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A/UST 到底多 PONZI,但我不恨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TLDR:

  1. LUNA - UST 本身就是 Ponzi,但失敗並非必然
  2. UST 成功的 go to market,但沒有活到應用實現的時候
  3. 要先有幣圈的原生用例 (use case),才能提供算法穩定幣更高的穩定性


免責說明:作者現職為加密貨幣交易所交易員,因此和加密貨幣市場的繁榮有著 100% 的利益相關,並有極大的可能和讀者有利益衝突。我的任何觀點或想法都不應該是讀者思考或投資的唯一依據,我也並不為讀者的投資負起任何的法律及道德責任,DO YOUR OWN RESEARCH (DYOR)。

更:發現這樣不知道 UST和 LUNA的人根本看不懂,所以在此提供前導材料,助消化好吸收,讚。

嗨,我是方塊仔,今天來炒冷飯。冷飯系列一律放在幹古專題,搞不好寫多ㄌ就可以出書,變成 rich cube,讚。

LUNA 和 UST 的死亡螺旋最終讓一堆幣圈仔把本都玩沒了,發起人 Do Kwon 自然被千夫所指,流亡海外。但若先不論發起人 Do Kwon 在推行 LUNA 時的狂妄自大和事後處理,只單看 LUNA 和 UST 的設計和想要解決的問題,還是有些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

raw-image

LUNA 和 UST 的平衡機制

首先 LUNA 為 Terra 這個協議的基礎貨幣(如同 ETH 之於 Ethereum ),而 UST 為 Terra 生態系的原生算法「穩定幣」,永遠錨定在 1 美元。但想要錨定在 1 美元沒辦法光靠喊,一定要有機制來維持 UST 的內生價值,像是穩定幣 USDT 和 USDC 就是有等值美元可供兌換,另一種穩定幣 DAI 後面就是 ETH 作為備抵 (雖然現在也是 USDC 或 USDT 居多)。

而 UST 的構想則是使用 LUNA 作為備抵,機制如下:

  1. 若 UST 在次級市場的定價大於 1 美元,套利者可以燒掉等值 1 美元的 LUNA 鑄造出 1 UST,然後到次級市場賣掉,這樣一來套利者造成的 UST 的賣壓會逐漸讓 UST 跌回 1 美元。
  2. 若 UST 在次級市場的定價小於 1 美元,套利者可以買入定價小於 1 美元的 1 UST 並燒掉,接著鑄造出等值 1 美元的 LUNA,然後到次級市場賣掉,這樣一來套利者造成的 UST 的買壓會逐漸讓 UST 升回 1 美元。

基本上穩定幣超過 1 美元的情況相當少見,因此我在乎的是第(2)點的回穩機制。由此可見,基本上 UST 脫鉤時,都是靠增發 LUNA 來稀釋,換句話說就是持有LUNA 的持有者要承擔下跌的損失。

這點在 terra 的白皮書中也提過,由於一開始的 LUNA 持有者大多都將其手中的LUNA 質押( Stake ),aka 鎖住不能提出來賣,所以其實是這群質押者來承受「短期」損失,以換取未來「長期」的 UST 流通收益。

結果大家也知道了,隨著 Anchor Protocol 帶來的 20% UST 收益,太多使用者爭先恐後進場買入 UST,導致後來脫鉤時 LUNA 根本扛不住增發出來的賣壓,再加上投機者和 LUNA 持有者的恐慌,LUNA 直接歸零 to the 墓,UST 也一起變成價值為 0 的穩定幣。但以上其實不是我想討論的重點,我想討論的點是:


為什麼要設計這種機制,難道這群人腦子都傻了嗎? 當然不是


穩定幣的困境

在 UST 之前,早就有各類的穩定幣,如:DAI, USDT, USDC,但都有各自的問題:

  • USDT 和 USDC 的價值來自能兌換回美金,這代表只要美國政府只要掐住兌換回法幣的渠道,USDT 和 USDC 會一瞬間死掉,然後整個幣圈會陷入大恐慌。
  • DAI 雖然為幣圈原生,且使用 ETH 作為備抵,但問題在於其資金效率低下,原因在於每抵押 100 元等值的 ETH 僅能鑄造出 66.7 的 DAI 使用,這樣 DAI 的流通量根本拉不起來,而一個穩定幣的流通量沒有可擴展性 (Scalability),會很難當作交易的媒介。

