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幣對於 AMM 商業模式的影響非常小?Uniswap 未來的可能發展策略是什麼?TVL 首位的 Curve 為什麼交易量遠低於 Uniswap?這些問題的背後都關乎 AMM 的產品思維與需求設計,本文將會逐一解答。
- AMM 最重要的目標是「在區塊鏈的限制下盡可能增加交易效率」,
- 也理解了要達成目標有五個核心價值是不可或缺的,分別是安全、去中心化、效率、收益、服務,
- 而影響這五個核心價值的手段有非常多種可能性,也是各家 AMM 努力方向的差異,稱為設計變數,例如 Uniswap 與 Sushiswap 是以資金利用率為發展方向的 AMM,而 Bancor 則是以降低無償損失為重的 AMM。
- 最後我們也知道,核心價值變數與設計變數之間也是會相互影響,目前無法做到全部都是最優解,而是按照各家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定位與使命去做取捨。
本文將會接續討論單以產品功能來看,什麼樣的 AMM 可以更加有優勢。先著重在 Web3 產業中特有的產品思維設計 — 代幣,第二部分則是個案簡易探討。
AMM 代幣經濟學
也許有人會問,怎麼上回沒有討論代幣,代幣不是應該很重要嗎?其實在 AMM 賽道還真的不是那麼重要,但為求完整討論,我來說明一下代幣經濟:
在 Web3 產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滿足個體「自由傳遞價值」的需求,而目前最主流的手段就是利用加密貨幣作為價值的載體,利用區塊鏈傳遞價值。因此,可以說所有 Web3 的協議,都會在設計產品思考如何結合適當的代幣經濟,使協議發揮更上一層樓的效果。
代幣其實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價值,不過大致可以分為實質面與信任面,前者使代幣的價值來自功能或是收益,後者則是對於未來協議與團隊的期待等等,本文主要討論產品思維,因此聚焦在前者。
對於代幣持有者來說,現階段的情況,最主要的剛性需求是賺取收益與使用代幣功能,其實分別就是對應「證券型代幣」與「功能型代幣」,後者包含通行證、服務費等,其中治理功能在 Web3 產業中特別突出,因此特別區隔出來。
另外,雖然現階段不是那麼關鍵、代幣持有者並不是那麼在意,不過 Web3 的核心剛性需求「中心化、效率、安全」仍然對於代幣價值有所影響,例如大家雖然使用 USDC,但總是擔心哪天 Circle (USDC發行商) 會突然增加禁止交易黑名單影響生態,而分散風險至其他穩定幣。
綜合上述,可以稍微整理出代幣系統圖:
對於代幣持有者來說,其實需求很大程度來自於協議的表現,協議表現得越好,不論是收益、功能、治理的價值都會有所提升,因此代幣需求增加。例如 Curve 的 TVL 成為中心化交易所排名第一名協議時,協議的重要性順勢增加,使得持有 CRV 治理投票的價值增加。
當持有者需求增加,會使買方變多,會使得代幣價格上漲。當代幣價格上漲時,收益率會因為成本上升而下降,使得代幣持有者需求與代幣價格達到平衡為止。
串聯兩個系統的有兩個元素,第一個協議表現,協議表現會決定代幣價值與持有者需求;第二則是流動性挖礦。流動性挖礦基本上就是將代價值流向流動性提供者,因此代幣持有者需求越高,代幣的價值越高,該協議的流動性挖礦將可以越有吸引力,進而繼續推升協議的 TVL。
因此,我們可以串聯兩個系統:
代幣在 AMM 產業是結果導向。可以從系統圖發現代幣在 AMM 產業中,沒有什麼關於 AMM 的相關設計變數或手段來影響價值,反而只有 AMM 協議本身的表現單向影響代幣價值。例如某 AMM 協議交易量大增,協議成功受到市場關注,代幣價值因此增加與漲價;通常不會是因為代幣價格高漲反過來使 AMM 協議擁有什麼特別的優勢 (通常只有短期的市場熱點與短期的流動性挖礦紅利)。
