞網…轉載 🧠分享投資理財 I 財商思維 I 自我成長 ✉️mlmlboy0204@gmail.com 個人部落格:https://www.hcthinking.com/ YouTube : https://reurl.cc/KdoYRR
懸緝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600萬人訂閱的網紅 今天看了YT超過600萬人訂閱的Ali Abdaal影片,其中一集主題是在講「How To Get Rich」 。 簡單說明Ali Abdaal的背景,他從醫學院畢業後成為一名急診室醫生,並利用時 間經營YT,最後他選擇放棄醫生高薪職位,全心投入經營YT的事業
Thumbnail
2025/05/02
■600萬人訂閱的網紅 今天看了YT超過600萬人訂閱的Ali Abdaal影片,其中一集主題是在講「How To Get Rich」 。 簡單說明Ali Abdaal的背景,他從醫學院畢業後成為一名急診室醫生,並利用時 間經營YT,最後他選擇放棄醫生高薪職位,全心投入經營YT的事業
Thumbnail
2025/05/01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在4/30已經公告最新配息,每股配發0.47元,以4/30收盤價格20.31元計算,單次配息率2.31%,粗估年化配息率約為9.2%。 除息日為5/19(一) 參與除息最後買進日為5/16(五) 股利將於6/13(五)發放 2024年全年配息為2.0
Thumbnail
2025/05/01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在4/30已經公告最新配息,每股配發0.47元,以4/30收盤價格20.31元計算,單次配息率2.31%,粗估年化配息率約為9.2%。 除息日為5/19(一) 參與除息最後買進日為5/16(五) 股利將於6/13(五)發放 2024年全年配息為2.0
Thumbnail
2025/04/30
看到這部影片標題,你一定會覺得很混亂,想要變有錢不是就該愈努力賺錢嗎?怎麼會愈努力就會愈窮? 理解完「稀缺心態」後,我才發現,原來以前 -短期投資 -搶購限時優惠商品行為 這2種錯誤行為,不但讓我賠錢,讓原省錢購物反倒是在浪費錢。 所以這支影片我會…
Thumbnail
2025/04/30
看到這部影片標題,你一定會覺得很混亂,想要變有錢不是就該愈努力賺錢嗎?怎麼會愈努力就會愈窮? 理解完「稀缺心態」後,我才發現,原來以前 -短期投資 -搶購限時優惠商品行為 這2種錯誤行為,不但讓我賠錢,讓原省錢購物反倒是在浪費錢。 所以這支影片我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價值投資的思維就是要透過『安全邊際』賺取『價差』,無關乎市場價格的絕對金額是高還是低,只有跟內在價值放在一起比較才有意義;也無關乎投資期間的長短。
Thumbnail
價值投資的思維就是要透過『安全邊際』賺取『價差』,無關乎市場價格的絕對金額是高還是低,只有跟內在價值放在一起比較才有意義;也無關乎投資期間的長短。
Thumbnail
今天有個親戚問我一個問題:「ETF的買賣存股,若是存股的價差已經高於每年領兩次的配息,那是不是應該直接賣掉賺價差就好?」基本上這個問題的命題方向就不對了,既然問的是"ETF的買賣存股",為什麼要賣掉賺價差呢? 我相信這是最近因為00939、00940準備上市前飆一波的結果吧,原本存股但心態不堅
Thumbnail
今天有個親戚問我一個問題:「ETF的買賣存股,若是存股的價差已經高於每年領兩次的配息,那是不是應該直接賣掉賺價差就好?」基本上這個問題的命題方向就不對了,既然問的是"ETF的買賣存股",為什麼要賣掉賺價差呢? 我相信這是最近因為00939、00940準備上市前飆一波的結果吧,原本存股但心態不堅
Thumbnail
小時候的我們經常會聽到周遭的人說:股市風險很高,不要投資股市!把錢拿去存定存就好了! 但是,現在的定存真的會"賺錢"嗎? 別誤會,定存當然還是會給利息的,只是最近幾年通貨膨脹的攀升(白話講就是物價一直在變貴,而且變貴的速度越來越快),導致你雖然手上的錢看似有變多,但實際上你能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少,
Thumbnail
小時候的我們經常會聽到周遭的人說:股市風險很高,不要投資股市!把錢拿去存定存就好了! 但是,現在的定存真的會"賺錢"嗎? 別誤會,定存當然還是會給利息的,只是最近幾年通貨膨脹的攀升(白話講就是物價一直在變貴,而且變貴的速度越來越快),導致你雖然手上的錢看似有變多,但實際上你能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少,
Thumbnail
關於投資這個事,其實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 以最近剛加入投資的朋友,怎麼買應該都怎麼賺錢 在潛意識中會因為多頭市場,而植入了股市只要想要,人人都有錢賺 但反之,若是在2008 年加入股市的朋友,歷經過重大的股災 兩者在心理狀態上有極大的不同
Thumbnail
關於投資這個事,其實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 以最近剛加入投資的朋友,怎麼買應該都怎麼賺錢 在潛意識中會因為多頭市場,而植入了股市只要想要,人人都有錢賺 但反之,若是在2008 年加入股市的朋友,歷經過重大的股災 兩者在心理狀態上有極大的不同
Thumbnail
現在愈來愈常聽到『存股』這兩個字,包括像是「利用存股達到財務自由」,或者是「存股最後會變成存骨」,好像正反兩面的評價都有,那到底『存股』究竟是好還是不好?此篇文章將告訴你存股的本質以及你到底適不適合存股。
Thumbnail
現在愈來愈常聽到『存股』這兩個字,包括像是「利用存股達到財務自由」,或者是「存股最後會變成存骨」,好像正反兩面的評價都有,那到底『存股』究竟是好還是不好?此篇文章將告訴你存股的本質以及你到底適不適合存股。
Thumbnail
最近跟一些朋友聊到投資,發現還有不少人對存股這件事感到陌生 這裡簡單分享一下存股應該要有的一些基本觀念和正確心態 許多人受到過去長輩在股市裡賠錢的故事影響 對於投資股票這件事情感到恐懼,遲遲不敢參與市場,我認為這相當正常 過去資訊不發達的年代 大部分人投資股票都是以"聽別人說"、"聽別人報
Thumbnail
最近跟一些朋友聊到投資,發現還有不少人對存股這件事感到陌生 這裡簡單分享一下存股應該要有的一些基本觀念和正確心態 許多人受到過去長輩在股市裡賠錢的故事影響 對於投資股票這件事情感到恐懼,遲遲不敢參與市場,我認為這相當正常 過去資訊不發達的年代 大部分人投資股票都是以"聽別人說"、"聽別人報
Thumbnail
前一陣子有朋友問我說選舉前後股市會不會有跌幅 想要等到股市向下跌以後再進場買進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 但我從來就不太預設立場 基本上,建立好一個長期投資的正確心態 不論股市前後有無漲跌,都能做出適當的應對 股市跌了,可以加碼買進增加持有股數 不但個人持股成本殖利率上升,股市回溫以後資產也會
Thumbnail
前一陣子有朋友問我說選舉前後股市會不會有跌幅 想要等到股市向下跌以後再進場買進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 但我從來就不太預設立場 基本上,建立好一個長期投資的正確心態 不論股市前後有無漲跌,都能做出適當的應對 股市跌了,可以加碼買進增加持有股數 不但個人持股成本殖利率上升,股市回溫以後資產也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