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殺福順:七十九分的全道嬿作品

格殺福順:七十九分的全道嬿作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Kill Boksoon, something's missing and here's which

❤ 共賞影友:喜歡爽片、喜歡小品

  先講,我是全道嬿多年影迷。無論是密陽裡人生破裂數次的李信愛,還是近作抓住救命稻草的野獸們裡的媽媽桑,全道嬿的演技都是超一流。於是我認為全道嬿無所不能,有了她,電影就有光。抱歉,我對格殺福順抱著超高期待,才會給七十九分。如果當爽片看,接近九十分喔。

  最主要的觀影體驗區別,應該是當娛樂片來看還是當坎城影后的作品來看。當娛樂片,就是動作戲裡夾帶親情,或者家庭戲用黑色幽默包裝,都挺好看有趣。但身為挑剔的資深影迷,還是能嫌棄一點小事。

  首先是世界觀。殺手世界有個完整的世界觀真的很棒,尤其是以反映南韓的社會結構和產業現況來構築殺手社會,是黑色幽默迷人處。可惜 John Wick 珠玉在前,世界觀的設定或執行沒有超越,就沒有驚豔。

  再來是調性。用黑色幽默包裝暴力,本是韓國電影的強項。朴贊郁的蝙蝠.血色情慾是黑色幽默的精品之作,奉俊昊在漢江怪物這種追擊型的怪物片幾乎達到類型混合的巔峰。一樣是珠玉在前,但這部片的執行沒有超越。

  沒有超越並不影響觀影體驗,只是不需要抱過高期待。正片本身還是很不錯的娛樂片,有爽有血腥,也有溫馨。所以才說,抱高度期待去看,會是尷尬的七十九分,但是抱著娛樂片的心情去觀影,爽感近九十分喔。

  吉福順這個角色讓我看到全道嬿演技的極限,還是會受到劇本和角色所囿。理論上這是一個頂級殺手身兼單親媽媽的故事設定,但全道嬿的演技亮點居然出現在簡單的朋友聚會群戲。

raw-image

發現全道嬿的演技爆發點居然不在親子戲或追殺動作戲, 卻在這個群戲場景之後,拿吉福順比較她在下女或其他電影裡的每一階段轉折,就能看出:吉福順想要的東西從來沒有改變。沒什麼內在轉折,是檔很純的類型片啊!所以全道嬿幾乎只能在關切女兒的母親跟頂級殺手的職場生涯兩套情境中擺盪,只有小飯館,給她不是一個身份而是做一個人的空間。於是坎城影后最動人的演技都發生在角色主軸外的小場景裡,因為她的最強項不是角色處境,而是現場情境。她與整個情境的互動能力在韓國影業裡非常出名,所以總能雖不美豔卻極其性感。

  以上是全道嬿影迷的抱怨。

  除了拿到頂級女演員卻用得粗略之外,技術上也有一些小缺點可供挑剔,例如場記。不連戲這種細節,其實都不影響劇情,只是會被發現。上車穿細高跟紅底鞋,打架換粗中跟鞋,這還能接受,畢竟不是拍 Charles' Angles,冶豔只是點綴。

  技術上還是有不錯的亮點,例如剪接。這部片的剪接語彙非常鮮明:不是回答前一個情境的提問,就是用視覺效果帶來巧妙的連結。雖然工整到有點匠氣,但是炫技也挺好看。

  最可惜的是劇情,有很多不必要的設定,最後既沒有用到,也沒有收尾。例如男主角與妹妹的關係,或者女兒的大提琴。不影響觀影體驗,但顯得不夠俐落。合理猜測是本來有其他發展野心,但剪不進去。

  觀影愉快。



avatar-img
麟左馬騳驫
283會員
244內容數
麟左馬,旅美台灣小說家,主要寫科幻跟推理。已出版作品裡最滿意的是《搏落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麟左馬騳驫 的其他內容
如果反戰片裡,觀眾對死亡感到情緒疲勞,電影就輸了,戰爭贏了。
如果還要找出比合議制更英式的東西,就是兩位主持人非常會嘴。
一旦出現只能用某個媒介才能完整展示的作品,都值得一觀。這故事必須是電影,沒有其他的媒介可以講好這個故事。
延續上一篇產業角度,這篇文章的主要切入角度不是觀眾、不是產業,而是製作的執行面。談產業、講生態可以用大局觀來包裝觀點,但從製作角度切入,會有很多的計算和商業考量,需要非常非常非常務實。
編曲是腔調,腔調是身份,身份決定別人怎麼接受你的陳述。作品質感騙不了人,需要好的概念創意 + 好的執行力,還需要充足的預算才能達成。
觀影前,我刻意保持無知,除了電影海報,不看不聽不想不猜。觀影中,右邊的人開始抽鼻子、後面的人呼吸顯得克制,生怕吵到前面的人,或者生怕洩露自己。只靜靜看,同時用耳朵感受那些讓觀眾開始從心裡濕潤到眼角的時刻有哪些。先不說,讓你自己去聽。觀影後,我只一如往常告訴你,有哪些切入角度能提升觀影體驗:
如果反戰片裡,觀眾對死亡感到情緒疲勞,電影就輸了,戰爭贏了。
如果還要找出比合議制更英式的東西,就是兩位主持人非常會嘴。
一旦出現只能用某個媒介才能完整展示的作品,都值得一觀。這故事必須是電影,沒有其他的媒介可以講好這個故事。
延續上一篇產業角度,這篇文章的主要切入角度不是觀眾、不是產業,而是製作的執行面。談產業、講生態可以用大局觀來包裝觀點,但從製作角度切入,會有很多的計算和商業考量,需要非常非常非常務實。
編曲是腔調,腔調是身份,身份決定別人怎麼接受你的陳述。作品質感騙不了人,需要好的概念創意 + 好的執行力,還需要充足的預算才能達成。
觀影前,我刻意保持無知,除了電影海報,不看不聽不想不猜。觀影中,右邊的人開始抽鼻子、後面的人呼吸顯得克制,生怕吵到前面的人,或者生怕洩露自己。只靜靜看,同時用耳朵感受那些讓觀眾開始從心裡濕潤到眼角的時刻有哪些。先不說,讓你自己去聽。觀影後,我只一如往常告訴你,有哪些切入角度能提升觀影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