AMM 協議也許根本不需要代幣
代幣在 AMM 團隊中比較沒有設計變數可以發揮,也許這就是為什麼 UNI 還是裝飾品的原因。也許 AMM 協議根本就不需要代幣?因此我們討論分析 AMM 是否有優勢,其實可以把協議與代幣分開來討論,甚至大多案例僅討論協議部分即可。
工具怎麼用
好,現在我們有更完整產品系統圖了 (雖然代幣對於影響 AMM 業務成分低),現在可以來嘗試探討機個頭部項目:
Uniswap
Uniswap 目前日交易量高達 7 億美元,位居所有 DEX 之冠,佔據近半鏈上總交易量,上述交易量主要都發生在 V3 版本。
Uniswap V3 提供了創新的聚合交易系統,給予流動性提供者更高的資金利用率,吸引流動性提供者,藉此增加 TVL。且因為商業原始碼許可證的保護,資金利用率課題上兩年中產業中幾乎只有 Uniswap 有明顯亮點,因此有籌碼可以讓流動性提供者相互競爭:Uniswap 讓流動性提供者自選手續費費率,造成流動性提供者相互競爭降價,使得普遍手續費降低,手續費率最低的交易池為 0.01%,低於同業,因此兩年中吸引了大部份的交易者與隨之而來的交易量。
若團隊信用與能力沒有出太大問題,代表除了產品上,行銷層面也維持不錯,那麼 Uniswap 可以預測未來趨勢仍可以保有大比例市占率。
未來 Uniswap 也許會增加其他增加效率的手段,鞏固龍頭地位。例如除了現有 V3 縱向提升資金流動率,也可能推出類似 Sushiswap 橫向的多元服務組合,將多餘的流動性拿去抵押借貸等,再次加強資金利用效率。
Curve
Curve 的 TVL 雖然與 Uniswap 持相同水平甚至略勝一籌,但是交易量只有對方的 15% 左右。原因出在 Curve 主要提供交易的幣種,都是匯率變動不大的穩定幣交易 (例如 USDT/USDC) 或是錨定代幣的交易 (例如 ETH/stETH),Curve 不太適合交易 BTC/ETH 等匯率變動大的幣種,對於交易者來說服務並不是完整的。且對於小用戶來說 Curve 聯合曲線提供的滑價減少幅度不明顯,更多人會選擇使用服務較完善的 Uniswap。
因此可以解釋為什麼 Curve 可以吸引流動性提供者,卻無法創造更大的交易量,由此可以發現 Curve 更專注於流動性提供者的使用體驗,交易者需求被擺在較後位,甚至因為可交易代幣少而受到限制。
Curve 自家代幣 CRV 受惠於協議表現亮眼,價格上漲,使得流動性挖礦獎勵價值增加,更進一步促使流動性增加。Curve 目前的問題是沒有足夠的誘因促使交易者參與,對於已經抓到流動性提供者與代幣持有者的 Curve 來說,如何平衡後兩者的利益又可以增加交易者需求是一大課題。
若 Curve 未來目標是增加交易者需求與交易量,那麼增加服務完整度是一個可能的發展面向,我不會意外未來看到 Curve 推出更多元的交易幣種服務,或是與其他交易所合作的狀況發生。亦或是繼續改良資金利用效率、降低手續費與滑價等,讓使用者真的願意專程來 Curve 兌換波動小的幣種。
這兩星期我們討論了 AMM 產品構成價值的要素,還有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也確定了目前代幣對於 AMM 協議的較低的關聯性,歸納出 AMM 完整的系統圖。藉由系統圖可以更加了解開發團隊的想法,並從中分析優劣,甚至預測未來的趨勢。期望這套工具對各位讀者有所幫助。
事業的成功是需要產品與行銷並進的。真要說 Uniswap 與 Curve 是否能長期成功,或是未來新的 AMM 項目是否能突破重圍,除了產品思維的邏輯之外,建立信任的行銷過程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Sushiswap 就是因為團隊內部鬥爭,造成外界對其失去信任而沒落,這部分我會日後再另寫專文討論。
持續思考,呵護熱情,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