這也是 Do Kwon 批判 DAI 的原因,如同他在白皮書裡提到的,他認為穩定幣就是一個俄羅斯套娃:

要夠多人用了,店家才會認為有商機並接受該穩定幣做為支付管道;但沒有商家,使用者誰要來用你的鬼穩定幣支付,那就更沒商家要提供服務。

raw-image

如果仔細研究 DAI 和 UST 的機制,其實基本上大致相同,只是 UST 可以用等值 100 元 LUNA 鑄造出 100 顆,而 DAI 卻只能用 100 元等值的 ETH 鑄造出 66.7 顆。怎麼想都是前者可擴展性比較好,更能大量流通,那在 Do Kwon 的願景中,UST就可以變成一個比信用卡更好用的支付工具(跨國也只抽 0.5%,信用卡大概 3%),最後再把 0.5%的收益回饋買回 LUNA,達成健康的平衡。

現在想法有了,那問題就是怎麼讓 UST 人手一顆 aka go to market。那他想出的解法就是以利趨之,反正跟 LUNA 的最初持有者都喬好了。於是他藉由 Anchor protocol 這個協議推出的 20% 利率來吸引大量使用者購入 UST 並鎖住,以防有人亂倒讓價格波動,同時,藉著各方 KOL 和 VC 聯合哄抬 LUNA 的價格,讓更多使用者上車並衝高 LUNA 的價格,讓 LUNA 更有足夠的市值承受 UST 的賣壓,達成保護的效果。

當然,這整件事還是很 Ponzi,但至少在 go-to market 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Do Kwon也知道只靠 LUNA 撐很抖,所以試圖在 Terra Protocol 中加入 BTC 進行分散,至少 BTC 和 UST 的關聯性沒有像 LUNA 一樣那麼重,在扛賣壓上壓力會比較小。

raw-image

但結論上來說,Do kwon 還是倒了,在進行流動性轉移時直接被鯨魚狙擊一拳打倒,一起死去的還有美好的支付計劃。


我們能學到什麼

老實講,不以事後諸葛論,Do Kwon 前面大概做對了 100 件事情,才能成功讓 UST 成長得如此快速。但他的問題也在於忽視 LUNA 原生用例的不足,導致面對賣壓時更顯脆弱,同時警覺性也不足,團隊處理脫勾的能力明顯比不上 USDT。

