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淡水第三公墓與定海衛隊營、前哨二營(本文曾刊登於聚傳媒樂風專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淡水第三公墓位於淡金公路和北8線入口處,以前若想去北海岸走走,時常會路過這裡,印象中是一塊占地不大的墓地,不常看到有人祭拜,一眼望去,小墓居多,加上草總是很長,所以我也沒進去探訪過。

  幾年前,政府開始貼出遷葬公告,先是旁邊多了個市民活動中心,然後2023年3月5日我再路過,全都被剷平了,看起來是要蓋停車場。根據新聞報導,該公墓已於去年九月完成遷葬。

  看著公墓前貼的公文上說:「...惟遷葬範圍內墳墓年代久遠,無法均以書面通知墓主...」很好奇到底是多久遠,於是按照公文上的網址一查,查出意外的資料來。

  說歷史古老,第三公墓清朝墳塚其實不算多,最老的一門是1796年之「王偕老、王珍良」合葬之墓,之後可考的第二老的墳墓已經是1823年了,但就墓主身分來說,有四門墳墓相當特別:

  1893年,碑文「郭得勝 前哨二隊」
  1893年,碑文「戴金標 前哨二隊」
  1893年,碑文「斐學文 定海衛隊營」
  1893年,碑文「向得勝 定海衛隊營」

  有沒有發現,全都在同一年(按理說年分記載應該會用清代年號,但民政局資料寫民前18年,我乾脆直接換算成西元),全都是軍人。

  淡水清軍墓最有名的就是由當地文史工作者發現的「湖南勇墓葬群」,其次為大庄一帶清軍墓葬,原來在第三公墓也有清軍墓葬!

  墓碑上的前哨二隊屬於何軍不詳,只知若以清代營制來說,營官之下有哨長,推測前哨可能屬於定海衛隊營,但這不好解釋為什麼斐學文和向得勝不也寫成屬於某哨,也許這兩人官階高,屬於營官,當然就不屬於某「哨」。

  目前網路上查得到的定海衛隊營資料,是該營曾參與1895年澎湖之役,後被日軍擊敗,而定海衛隊營是清廷為防範日軍攻澎所加派的軍隊,由此可知並不原屬於澎湖。至於原屬於何處就很清楚了,根據第三公墓墓碑,甲午戰爭前,定海衛隊營曾駐防於淡水一帶。

  我突然有些後悔當初為什麼不到第三公墓去探一探,照照相了......

