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可以預測隕石何時掉落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的答案:依目前的監測技術來說,有點難。
raw-image

如上集所說,隕石是地球外的石塊,受到地球重力吸引,並且沒有在大氣層中燃燒完畢,最後落至地面而形成。要能夠通過大氣層的考驗,代表原本的石塊要有足夠大,然而這個大小對於現在的監測技術而言,有時候還是太小了,往往是距離地球已經非常靠近,或甚至已經墜落,我們才發現有這麼一個物體。

除了大小的限制之外,在觀測上還有一些限制,像是白天時因太陽光的影響,是無法進行監測的,因此若是石塊是從太陽的方向朝著地球而來,我們是很難提前知道的,上回所提到墜落在俄羅斯的隕石便是這樣的例子。

雖然無法百分之百的預測隕石的墜落時間點,但幸好會造成嚴重破壞的石塊體積都要數十、甚至數百公尺以上,因此NASA從西元2000年左右開始,就一直密切的監測離地球較近的一些大型石塊。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科學家們也在努力嘗試如何盡早做出防範,像是2021~2022年進行的DART計畫,透過撞擊來改變石塊的運行軌道,進而達到避免隕石撞地球的目的。


相關單字:

  1. 重力 gravity
  2. 監測 monitor
  3. 軌道 orbi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度謐玥的沙龍
5會員
25內容數
以問題連結生活,讓知識更有感;用一分鐘懶人包,使學習變友善。
度謐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12
我們的答案:不一定。有些國家是沒有明顯四季變化的!
Thumbnail
2023/04/12
我們的答案:不一定。有些國家是沒有明顯四季變化的!
Thumbnail
2023/04/09
我們的答案:不需要,因為撐了雨傘,就什麼都看不到囉!
Thumbnail
2023/04/09
我們的答案:不需要,因為撐了雨傘,就什麼都看不到囉!
Thumbnail
2023/04/01
我們的答案:要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要先了解什麼是隕石。
Thumbnail
2023/04/01
我們的答案:要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要先了解什麼是隕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隨著國際間對月球資源的競爭加劇,本文探討為何現階段各國急於返回月球,以及未來可能發掘的資源與人類的太空任務計劃。分析了月球的稀有金屬、氦與水等資源的潛在價值,同時也反思了太空科技在國際間角力中的角色與未來發展。透過對科普文章的分析,揭示了這些知識如何啟發讀者對未來探索的想像。
Thumbnail
隨著國際間對月球資源的競爭加劇,本文探討為何現階段各國急於返回月球,以及未來可能發掘的資源與人類的太空任務計劃。分析了月球的稀有金屬、氦與水等資源的潛在價值,同時也反思了太空科技在國際間角力中的角色與未來發展。透過對科普文章的分析,揭示了這些知識如何啟發讀者對未來探索的想像。
Thumbnail
有些小行星完全由金屬組成,例如:天然不鏽鋼、鎳、鐵等等。 這類金屬是非常好的太空建築材料,因為不同於石質材料,可以彎折、延展不斷裂。
Thumbnail
有些小行星完全由金屬組成,例如:天然不鏽鋼、鎳、鐵等等。 這類金屬是非常好的太空建築材料,因為不同於石質材料,可以彎折、延展不斷裂。
Thumbnail
太空垃圾這個議題近幾年才開始逐漸受到重視,但早在好幾年前就因為太空垃圾而發生過意外。本文章將會介紹兩起較為重大的太空垃圾事故。同時,也將分享美國開出的首張太空垃圾罰單。
Thumbnail
太空垃圾這個議題近幾年才開始逐漸受到重視,但早在好幾年前就因為太空垃圾而發生過意外。本文章將會介紹兩起較為重大的太空垃圾事故。同時,也將分享美國開出的首張太空垃圾罰單。
Thumbnail
太空垃圾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議題,儘管目前它似乎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不大,但其實它與我們的生存和生活便利性息息相關。由於太空垃圾問題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我們有必要推廣這個議題,本文主要會介紹台灣的太空發展和太空垃圾現狀。