UST 已死,有事燒紙,但仍不能忽略幣圈目前的最大課題還是要找出除了投機外的有價商品或服務,才能讓具可擴展性的算法穩定幣有機會扛過考驗,最終反攻至真實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方塊仔的沙龍
165會員
11內容數
視讀者需求和方塊仔本人的興致對幣圈 or WEB3 (SEO 逼我的)重大事件進行幹古,完全沒有 Alpha,完全沒辦法賺錢,約會拿出來講對面只會覺得你是智障。但可以讓你理解各種俄羅斯套娃 or Ponzi 是多麽的,脆弱。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今天來考古 UST/ LUNA 事件,但我切入的角度會比較不政治正確。因為我相信在事情過後,大家比較能理性討論 UST 設計的優點而非一昧批評其 Ponzi 天性,畢竟人類都是從歷史中的一次次摔死,並從中獲得教訓並成長,對吧?(或不對)
Thumbnail
今天來考古 UST/ LUNA 事件,但我切入的角度會比較不政治正確。因為我相信在事情過後,大家比較能理性討論 UST 設計的優點而非一昧批評其 Ponzi 天性,畢竟人類都是從歷史中的一次次摔死,並從中獲得教訓並成長,對吧?(或不對)
Thumbnail
Luna 如何憑一己之力帶來一場史詩級崩盤,從代幣經濟學的角度對 Terra 生態系統進行梳理,也許可以幫助窺探到崩盤事件的潛在誘因。
Thumbnail
Luna 如何憑一己之力帶來一場史詩級崩盤,從代幣經濟學的角度對 Terra 生態系統進行梳理,也許可以幫助窺探到崩盤事件的潛在誘因。
Thumbnail
最近在幣圈最火紅的不外乎就是LUNA和UST的暴跌了,只要上Google打LUNA或是UST就可以看到一堆的新聞或是文章了,這邊就不多說明,想知道原因的可以上Google大神去查詢。 我這邊要來說一下我的想法,和從這個事件中,我學到了什麼? 穩定幣不一定是安全的 留心高收益的陷阱 未來我的調整
Thumbnail
最近在幣圈最火紅的不外乎就是LUNA和UST的暴跌了,只要上Google打LUNA或是UST就可以看到一堆的新聞或是文章了,這邊就不多說明,想知道原因的可以上Google大神去查詢。 我這邊要來說一下我的想法,和從這個事件中,我學到了什麼? 穩定幣不一定是安全的 留心高收益的陷阱 未來我的調整
Thumbnail
UST與LUNA的死亡螺旋之舞,一切早已暴露出來,20%高息已使投資人瘋狂, 虛幣層壓式的泡沫經濟一戳就破,無實際支撐的穩定幣一點都不穩定。 Bitda Cryptocurrency Exchange 幣達加密貨幣交易所推薦 Bitda永續合約:低風險穩定收息,百倍槓桿高收益,投資策略彈性大
Thumbnail
UST與LUNA的死亡螺旋之舞,一切早已暴露出來,20%高息已使投資人瘋狂, 虛幣層壓式的泡沫經濟一戳就破,無實際支撐的穩定幣一點都不穩定。 Bitda Cryptocurrency Exchange 幣達加密貨幣交易所推薦 Bitda永續合約:低風險穩定收息,百倍槓桿高收益,投資策略彈性大
Thumbnail
簡單來說就是當 UST『買的人太多』使其價格高於 1 美元時,Luna 持有者就能『換成 UST 來賣』,賺取中間的價差,同時也增加 UST 在市場的流通量,壓低 UST 的幣價;反之當 UST 因『買的人太少』而價格低於 1 美元時,套利交易者就能購買低於 1 美元價值的 UST 換到 1美元價值
Thumbnail
簡單來說就是當 UST『買的人太多』使其價格高於 1 美元時,Luna 持有者就能『換成 UST 來賣』,賺取中間的價差,同時也增加 UST 在市場的流通量,壓低 UST 的幣價;反之當 UST 因『買的人太少』而價格低於 1 美元時,套利交易者就能購買低於 1 美元價值的 UST 換到 1美元價值
Thumbnail
這一週UST和LUNA持續大量佔據社交平台以及財經媒體的版面。 這裡就來整理一下這起事件的經過,以及基礎名詞/重要概念的解釋,最後再加上一些「謠傳」的八卦跟大家分享。 LUNA, Terra, UST? 首先解釋一下這三者的關係。 Terra也是一條區塊鏈,而鏈上的治理代幣則是LUNA。
Thumbnail
這一週UST和LUNA持續大量佔據社交平台以及財經媒體的版面。 這裡就來整理一下這起事件的經過,以及基礎名詞/重要概念的解釋,最後再加上一些「謠傳」的八卦跟大家分享。 LUNA, Terra, UST? 首先解釋一下這三者的關係。 Terra也是一條區塊鏈,而鏈上的治理代幣則是LUNA。
Thumbnail
5/11當日,短短的24小時,世界第三大算法穩定幣Luna崩跌了將近99%,沒有接觸幣圈的朋友們可能會認為: 『虛擬貨幣不是本來就是暴漲暴跌嗎?』 幣圈界的絕妙組合—Terra、穩定幣、 UST、 LUNA 這種方式來保證他們的價格和美元是等價的。 UST 與 LUNA 的運作原理—算法穩定幣
Thumbnail
5/11當日,短短的24小時,世界第三大算法穩定幣Luna崩跌了將近99%,沒有接觸幣圈的朋友們可能會認為: 『虛擬貨幣不是本來就是暴漲暴跌嗎?』 幣圈界的絕妙組合—Terra、穩定幣、 UST、 LUNA 這種方式來保證他們的價格和美元是等價的。 UST 與 LUNA 的運作原理—算法穩定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