(原文發佈於2023年3月5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說故事,找故事,是樂風最愛做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z Li-avatar-img
2024/04/12
1
淡水第三公墓我掃了應該有30多年,每次清明節幾處地點,這邊總是最後收尾的,只有一個刻著姓氏的長方形石塊。我只找到一張2018年在墳上往馬路方向拍的照片。
1
樂風的民藝筆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12
Sz Li 你的這張照片變成有價值的老照片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照理來說 爆豪應該是個生活一絲不苟的人 東西該怎麼定位歸放都有自己的安排 會把東西亂扔的應該只有那個笨蛋幼馴染室友
大約是在開工前的那個時刻,突然發現,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開始意識到要回到工作的狀態,但心裡提不起勁。 應該說,從來沒有這麼不想上班過。 這樣的感覺或許很普通,可能是大部分上班族的心聲。 但以前,即使是長假結束,心裡也不曾有這麼強烈的抗拒。是因為這段假期過得太無聊?還是因為對接下來的日子……
亮亮的天空如亮亮的妳,捕捉在心裡 看愈多,就沉淪愈久,輕撫遙不可及的夢囈 在煙霧中繚繞,捲起一片浪淘沙 輝映成記憶中的臉龐,疊蓋在現實之上 求而不得的,堅定的誓言築成路障 就這樣橫亙在道路之上 也許只是再一次,又再一次湧起的情懷 再度推落到遍尋不著出口的地方 即使自我已然困惑
Thumbnail
在1999年11月11日,台北捷運新店線通車,而現在的捷運新店線其實有很多路廊大多都重疊以前的台鐵新店線。 這篇文章就要和大家介紹,被許多人遺忘的「台鐵新店線」。 台鐵新店線 新店線的歷史可追溯
Thumbnail
如果要選出一個,最具代表性的台中地標,心中會浮現哪棟建築物呢?這座十多年前提出、預計蓋在現今水湳經貿園區的台灣塔,可能會是許多人寄予厚望的選項。但直到現在,這棟建築不僅完全沒有動工跡象,整體計畫內容也更改非常多次。究竟台灣塔計畫還存不存在?有甚麼新消息?以及水湳經貿園區是怎麼從機場,變成現在的樣貌?
Thumbnail
飛雲號驅逐艦是清朝末期訂購的驅逐艦之一,為長風級驅逐艦三號艦。本艦下水時清朝已經覆滅,中華民國繼承了該艦,為避免重名而改名「同安」。本艦參加過護法艦隊,護法運動失敗後輾轉於渤海艦隊、東北海軍等軍閥艦隊之間,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初期在青島自沉。
Thumbnail
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七日,陸軍第一二二師師長兼四十一軍前敵總指揮王銘章,在徐州會戰中,為保衛山東滕縣而犧牲殉國,得年四十五歲。滕縣保衛戰奠定台兒莊大捷基礎,國民政府追贈其陸軍上將,並入祀忠烈祠。
Thumbnail
程氏古厝 淡水程氏古厝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是台灣現存最完整的閩式三合院古蹟之一。 開發先鋒 該古厝建於清光緒初年,由程氏家族所建。程氏家族是淡水早期開發的先鋒之一,在淡水開墾了大片土地。程氏古厝是程氏家族的祖厝,也是淡水早期開發的歷史見證。 建築組成 程氏古厝坐北朝南,由正廳、左右廂房、
Thumbnail
西元十九世紀的清朝飽受西方列強入侵,清朝在台灣港口及河口重要沿岸設立許多西方礮臺,學仿西方列強各國的船堅炮利在台灣鞏固下設立許多礮臺以利於戰爭及鞏地。尤其台灣北部基隆更是重兵之地;也造就基隆港周邊留下許多礮臺遺跡存在,在當今新北市淡水區舊稱滬尾就有兩座礮臺。歷經清法戰爭後的滬尾礮臺也是一個例子。
Thumbnail
淡水教堂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是台灣第一座基督教石造教堂,也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教堂建築。目前建物改建於1932年,1998年經中華民國內政部評定為三級古蹟,現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滬尾小學校禮堂位於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2巷,與淡水教堂相隔約1公里。從滬尾小學校禮堂可以遠眺淡水教堂的景色。 從滬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照理來說 爆豪應該是個生活一絲不苟的人 東西該怎麼定位歸放都有自己的安排 會把東西亂扔的應該只有那個笨蛋幼馴染室友
大約是在開工前的那個時刻,突然發現,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開始意識到要回到工作的狀態,但心裡提不起勁。 應該說,從來沒有這麼不想上班過。 這樣的感覺或許很普通,可能是大部分上班族的心聲。 但以前,即使是長假結束,心裡也不曾有這麼強烈的抗拒。是因為這段假期過得太無聊?還是因為對接下來的日子……
亮亮的天空如亮亮的妳,捕捉在心裡 看愈多,就沉淪愈久,輕撫遙不可及的夢囈 在煙霧中繚繞,捲起一片浪淘沙 輝映成記憶中的臉龐,疊蓋在現實之上 求而不得的,堅定的誓言築成路障 就這樣橫亙在道路之上 也許只是再一次,又再一次湧起的情懷 再度推落到遍尋不著出口的地方 即使自我已然困惑
Thumbnail
在1999年11月11日,台北捷運新店線通車,而現在的捷運新店線其實有很多路廊大多都重疊以前的台鐵新店線。 這篇文章就要和大家介紹,被許多人遺忘的「台鐵新店線」。 台鐵新店線 新店線的歷史可追溯
Thumbnail
如果要選出一個,最具代表性的台中地標,心中會浮現哪棟建築物呢?這座十多年前提出、預計蓋在現今水湳經貿園區的台灣塔,可能會是許多人寄予厚望的選項。但直到現在,這棟建築不僅完全沒有動工跡象,整體計畫內容也更改非常多次。究竟台灣塔計畫還存不存在?有甚麼新消息?以及水湳經貿園區是怎麼從機場,變成現在的樣貌?
Thumbnail
飛雲號驅逐艦是清朝末期訂購的驅逐艦之一,為長風級驅逐艦三號艦。本艦下水時清朝已經覆滅,中華民國繼承了該艦,為避免重名而改名「同安」。本艦參加過護法艦隊,護法運動失敗後輾轉於渤海艦隊、東北海軍等軍閥艦隊之間,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初期在青島自沉。
Thumbnail
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七日,陸軍第一二二師師長兼四十一軍前敵總指揮王銘章,在徐州會戰中,為保衛山東滕縣而犧牲殉國,得年四十五歲。滕縣保衛戰奠定台兒莊大捷基礎,國民政府追贈其陸軍上將,並入祀忠烈祠。
Thumbnail
程氏古厝 淡水程氏古厝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是台灣現存最完整的閩式三合院古蹟之一。 開發先鋒 該古厝建於清光緒初年,由程氏家族所建。程氏家族是淡水早期開發的先鋒之一,在淡水開墾了大片土地。程氏古厝是程氏家族的祖厝,也是淡水早期開發的歷史見證。 建築組成 程氏古厝坐北朝南,由正廳、左右廂房、
Thumbnail
西元十九世紀的清朝飽受西方列強入侵,清朝在台灣港口及河口重要沿岸設立許多西方礮臺,學仿西方列強各國的船堅炮利在台灣鞏固下設立許多礮臺以利於戰爭及鞏地。尤其台灣北部基隆更是重兵之地;也造就基隆港周邊留下許多礮臺遺跡存在,在當今新北市淡水區舊稱滬尾就有兩座礮臺。歷經清法戰爭後的滬尾礮臺也是一個例子。
Thumbnail
淡水教堂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是台灣第一座基督教石造教堂,也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教堂建築。目前建物改建於1932年,1998年經中華民國內政部評定為三級古蹟,現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滬尾小學校禮堂位於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2巷,與淡水教堂相隔約1公里。從滬尾小學校禮堂可以遠眺淡水教堂的景色。 從滬