Thumbnail
太空垃圾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議題,儘管目前它似乎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不大,但其實它與我們的生存和生活便利性息息相關。由於太空垃圾問題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我們有必要推廣這個議題,本文主要會介紹台灣的太空發展和太空垃圾現狀。
Thumbnail
太空垃圾到底是什麼?它會對我們人類造成威脅嗎?我們應該要怎麼處理它? 近幾年來太空科技產業在台灣越來越受關注,各國也發射了許多火箭和衛星到太空中,目前有 5000 顆人造衛星包圍著地球,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便利。但同時衛星造成的碎片垃圾也對我們造成了威脅,我們不應該忽視它。
Thumbnail
太空垃圾到底是什麼?它會對我們人類造成威脅嗎?我們應該要怎麼處理它? 近幾年來太空科技產業在台灣越來越受關注,各國也發射了許多火箭和衛星到太空中,目前有 5000 顆人造衛星包圍著地球,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便利。但同時衛星造成的碎片垃圾也對我們造成了威脅,我們不應該忽視它。
Thumbnail
我們的答案:依目前的監測技術來說,有點難。
Thumbnail
我們的答案:依目前的監測技術來說,有點難。
Thumbnail
不管是地震,或者是颱風、土石流,都是地球活生生的展現,處於不斷改變的動態平衡中,就像台灣幾百萬年來因為板塊擠壓,然後從海底浮出來,所以地震一直是有的,就像山崩土石流也一直存在台灣,只是當以前人口不多時,地貌的改變只要沒有波及到民眾的身家財產,媒體就不太會報導,我們也就不會注意到了! 不過,全世界的天
Thumbnail
不管是地震,或者是颱風、土石流,都是地球活生生的展現,處於不斷改變的動態平衡中,就像台灣幾百萬年來因為板塊擠壓,然後從海底浮出來,所以地震一直是有的,就像山崩土石流也一直存在台灣,只是當以前人口不多時,地貌的改變只要沒有波及到民眾的身家財產,媒體就不太會報導,我們也就不會注意到了! 不過,全世界的天
Thumbnail
每天都會有有大量流星墜入地球,所以會讓地球增加五萬公噸的重量。但一種很輕的氣體氦氣不斷散入宇宙中,所以地球也會減輕重量,一直加減最後的結果就是地球每年可以瘦五萬公噸。
Thumbnail
每天都會有有大量流星墜入地球,所以會讓地球增加五萬公噸的重量。但一種很輕的氣體氦氣不斷散入宇宙中,所以地球也會減輕重量,一直加減最後的結果就是地球每年可以瘦五萬公噸。
Thumbnail
過去人們對大氣層的認知,是基本的對流層、平流層、中氣碀….等分層,人們生活在平均高度約 10 公里的對流層中,平流層則是長途航班會飛行的地方、也是臭氧層濃度最高的區域。一般認為,臭氧層變薄與溫室氣體的濃度增加,會造成溫室效應,進而引發後續的氣候災難。不過現在有研究發現,碳排放不只造成溫室效應,也會
Thumbnail
過去人們對大氣層的認知,是基本的對流層、平流層、中氣碀….等分層,人們生活在平均高度約 10 公里的對流層中,平流層則是長途航班會飛行的地方、也是臭氧層濃度最高的區域。一般認為,臭氧層變薄與溫室氣體的濃度增加,會造成溫室效應,進而引發後續的氣候災難。不過現在有研究發現,碳排放不只造成溫室效應,也會
Thumbnail
如何抑制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除了減少探排放之外,沒有別的方法了嗎?有的,改造地球!其名為「地球工程學」,Earth Engineering!聽起來非常厲害,但是真的有可能嗎?
Thumbnail
如何抑制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除了減少探排放之外,沒有別的方法了嗎?有的,改造地球!其名為「地球工程學」,Earth Engineering!聽起來非常厲害,但是真的有可能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