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報告寫到一半,突然想喝飲料。起身,走到家門口,順手拿起掛在門上的鑰匙和口罩。用右手把口罩掛在臉上,左手把鑰匙放入口袋。站在電梯口,按下下樓鍵。到一樓後,經過管理室,點個頭打個招呼,快步離開。進入便利商店,在左手邊第二個冰箱的上面數來第三層,找到想喝的飲料,是老位置。出了便利商店,先打開飲料,喝個二口。腦海中,不斷的在想,到底要用什麼方式來呈現數據資料。
在上述的故事中,哪些是反應?哪些又是回應?
自動駕駛模式的大腦
「想事情真的很燒腦」,這句話是真的。每天,當我們遇到一件事情時,如果需要啟動我們的前額葉去思考、分析和判斷的話,會相當耗費我們大腦的能量。試想一下,我們一整天下來需要處理和思考的事情,多的驚人!
如果把人比喻成一輛車,人生的路這麼長。如果沒有自動駕駛模式的幫忙,我們可能會因過度消耗能量而死。換句話說,大多數的時間,你都是用自動駕駛模式在過生活。在上述的故事內容,拿鑰匙、戴口罩、按電梯等等都屬於內隱記憶即是非陳述性的記憶。通常非陳述性的記憶是來自於陳述性的記憶。
還記得第一次學騎腳踏車嗎?你在做動作的同時,口中或腦海中會對自己說步驟和指令。「左腳放在左邊的腳踏板上,用力踩下後,右腳再放上右邊的腳踏板上。」即是在進行陳述性記憶的操作。經過幾次的反覆練習之後,陳述性記憶將轉成非陳述性記憶。意思是,你的身體已經記得這些動作,不需要大腦去下指令告訴身體要怎麼做,自動駕駛模式已被開啟。
制約是對生活做出的反應
一旦當大腦開始自動駕駛模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變成一種制約反應。平時,我都戴眼鏡出門。停好機車後的第一個動作,通常是雙手會去拔下眼鏡,才能順利脫下全罩式安全帽。那天出門運動,戴的是隱形眼鏡。停好機車後,雙手高舉到我眼睛的位置,準備進行拔下眼鏡的動作。內心突然一驚,雙手已經進行自動化反應,被制約了!
反覆且無意識的訓練,是造成制約反應的原因。更可怕的是,大腦無法辨識你所訓練的行為是好還是壞。當我們被主管訓了一頓後,好同事送上的飲料讓我們心情好過一些。之後,每次只要工作不如意,或是生活有壓力,就會想要去買飲料紓壓。反覆經歷相同的經驗後,飲料開始和紓壓劃上等號。只要遇到壓力,你就會下意識的跑去買飲料喝。
制約反應帶給身體的是,安全和熟悉感。大家對於受暴者離不開施暴者,或是受暴者怎麼都學不會,一直讓自己身陷受暴情境之中,感到匪夷所思。對長期遭受暴力者而言,在受暴情境中的身體感受是熟悉的,這樣的熟悉會帶給身體一種「錯誤的安全感」。同時,因為熟悉受暴歷程,對受暴者而言,潛意識裡反而提供的是一種可預測的掌控感。
選擇是對生活做出的回應
經常使用自動駕駛模式,你會發現問題或狀況總是反覆的出現。在A公司和上司處不來,以為跳槽到B 公司就沒有問題。過一段時間後,與上司處不來的問題又再度發生。回到自動駕駛模式的設定,如果沒有改變設定,便無法改變結果。想法產生情緒,情緒產生行為,行為產生結果。自動駕駛模式中的設定,即是大腦的想法。
停個十秒鐘,是給自己空間去思考、去選擇的好方法。慢、再慢、很慢,遇到事情時,嘗試控制自己,不急著做出反應。騰出時間,才能把原先用爬蟲類的腦「反應」事情,提升到用哺乳類的腦來「回應」事情。騰出時間後,你才能在那個空間內去看清楚自身的需求、有的選擇為何、可以如何選擇。因為有機會去看清,才有可能做出選擇,不同的結果才有機會發生。
從外面看自己,分身提供另一個視角。大家應該都有看過靈魂出竅的電影情節吧!靈魂離開身體,站在自己身體的旁邊,觀看正在發生的一切。請你想像有另一個自己,站在房間角落。觀察著自己的每一個想法,做出的行為反應,最後產生的結果。在把無意識的狀態調整回有意識時,你才有可能做出選擇,有選擇才有改變的機會。
生活中,其實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大腦都是用自動駕駛模式在運作。換句話說,我們大多數的行為,都是經過反覆練習和經歷得來的反應。反應帶來身體的是熟悉和安全感,但未必全然都是好的。回應是經過前額葉去思考、分析和判斷,再經過選擇所產出的結果。停個十秒鐘和分身視角的方法,都是給自己預留空間去思考、去選擇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